国学导航續通典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欽定續通典卷工百三十五 州郡十五

 

  元二

  ○元二【遼陽等處行中書省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遼陽等處行中書省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遼陽等處行中書省

  遼陽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七府一屬州十二屬縣十徒存其名而無城邑者不在此數 【 本省計站一百二十處】

  遼陽路

  廣寧府路

  山北遼東道肅政廉訪司

  海蘭府

  ·遼陽路

  遼陽路 【 上】 金遼陽府領遼陽鶴野二縣 【 按金史地理志遼陽府領遼陽鶴野宜豐石城凡四縣元志云二縣其宜豐石城不知何時併省謹附識】 後復改為東京宜豐澄復蓋瀋貴德州廣寧府庲遠軍並屬焉元初廢貴德澄復州來遠軍以廣寧府博索府懿州蓋州作四路直隸省至元六年置東京總管府降廣寧為散府隸之十五年割廣寧仍自行路事直隸省十七年又以博索府懿州蓋州來屬二十四年始立行省二十五年改東京為遼陽路後廢博索府為巡檢司領縣一州二遼陽 【 下倚郭至元六年以鶴野縣警巡院入焉】  蓋州 【 下】 初為蓋州路至元六年併為東京支郡併熊岳陽池 【 按陽池金史地理志作湯池謹附識】 二縣入建安縣八年又併建安縣入本州 懿州 【 下】 初為懿州路至元六年為東京支郡所領豪州及同昌靈山二縣省入順安縣後入本州 【 按金史地理志泰和囚年以同昌隸義州不知何時復來屬謹附識】

  ·廣寧府路

  廣寧府路 【 下】 金為廣寧府元封布爾古特為廣寧王舊立廣寧行帥府事後姿地遠遷治臨淇立總管府至元六年以戶口單弱降為東京路總管府屬郡十五年復分為路行總管府事領縣二閭陽 【 下初立千戶所至元十五年以戶口繁夥復立行千戶所後復為閭陽縣】 望平 【 至元六年省鍾秀縣入焉十五年為望平軍民千戶所後復為縣】 肇州 【 按哈喇巴國爾傳至元三十年世祖謂哈喇巴圓爾曰納延故地曰阿巴拉呼者產魚吾今立城而以元蘇爾罕哈努森奇爾濟蘇三部人居之名其地曰肇州汝往為宣慰使既至定市里安民居得魚九尾皆千斤來獻又成崇紀元貞元年立肇州屯田萬戶府以遼陽行省左丞阿薩爾領其事而大元一統志與經世大典皆不載此州不知其所屬所領之詳今以廣寧為納延分地故附注於廣寧府之下納延布爾古特之孫也】

  ·山北遼東道肅政廉訪司

  大寧路

  東寧路

  瀋陽路

  開元路

  咸平府

  大寧路

  大寧路 【 上】 金北京路大定府元初為北京路總管府領興中府及義瑞興高錦利惠川建和十州中統三年割興州及松山縣屬上都路至元五年併和州入利州為永和鄉七年興中府降為州仍隸北京改北京為大寧二十五年改為武平路後復為大寧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年改置錄事司領縣七州九大定 【 下中統二年省長興入焉】 龍山 【 下初屬大定府至元四年屬利州後復來屬】 富庶 【 下至元三年省入興中府後復置】 和眾 【 下】 金源 【 下】 惠和 【 下】 武平 【 下】  義州 【 下】  興中州 【 下】 元初因舊為興中府後省至元七年又降府為州 瑞州 【 下】 高州 【 下】  錦州 【 下】  利州 【 下】  惠州 【 下】  川州 【 下】  建州 【 下】

  東寧路

  東寧路本高句驪平壤城元至元六年李延齡等以府州縣鎮六十城來歸八年為東寧府十三年升東寧路總管府設錄事司割靜州義州麟州威遠鎮隸博索府餘城堙廢不設司存今姑存舊名土山縣 中和縣鐵化鎮 都護府 【 自唐之季地入高麗置府州縣鎮六十餘城此為都護府雖仍唐舊名而無都護府之實至元六年李延齡等以其地來歸後城治廢毀存其名】  定遠府 郭州 撫州 黃州 【 領安岳三和龍岡咸從江西五縣長命一鎮】  靈州 慈州 嘉州 順州 殷州 宿州 德州 【 領江東永清通海順化四縣寧遠柔遠安戎三鎮】  昌州 鐵州 【 領定戎一鎮】  泰州 价州 朔州 宣州 【 領寧朔蓆島二鎮】  成州 【 領樹德一鎮】  熙州 孟州 【 領三登一縣椒島椵島寧得三鎮】  延州 【 領陽巖一鎮】  雲州

  瀋陽路

  瀋陽路金為瀋州昭德軍又更顯德軍後皆燬于兵火元初平遼東高麗國麟州神騎都領洪福源率西京都護龜州四十餘城來降各立鎮守司設官以撫其民後高麗復叛洪福源引眾來歸授高麗軍民萬戶徒降民散居遼陽瀋州初創城郭置司存僑治遼陽故城中統二年改為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及高麗舉國內附四年又以質子淳為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分領二千餘戶理瀋州成宗元貞二年併兩司為瀋州等路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仍治遼陽故城

  開元路

  開元路金之舊土也號上京會寧府金末其將富森鄂諾據遼東元師伐之生擒鄂諾師至開元率璸東土悉平開元之名始見於此初立開元南京二萬戶府洽黃龍府至元四年更遼東路總管府二十三年改為開元路領咸平府復割咸平為散府俱隸遼東道宣慰司

  咸平府

  咸平府金領平郭安東新興慶雲清安歸仁六縣 【 按金史地理志咸平府領平郭銅山新興慶雲清安榮安歸仁玉山凡八縣與元志異謹附識】 元初因之

  ·海蘭府

  海蘭府碩達勒達等路元初設軍民萬戶府五撫鎮北邊一曰屯一曰和囉噶一曰鄂多里一曰託果琳一曰布固江各有司存分領混同江南北之地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為路十二府七州一屬州三十四屬縣一百八十二 【 本省陸站一百六處水站九十處】

  河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淮東道宣慰司 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

  荊湖北道宣慰司 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河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汴梁路

  河南府路

  南陽府

  汝寧府

  歸德府

  襄陽路

  蘄州路

  黃州路

  汴梁路

  汴梁路 【 上】 金為南京舊領歸德府延許裕唐陳毫鄧汝潁徐邳嵩宿申鄭鈞睢蔡息盧氏行襄樊二十州元至元八年領歸德自為一府割毫徐邳宿四州隸之升申州為南陽府割裕唐汝鄧嵩盧氏行襄樊隸之九年廢延州以所領延津陽武二縣屬南京路統蔡息鄭鈞許陳睢潁八州開封祥符倚郭而屬邑十有五舊有警巡院十四年改錄事司二十五年改為汴梁路三十年升蔡州為汝寧府屬行省割息潁二州以隸焉領縣十七州五州領二十一縣開封 【 下倚郭】 祥符 【 下倚郭】 中牟 【 下】 原武 【 下舊以此縣隸延州元初隸開封府後復為延州縣如舊至元九年廢來屬 按金史地理志原武縣屬鄭州本志後鄭州注亦云元初領管城滎陽汜水河陰原武新鄭密滎澤八縣及司候司後割新鄭密屬鈞州滎澤原武隸開封府則原武實自鄭州來隸志云以此縣隸延州蓋誤謹附識】 鄢陵 【 中】 滎澤 【 下舊隸鄭州至元二年來屬】 封邱 【 中金世宗大定中河水湮沒遷治新城元初新城又為河水所壞乃因故城遺阯稍加完葺而遷治焉】 扶溝 【 下】 武陽 【 下舊隸延州至元九年州廢來屬】【 中元初河決城之北面為水所圮遂為大河之道乃於故城北二里河水北岸築新城置縣繼又修故城號曰南■〈木巳〉縣】 延津 【 下舊為延州隸河南路至元九年州廢以縣來屬】 蘭陽 【 下 按金史地理志載曹州東明縣因避汀患徒治後以故縣為蘭陽儀封是蘭陽原隸曹州應係元初改屬謹附識】 通許 【 下】 尉氏 【 下】 太康 【 下】 洧川 【 下】 陳留 【 下】  鄭州 【 下】 元初領管城滎陽氾水河陰原武新鄭密滎澤八縣及司候司後割新鄭密屬鈞州滎澤原武隸開封府併司候司入管城領四縣管城 【 下倚郭】 滎陽 【 下】 汜水 【 下】 河陰 【 下】  許州 【 下】 金為昌武軍元初復為許州領縣五長社 【 下】 長葛 【 下】 郾城 【 下】 襄城 【 下】 臨潁 【 下】  陳州 【 下】 元初領宛邱南頓項城商水西華清水六縣至元二年南屯項城清水皆廢後復置南頓項城領五縣宛邱 西華 商水 【 至元二年省南頓項城入焉後復置】 南頓 項城 鈞州 【 下】 元至元二年割鄭州密縣來屬領三縣陽翟 【 下】 新鄭 【 下】【 下】  睢州 【 下】 領四縣襄邑 【 下倚郭】 考城 【 下】 儀封 【 下 按金史地理志載曹州東明縣因避河患徒治後以故縣為蘭陽儀封是儀封隸曹州應係元初改屬謹附識】 柘城 【 下】

  河南府路

  河南府路金為中京金昌府元初為河南府舊領洛陽宜陽永寧登封鞏偃師孟津新安黽池九縣後割黽池隸陝州設錄事司領縣八州一州領四縣洛陽 宜陽 【 下】 永寧 【 下 按金史地理志永寧縣屬嵩州當是元初改屬又下嵩州注云元初以福昌隸河南而此無福昌縣疑有訛誤謹附識】 登封 【 下】【 下】 孟津 【 下】 新安 偃師 【 下】 陝州 【 下】 領四縣陝 【 下】 靈寶 【 下至元三年省入陝縣八年廢號州為號略隸陝州併虢略治靈寶以虢略為巡檢司併宋陽縣入焉】 閿鄉 【 下至元年省湖城縣入焉】 黽池 【 下金升為韶州置黽池司候司元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八年省韶州復為縣隸河南府路後割來以來屬】

  南陽府

  南陽府舊南陽縣金升為申州元至元八年升為南陽府以唐鄧裕嵩汝五州隸焉二十五年改屬汴梁路後直隸行省領縣二州五州領十一縣南陽 【 下倚郭】 鎮平 【 下按王鴻緒明史稾鎮平縣本漢安眾縣後廢為穰縣北鄉地元置縣謹附識】 鄧州 【 下】 金屬南京開封府舊領穰縣南陽內鄉淅川順陽五縣 【 按金史地理志無浙川順陽二縣惟穰縣有順陽鎮內鄉縣有淅水疑金末鈖二縣地置縣謹附識】 元初以淅川順陽省入內鄉舊設錄事司至元二年併入穰縣領三縣穰 【 下倚郭】 內鄉 【 下至元二年以順陽來屬】 新野 【 下 按明史稾新野漢縣唐省入穰縣元復置謹附識】  唐州 【 下】 舊唐州金改裕州 【 按金史地理志云唐州中刺史無改為裕州之文元志疑誤謹附識】 元初復為唐州至元三年廢湖陽比陽桐柏三縣領一縣泌陽 【 倚郭】  嵩州 【 下】 金領伊陽福昌二縣 【 按金史地理志嵩州領伊陽永寧神裮等縣永寧縣注云宋隸河南府海陵正隆六年以前寄治於府後即鎮為縣本志以永寧屬河南於此云領伊陽福昌二縣疑有訛誤謹附識】 元初以福昌隸河南至元三年省伊陽入州領一縣盧氏 【 下至元二年南隸南京路八年屬南陽府十一年來屬】  汝州 【 下】 元至元三年廢郟城寶豐二縣入梁縣後復置郟縣領三縣梁 【 下】 魯山 【 下】【 下】  裕州 【 下】 唐初置北灃州又改魯州後廢為縣屬唐州金升為裕州舊領方城舞陽葉縣元初即葉縣行隨州事就置昆陽縣為屬邑至元三年罷州併昆陽舞陽二縣入葉縣後復置舞陽領三縣方城 【 下倚郭】【 下】 舞陽 【 下】

  汝寧府

  汝寧府唐蔡州上蔡西平確山遂平平輿為屬邑元至元七年省遂平平輿入汝陽隸汴梁路三十年河南江北行省平章巴延言蔡州袪汴梁地遠凡事稽誤宜升散府遂升汝寧府宜隸行省以息潁信陽光四州隸焉復置遂平縣領縣五州四州領十縣汝陽 【 下元初廢後置蔡州治此仍復置縣】 上蔡 【 下】 西平 【 下】 確山 【 下】 遂平 【 下元初省入汝陽後復置】  潁州 【 下】 金領汝陰泰和沈邱潁上四縣元至元二年省四縣及錄事司入州後復領三縣太和 【 下 按明史稾太和縣宋以汝陰縣之百尺鎮地置萬壽縣尋改曰泰和洪武初改泰為太元志作太字當係傳寫之訛謹附識】 沈邱 【 下】 潁上 【 下】  息州 【 下】 金領新息新蔡真陽褒信四縣元中統三年以李璮叛廢州四年復置至元三年以四縣併入州後復領二縣新蔡 【 下】 真陽 【 下】  光州 【 下】 宋光山軍元至元十二年歸附屬蘄黃宣慰司二十二年同蘄黃等州直隸行省三十年隸汝寧府領三縣定城 固始 【 下宋未兵亂徒治無常元至元十一年復舊治】 光山 【 下兵亂地荒至元十二年復立舊治】  信陽州 【 下】 宋信陽軍元至元十四年改立信陽府領羅山信陽二縣十五年改為信陽州二十年以羅山縣當驛置要衝徒州治此而移縣治於西南號曰羅山新縣領二縣羅山 【 倚郭】 信陽

  歸德府

  歸德府宋南京應天府金為歸德府金亡宋復取之舊領宋城寧陵下邑虞城穀熟碭山六縣元初與毫之酇縣同時歸附置京東行省未幾罷至元元年以虞城碭山二縣在枯黃河北割屬濟寧府又併穀熟入睢陽酇縣入永州降永州為永城縣與寧陵下邑隸本府八年以宿毫徐邳並隸焉設知府治中府判各一員直隸行省領縣四州四州領八縣睢陽 【 下倚郭唐曰宋城亦曰睢陽金曰睢陽宋曰宋城元仍曰睢陽】 永城 【 下】 下邑 寧陵 【 下】  徐州 【 下】 宋武寧軍金屬山東西路金亡宋復之元初歸附至元二年降為下州舊領彭城蕭永固三縣 【 按金史地理志無永固縣據方輿紀要蕭縣有永固廢縣注云元置後廢為鎮謹附識】 及錄事司至是永固併入蕭縣彭城并錄事司併入州領一縣蕭 【 下至元二年併入徐州十二年復立】  宿州 【 中】 宋保靜軍金置防禦使金亡宋復之元初隸歸德府領臨渙蘄靈璧符離四縣并司候司至元二年以四縣一司并入州四年以靈璧入泗州十七年復來屬領一縣靈璧 【 下】  邳州 【 下】 宋置淮陽軍金復為邳州金亡宋暫有之元初以民少併三縣入州至元八年以州屬歸德府十二年復置雎寧宿遷兩縣屬淮安十五年還來屬領三縣下邳 【 下州治所】 宿遷 【 下】 雎寧 【 下 按金史地理志邳州有蘭陵縣無雎寧縣考明史稾云雎寧縣金析宿遷之古城置謹附識】  亳州 【 下】 宋集慶軍金復為毫州金亡宋復之元初領縣六譙酇鹿邑城父衛真榖熟後以民戶少併城父入譙衛真入鹿邑穀熟入睢陽酇入永城其睢陽永城去隸歸德後復置城父領三縣譙 【 下】 鹿邑 【 下】 城父 【 下】

  襄陽路

  襄陽路宋為襄陽府元至元十年兵破樊城襄陽守臣呂文煥降立河南等路行中書省更襄陽府為散府未幾罷省十一年改襄陽府為總管府又立荊湖等路行樞密院十二年立荊湖行中書省後復罷十九年割均房二州光化棗陽二縣來屬設錄事司領縣六州二州領四縣襄陽 【 下倚郭】 南漳 【 下】 宜城 【 下】 穀城 【 下】 光化 【 至元十三年南伐明年設官置縣屬南陽十九年來屬】 棗陽 【 至元十四年屬南陽十九年來屬】  均州下宋為武當軍元至元十二年江陵歸附割隸湖北道宣慰司十九年還屬襄陽領二縣武當 【 下兵亂遷治無常至元十四年復置】【 下兵後僑治無常至元十四年復置】  房州 【 下】 宋置保寧軍恭帝德祐中知州黃思賢納土命千戶鎮守仍領思賢領州事元至元十九年隸襄陽路領二縣房陵 【 下】 竹山 【 下】

  蘄州路

  蘄州路 【 下】 宋為防禦州元至元十二年立淮西宣撫司十四年改總管府設錄事司領縣五蘄春 【 中倚郭】 蘄水 【 中】 廣濟 【 中宋理宗嘉熙兵亂徒治大江中洲歸附後復舊治】 黃梅 【 中嘉熙兵亂僑治中洲後復舊】 羅田 【 下兵亂縣廢歸附後始立】

  黃州路

  黃州路 【 下】 宋為團練軍州元至元十二年歸附十四年立總管府十八年又為黃蘄州宣慰司治所二十三年罷宣慰司直隸行省設錄事司領縣三黃岡 【 中州治所】 黃阪 【 下兵亂僑治鄭州青山磯歸附還舊治】 麻城 【 下兵亂徒治千子山歸附還舊治】

  ·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廬州路

  安豐路

  安慶路

  廬州路

  廬州路 【 上】 宋為淮西路元至元十三年設淮西總管府明年於本路立總管府隸淮西道二十八年以六安軍為縣來屬後升六安縣為州設錄事司領縣三州三州領八縣合肥 【 上倚郭】【 中】 舒城 【 中】  和州 【 中】 宋隸淮南西道元至元十三年置鎮守萬戶府明年改立安撫司又明年升和州路二十八年降為州隸廬州路舊設錄事司後併入州領三縣歷陽 【 上倚郭】 含山 【 中】 烏江 【 中】  無為州 【 中】 宋以光州城曰鎮置無為軍元至元十四升為路二十八年降為州罷鎮巢州為縣以屬焉 【 按明史稾巢縣宋鎮巢軍元改為州尋降為縣元志未晰謹附識】 領三縣無為 【 上倚郭】 廬江 【 中】【 下】  六安州 【 下】 宋六安軍元至元十二年歸附二十八年降為縣隸廬州路後升為州領二縣六安 【 中】 英山 【 中】

  安豐路

  安豐路 【 下】 宋為壽春府又以安豐縣為安豐軍繼遷安豐軍於壽春府元至元十四年改安豐路總管府十五年定為散府領壽春安豐霍邱三縣二十八年復升為路以臨濠府為濠州與下蔡蒙城俱來屬設錄事司領縣五州一州領三縣壽春 【 中倚郭】 安豐 【 下】 霍邱 【 下】 下蔡 【 下至元十三年隸壽春府二十八年罷府與蒙城皆來屬】 蒙城 【 下】  濠州 【 下】 宋為團練州初隸淮南路後隸淮南西路元至元十三年歸附設濠州安撫司十五年定為臨濠府二十八年復為濠州革懷遠為下縣來屬領三縣鎮離 【 下倚郭】 定遠 【 下】 懷遠 【 下宋為懷遠軍領荊山一縣元至元二十八年以軍為縣隸濠州省荊山入焉】

  安慶路

  安慶路 【 下】 宋為安慶府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撫司十四年改安慶路總管府屬蘄黃宣慰司二十三年罷宣慰司直隸行省設錄事司領縣六懷寧 【 中】 宿松 【 中】 望江 【 下】 太湖 【 中】 桐城 【 中】 潛山 【 中英宗至治三年初立 按續輿地考潛山縣本懷寧縣之清朝玉照二鄉地宋為四寨元至元中立野人原寨至治三年始立縣謹附識】

  ·淮東道宣慰司 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

  揚州路

  淮安路

  高郵府

  揚州路

  揚州路 【 上】 宋為淮東路元至元十三年初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處行中書省十四年改為揚州路總管府十五年置淮東道宣慰司本路屬焉十九年省宣慰司以本路總管府直隸行省二十一年行省移杭州復立淮東道宣慰司上統本路屬淮安二郡而本路領高郵府及真滁通泰崇明五州二十二年行省復遷宣慰司遂廢所屬如故後改立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移治汴梁路復立淮東道宣慰司割出高郵府為散府直隸宣慰司設錄事司領縣二州五州領九縣江都 【 上倚郭】 泰興 【 上】  真州 【 中】 宋置建安軍又升為真州元至元十三年初立真州安撫司十四年改真州路總管府二十一年復為州隸揚州路領二縣揚子 【 上倚郭至元二十年省錄事司入焉】 六合 【 下】  除州 【 下】 元至元十五年改滁州路總管府二十年仍為州隸揚州路領三縣清流 【 中至元十四年省錄事司入焉】 來安 【 下】 全椒 【 中】  泰州 【 上】 元至元十四年立泰州路總管府二十一年改為州隸揚州路領二縣海陵 【 上倚郭】 如皋 【 上】 通州 【 中】 宋靜海郡元至元十五年改通州路總管府二十一年復為州隸揚州路領二縣靜海 【 上倚郭】 海門 【 中】 崇明州 【 下】 本通州海濱之沙洲宋建炎閒有昇州句容縣姚劉姓者因避兵於沙上其後稍有人居焉遂稱姚劉沙寧宗嘉定門置鹽場屬淮東制司元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

  淮安路

  淮安路 【 上】 宋為淮安州元至元十三年行淮東安撫司十四年改立總管府領山陽鹽城淮安淮陰新城清河桃園七縣設錄事司二十年升為淮安府路併淮安新城淮陰三縣入山陽兼領臨淮府海寧泗安東四郡其盱眙天長臨淮虹五河贛榆朐山沐陽各歸所隸二十七年革臨淮府以盱眙天長隸泗州領縣四州三州領八縣山陽 【 上至元十二年安東州歸附以木縣馬羅軍寨作山陽縣十三年淮安路歸附仍存淮安縣二十年省淮安新城入焉】 鹽城 【 上】 桃園 【 下 按明史槀金以宿遷縣之桃園鎮地置淮濱縣後省元復置桃園縣謹附識】 清河 【 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軍至元十五年為縣】 海寧州 【 下】 唐海州宋隸淮東路元至元十五年升為海州路總管府復改為海寧府未幾降為州隸淮安路初設錄事司二十年與東海縣併入朐山領三縣朐山 【 中】 沐陽 【 下】 贛榆 【 下】  泗州 【 下】 宋隸淮東路元至元十三年降為下州舊領臨淮淮平虹靈璧睢寧五縣十六年割睢寧屬邳州十七年割靈璧入宿州以五河縣來屬二十一年併淮平入臨淮二十七年廢臨淮府以盱眙天長二縣隸焉領五縣臨淮 【 下】【 下】 五河 【 下初隸臨淮府十七年來屬 按宋史地理志度宗咸淳七年於泗州五河口置淮安軍領五河縣當是元初廢軍為縣謹附識】 盱眙 【 上宋昭信軍元至元十三年行招信軍安撫司事領盱眙天長招信五河四縣明年升昭信路總管府十五年改為臨淮府十七年以五河縣在淮之北改屬泗州二十年併招信入盱眙二十七年廢臨淮府為盱眙縣】 天長 【 中】  安東州 【 下】

  高郵府

  高郵府唐為縣宋升軍元至元十四年升為高郵路總管府領錄事司及高郵興化二縣二十年廢安宜府為資應縣來屬又併錄事司改高郵路為府屬揚州路今隸宣慰司領縣三高郵 【 上】 興化 【 中】 寶應 【 上舊為寶應軍至元十六年為安宜府二十年廢府為縣來屬本府】

  ·荊湖北道宣慰司 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中興路

  峽州路

  安陸府

  沔陽府

  荊門州

  德安府

  中興路

  中興路 【 上】 宋為荊南府元至元十三年改上路總管府設錄事司文宗天歷二年以潛藩改為中興路領縣七江陵 【 上】 公安 【 中】 石首 【 中】 松滋 【 中】 枝江 【 下】 潛江 【 中】 監利 【 中宋未兵亂民散收附後始復舊】

  峽州路

  峽州路 【 下】 本峽州宋隸荊湖北路後徒治江南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七年升為峽州路領縣四夷陵 【 中宋未隨州遷治不常歸附後復歸江北舊治】 宜都 【 下】 長陽 【 下】 遠安 【 下】

  安陸府

  安陸府唐郢州宋隸京西路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五年升為安陸府領縣二長壽 【 中】 京山 【 中兵亂移治漢濱至元十二年還舊治】

  沔陽府

  沔陽府本復州宋理宗端平閒移州治于沔陽鎮元至元十三年歸附改為復州路十五年升為沔陽府領縣二玉沙 【 中倚郭】 景陵 【 中兵亂徒治無常歸附後還舊治】

  荊門州

  荊門州 【 下】 唐為縣宋升為軍理宗端平閒移治當陽縣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四年升為府十五年遷府治於古城降為州領縣二長林 【 下】 當陽 【 中】

  德安府

  德安府唐安州宋為德安府咸淳閒徒治漢陽元至元十三年還舊治隸湖北道宣慰司十八年罷宣慰司直隸鄂州行省為散府後割以來屬領縣四州一州領二縣安陸 【 下】 孝感 【 下】 應城 【 中】 雲夢 【 下】  隨州 【 下】 宋為崇信軍又為棗陽軍後因兵亂遷徒無常元至元十二年歸附十三年即黃仙洞為州治領二縣隨 【 下】 應山 【 下】

  欽定續通典卷一百三十五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