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山东等地的反清斗争
历来讲南明史的人大抵都把视线集中于江南,很少甚至完全不涉及黄河流域的反清复明的运动。自然,南明的几个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相对而言明、清对峙的局面在南方表现得最明显;但是,北方汉族官民的反清斗争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斗争不仅牵制了清廷兵力,延长了南明政权存在的时间,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姜瓖等的反清复明)对清廷的威胁更大。人们常有一种错觉,以为清兵入关以后,推行民族征服、民族压迫政策在南方遇到顽强的抵抗,而在北方除了一些所谓的“土贼”和“兵变”外,统治相当稳固,没有出现多大的社会动荡。实际情况并不这样简单。分析一下1644年夏季以后的全国形势,应当说黄河流域和南方各省确实存在差别。随着以崇祯帝自尽为标志的明王朝覆亡,黄河流域的汉族官绅一度受到大顺政权的沉重打击,不少人把满洲贵族建立的清廷看成维护自身利益的新靠山;而江南官绅并没有亲身经历这场大变革,他们考虑的重点是维护自己的安乐窝。然而,江淮以北的辽阔地区同样存在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清廷标榜的“代明剿贼”,“吊民伐罪”以及对汉族官绅的某些笼络政策只收到部分效果,既不能代表广大贫苦农民的意向,也不能说所有北方汉族官绅都心悦诚服地归顺清朝。在大顺政权统治的短暂时期里,农民们如释重负,扬眉吐气,由衷地拥护实行免赋政策的大顺政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甲申夏季,原先到处“土贼蜂起”的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一度出现了“太平景象”。可惜好景不长,清军入关后,公开宣布维护当地官绅的既得利益,同时恢复征粮征赋,新旧官绅有恃无恐地大搞反攻倒算,各地自发性的武装反抗烽火连天,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甚至超过了明末崇祯时期。另一方面,汉族官绅慌不择主地投靠清廷,为时不久就发现满洲贵族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如剃发改制、重满轻汉、重辽东旧人轻新附汉人,自己的尊严和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华北地区的汉族官绅在政治态度上随之发生分化。一部分官绅忍气吞声乞怜于清廷;另一部分官绅在1645年(顺治二年)六月以后眼看满洲贵族征服者的骄焰日益显露,由依附清廷转变为公开或秘密反清。著名的例子如上文提到的凌;降清任青州道参与镇压赵应元起义的韩昭宣后来跑回山西同虞胤等人组织抗清;濮州乡官叶廷秀在1644年(顺治元年)八月向清山东巡抚方大猷呈请速派援兵镇压“土寇马应试”,以“救民水火”①,大约在1647年他却同江苏沛县著名文人阎尔梅参加
山东榆园军共同抗清,“欲假为绿林、新市之资,以图南阳(指东汉光武帝)之业也”,最后被清军捕获,就义于东昌府(府治聊城)①。此外,如弘光朝东平侯刘泽清降清后虽官封“一品世职”,也不甘寂寞,策划在北京和山东曹州同时并起,推翻清廷(详见下述)。至于山西、陕西等地汉族文官武将降清后又重新参加反清复明运动的人更是为数众多。明末大学士惠士扬、李建泰名重一时,降顺降清,似乎不顾名节,最后却都以激烈反清遇害。事实说明,民族矛盾的激化并不限于南方。由于北方绅民的反清运动比较分散,南明方面的史籍又很少记载(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南明朝廷当权人士的胸无全局,满足于偏安一隅),下面只能在为数众多的反清斗争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叙述,以窥一斑。
山东谢迁起义。1646年(顺治三年)冬,谢迁在高苑领导起义,攻克高苑县城,处死清朝知县武振华,将该“县百姓照册点名”②。接着,又攻克新城县③。次年(1647)四月二十六日攻破长山县,活捉清知县周懋臣,随将库载银两席卷而去④。六月十三日谢迁率领义军突然进抵淄川城下。城中义士丁可泽等充当内应,于第二天凌晨破城,擒获降清乡绅孙之獬。孙之獬在明末清初官场上是一个声名狼藉的人物。崇祯初惩办魏忠贤阉党,他抱着《三朝要典》哭告太庙,从此列名逆党,废黜不用。清兵入京后,他立即投靠新主,极尽巴结之能事。《研堂见闻杂记》云:“我朝之初入中国也,衣冠一仍汉制。……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人以其为汉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其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野草,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①谢迁义军深恨其无耻,用锥子遍刺其身,插上头发,恨声不绝地骂道:“我为汝种发!”孙之獬自知众怒难犯,已无活理,破口大骂。义军将其口缝上,凌迟而死,还把他在城中的孙子、曾孙杀了个干净②。顾炎武听到这个消息后,极为开心,特作《淄川行》一首志庆:“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③谢迁部义军据守淄川县城达两月之久,后来被清军挖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才失守①。
山东榆园军的反清斗争。山东曹州府濮州、范县一带从明朝末年以来就有所谓的“榆园贼”。据记载,由于万历后期山东天灾人祸不断,耕地大面积抛荒,“榆钱落地,久皆成大树”。任七、张七为首的饥民“啸聚其中”,“号百万”。他们不仅利用茂密的榆林作掩护,还创造了地道战术,在地下挖掘纵横交错的通道,长达数百里,神出鬼没地袭击官军。到清朝初年,榆园军已经蔓延到朝城、观城、郓城、城武等县②,声势颇为浩大。
到1649年(顺治五年)五月,降清后居住北京的原明东平侯刘泽清(曹州人)见“如今处处反乱”,断定“清国不会用人,国运不久了”,秘密派遣侄儿刘之榦与麾下副将郑隆芳、姚文昌潜往南方同“南朝”联络,带回口信说“君王甚喜”(按当时形势和刘泽清曾掌握部分舟师分析,使者很可能是朝见了鲁监国,而不是永历帝)。刘泽清认为这是反清复明的大好时机,召集亲信李化鲸③,到北京密商,约定八月十五日刘泽清“从京中起手,尔等亦于是日举事”④。李化鲸返回曹州招兵买马,暗中进行反清的准备工作。清河道总督杨方兴“微闻其不法状”,采取调虎离山计题授李化鲸为衮州守备,让他“单骑就职”。李化鲸被迫提前在七月间起事。他联络附近榆园等义军拥立一个明朝宗室为王,以天正为年号发布文檄,连续攻克曹州、定陶、城武、东明等府县①。山东钜野和同曹州接境的直隶大名府、河南归德府的百姓纷纷响应。清廷惟恐事态扩大,不可收拾,下令调三省官兵会剿。参加围剿的有驻防东昌府梅勒章京赖恼、沂州总兵佟养量、临清总兵宜永贵、保定总兵鲁国男、河南总兵高第、河北总兵(指镇守河南省黄河以北三府地区)孔希贵等部。大批清军蜂拥进至曹州,义军虽然奋勇抵抗,终因众寡不敌,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染草丹”。清军先后夺回东明、定陶、城武等县,八月初一日包围了曹州。李化鲸等见形势不利,“出城讲说”;二十八日把拥立的“伪王绑缚献出”,希望借此换取清方退兵。自然这是不现实的,清方决不会容忍李化鲸据守曹州,继续围攻。九月十五日,李化鲸等又出城谈判,被清军扣留,把他和“伪王”以及刘泽清的三个侄儿押解进京。在这种情形下,曹州城里的义军仍然坚守城垣。十月初二日,清郑亲王济尔哈朗统率由京师南下湖广的军队行至曹州,用红衣大炮攻城。初四日,城陷,清军“搜剿无遗”①。
李化鲸等人被押解到北京同刘泽清对质。刘泽清知道密谋败坏,私自烧毁密信等证据,又被家中婢女告发。十月二十五日,清廷经过大臣会审后,刘泽清和他的弟弟、侄儿、李化鲸等人以谋反罪被押赴市曹处斩②。
刘泽清、李化鲸的反清活动虽然被清政府镇压下去,榆园军的反清斗争仍在继续进行。1649年(顺治六年),清廷任命张存仁为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统一事权,加紧围剿。张存仁到任后,命部将张胆领兵砍伐焚烧榆园林木,又决引黄河之水淹灌地道。义军失去了凭借,终于被清朝官军击败。1651年(顺治八年)十月,榆园军首领梁敏遇难,“张七伏诛,任复性投降”③。王熙作《骠骑将军张公传》中说:“榆园者,山左之险僻地也。山林箐莽,溪洞盘亘,巨寇梁敏、杨三吾等倚为窟穴,踞险啸聚,时出惨掠旁郡,官兵莫能制。朝命张存仁总制三省相机往剿。张公曰:吾用赵人久,剿荡榆寇非张副戎(当时张胆任副总兵)莫办。遂亟疏于朝请迁公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大厅(实际为三省总督之中军),节驻天雄(指大名)。公提兵至其地周视曰:是贼无能为!绝其区,防奔逸,一鼓就擒矣。乃阴使人持火具从间道焚林烈泽,烟焰涨天,继遣健丁操锐斧列阵而进,摧枯刊木,灌莽若洗,贼始惶骇,思鸟兽散。先是,榆寇穿地道千里,急则潜行以遁。公诇知之,使卒决黄水灌之。穴塞,贼益窘迫,乞命。匝月而渠魁授首,余党悉平。总督马光辉以公屡建大功,疏题天津总兵……。”①
此外,清初山东各地的反清斗争还有不少。如《武定府志》记载:“顺治三年冬十月,寇破沾化,令与尉死焉。四年夏六月破阳信;秋九月破海丰。是时寇势张甚。”②冠县在顺治三年有裴守政、刘丝桐起义;顺治五年有王奎光起义③。顺治四年十一月十二日,义军丁鸣吾(有的史籍写作丁明吾)、周魁轩带领骑兵四百余名、步兵不计其数,攻克峄山,夺取库藏财物,释放狱囚,第二天主动撤出④;随即北上攻克蒙阴,杀清知县崔葑,直到顺治八年才被清朝总督张存仁镇压下去⑤。高唐州有蔡乃憨(有的史籍写作蔡奶憨)、周桂轩、崔三棱等起义,于顺治三年十月攻破州城⑥。夏津县有宋鸭蛋、陈国造、三帽檐子的反清斗争⑦。东昌府有丁维岳领导的起义。丁维岳原先是明朝寿张县练总,1647年(顺治四年)十月十四日夜间他率领“马贼千余,步贼数万,四面举火,喊声动地”,攻打漕运重地张秋,未能得手,次日攻克寿张县”①;同月十四日杨云山部义军又攻克堂邑县,对运河交通构成重大威胁。山东满汉清军紧急出动扫荡,临清总兵宜永贵会同梅勒章京秃江带领兵马围攻丁维岳的据点陈家楼(在寿张县城西南十八里),二十四日陈家楼被攻克,丁维岳的父母、兄嫂、妻妾等人都被清兵掠去,但他本人先于二十日会同其他义军进攻阳谷、观城,“尚未回巢”②。十二月初四日,丁维岳、周魁轩、张尧中等率骑兵四百、步兵千余攻克阳谷县,杀清委知县③。同月十六日,清将沙儿胡达领满汉兵由向导带路,向聚集在郓城县王家海子的义军突然发动攻击。义军猝不及防,首领丁维岳、张尧中阵亡,周魁轩负伤逃走。清山东巡抚飞报大捷道:“该职看得丁维岳、张尧中乃西南之巨凶也,逆党数千肆毒于东、衮之区,陷城劫库,害及济宁道臣,贼势已成燎原矣。”④另一路清军在梅勒章京库儿蟾率领下有满汉铁骑千余名赶往堂邑,直抵杨云山部据点王家屯,得知义军挖有地道,“曲折约远二三里”。清将命令士兵尽力挖掘,未能奏效,改用柴草火药进行烟薰,义军被窒息呛死的有一百多人。清军缴获了一幅“黄绢伪谕”,“上用伪印一颗,朱钤隆武三年字样,上有监国鲁王之称”①,这表明山东各地的抗清斗争虽然分散,却同鲁监国政权保持着联系,是复明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京师王道士案。弘光朝廷官员投降清廷之后又从事秘密反清活动的,除了刘泽清以外,还有所谓“王道士伙党”。这个案件的详情还缺乏研究,但卷进去的人相当不少。据清实录记载,顺治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投诚伯常应俊、总兵李际遇、马儒齐、黄明先、丁启光(即下文丁启睿之弟),副将王士永、一把撒、夏五岳、贾应逵、骆和萧、刘方侯,参将乔松,游击滕和齐、于起范、冯可松(按即弘光朝掌锦衣卫的冯可宗)、傅有功,都司马崇臣、卫士龙,守备李豪、张嵩,闲散官丁启睿(原明崇祯朝总督)等坐与贼党王道士通谋,并其兄弟及子,俱伏诛”②。
刘泽清是同山东地方势力联合反清,王道士案则是以弘光朝文武官员为主串通河南反清势力进行密谋③。这两个事件虽然都被清政府破获,参与人员均遭捕杀,然而联系到1649年(顺治五年)金声桓、李成栋、姜瓖、王永强、丁国栋、米喇印等人的反清,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这些人降清以后不仅受到满洲贵族的歧视,而且察觉清廷实力有限,认为大可一试身手。
① 《明清史料》丙编,第五本,第四二八页,《山东巡抚方大猷揭帖》。
① 阎尔梅《阎古古文集》附张相文撰《阎古古年谱》。
② 乾隆二十三年《高苑县志》卷十《灾祥》。顺治四年六月兵部揭帖,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六○二页。
③ 康熙三十二年《新城县志》卷十《灾祥》。
④ 顺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山东巡抚张儒秀“为塘报长山县被贼失陷事”题本,见《明清档案》第七册,A7—9号。
① 孙之獬领先剃发确有其事,顺治二年八月十七日在摄政王多尔衮面前展开一场竞争时,就曾提到“孙之獬于众人未剃发之前,即行剃发;举家男妇皆效满装”。见《清世祖实录》卷二十。
② 顺治四年九月山东巡抚张儒秀揭帖,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六二二页;同伴影印本见《明清档案》第六册,A6—122号。参见顺治四年九月初二日兵部尚书阿尼哈堪题本,见《明清档案》第六册,A6—95号。“种发”事见谈迁《北游录》纪闻下《辫发》条。
③ 《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按,此书解题云:“是年九月,丁可泽勾引谢迁等陷淄川,擒之獬,支解死”,误,当为六月。
① 乾隆八年《淄川县志》卷三《兵事》。
② 乾隆二十一年《曹州府志》《杂志》;康熙十一年《濮州志》卷一《年纪》。按光绪《濮州志》《兵事》写作曹县土寇张七、任复性。任复性大概就是任七。
③ 据康熙十三年《曹州志》卷二十《杂志》,李化鲸,号仁宇,城武县人,明末曾任地方捕快,顺治初年被清山东地方官员委任军职,以合法身分掌握了一小支武装。
④ 顺治五年十月刑部尚书吴达海等题本稿残件,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六九八一七○○页。
① 前引康熙十三年《曹州志》记,李化鲸招纳亡命,“纠党谋逆,求得宗姓者拥戴之,伪称公侯。于是年秋七月令其党先举兵反,陷曹县、定陶及城武,次攻曹州,化鲸为内应,杀宪使黄,劫州库。居三日,分其党北攻濮,东攻钜野,而自率大众西攻东明,皆弗克。旋为大兵破,走据曹邑。筑长围困之。城溃,党与皆尽屠戮,执化鲸俘京师,伏诛。”参见康熙十一年《重修大名府志》卷六《年纪新志》;咸丰《大名府志》卷四《年纪》。
① 顺治五年十一月河道总督杨方兴揭帖,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六九五一六九七页。
② 《清世祖实录》卷四十。
③ 康熙十一年《濮州志》卷一《年纪》。
① 乾隆十年《铜山县志》卷十一,艺文。
② 咸丰九年《武定府志》卷三十四,艺文,《海丰县令杜民祚传》。
③ 道光十一年《冠县志》卷十《纪变》。
④ 顺治四年十一月山东巡抚张儒秀“为塘报峄县失守事”揭帖,见《明清档案》第七册,A7—22号。
⑤ 康熙二十四年《蒙阴县志》卷八《兵燹》。
⑥ 康熙十二年《高唐州志》卷三《兵燹》。
⑦ 乾隆六年《夏津县志》卷九《杂志·记遗》。
① 顺治四年十月山东巡抚张儒秀“为塘报叛贼谋攻镇城,官兵堵御获捷,并报寿张失城事”揭帖,见《明清档案》第六册,A6—164号。
② 顺治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山东临清总兵宜永贵塘报,见《明清史料》甲编,第三本,第二○三页。
③ 顺治五年正月初十日兵部尚书阿哈尼堪等题本,见《明清档案》第七册,A7—73号。
④ 顺治四年十二月张儒秀“为擒斩大逆飞报捷功事”揭帖,见《明清档案》第七册,A7—54号;又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六四七页。
① 顺治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山东巡抚张儒秀“为塘报堂邑失陷并报微臣扫穴事”题本,见《明清档案》第六册,A6—148号。
② 《清世祖实录》卷三十二。
③ 顺治四年七月二十二日刑部尚书吴达海“为密拿叛党事”题本,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六一一页。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