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太平天国史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太平天国史卷八十三 传第四十二 会党起义传六

 

  李永和 蓝大顺

  李永和人们叫他做李短鞑,或李短搭搭〔一〕云南昭通人,出生於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年),曾习书史〔二〕,为人有智略。蓝大顺,他的本各叫蓝朝璧〔三〕,也是昭通人,通晓书史,为人尚侠重义〔一〕。

  云南昭通府与四川南部叙州府为邻。道光末年,四川在严重的土地兼并的情况下,从农村里失地流亡出来的农民约有百万人,其中加入天地会的支派叫做哥老会的秘密结社的就有一、二十万人〔二〕。昭通府与川南交通频繁,哥老会便从川南发展到昭通府去,李永和、蓝大顺也加入这一个秘密结社。由於他们的才智,得到会众的信服,都做了昭通府属大关厅一带的哥老会山堂的首领。

  在鸦片战争后,川、滇之间成立了一种烟帮的组织。那时候,鸦片输入成为公开的买卖,因此国内有些地方就种植鸦片。四川邻省云南种植的鸦片价格较由外输入的低,川省烟商多往贩运。由於路上不平静,鸦片是一种大贸易,须要护送,就由那些被封建剥削压迫破产的农民组织烟帮,受烟商的雇庸,给他们做保镖。烟才都配备乌枪、刀剑等武装,具有军事的组织。他们熟悉地形,行动疾如风雨,他们靠抽收护送费为生。但贪暴成性的官吏却要坐地分肥,经同他们勒索。因此,这些人虽然是流氓无产阶级,但他们对反动统治者存有榨取的仇恨,就能够与受压迫的农民团结一致,共同起来反抗。烟帮大都是哥老会成员,所以烟帮与烟帮之间,烟帮与天地会其他帮会之间,就都依靠哥老会的组织互相联系,在当时川南一带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李永和与蓝大顺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领袖〔一〕。

  太平天国己未九年春,烟帮中的胡登高、杨某带领小队人员护运鸦片,经过老鸦滩,汛太平天国史

  卷八十三官出阻得贿,典史也向烟帮索贿,烟帮不给他,他恨向宜宾知县控告,乘胡登高、杨某到新场赶场时,把他们逮捕下狱。烟帮多方营救不得,竟被斩决。烟帮大愤,他们长期对清朝官吏勒索压迫的积恨,一齐进发。这时候,李永和已乘彝族在川、滇界上进出,清朝无力控制边远地区的机会,领有大关厅属的下十六。八月,李永和与蓝大顺遂由牛皮寨一路率领起义军入四川〔一〕,甘四日(夏历九月初八日)克复筠运,甘七日(夏历九月十一日)克复高县,甘九日(夏历九月十三日)克复庆符,九月初六日(夏历九月二十日)挺进到叙州府城下。十二月十七日(清咸丰十年正月初四日)克复自流井盐场〔二〕。

  起义军初起的时候,不过是一支一千多人的队伍〔三〕。进入四川后,川南会党四、五万人产即纷纷加入〔四〕,到克复自流井盐场,盐工加入的又的有几人〔五〕,队伍飞跃地壮大起来。自流井大盐商积聚物资极丰富,起义军全部缴获〔一〕。於是兵多饷足,声威大振。军锋所至,「如入无人之境」〔二〕。

  起义军在起义之初,就建立大明顺天的称号〔三〕,以明年为顺天元年〔四〕,李永和称顺天王为最就领导〔五〕。於是以「替天行道」来号召群众〔六〕,在经济上提出「打富济贫」的口号,在政治上提出诛贪官污吏和反对清朝暴政的口号〔一〕,行军纪律严明〔二〕,对安定克复区社会秩序的工作也很注意〔三〕,因此,到处得到四川人民的拥护。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正月底(夏历一月中旬),起义军拔队离自流井。李永和率主力驻荣县属的五里灏〔一〕蓝大顺分军沿岷江西上,连下青神、彭山、浦江、名山等县〔二〕。

  这年九月下旬,起义军各队齐集富顺县北的牛佛渡。这里是富顺、隆重昌两县交界的地方,沱江如带,对岸坦远,江上搭浮桥法阔十多丈,可以结队走马。这时起义军集中在这里的将近二十万人,在两岸周围几十里内,连营一百多座〔三〕。这是起义军最盛大的一次集会。

  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三月,起义军郭牛佛渡分路出兵:李永和科青神,围攻眉州,凡嘉、眉、雅、邛、叙、瀘都在李永和起义军的控制下。蓝大顺的军队则经涪江向川北挺进,围攻绵州,分军经略江油、彰明、绵竹、安县、梓潼等县〔一〕。这两路起义军形成南北两路夹攻成都的形势。李永和又派周绍勇、曹灿章、郭福贵率领一部分起义军进攻重庆、资州、瀘州各属,在川东地区铜梁、壁山、水川、大足等县驻军〔二〕。

  四川清军没有力量抗拒起义军,佥兵保守成都,地主富商也纷筑寨办团,聚居自保。起义军的声势震动了四川全省。清廷急派湖南巡抚骆秉章抽调湘军带领入川抗拒起义军。骆秉章在这年四月进抵万县。他入川后,探查清楚起义军以李永和部人数最多,控制的地区最广,战斗力却以蓝大顺部为最强,但人数较少,控制的地区我小,因此,他决定以四川提督蒋玉龙部牵制南路李永和军,而以湘军全力专攻蓝大顺部,先从北而打破蓝大顺。然后鼓行而南,取破竹之势,以进攻李永和大军的战略〔三〕。

  当时起义军的活动还停留在此较原始的阶段上,虽然知道重视安定克馥区的社会秩序,做到发门牌,收粮赋的程度,但是政治上却没有一套纲领措施,在各地区未能建立起政权,军事上也缺管坚固严整的组织,战时错杂散布,陷於各自为战的状态〔一〕。所以一遇到那氏恶的湘军和骆秉章一个狠毒的战略,就不免於失败。这年七月底,湘军进攻迫近绵州,蓝大顺率起义军迎战,大败,撤绵州围,向绵竹、什邡、彭县、崇庆、大邑、邛州一路退却。李永和在眉州闻败讯,急派军万人前往接应,迎入丹棱,与眉州大军声势遥相犄角〔二〕。

  九月底,湘军州李永和起义军进攻。十月初三日(夏历十月十一日),李永和撤眉州围,退守青神〔三〕。湘军转攻丹棱。十一月初二夜(夏历十一月十一夜)蓝大顺从丹棱撤退,骁将蓝朝鼎率精锐战士断后,英勇战死。蓝大顺率馀众二万多人经蒲江、崇庆北走,退入川北平武、江油交界的太华山一带,再退入金光洞。砂窝子万山积雪之中〔四〕。

  湘军既占领丹棱,又来攻青神。十二月初七夜(夏历十二月十八夜),李永和与部卯得兴率领主力向荣县、犍为间的铁山撤退,留部将周庭光守青神县城,以牵制敌人〔一〕。敌人跟着向铁山追击。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二月十九夜(夏历三月初二夜),李永和放弃铁山,为分散敌人追击的力量,他向瀘州、富顺、隆昌交界的天洋坪撤退,卯得兴向宜宾县属的八角寨撤退〔二〕。李永和在铁山撤退前一天,派部将李长毛、陈统领率军万馀人前往肖神接应守军撤退,不幸在青神对河麻柳场全军覆败。周庭光率领青神守军突围出,敌人追击,周庭光也被执牺牲〔三〕。

  时同绍勇驻军涪州鹤游坪,李永和打算等候卯得兴军前来,即东下鹤游坪,与川东军合兵一处,再图进展。敌人知道李永和的计划,调集川东地主武装扼要布防,截断李永和东下的路。四月初一夜(夏历四月十五夜),李永和从天坪向八角寨撤退,沿途被敌人截击,只剩百多人从僻路走入八角寨〔四〕。

  这年春,石达开军进入川东南境。李永和得到消息,与蓝大顺聊名上书欢迎大军的到来,并恳请同为合兵。石达前军瑞天豫傅佐廷等在叙永厅接到来信,答覆他们道:

  固天豫唐

  祥天豫张

  真天命太平天国钦差大臣真忠报国南非天傅为诲论

  懋天豫杨

  德天豫崔

  eq\o\al(\s\up12(李短鞑),蓝大顺)二贤弟等知悉:

  缘兄近接得弟函,恳请同为合兵等情。素知弟台奇谋裕,智勇超□,兴师倡义,於兹数载,何莫非奮志图功,勤王报国,同为我主天王出力报效,洵称盖世英雄,当代之良臣也。

  兄今偶停征骖於叙永交间之区,睽隔弟处,宛如咫尺,仰弟等照旧扎等候,毋容前来叙永等处迎接,以致加擾子民。容俟翼王驾临之后,兄自当与弟面酌一切军机,以便定妥委为,祈暂为宽怀,决不负翘企之殷矣。特此诲论,遵照毋违,遵!

  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四月初捌日

  过了六天,石达开到叙永厅。时四川别部起义军张四亡地正围江良,闻石达开到,首先来迎。石达开定计取长宁,出安宁桥图江安,以抢渡长江。既克长宁,被阴不得进,六月退归川、黔边界〔一〕李永和请求合兵的目的没有达到。

  湘军从三月底起就来进攻八角寨,四月初,李永和入八角寨,与得兴共同坚守。七月廿六夜(夏历八月十三夜),全军突围出,廿八日(夏历十五日)退到犍为县属龙■场〔二〕。

  第二天,湘军就追到龙■场,四面筑长壕来合围。时李永和还有战五千人,扼守一个多月后,粮食渐竭,於是连夜突围,都由李永和、卯得兴亲自领队冲锋,人人有死战的决心,敌人惊怕,就用诡计来骗李永和约定双方到猪讪坡举行谈判。李永和也因为连夜力战突不出重围,就认为可以将计就计,骗过敌人,以求行出重围的机会。他却料不到敌人已布下纲罗等侯着他。九月初七日(夏历闰八月廿五日)午,敌人分伏在山背,望见李永和率领卯得兴等将领十多人出场,突放冲天火箭一枝为号,伏兵齐起,一面捉住李永和等。一面向场内营垒扑入,起义军措手不及,都初占领。全军五千人,除当天被杀外,其馀四千多人,第二天晚上全部被屠杀。李永和、卯得兴被解到成都牺牲〔一〕。

  当李永和在龙■场被围紧急时,密令驻屯涧州鹤游坪的周绍勇军回救。周绍勇接到命令,这时前从鹤游坪派出的曹灿章军屯在大竹县永兴场,他打算与曹灿章全军增厚实力,然后上救,八月廿九夜(夏历闰八月十七夜),周绍勇拔队离开鹤游坪根据地,前与曹灿章合军。不料曹灿章战败,已从太平县走入陕南。周绍勇跟踪前往,给敌人截击,两军不得会合,折回开县,九月廿八(夏历九月十七日),在盘垭口大败。时李永和全军覆败的消息传到,周绍勇新闻发言人

  意取道山径退入陕南。敌人四面兜截,不能夺路入陕,复折而西走,十月初六日(夏历九月廿六日),转战到大竹属的安吉场被执牺牲〔二〕。其曹灿章一军,入陕后,纵横於陕南、陇东一带。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四月在陕南战败,走到周家沟被执牺牲〔三〕。又郭富贵一军,从鹤游坪派出后,进入陕南,攻克湖北竹谷、竹山两县,复由陕南进克甘肃两当,旋经陕西略阳,从宁羌州折回四川。他不知道周绍勇已战几,谋取道顺庆归鹤游坪。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十一月廿三日(夏历十一月十四日)转战到巴州属的鼎太平天国史

  卷八十三山铺被执牺牲〔一〕。别部蔡昌龄军,则与启王梁成富合军,克复甘肃阶州,太平天国乙好十五年五月城陷战死。

  再说蓝大顺在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底率国退入川北山区之后,壬十二年春天,他乘清军没有防备,潜向川东移动,四月十二日(夏历四月廿六日)克太平县城。廿二日(夏历五月初七日),挺进到洋县。清朝官兵闭城谋抗拒,入民内应,呐喊开门,欢迎起义军。廿四日(夏历六月初九日),克复洋县,公军守城固县北的要隘宝山、斗山,以为犄角〔三〕。蓝大顺称大汉显王〔四〕,铸造银玺,上鐫「受命於天,既寿永昌」〔五〕,以为号召。

  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正月,蓝大顺闻扶王陈德才率领大军至兴安府,派人前往迎至汉中府,联为一气。这年秋,蓝大顺留军守洋县,北上攻克佛坪厅,十月初七日(夏历十月初九日),进克盩厔县。清朝饮差大臣多隆阿率军来攻,蓝大顺随机应敌,坚守不下。甲子十四年二月,敌人用地道轰陷月城。时城内筑有坚卡五道,蓝大顺率众据卡力战,给敌人以重大的创伤,多隆阿也因重伤致死,然后乘夜撤退〔一〕。

  蓝大顺从盩厔突围出后打算前去宁陕厅属的金鸡河、两河口与曹烂章军及洋县撤出的部队会合。时曹烂章等先已败走,蓝大顺只得孤军转战到兴安府安康县属紫溪河地方。清兵和地主武装追到,势急不得脱,部将王包包急穿蓝大顺的肃金九龙蟒袍,乘轿奔走,使敌人专追他,蓝大顺得乘间走脱。敌人果然把王包包误认为蓝大顺

  ,把他追杀了。但蓝大顺正走到叶家坪地方,就被敌人追上,四面包围起来,蓝大顺与战士百多人,都英勇战死〔二〕。

  李永和、蓝大顺去南昭通起义,进入四川,起义烟的势力扩展到陕南、陇东地区。他们的名字都川、陕起义军的旗帜。他们领导的川、滇起义军,在四川和陕南、陇东地区曾经给地主阶级以重大的打击,在太平天国革命当中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

  本传考证

  关於李永和的名字

  李永和人们叫他做李短鞑,见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四月初八日瑞天豫传佐廷等覆李短鞑蓝大顺谕。或收他做李短答答,骆秉章进攻龙■场首逆就疏说:「逆道李永和,即李短答答」(见骆文忠公奏稿卷五)。

  关於李永和的名字,史学工作者曾经进行过讨谕。邹知白对於李蓝起义某些部问题的商榷(见历史研究一九五七年第十期)认为:第一、当时李永和、、蓝大顺不在一地,「联名请援,似不可能」。第二、传佐廷等谕直称李短鞑,更为可疑,因为短鞑是一个难听的绰号,「李永和素称知书,岂无真名,致书支军求助,何等郑重,果出於李、蓝本意,何不直署真名,反而上敌方或外间对自己意存侮辱的绰号。如对方来信已署真名,李、蓝皆一军之主,则传等也不应在复谕中舍真名不称,而称人的绰号」。因此,他提出他对这一问题的意见,他说:「当时的情况倒很有这样的可能:由於义军主力已不集中,而分散在四川边境的小股武装则所在多有,他们遭受官绅联合反动武装的压力逐渐加大;他们运动较便,消息灵通,闻石军西来,径以外间传呼的李、蓝等名字顶衔联名请援,因而引来传等的诲谕」。案当时李、蓝虽不同在一地,但他们听到石达开领大军入四川,经过商量后,就联名写信前来「恳请同为合兵」,这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惟第二点所谕正式公函应该署真名,而不应署上敌方或外间对自己意存侮辱的绰号,却是一件达反常理的事。不过假如事情本身具有特殊的情况,即又当作别谕的了。据邹知白先生在文中说到:「绰号盛传,真名反为所掩,解放前的四川民间,一直有这种习惯」。这就是使李永和上石达开公函不得不署李短鞑这一个绰号的特殊原因。因为李永和估计到石达开祇知有李短鞑「兴师倡义」,而不知他的真名李永和,所以他为求公函发生作用,达到目的,就不得不自己署上绰号了。我们根据这一件具体的事件,进行具体的分析,是不能用常理来谕断李永和不会自署绰号的事的。

  问题在这里,李永和既然是在上石达开公函中自署绰号李短鞑了。那末,我们今天撰著历史应该怎样来处理这一问题呢?江地关於张洛行蓝大顺等的名字(见一九五六年三月一日光明日报史学第七十七号)一文,就主张李永和的名字与张洛行、蓝大顺的名字一样都照革命者本身的文件写作李短鞑。我认为张洛行、蓝大顺都应该照革命者本身的文件写,惟「短鞑」是一个绰号,李永和上石达开函自署绰号当是在一个特别情况之下而作的。我们现在既然知道他的真名,就不就不应该用绰号代替他的真名。假如说李永和果然是以李短鞑的名字加入太平天国的,太平天国封授他的官印、职凭上也都是用李短鞑的名字的,那末,我们就应该作不同的处理,改用李短鞑的名,而说他本名李永和。但是,现在并没有发现太平天国封授他的官印或职凭,我们所见祇是传佐廷等一封覆谕,就不能如此处理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