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清湖南湘乡人。五岁始习时文帖括之学。道光六年(1826)中长沙府试,十四年中举,十八年中进士,致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官、四川省正考官、文渊阁校理、礼部右侍郎、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任内受命办团练,残酷镇压太平天国和稔军起义。处理天津教案,与李鸿章等人决定选派留学生出洋,兴办洋务工业,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曾是军机大臣穆障阿的得意门生,又从倭仁、唐鉴讲习程朱道学,自称一宗宋儒,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自诩。有《曾文正公家书》闻名于世。初为翰林词赋,究心汉儒语录;反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之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办团练军务,又崇向申、韩。主张性命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认为性不虚悬,丽于我身而有宰;命非铄,原乎太恒以成名,是故皇降之哀,有物斯有则;圣贤之学,惟危惕以惟微。自乾坤奠定以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静专动之妙,皆性命所弥纶。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静翕动辟之机,悉性命所默运。性的内容是仁敬孝慈,命的内容是三纲五伦。仁义礼智之性赖以扩充和元亨利贞之命借以贯通者为理。又将“仁义”同做为天地万物主宰的“理”相联,提出仁义不明则无所谓道,从而把伦理纲常抬到主宰天下的高度。虽然理与气相丽,但仍以理为主,理主宰气。在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诚意”,认为学的任务,是恢复人的先天固有的本性。如何恢复?“格物诚意”。谓大学纲领有三,皆已身切要之事。其条目有八,我自观之,其致攻之处则仅此二者:曰格物,曰诚意。格物,致知之事;诚意,力行之事。何为物?即所谓本末之事,身心意知国家天下皆物,天地万物皆物,日用常行之事皆物。格即即物穷理。如事亲定省物,究其所以当事亲定省之理,即格物;事足随行为物,究其所以当事足随行之理,即格物;吾心为物,究其存心理,又博察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吾身为物,究其敬身之理,又博其立斋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已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此致知之事。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也在此。主张物无独必有对,物穷则变。认为天地之数奇而生,以偶而成。一则生两,两则还归于一,一奇一偶,互为其用,是以无息。物无独,必有对,太极生两仪,倍之为四象,重之为八卦,此一生两之说。两之所该,分而为三,淆而为万物,万物几于息,物不可以终息,故还归于一。天地□□,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此两而致于一之说。一者阳之变,两得阴之化,故曰一奇一偶,是天地之用。在历史观上,重视智者贤者的作用,认为天生斯民,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也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中材者导之东而东,导之西而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其始,盲然无所知识,未箴而聘耆欲逐众好。渐长渐贯,而成自然,由一两人而达通都。认为三纲之道,地维所赖以立,天柱所以尊。攻击太平天国革命,认为举数千年礼义仁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所痛苦于九原!故以挟礼教为己任,推本礼教,可以通汉宋两家之结,其举办洋务,将封建伦理道德引入军队的治军方略及战略战术,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曾文正公全集》传世。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