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唐名家诗导读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出身寒门庶族,武后(周)长安二年(702)擢进士。数年中官累迁,开元四年(716),因上书言事引起宰相姚崇不满,遂告病归乡。请开大庾岭路,是年冬,率众修成。开元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733--736)以中书令入主相府。他有胆有识,刚直不阿,施政有方,举贤任能,是著名的盛世贤相。后因李林甫与武妃诋毁而被罢相,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五月,他卒于曲江私第,年六十三。今存《张曲江集》,有诗218首,文242篇,又《全唐文》、《唐大诏令集》、《文苑英华》载十篇,共252篇。

  他是张说之后的文坛领袖,执政二十余年中,奖掖、培养、提拔过一批文才俊士,如王维、卢象、皇甫冉、孟浩然、裴迪、王昌龄、钱起、綦毋潜、包融等。古体诗《感遇十二首》是其代表作,

  感遇(其一)[1]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2]。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3]。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4]。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5]。

  ①这是《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一首。感遇即有感于身世际遇的意思。以“感遇”为诗题,是初盛唐之际兴起的风气,陈子昂、张九龄都写了不少“感遇”诗。②葳蕤:草木茂盛枝叶纷繁的样子。桂华:即桂花。③春有兰花,秋有桂花,因而春天和秋天都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好的季节。④林栖者:栖居山林的隐士。因闻到风送花香而愉悦。坐:因为。⑤此双关语:草木有自然的品质,人有自己的情操志节。这些自然自在的美好品质并不是因别人的好恶而存在的。美人:屈原作品中常以美人喻君主。

  此诗咏物言志,拟物为人,抒写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直接继承了屈原以香草美人喻君子的手法和忠君爱国、洁身守志的精神,只是他的悲愤情绪含而不露,因而诗歌显得雅正冲淡,委婉蕴藉。《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周敬曰:“曲江公诗雅正沉郁,言多造诣,体含风骚,五古直追汉魏深厚处”。《唐诗绪笺》:“此诗气高而不怒”。《唐风定》:“透骨语出之和平。”《昭昧詹言》:“立物各有时,人能识此意,则安命乐天。兴而比,收所谓‘运命唯所遇’”。

  望月怀远[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2]。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3]。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4]。

  ①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此句写处身异地的亲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怀着同样的情怀共看明月。②情人:亲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一整夜。③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④末两句说:月光虽可爱,却不能抓一把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这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起句高华浑融,历来被人传诵。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委委道来,亲切感人。《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引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诗刊选脉会通评林》云:“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