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二千年间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失败的"变法运动"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规定下自号"始皇",以后子孙继位,就叫二世、三世,以至无穷。不料他自己刚刚死去,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经起来了,使他的政权短命而亡。

  农民起义是下层人民不满现状,用武力来要求变革的行动。我们在"大地下的撼动"一章中已经说过,因为农民没有在政治上发言的权利,所以他们的变革的要求只能表现为武装的行动。

  秦的失败留下一个教训,使上层社会的人也不大相信万世一系的可能了。汉代就有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而主张每一个朝代都是顺着天意而兴起的,但到了一定时候,天意会背弃他,于是这个朝代就不能不让位给另一个合于天意的新的朝代。到了汉昭帝(武帝后的一个皇帝)时,居然就有人公然向朝廷建议说:近来泰山下有一块大石头忽然自己站起来,上林苑中有棵倒下的枯柳也忽然站了起来,这都表示汉朝的气运已经完毕,民间将有新的天子起来,所以汉帝应该访求贤人,实行禅让。--这种说法不能只看作迷信的思想(汉朝人是很多迷信思想的),因为这正是反映了汉朝当时社会的极度不安定。原来在汉武帝时,虽是国运最盛时期,但由于武帝四方征伐,百端浪费,横征暴敛,不恤民力,结果就弄得社会经济残败,民怨沸腾。于是在上层社会中也就有人看到这种危机,觉得情势非来个变动不可,便在迷信的外衣下提出了这种主张。

  掌握着政权的统治者哪里肯自动让位呢?提出禅让要求的眭孟就以妖言惑众之罪被杀了。继眭孟之后,还是有人传播这种主张。但这种变革的主张只是要另换一姓的皇帝,其实政治经济的危机哪里是去掉姓刘的皇帝、换一个别姓的皇帝就能解除的?

  结果,王莽利用了这时对汉朝不利的空气,推翻了汉政权,自己做了皇帝。那时社会的秩序是更加混乱了。王莽知道,光是换朝易代,问题不能解决,于是他大刀阔斧地在社会经济制度上进行一整套的改革。王莽可算是在封建统治者群中第一个企图大规模进行变法改制运动的人。

  在那时,基本的社会问题在于官僚贵族豪富兼并土地,使许多农民无地可耕,流离饥馑。同时又有许多暴富的大商人囤积物资,垄断物价,高利贷款,使小民更无以为生。王莽所企图实行的新制度,基本目的就在于限制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并由政府来管理物资,平定物价,低息贷款。他的政策中包含着浓厚的空想成分,所以似乎很激进,最显著的就是他的土地政策。他根据了古来的一些传说,想恢复上古的所谓"井田"制。他规定每一家人家只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所有的土地都称为"王田"(国有土地),绝对禁止买卖。

  王莽的新政结果完全失败。他所颁行的各种政策,实行了没有几年,都由他自己一一宣布取消。其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政策侵犯了贵族富豪的权利。他既完全屈服于贵族富豪势力而自行宣布新政的失败,反过来,他就更加强了对于人民的压迫剥削。人民本来也许对王莽的新政存着一些希望,现在得到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更加激起不满了。既然统治者没有能力改善社会的情势,人民就不得不自己动手起来。所以又一次农民兴起,推翻了王莽的政权。

  提到历史上的变法运动,除了王莽以外,我们就要想到北宋时的王安石。

  王安石实行变法,时在北宋开国后一百多年。在他以前三十年,范仲淹做宰相,已经提出过改革政治的主张,但遭遇守旧的官僚的反对,一点成绩也没有就下台了。但是当时客观形势的发展,急迫地要求统治者的政策非有所改变不可。王安石得到神宗皇帝的支持,大权在握,就全力来推行一些新的政策。

  王安石所行新政中,主要的有"青苗法"。当时富户在农村中高利盘剥农民,"青苗法"是由政府用较低利息借钱给农民。又有"免役法"。当时平民有给官府当差的义务,受累极重,为了逃避力役,人民有出家的,有逃亡的,甚至有自杀的。"免役法"是要人民出免役钱,官府拿这钱雇役,不再强派人民服役。又有"方田法"。这是丈量田亩,想清查达官贵人隐瞒逃税的田地。又有"保甲法"。这是普遍地训农为兵,企图用民兵来代替募兵,以挽救当时军队腐败而外患紧迫的情势。

  原来在北宋时,由于官僚机构中冗员充斥,加以宫廷和宗室贵族奢侈浪费,弄得国库日窘,无法维持。同时官僚地主富商利用一切机会对人民剥削,弄得民间怨愤,时起变乱。王安石的新政是想挽救这种危机的。但是一切旧官僚和地主富豪都向他集中了疯狂的反对。虽然因有皇帝的支持,他一共做了七年的宰相,但神宗一死,他就罢官,旧派代表司马光上台,把他的一切法令全部废除。从此在北宋官僚中发生了新旧派的党争。两派交替着执政,互相排挤攻讦。结果政治一点也没有改良,社会情势一天天恶化。统治者只能眼看着内忧外患的危机日渐加深,终致金兵入侵,北宋沦亡,这时上距王安石变法失败时只有四十年。

  我们还可以谈一谈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那时正在清朝被日本战败以后。清当局的腐败无能,中国的危机是谁也不能掩饰的了。统治者的动摇和人民的不安都到了极点,亡国大祸迫在眼前。

  这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设法说动了光绪帝,企图革新政策来挽救危局。康有为上皇帝书中引了世界各国的例子来证明"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又说,方今之病在死守旧法而不知变,处列国竞争之世,而行过去唯我独尊时代之法,就好像已到夏天还穿皮衣,要想渡河却坐大车,结果一定是热死淹死。他主张变法的话说得虽很痛切,皇帝在戊戌那一年(1898年)也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见做,但结果只做了三个月就垮台了。这三个月中由皇帝亲自下了无数道的革新诏书,其中包括废八股科举、建学堂、办银行、设铁路、办矿务等内容。但一切革新只表现在白纸黑字的诏书中,上上下下的官僚集团不但不执行,而且拥戴了慈禧太后来打击维新运动。维新派都从朝廷上被赶跑,连那不安本分的小皇帝也被拘禁了起来。

  这几次都是从上层社会统治集团中发动的变法改制运动。假如没有内外种种危机震撼专制统治下的秩序,这种运动自然是不会发生的。但它们虽借帝王之力而推行,却仍不免于失败。这些变法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的。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