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七)

 

  《近思录》卷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凡三十九条。伊川言:“贤者在下,岂可自进以求于君。苟自求之,必无能信用之理。古人之所以必待人君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自为尊大,盖其尊德乐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今按:人之处家,规模小,范围狭,相与处者皆亲人。家不能齐,焉能治国,其理易知。出而从政,必先求君臣之相应相和。若自进而求,则不易得君之信用。故必待其君有尊德乐道之心,乃可进而有为。惟其多退而望在野之贤,故虽政乱于上,而社会犹得安于下。纵使社会亦乱于下,而道则犹存,则终有复归于治之望。今言民主政治,人求自进,他人不之信,故必尚法治。其用意不仅在防其下,更要在防其上。人不相信,而以法为治,则其为治终有限。君位世袭,为君者不能常有此尊德乐道心,则其为治亦有限。继自今如何觅得一长治久安之道,此乃当前世界人类政治共同一大问题。惟中国传统政治,主政府求贤,不主贤之自进以争政,此则仍有值作深长虑者。民主政治主结党竞选,主进不主退,亦有弊端。即据当前事可知。中国古人主尚贤,今人则尚多数,但多数未必即多贤,此亦一大问题。如何能有一政府安定在上,而又能一意求贤于下,此则贵继今有人能为此作深虑。

  伊川又言:“贤者惟知义而已,命在其中。中人以下,乃以命处义。如言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知命之不可求,故自处以不求。若贤者则求之以道,得之以义,不必言命。”今按:此条伊川辨义命有极深意。中国人多信命,遂不求,然此乃中人以下事。少数贤者则主求之以道,惟不义则不取。今人则不信命,不尚义,遂多求,而离于道,此更要不得。今人又好言自由。遇不义宁退不进,宁舍不取,此亦我之自由。宁有惟进不退,惟取不舍,始得为自由乎?中国古人言,即在今世,亦仍有值得参考之意义与价值,此亦一例。

  孔子亦言命,如曰:“五十而知天命。”又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凡人各有自由,他人之自由,即不啻为己之命。与伊川此条中人以下之言命不同。伊川谓不必言命,此非违孔子所言,则又当知。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