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
〖仁学〗二卷,清谭嗣同(1865-1898)撰。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是全面反映作者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嗣同少受封建正统教育,好今文经学,又好王夫之之学,喜谈名理。于算学亦有深造。尽读西方“格致”之书。又治佛教之“唯识宗”与“华严宗”。后识梁启超等,受康有为影响颇深,自称为私淑弟子,进行变法维新活动,思想亦为之一变。此书是其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学术上杂糅儒、释、道、墨各家学说与西方科学、哲学,形成作者自己的哲学体系,认为世界由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仁”决定的,故名《仁学》。全书分上下二卷,共五十篇,无篇题。首为自叙,是一篇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旧学的宣战性文字,谓“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上卷首《界说》二十七条,为全书纲领,借用当时物理学名词“以太”的概念释“仁”,断言“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首创: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平等者,致一之谓也。一则通,通则仁”,主张以“仁-通-平等”的公式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准则。批判封建专制和传统礼教的束缚,但并不全部抛弃传统经学,而是以之为根据,为我所用。谓“通有四义:中外通,多取自《春秋》“太平世”远近大小若一之说;上下通,男女内外通,多取《易》阳下阴吉,阴下阳吝,本于《泰卦》、《否卦》之意;人我通,则多取义于佛学“无人相,无我相”。又称凡为“仁”学者,于佛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目,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敦颐、张载、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黄宗羲之书,以及算学、天文学、地舆(地理)学、全体(生理)学、心灵(心理)学等,为谭嗣同“仁”学及全部哲学的理论基础,即佛学之唯心论,基督教之博爱,《易》之变化,《公羊传》之三世说。《论语》之因革损益,《礼记》之大同说,《孟子》之民贵君轻,《庄子》、之因任自然,《墨子》之兼爱,《史记》之先秦学术,陶渊明之《形影神》、《桃花园记》设计的理想社会,周敦颐、王守仁的宋明理学、王夫之、黄宗羲的民主精神,辅以西方之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心理学等,便构成的谭嗣同“仁”学的全部框架,亦可见其与康有为思想之渊源。下卷多论政治,批判封建专制,反对民族压迫,批判三纲,宣扬科学民主,提出以心力挽劫运之唯心空想,最后进入大同。其批判君主专制,谓“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苟学也,皆乡愿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大盗”,又谓“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明,则贫富均”,“唯变法可以救之”,是对黄宗羲等人的民主思想的发挥。强调君为民所共举,君要“为民办事”,为变法维新、实现君主立宪制造舆论。其内容杂糅科学与宗教、“旧学”与“新学”、唯物与唯心思想,反映了其哲学体系的自相矛盾。此书曾署“台湾人所著书”,由梁启超等在日本出版,又有1902年上海国民日报社排印本、1958年中华书局排印本、1981年中华出局出版周振甫《谭嗣同文选注》本、《谭嗣同全集》本等。
|
|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