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太平天国史卷五十三 传十二 卢贤拔 曾水源 曾钊扬 黄再兴 何震川
卢贤拔
卢贤拔广西桂平人,加入拜上帝会,参加金田起义。他通文史,天王撰写三字经、千字诏等书,他是一个助手〔一〕。
太平天国辛开元年秋,在永安州授左掌朝仪,凡设官分听,制礼作乐等项制度,都由卢贤拔奏请施行。壬子二年夏,升检点。癸好三年春,天京既建,封恩赏丞相。七月,调掌东王府簿书。十月,升秋官又正丞相,仍理东王府事务。甲寅四年正月,时已封镇国侯,因犯夫妻同宿罪革听〔一〕。五月,命在删书衙删改五经〔二〕,并主持编纂太平天国起义史〔三〕。
贤拔尽瘁革命,敌人咒诅他「狂妄异常」〔四〕。又咒诅他在军中作战,「亡命争先」〔五〕。贤拔是个儒生,拜上帝会众称他为卢先生。杨秀清是个不识字的贫农,癸好三年四月,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阻止洪秀全焚烧四书、五经,甲寅四年正月,杨秀清又假托天父下凡阻止洪秀全毁尽古书,「命将千古流传之书不可毁弃」,「凡系真心忠正的臣僚传述总要留下」〔六〕,实系出自儒生的主张,而贤拔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
贤拔是杨秀清的亲戚〔七〕,与秋官又正丞相陈宗扬同犯夫妻同宿罪。杨秀清同在一天处理,陈宗扬夫妻被斩首示众,而对贤拔则轻辨,仅「革职带罪立功,免其枷号游营」。朝官不服。杨秀清不得不假托天父下凡,命女官杖责他自己五十板,治以轻辨的罪,以息众怒〔一〕。他与杨秀清这种亲戚关系,其后无闻,大约是死于天京事变中。
曾水源
曾水源广西浔州郡武宣县人〔二〕。年约二十多岁,有能文名,做农村塾师。冯云山吸收他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授御林侍卫,拟撰诏书,批答章奏,常在天王、东王身边〔三〕。
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八月,水源与林凤祥、李开芳随西王萧朝贵从湖南攸县袭取长沙〔四〕。九月,擢伸后副侍卫。十一月,擢土官正将军,领兵克岳州,十二月,改补东殿簿书。癸好三年春,建都天京,升职同检点。四月,擢东殿左丞相。十月,转天官又正丞相。十一月,带兵救出扬州守军,赏穿黄袍。甲寅四年二月,擢天官正丞相,仍理东王府事。七月,攻东坝,败归,收入东牢〔一〕,旋释放复职〔二〕。
乙荣五年六月二十八夜,东王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命锁水源和东殿吏部一尚书李寿春前来。天父审问水源说:「而在府门见女官如何仓卒,而知么?女官又如何说话,而曾听闻么?一一奏明。」水源奏说:「小子其时实见女官极为仓卒,只因小子瞒昧至极,见女官如此仓卒,心飞胆怯,因是束手无策。」天父说:「女官曾讲过东王若升天,而们为官的都难了。此句话而听闻么?」水源奏说:「此句话小子曾听闻女官讲过矣。」天父说:「而听闻此话,而尚置若罔闻,而罪无可辞矣。」天父又审讯李寿春说:「李寿春女官所说此话而曾听闻么?」李寿春奏说:「小子亦曾听闻此话矣。天父说:「而亦听闻此话,而罪亦无辞矣。」天父对殿下众官说:「而众小子,看他二人之罪如何?」众官应声奏说:「此二人如此欺天欺东王,实是死有余辜矣。」天父说:「而众小子既说他二人罪实当诛,卽行押出,斩首示众。」众官齐声奏说:「遵天父圣旨!」
杨秀清杀了水源、李寿春第三天,又假托天父下凡,降圣旨威吓众男官、众女官道:「此等逆天又欺禾(指杨秀清),不知赎病是伊哥。敢在府门用眼看,诈聋奸草(心)今如
天朝元勋曾水源墓碑
天朝元勋曾水源墓全景
卷五十三何!」〔一〕
水源是太平天国最高的官员天官正丞相,理东王府事。李寿春是东殿吏部一尚书,为东殿尚书的头子。这两人都是东殿最主要的人。女官在东王府前为什么极仓卒,水源因何看见了女官如此仓卒,心飞胆怯,情况不明,但女官说的「东王若升天,而们为官的都难了」这句话,其意义却是分明的。就是说:「你们今天帮助东王欺凌众人,东王一旦死了,人家就要向你们报复了。」这是一句动摇东王府官员极尖锐的话,对正在图谋篡夺天王实座的杨秀清是极大刺激,水源、李寿春听闻没有向杨秀清报告,杨秀清就把他们杀死,不但使东王府官员不敢有二心,也威吓全朝官员不敢不唯命是听〔二〕。
一九五三年,在南京挹江门内睦寡妇山发现曾水源墓。墓碑正中题「天朝无勋曾水源之墓」,左书「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六月吉日重修」〔一〕。水源被杀于乙荣五年六月。第二年七月,杨秀清被天王诛死。到己未九年六月,重修水源墓时,在墓碑上大书「天朝元勋」,以表彰他的功劳。
曾钊扬
曾钊扬广西桂平县人,在农村中做书塾教师,加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传檄四方,各项文檄,他都参加撰定。
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十月,天朝设官分职,授右史,职同将军,掌记天王言勋。十二月升右掌朝仪,职同指挥,编纂仪制。癸好三年四月,升东殿右丞相,职同检点。五月,封恩赏丞相。十一月,升天官又副丞相,仍理东殿事。甲寅四年二月,删改五经,以钊扬领其事〔一〕。乙荣五年三月十九日,杨秀清假托天父以钊扬虽有过错,其亦有些前功,不忍加戮,爰大沛殊恩,密降梦诏圣旨说:「曾扬错不杀为奴」〔二〕。钊扬所犯何罪不详,至是得赦不杀为奴。其后事蹟不详。
黄再兴
黄再兴广西桂平县人。平在山拜上帝会老兄弟,机警有智计。初不知名,金田起义,授后二军前营左一东两司马。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升卒长,因开功摺,叙事井井有条,天王知他的才能,命入诏书衙,编纂诏书。壬子二年秋,大军到长沙,诏书成,以功升左史,职同将军,掌文书,及记各王登朝问答,叫做「记录」,每月成一册,进呈天王。
癸好三年二月,克复南京,升职同指挥。四月,升职同检点。六月,以科炭功封恩赏丞相。十月,升地官副丞相,命理北殿事。甲寅四年二月,改理翼殿事。
这年五月,再克武昌,任为湖北省佐将,命前往安民造册,建立地方政权。七月,再兴奉命抵武昌。时敌人大举来犯。再兴见主将石凤魁刚愎自用,举措失宜,知他不能守,密奏回京,请派骁将陈桂堂来代石凤魁。未到,城将陷,这个妄自尊大者原来是个庸碌无能的懦夫,惊慌失措。再兴镇静沉着地代他指挥。这时候,唯一任务是要保全军队的有生力量,组织退却。于是一面指挥将士顶住敌人,把饿狼一般往上冲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拚命死守了好几天,一面把武昌、汉阳两城撤退事宜迅速组织完成,然后下令同时撤退。他亲带精兵断后,掩护部队撤退。敌人望见军容严整,秩序井然,不敢追。全军不损一兵一卒,退集田家镇要塞。再兴到田家镇,又整顿退兵,阻敌东下。十月,杨秀清发诰谕调回天京,以失武、汉罪处斩〔一〕。
湖北省主将是石凤魁,再兴是佐将,军事是由石凤魁负责,再兴的专责是民政,而发号施令,权在石凤魁〔二〕。再兴到武昌时,敌人卽将来攻,他就看出石凤魁必不能守,密奏回京,请派将来代,城将陷,又能全军退出,非有斡济的才智,坚定不移的魄力,断不能辨此,卽使在军律有当斩之罪,也应该将功折罪。杨秀清竟将再兴与石凤魁不加区别地同予处斩,那是赏罚不明,用刑失当,自毁干城的了。
何震川
何震川广西象州人。他是一名秀才,曾应北闱乡试。金田起义,全家参加,历经血战;一家二十二口,唯存一弟一侄和震川三人。初封副典诏命,职同将军,掌撰写诏旨。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十二月,升殿前右史,每天登朝,记天王起居,每月成一书,与左史联名呈献。
癸好三年二月,克复南京,升职同指挥。四月,升职同检点。六月,封恩赏丞相。时杨秀清决定在南京建立首都,号曰天京,而天王则以建都河南为便,因降诏向群臣咨询得失。何震川与一班文臣承杨秀清意旨,都力陈建都南京是准乎天命。他献建天京于金陵论道:
欲创非常之业,必得非常之人,欲立永久之基,必得至当之地,斯能历久而不易,亘古而常尊者也。溯自天父上帝自造有天地以来,其间窃号流传,未尝不代有其人,而究之人非天命之人,国非天命之国,所以杀夺频仍,纷更不一,以至于今。惟我天王亲承帝命,永掌山河。金田起义,用击方刚之旅,金陵定鼎,平定永固之基。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迄今建都既成,天下大定,天王降诏,咨于群臣,诏于是爰为之论曰:「穆穆皇皇,赫赫我王,奄有四海,抚绥万方,恩覃普宇,德遍要荒,遐邇一体,率宾归王。宜乎永奠千百代无疆之福,击基意万年有道之长」〔一〕。
这年九月,改为殿前右正史。十月,升左正史。甲寅四年二月,升夏官正丞相,与曾钊扬等删改五经,兼辨军务〔二〕。他后来的事蹟不详。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