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 宋元学案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013卷 卷十三 明道學案(上)

  明道學案(上)(黃宗羲原本 黃百家纂輯 全祖望次定)

  明道學案表

  程顥(太中子。)劉絢

  (濂溪門人。) 李籲(並為《劉李諸儒學案》。)

  謝良佐(別為《上蔡學案》。)

  楊時(別為《龜山學案》。)

  游酢(別為《廌山學案》。)

  呂大忠

  呂大鈞??

  呂大臨(並為《呂范諸儒學案》。)

  侯仲良

  劉立之

  朱光庭(並見《劉李諸儒學案》。)

  田述古(別見《安定學案》。)

  邵伯溫(別見《百源學案》。)

  蘇■(別見《呂范諸儒學案》。)

  邢恕(別見《劉李諸儒學案》。)

  (私淑)靳裁之胡安國(別為《武夷學案》。)

  陳瓘(別為《陳鄒諸儒學案》。)

  李俊民

  (明道續傳。)

  程頤(別為《伊川學案》。)

  張載(別為《橫渠學案》。)

  呂希哲(別為《滎陽學案》。)

  (並明道學侶。)

  韓維

  王巖叟(並見《范呂諸儒學案》。)

  (並明道同調。)

  明道學案序錄

  祖望謹案:大程子之學,先儒謂其近于顏子,蓋天生之完器。然哉!然哉!故世有疑小程子之言若傷我者,而獨無所加于大程子。述《明道學案》。(梓材案:《明道學案》,謝山分為二卷,當有增補,特其稿未全。)

  ◆濂溪門人

  純公程明道先生顥

  程顥,字伯淳,世居中山,後徙為河南人。高祖羽,太宗朝三司使。父■,太中大夫。先生生而秀爽。叔祖母任抱之,釵墜不覺,後數日方求之,先生未能言,以手指示其處,得之。踰冠,中進士第,調鄠縣主簿。南山有石佛,歲傳其首放光,違近聚觀。先生謂其僧曰:「吾有職事。俟復見,為吾取其首來觀之。」自是光不復見。改上元縣,盛夏隄決,法當言之府,府言之漕司,然後興作。先生曰:「若是,苗槁久矣!」竟發民塞之,歲乃大熟。上元當水運之衝,設營以處病卒,至者輒死。先生曰:「病者給券而後得食。待食數日,奚而不死!」乃白漕司豫貯米營中,死者減半。仁宗登遐,遺制,官吏成服三日而除。三日之朝,府尹率屬吏將釋服,先生進曰:「請盡今曰。若朝而除之,所服止二日爾。」尹不從。先生曰:「公自除之。某非至夜,不敢釋也。」一府相視,無敢除者。茅山有龍池,其龍如蜥蜴而五色,自昔嚴奉,以為神物。先生捕而脯之,使人不惑。始至邑時,見持竿以黏飛鳥者,取其竿折之,自是鄉民子弟不敢復畜禽鳥。其不嚴而令行如此。移晉城令。河東財賦窘迫,官所科買,雖至賤之物,價必騰湧。先生度所需,使富室豫儲以待,及期,定價買之,貧富咸利。縣庫有雜納錢數百千,常借以補助民力。部使者至,則告之曰:「此錢令自用而不私,請一切不問。」先生視民如子。民以事至縣者,必告之以孝悌忠信。欲辨事者,或不持牒,徑至庭下,先生從容理其曲直,無不釋然。度鄉村遠近為保伍,使之力役相助,患難相卹,而姦偽無所容。凡孤煢殘廢者,責之親戚鄉黨,使無失所。行旅出于其塗者,疾病皆有所養。鄉皆有校,暇時親至,召父老而與之語;童兒所讀書,親為正句讀。教者不善,則為易置。鄉民為社會,為立科條,旌別善惡,使有勸有恥。在縣三年,民無強盜及■死者。秩滿,吏夜叩門,稱有殺人者,先生曰:「吾邑安有此!誠有之,必某村某人也。」問之,果然。或詢其故,曰:「吾嘗疑此人惡少之勿革者也。」熙寧初,用呂正獻 公分著薦,為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裏行。神宗素知其名,每召見,從容咨訪。將退,則曰:「卿可頻來求對。欲常相見耳。」一日,議論甚久,日官報午正,先生始退。中人相謂曰:「御史不知上未食邪﹖」務以誠意感動人主,言人主當防未萌之欲。神宗俯身拱手曰:「當為卿戒之!」及論人才,曰:「陛下奈何輕天下士﹖」神宗曰:「朕何敢如是!」前後進說,未有一語及于功利。嘗極陳治道,神宗曰:「此堯、舜之事,朕何敢當!」先生愀然曰:「陛下此言,非天下之福也。」王安石執政,議更法令,言者攻之甚力。先生被旨赴中堂議事,安石方怒言者,厲色待之。先生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議,願平氣以聽。」安石為之媿屈。新法既行,先生言:「智者若禹之行水,行所無事。自古興治立事,未有中外人情交謂不可,而能有成者。就使徼倖小成,而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浸衰,尤非朝廷之福。」乞去言職。安石本與之善,及是,雖不合,猶敬其忠信,不深怒,但出提點京西刑獄。先生固辭,改簽書鎮寧軍判官。奄人程昉治河,取澶卒八百,天方大寒而虐用之,眾逃歸。群僚畏昉,欲勿納。先生曰:「彼逃死自歸,勿納必亂。」即親往啟門,約少休,三日後役,眾驩呼而入。具以事上,得不遣。昉後過州,見先生,言甘而氣懾。退而揚言于眾曰:「澶卒之潰,程中允誘之,吾且訴于上。」先生聞之,笑曰:「彼方憚我,故為是言也。」果不敢訴。曹村埽決,先生謂郡守劉渙曰:「曹村決,京師可虞。請以廂兵見付,事或可集。」渙以鎮印假之,先生立走決所,激諭士卒。議者以為勢不可塞,徒勞人耳。先生募善泅者銜細繩以渡決口,得引大索,兩岸並進,數曰而合。遷太常丞、知扶溝縣,廣濟、蔡河在縣境,瀕河惡子脅取行舟財貨,歲必焚舟十數。先生捕得一人,引其類,得數十人,不復根治,但使分地挽舟,督察作過者,其患始息。水災,請發粟,司農遣使閱實,鄰邑多自陳「穀且登,無貸可也」,先生請貸不已,得穀六千石,饑者用濟。司農視貸籍,戶同等而所貸不等,檄縣杖主吏。先生言:「濟饑當以口之眾寡,不以戶之高下。令實為之,非吏罪。」乃已。奄人王中正巡閱保甲,權寵張甚,諸邑供帳,唯恐得罪。至扶溝,主吏以告。先生曰:「吾邑貧,安能效他邑。取于民,法所禁也,獨有令故青帳可用爾。」中正亦憚之,不敢入境。有犯小盜者,先生諭而遣之。再發,盜謂其妻曰:「我與大丞約,不復為盜。今何面目見之邪!」遂自經。除判武學,李定劾其新法之初,首為異論,罷復舊任。已坐逸獄,責監汝州酒稅。哲宗立,召為宗正丞,未行而卒,元豐八年六月十五日也,年五十四。先生資性過人,而充養有道,和粹之氣,盎于面背。門人交友從之數十年,未嘗見其忿厲之容。遇事優為,雖當倉卒,不動聲色。自十五六時,與弟正叔聞汝南周茂叔論學,遂厭科舉之習,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濫于諸家,出入于老、釋者幾十年,返求諸《六經》,而後得之。秦、漢而下,未有臻斯理也。文潞公採眾議而為之表其墓曰明道先生。嘉定十三年,賜諡曰純公。淳祐元年,封河南伯,從祀孔子廟庭。明嘉靖中,祀稱「先儒程子」。

  百家謹案:宋乾德五年,五星聚奎,占啟文明之運。逮後景德四年、慶曆三年復兩聚,而周子、二程子生于其間。朱子曰:「元公不由師傳,默契道體,建《圖》屬《書》,根極領要。當時見而知之者有程氏 ,遂廣大而推明之,使夫天理之微,人倫之著,事物之眾,鬼神之幽,莫不洞然畢貫于一,而周、孔、孟氏之傳,煥然復明。」此定論也。顧二程子雖同受學濂溪,而大程德性寬宏,規模闊廣,以光風霽月為懷;二程氣質剛方,文理密察,以峭壁孤峰為體。其道雖同,而造德自各有殊也。

  識仁篇

  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若心懈,則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須窮索;存久自明,安待窮索!此道與物無對,「大」不足以明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萬物皆備于我」,須「反身而誠」,乃為大樂。若反身未誠,則猶是二物有對,以己合彼,終未有之,又安得樂!《訂頑》意思,(橫渠西銘,舊名《訂頑》。)乃備言此體,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未嘗致纖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蓋良知良能,元不喪失。以昔日習心未除,卻須存習此心,久則可奪舊習。此理至約,惟患不能守。既能體之而樂,亦不患不能守也。

  劉蕺山曰:程子首識仁,不是教人懸空參悟,正就學者隨事精察力行之中,先與識箇大頭腦所在,便好容易下工夫也。識得後,只須用葆任法,曰「誠敬存之」而已。而勿忘、勿助之間,其真用力候也。蓋天理微妙之中,著不得一毫意見伎倆,與之湊泊。纔用纖毫之力,便是以己合彼之勞矣,安得有反身而誠之樂。誠者,自明而誠之謂。敬者,一于誠而不二之謂。誠只是誠此理,敬只是敬此誠,何力之有!後人不識仁,將天地間一種無外之理,封作一膜看,因并不識誠敬,將本心中一點活潑之靈,滯作一物用,胥失之矣!良知良能是本心,昏昧放逸是習心。向來不識此理,故種種本心為習心用;今來既識此理,故種種習心為本心轉。又何患不存之,又存而不能期月守也﹖此程子見道分明語也。乃先儒以為地位高者之事,非淺學可幾,學者只合說「克己復禮為仁」。周海門先生深不然之,以為「不識仁而能復禮者無有」,是處極為有見。而顧涇陽先生則云:「學者極喜舉程子識仁。但昔人是全提,後人只是半提。『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此全提也。後人只說得『渾然與物同體』,而遺卻下句,此半提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不須防檢,不須窮索』,此全提也。後人只說得『不須』二句,而遺卻上句,此半提也。」尤見衛道之苦心矣!

  又曰:朱子謂程子《識仁篇》乃地位高者之事,故《近思錄》遺之。然「誠敬存之」四字,自是中道而立。

  又曰:《識仁》一篇,總只是狀仁體合下來如此,當下認取,活潑潑地,不須著纖毫氣力,所謂「我固有之」也。然誠敬為力,乃是無著力處。蓋把持之存,終是人為;誠敬之存,乃為天理。只是存得好,便是誠敬,誠就是存也。存正是防檢,克己是也;存正是窮索,擇善是也。若泥不須防檢窮索,則誠敬存之當在何處﹖未免滋高明之惑。子靜專言此意,固有本哉!

  顧涇陽曰:程伯子曰「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只此一語已盡,何以又云「義禮智信皆仁」也﹖始頗疑其為贅。及觀世之號識仁者,往往務為圓融活潑,以外媚流俗而內濟其私,甚而蔑棄廉恥,決裂繩墨,閃鑠回互,誑己誑人,曾不省義禮智信為何物,猶偃然自命曰仁也,然後知伯子之意遠矣!

  宗羲案:明道之學,以識仁為主,渾然太和元氣之流行,其披拂于人也,亦無所不入,庶乎「所過者化」矣!故其語言流轉如彈丸,說「誠敬存之」便說「不須防檢,不須窮索」,說「執事須敬」便說「不可矜持太過」,惟恐稍有留滯,則與天不相似。此即孟子說「勿忘」,隨以「勿助長」救之,同一埽跡法也。鳶飛魚躍,千載旦暮。朱子謂:「明道說話渾淪,然太高,學者難看。」又謂:「程門高弟,如謝上蔡、游定夫、楊龜山,下稍皆入禪學去。必是程先生當初說得高了,他們只見上一截,少下面著實工夫,故流弊至此。」此所謂程先生者,單指明道而言。其實不然。引而不發,以俟能者。若必魚筌兔跡,以俟學人,則匠、羿有時而改變繩墨,彀率矣。朱子得力于伊川,故于明道之學,未必盡其傳也。

  百家謹案:先遺獻《孟子師說》解「必有事焉」:「此與明道識仁之意相合。『正』是把捉之病,『忘』是間斷之病,『助』是急迫之病。故曰『不須防檢,不須窮索』,『未嘗致纖毫之力』。蓋存得好就是誠敬,誠敬就是存也。存正是防檢,克己是也;存正是窮索,擇善是也。若外此而為防檢窮索,便是人為,未有不犯三者之病也。」

  百家又憶姜定庵先生希轍嘗于其家兩水亭問先遺獻「學而時習」之解,答云:「《白虎通》云:『學者,覺也,覺悟所未知也。』朱子曰:『學之為言效也,總是工夫之名。』荀子所謂『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以持養之』,皆是。然必有所指之的,則合其本體而已矣,明道之識仁是也。『時習』者,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明道:『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若心懈,則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須窮索;存久自明,安待窮索!』蓋其間調停節候,如鳥之肄飛,沖然自得,便是『說』也。」

  附百家《求仁篇》:孔門之學,莫大于求仁。求仁之外,無餘事矣。顧未知仁之奚若,于何求之﹖故明道云:「學者須先識仁。」第仁道至大,無可名言,又非懸空想 像可得。即《識仁篇》所言「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雖其言仁大旨已盡,而在學者仍未易識如何之為渾然,如何之為義禮智信而為仁也。繼此云「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則又是識後之工夫。其識前之工夫,止于「不須窮索」句中帶補出「存久自明」句,而存之之道在「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是程子于識前識後俱以一「存」統之也。而先儒以為此地位高者之事,非淺學可幾,然則為淺學者于何而可以識仁﹖仁不易遽識,仍當于未識前思所以求之之方,此耒史《求仁篇》之所由作也。夫天下沿流而不獲者,則當溯其源。求仁之言,出于孔子,則當還自孔子之言仁者以求之。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禮,天則也,攝心之規矩也。心不踰乎矩,而有不仁者乎﹖此以禮求仁也。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子曰:「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則私意無所容,而心德全矣。」此以敬恕求仁也。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此言顧行、,行顧言,心存乎慥慥而不自知其緘默,以求仁也。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曰「先難而後獲」,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此以仁者之心,胞與為懷,自強遠利,無在而不存,以求仁也。子貢問為仁,子曰:「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此求仁于友輔者也。子張問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此求仁于感應者也。其在人而直與之以仁者,于微、箕、比干則曰「殷有三仁」,于伯夷、叔齊則曰「求仁而得仁」,蓋五人跡雖不同,俱能以此惻怛之苦心,懇摯婉轉于倫類間,而克全其至性者也。于顏子曰「三月不違」,與其不遷不貳,復禮而庶幾也。于管仲曰「如其仁」,就其功亦可稱也。至于仲弓可使南面矣,子路可使治賦矣,冉有可使為宰矣,子華 可使掌朝會矣,皆曰「不知其仁」,不欲以才混德也。子文之忠,文子之清,曰「未知,焉得仁」,不可以一節概生平也。宰我之食稻衣錦,季氏之舞佾歌《雍》,直斥之為「不仁」,惡忘親,嚴犯分也。慨好仁,惡不仁之未見,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言夫全德之難其人也。一日用力,力無不足,我欲仁,仁斯至,言夫奮往之當決其機也。其他如仁者不憂、,仁者有勇,觀過知仁,殺身成仁,仁者靜,仁能守,立人達人,能好人,能惡人,無終食之間違仁,力行剛毅木訥近仁,亦既詳矣。而後儒則以為聖人之言仁雖多,究未曾正定說出,使學者有畫一可由之路,于是紛紛各立宗旨,以矜獨得,一似乎孔子有漏義,乃賴後儒之補救也。曾不知聖人之言,如詔入室,學者得門,八面皆可入。況于哀公問政之對,昭然已直揭其體,實指其功,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此聖人爾后之告,實為言仁之宗主,當時之人,孰不知之。惟以聖門有此一言為之主,故其餘之言皆可因人隨事以指點,總不失斯言之會歸耳。試以證之。孟子曰:「仁也者,人也。」「親親,仁也」「仁之實,事親是也。」孔、孟之言仁,如出一口,柰何不察,後之君子,謂吾性中曷嘗有孝弟來,而反以孝弟也者為仁之本,故解作好仁之本,明自背于孔,孟與!總之,後儒謂性生于有生之初,知覺發于既生之後。性,體也;知覺,用也。性,公也;知覺,私也。不可即以知覺為性。愛親敬長屬乎知覺,故謂性中無孝弟,而必推原其上一層。不知性雖為公共之物,而天命于人,必俟有身而後有性。吾身由父母而生,則性亦由父母而有。性由父母而有,似屬一人之私,然人人由父母而有,則仍是公共之物。夫公共之物,宜非止以自愛其親,然人人之所以自愛其親,正以見一本大同之道。所以孔子曰:「夫孝,天之經也。」謂之天經者,蓋以此愛親之心具自孩提之童,不學不慮,一本乎天,乃吾良知良能之知覺,即性體也。及長而知敬兄者,此也;忠君者,此也;勇戰者,此也;仁民愛物者,此也。無二心也。故曰:「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而猶謂孝弟之非仁,乃藐之而他是求邪﹖且佛氏之言性,何嘗不精,所以為異端者,正以不就人言性,求性于父母未生前,合含生蠢動以為本覺,于是其視父母也甚輕。害道之大,全在于此。孔子言性,止就人而言。故孟子道性善,亦曰「人無有不善」,不合牛犬于內也。言仁則曰「親親」,以無父母即無此身,父母即天地,我與父母固結而不可解之心,不知其所自來,此天然之至性,乃所謂仁也。儒、釋之界限惟此,吾儒胡為而復墮其霧乎﹖王塘南曰:「聖學主于求仁,而仁體最難識。若未能識仁,只從孝弟上懇惻以求盡其力。當其真切于孝弟時,此心油然藹然而不能自已,則仁體即此可默會。」先遺獻曰:「人生墮地,分父母以為氣質,從氣質而有義禮。則義理之發源,在於父母。人能事事以父母為心,便是天理,便是仁也。」嗚呼!孔、孟求仁之學,惟塘南與先遺獻,可謂撥雲霧而睹青天矣!

  楊開沅謹案:「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即《大學》「格物」之物,所謂「有物有則」也。「此道與物無對」,即《大學》、《中庸》必慎之獨,天命之性體也。惟萬物皆備于我,所以同體;推而放之四海而準,所以無對。

  定性書

  百家謹案:橫渠張子問于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動,猶累于外物,何如﹖」先生因作是篇。

  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且以己性為隨物于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是有意于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易》曰:「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苟規規于外誘之除,將見滅于東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顧其端無窮,不可得而除也。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適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則不能以有為為應;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自然。今以惡外物之心,而求照無物之地,是反鑑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孟氏亦曰:「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與其非外而是內,不若內外之兩忘也。兩忘,則澄然無事矣。無事則定,定則明,明則尚何應物之為累哉!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繫于心而繫于物也。是則聖人豈不應于物哉﹖烏得以從外者為非,而更求在內者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視聖人喜怒之正,為何如哉﹖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唯怒為甚。第能于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于道亦思過半矣。

  百家謹案:先生他日又曰:「治怒為難,治懼亦難,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

  劉蕺山曰:此伯子發明主靜立極之說,最為詳盡而無遺也。稍分六段看,而意皆融貫,不事更端,亦不煩詮解。今姑為之次第:首言動靜合一之理,而歸之常定,乃所以為靜也。是內非外,非性也;離動言靜,非靜也。「天地之常」以下,即天地之道以明聖人之道不離物以求靜也。「人之情」以下,言常人之情自私用智,所以異于聖人而終失其照物之體也。「《易》曰」以下,又引《大易》、孟子之言以明自私用智之必不然也。「聖人之喜」以下,又即聖人應物之情以明外物之不足惡。而「夫人之情」以下,又借怒之一端,于極難下手處得定性之法如此,又以見外物之不足惡也。合而觀之,主靜之學,性學也。「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聖人常寂而常感,故有欲而實歸于無欲,所以能盡其性也。常人離寂而事感,離感而求寂,故去欲而還以從欲,所以自汩其天也。主靜之說,本千古祕密藏,即橫渠得之,不能無疑。向微程伯子發明至此,幾令千古長夜矣。

  百家謹案:「性無內外」云者,羅整菴云:「內外只是一理也。」「情順萬物而無情」者,先遺獻云:「此語須看得好。孔子之哭顏淵,堯、舜之憂,文王之怒,所謂『情順萬物』也。若是無情,則內外兩截,此正佛氏之消煞也。『無情』只是無私情,如下文聖人之喜怒,以物之當喜怒,而無自私用智之喜怒。」

  百家又案:嘉靖中,胡柏泉松為太宰,疏解《定性書》,會講于京師,分作四層:「一者,天地之常,心普物而無心,此是天地之定。二者,聖人之常,情順物而無情,此是聖人之定。三者,君子之學,廓然大公,物來順應,此是君子之定。四者,吾人第于怒時遽忘其怒,觀理是非,此是吾人之定。吾人希君子,君子希聖人,聖人希天地。」是日,天下計吏俱在京,咸會于象房所,約五千餘人。羅近溪、耿天臺、周都峰,徐龍灣並參講席,莫不飽飫斯義。

  語錄

  《詩》、《書》中凡有一箇主宰的意思,皆言帝;有一箇包涵覆的意思,則言天;有一箇公共無私的意思,則言王。上下千百歲中,若合符契。言天之自然者謂之天道,言天之賦予萬物者謂之天命。

  《繫辭》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亦形而下者也,而曰「道」者,惟此語截得上下最分明,元來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識之也。

  忠信所以進德。「終日乾乾」君子當終日對越在天也。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其命于人則謂之性,率性則謂之道,修道則謂之教。孟子在其中又發揮出浩然之氣,可謂盡矣。故說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小疑事,而只曰「誠之不可掩」。徹上徹下,不過如此。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須著如此說。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繫今與後,己與人。

  《中庸》言誠,便是神。

  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神無速,亦無至。須如此言者,不如是不足以形容故也。

  冬夏寒暑,陰陽也;所以運用變化者,神也,神無方,故易無體。若如或者別立一天,謂人不可以包天,則有方矣,是二本也。

  生生之謂易,生生之用則神也。

  「窮神知化」,化之妙者,神也。

  劉蕺山曰:神更不說體。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神無方,化之妙處即是,故以用言。

  楊開沅謹案:誠便是神之體。但體物不遺,故不可以體言。「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聖人,人也,故不能無憂。天,則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者也。

  天地日月一般。月受日光,而日不為之虧,然月之光乃日之光也。地氣不上騰,則天氣不下降。天氣降而至于地,地中生物者皆天氣也。雖無成而代有終者,地之道也。

  劉蕺山曰:先升而後降,如何﹖

  乾,陽也,不動則不剛。其靜也專,其動也直,不專一則不能直遂。坤,陰也,不靜則不柔。其靜也翕,其動也闢,不翕聚則不能發散。言「有無」則多有字,言「無無」則多無字,有無與動靜同。如冬至之前天地閉 ,可謂靜矣,而日月星辰亦自運行而不息,謂之無動,可乎﹖但人不識有無動靜耳!

  《咸》、《恆》,體用也。體用無先後。

  劉蕺山曰:神化原是一箇。

  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萬物莫不有對:一陰一陽,一善一惡;陽長則陰消,善增則惡減。斯理也,推之其遠乎﹖人只要知此耳。

  質必有文,自然之理必有對待,生生之本也。有上則有下,有此則有彼,有質則有文。一不獨立,二則為文。非知道者,孰能識之。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理也。

  劉蕺山曰:一不獨立便是二,不是一以生二。正如月落 萬川,處處皆圓。月本水之精,即水成象,不是假象。纔看是一,隨看卻是千萬,千萬卻是一箇。在天非一,在川非萬。一者是質,萬者是文。

  「一陰一陽之謂道」,自然之道也。「繼之者善也」,有道則有用,「元者善之長」也。成之者卻只是性,「各正性命」也。故曰:「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如此,則亦無始,亦無終;亦無因甚有,亦無因甚無;亦無有處有,亦無無處無。

  劉蕺山曰:說「陰陽不測之謂神」便是,不有道字,幾落禪詮。

  古今異宜,不惟人有所不便,至于風氣亦自別也。

  視聽思慮動作,天也。人于其中,要識得真與妄耳。

  天下善惡皆天理。謂之惡者,非本惡,但或過或不及,便如此。如楊、墨之類。

  事有善有惡,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須有美惡。蓋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但當察之,不可自入于惡,流于一物。

  劉蕺山曰:物有善惡,神無善惡。無善無惡,乃為至善。吾輩時常動一善念,細揣之,終是多這念。有這念,便有比偶;有比偶,便有負勝。譬如一疋絹,纔說細,便有麤者形他,又有更細者形他。故曰「毛猶有倫」。○盈天地間皆道也,學者須是擇乎中庸。事之過不及處便是惡事,則念之有依著處便是惡念。擇善卻不在事上,直證本心始得。

  問:「心有善惡否﹖」曰:「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于身為心,其實一也。心本善,發于思慮則有善有不善。若既發,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譬如水只謂之水,至如流而為派,或行于東,或行于西,卻謂之流也。」

  劉蕺山曰:溯流尋源,其必由學乎!學者但養得未發之中,思過半矣。

  嘗論以心知天,猶居京師往長安,但知出西門便可到長安,此猶是言作兩處。若要至誠,只在京師便是到長安,更不可別求長安。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當處便認取,更不可外求。

  「窮理、盡性,以至于命」,三事一時並了,元無次序。不可將窮理作知之事。若實窮得理,即性命亦可了。

  昔在長安倉中閒坐,後見長廊柱,以意數之,己尚不疑。再數之,不合;不免令人一一聲言而數之,乃與初數者無差。則知越著心,把捉越不定。

  劉蕺山曰:把捉正是障。

  人心不得不所繫。

  醫書言手足痿痺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與己不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眾,乃聖人之功用。仁至難言,故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

  切脈最可體仁。

  劉蕺山曰:脈脈不斷,正此仁生生之體無間斷,故無痿痺。一斷,便死了。不仁者,如邵子所謂「不知死過幾萬,卻是不曾生」一般。

  剛毅木訥,質之近乎仁也。力行。學之近乎仁也。若夫至仁,則天地為一身,而天地之間品物萬形為四肢百體。夫人豈有視四肢百體而不愛者哉﹖聖人,仁之至也,獨能體是心而已,曷嘗支離多端,而求之自外乎!故「能近取譬」者,仲尼所以示子貢求仁之方也。醫書以手足風頑謂之四體不仁,為其疾痛不以累其心故也。夫手足在我,而疾痛不與知焉,非不仁而何!世之忍心無恩者,其自棄亦若是而已。

  滿腔子是惻隱之心。

  百家謹案:《孟子師說》:「滿腔子是惻隱之心,此意周流而無間斷,即未發之喜怒哀樂是也。遇有感觸,忽然迸出來,無內外之可言也。先儒言惻隱之有根源,未嘗不是,但不可言發者是情,存者是性耳。擴充之道,存養此心,使之周流不息,則發政施仁,無一非不忍人之心矣。」政又案:「但不可言發者是情,存者是性」二句,一時恐未必得解人,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不學,便老而衰。

  百家謹案:先遺獻每道此語,且云體驗實然。

  舍己從人,最為難事。己者我之所有,雖痛舍之,猶懼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也。

  (梓材謹案:洲原本此下有「明道見謝子記問」一條,今移為《附錄》。)

  「人語言緊急,莫是氣不定否﹖」曰:「此亦當習。習到自然緩時,便是氣質變也。學至氣質變,方是有功。」

  楊、墨之害甚于申、韓,佛、老之害甚于楊、墨。楊氏為我,疑于仁;墨氏兼愛,疑于義;申、韓則淺陋易見。故孟子只闢楊、墨,為其惑世之甚也。佛氏其言近理,又非楊、墨之比,此所以為害尤甚。楊、墨之害亦經孟子闢之,所以廓如也。

  百家謹案:《孟子師說》曰:「仁義者,無所為而為之者也。楊氏為我,墨氏兼愛。淳于『先名實者為人,後名實者自為』,即此也。戰國儀、秦、鬼谷,凡言功利者,莫不出此二途。楊、墨是其發源處,故孟子言『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所以遂成戰國之亂。害事,謂凡人所行;害政,謂各國所為。若是推其流弊,恐其後來,何以言『盈天下』乎﹖無父無君之禍,正是指當時而言也。朱子言:『無君,只是潔身自高,天下事教誰理會﹖無父,以其枯槁澹泊,其孝不周。』據如此言,即有之,亦是一身一家之事,孟子何至痛切如此﹖揚之雲謂:『古者揚、墨塞路,孟子辭而闢之,廓如也。』真是夢語!楊、墨之道,至今未熄。程子曰:『楊,墨之害甚于申、韓,佛、老之害甚于楊、墨。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楊、墨之比。』愚以為佛氏從生死起念,只是一箇自為,其發願度眾生,亦即是一箇為人,何曾離得楊、墨窠臼。豈惟佛氏,自科舉之學興,儒門那一件不是自為為人﹖自古至今,只有楊、墨之害,更無他害。朱子言:『孟子雖不得志于時,然楊、墨之害自是滅息,而君臣父子之道賴以不墜,是亦一治也。』豈其然哉!孟子方痛其不能滅息,而以口舌爭之,所謂『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庶幾望之後人之能言距楊、墨者,正是言其久亂而不治也。」

  觀雞雛,可以觀仁。

  劉蕺山曰:豈惟雞雛。盈天地間,並育並行,莫不足觀仁。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生之謂性。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人與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哉﹖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中庸》所謂「率性之謂道」是也。仁者,人此者也。「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內,則便不直矣。行仁義豈有不直乎﹖「必有事焉而勿正」,則直也。夫能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則與物同矣。故曰「敬義立而德不孤」。是以仁者無對,放之東海而準,放之西海而準,放之南海而準,放之北海而準。

  劉蕺山曰:仁者,人也。識得此理,存之即是。若不識本來面目,強欲以人為湊泊,則遠人為道矣。敬,即念而存也;義,即事而存也。只此敬義工夫,便將天地萬物打成一片,都存在這裏了。方成其為人。

  楊開沅謹案:敬義立則與物同,即物格也。仁者無對,即慎獨而意誠也。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學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徹上徹下之道。

  仲尼言仁,未嘗兼義,獨于《易》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而孟子言仁,必以義配。蓋仁者體也,義者用也。知義之為用而不外焉者,可以語道矣。世之所論于義者,多外之,不然則混而無別,非知仁義之說者。

  劉蕺山曰:只是陰陽。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重擔子須是硬脊梁漢方擔得。

  禮樂只在進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

  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已放之心,約之使反,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下學而上達也。

  劉蕺山曰:識此意,方可言勿忘勿助。不然,亦是說夢。

  學只要鞭辟近裏,著己而已。故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渣滓,便渾化,卻與天地同體。其次惟在莊敬持養。及其至,則一也。

  敬勝百邪。

  「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君道也。君道即天道也。「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此仲弓之問仁而仲尼所以告之者,以仲弓為可以事斯語也。「雍也可使南面」,有君之德也。

  劉蕺山曰:荀子二語並稱,亦見他請事斯語,分明篤恭而天下平氣象。卻嫌「四勿」猶落聲臭支離在。而象山又本程子之言以推尊仲弓,不知孔子教人,何嘗不皆是天道,但不可得而聞耳。仲弓資性厚重,而用功于敬,至此夫子只是要打成他一片處,近乎「一貫」之呼矣。荀子雖未為無見,抑亦佛、老之學。即是論性之解,此派相沿,誤盡後人,總之不識所謂天道也。

  毋不敬,可以對越上帝。

  中心斯須不和不樂,則鄙詐之心入之矣。此與「敬以直內」同理。謂敬為和樂則不可,然敬須和樂,只是中心沒事也。

  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間,然後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終是私己,終不足以達道。

  執事須是敬,又不可矜持太過。

  學在知其所有,又在養其所有。

  若不能存養,只是說話。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無間斷。

  「體物而不可遺」者,誠敬而已矣。不誠,則無物也。《詩》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純則無間斷。

  「天下雷行,物與妄」,天性豈有妄邪﹖「聖人以茂對時育萬物」,各使得其性也。妄,則一毫不可加,安可往也﹖往則妄矣!《妄》震下乾上,動以天,安有妄乎﹖動以人,則有妄矣。

  欲當大任,須是篤實。

  自明而誠,雖多由致曲,然亦有自大體中便誠者。雖亦是自明而誠,謂之致曲則不可。

  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忠恕一以貫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體,恕者用,大本達道也。此與違道不遠 異者,動以天耳!

  學者不必遠求,近取諸身,只明人理,敬而已矣,便是約處。

  劉蕺山曰:此無欲學聖之旨。

  《易》之《乾卦》言聖人之學,《坤卦》言賢人之學。惟言「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至于聖人亦止如是,更無別塗。穿鑿繫累,自非道理。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別。

  楊開沅謹案:「敬以直內」即忠也,「義以方外」即恕也。聖人亦止如是,所以云「一以貫之」。

  浩然之氣,乃吾氣也。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一為私意所蔽,則欿然而餒,知其小也。

  論「持其志」,曰:「只這箇也是私。然學者不恁地不得。」

  「先難」,克己也。

  問不知如何持守,曰:「且未說到持守。持守甚事﹖須先在致知。」

  悟則句句皆是這箇。道理已明後,無不是此事也。

  「能近取譬」,反身之謂也。

  克己則私心去,自然能復禮。雖不學文,而禮意已得。勿忘勿助之間,正當處也。

  良知良能,皆無所由,乃出于天,不繫于人。

  人心莫不有知。唯蔽于人欲,則亡天德也。

  此實理也,人知而信者為難。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生死亦大矣,非誠知道,則豈以夕死為可乎﹖

  宗羲案:父母全而生之,原不僅在形體。聞道,則可以全歸矣。

  一行豈所以名聖人。至于聖人,則自不可見,何嘗道「聖人孝」、「聖人廉」﹖

  九思各專其一。

  「致知在格物」,格,至也。或以格為正物,是二本矣。

  「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窮理而至于物,則物理盡。

  儒者只合言人事,不得言有數。直到不得已處,然後歸之命可也。

  昔受學于周茂叔,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

  劉蕺山曰:便說樂道,亦是。只看道是何等物。

  人之學不進,只是不勇。

  告神宗曰:先聖後聖,若合符節。非傳聖人之道,傳聖人之心也。非傳聖人之心也,傳己之心也。己之心無異聖人之心,廣大無垠,萬善皆備。欲傳聖人之道,擴充此心焉耳!

  一命之士,苟存心于愛物,于人必有所濟。

  百家謹案:此即是欲立欲達之體。

  知至,則便意誠。若有知而不誠者,皆知未至爾。知至而至之者,知至而往至之,乃幾之先見,故曰「可與幾也」。知終而終之,則可與存義也。

  死生存亡,皆知所從來,胸中瑩然無疑,止此理耳。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蓋略言之。死之事,即生是也,更無別理。

  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不可得而聞」。

  大抵學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

  性靜者可以為學。

  且省外事,但明乎善,務進誠心,其文章雖不中,不遠矣。所守不約,汎濫無功。

  興于《詩》,立于禮,自然見有著力處。至成于樂,自然見無所用力。

  「毛猶有倫」,入毫釐絲忽,終不盡。

  不哭的孩兒,誰抱不得﹖

  自「舜發于畎畝之中」,至「孫叔敖舉于海」,若要熟,也須從這裏過。

  既得後須放開,不然只是守。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若上竿、弄瓶,至于斲輪,誠至則不可得而知。上竿初習數尺,而後至于百尺,習化其高。矧聖人誠至之事,豈可得而知。

  犯而不校。校則私,非樂天者也。

  學者識得仁體,實有諸己,只要義理栽培。如求經義,皆是栽培之意。

  世有以讀書為文為藝者。曰:「為文謂之藝,猶之可也;讀書謂之藝,則求諸書者淺矣。」

  (梓材謹案:原本下有二條,今移為《附錄》。)

  「生生之謂易。」「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矣。」「易」畢竟是甚﹖又指而言曰:「聖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聖人示人之意,至此深且明矣,終無人理會。「易」也,「此」也,「密」也,是甚物﹖

  楊開沅謹案:此即意也,即獨也,即良知之本然,物之當格者也。陽明、蕺山乃為道破耳。

  學者須學文,知道者進德而已。有德,則「不習,無不利」。「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蓋先得是道矣。學文之功,學得一事是一事,二事是二事,觸類至于千百,至于窮盡,亦只是學,不是德。有德者不如是。故此言可為知道者言,不可為學者言。如心得之,則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譬如學書,若未得者,須心手相須而學;苟得矣,下筆便能書,不必積學。

  某寫字時甚敬。非是要字好,即此是學。

  百家謹案:《孟子師說》解「必有事焉」引此:「當寫字時,橫一為學之心在內,則事與理二,便犯『正』之為病。更轉一語曰:正是要字好。」

  因論「口將言而囁嚅」,云:「若合開口時,要他頭,也須開口。須是『聽其言也厲』。」

  「萬物皆備于我」,不獨人耳,物皆然。都自這裏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人則能推之。雖能推之,幾時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幾時減得一分﹖百理具在,平鋪放著。幾時道堯盡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盡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來依舊!

  百家謹案:此則未免說得太高。人與物自有差等,何必更進一層,翻孟子案,以蹈生物平等﹖撞破乾坤,只一家禪詮。

  理則極高明,行之只是中庸也。

  能盡飲食言語之道,則可以盡去就之道。能盡去就之道,則可以盡死生之道。飲食言語,去就死生,小大之勢一也。故君子之學,自微而顯,自小而章。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此是徹上徹下語。聖人元無二語。

  太山為高矣,然太山頂上已不屬太山。雖堯、舜事業,亦只是如太虛中一點浮雲過目。

  目畏尖物,此事不得放過,須與放下。室中率置尖物,須以理勝他,尖必不刺人也,何畏之有!

  除了身,只是理。便說「合天人」,合天人已是為不知者引而致之。天人無間。夫不充塞則不能贊化育,言「贊化育」,已是離人而言之。

  言「體天地之化」,已賸一「體」字。只此便是天地之化,不可對此箇別有天地。

  楊開沅謹案:若別有天地,則不可謂「獨」矣。故曰:「仁者與物同體。」

  至誠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贊者,參贊之義,「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之謂也,非謂贊助。只有一箇誠,何助之有!

  楊開沅謹案:參、贊皆是同體中事。如人一身,目視耳聽,手持足行,不可謂耳有助于目,足有助于手。總是一箇誠耳!若手足痿痺,便是不仁矣。

  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

  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若不一本,則安得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道一本也。或謂:「以心包誠,不若以誠包心;以至誠參天地,不若以至誠體人物。」是二本也。知不二本,便是篤恭而天下平之道。

  「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者,模范出一天地耳,非在外也。如此曲成萬物,豈有遺哉!

  人須知自慊之道。自慊,無不足也。若有所不足,則張子厚所謂「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者也。

  人心常要活,則周流無窮,而不滯于一隅。

  與叔所問,今日宜不在有疑。今尚差池者,蓋為昔有雜學。故今日疑所進有相似處,則遂疑養氣為有助,便休信此說。蓋前日思慮紛擾,今要虛靜,故以為有助。前日思慮紛擾,又非禮義,又非事故,如是則只是狂妄人耳!懲此以為病,故要得虛靜。其極,欲得如槁木死灰,又卻不是。蓋人,活物也,又安得為槁木死灰﹖既活,則須有動作,須有思慮。必欲為槁木死灰,除是死也。「忠信所以進德」者,何也﹖「閑邪則誠自存;誠存,斯為忠信也。如何是閑邪﹖」﹖非禮而勿聽言動,邪斯閑矣!以此言之,又幾時要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又如絕四後畢竟如何,又幾時須如槁木死灰﹖敬以直內,則須君則是君,臣則是臣。凡事如此,大小直截也。

  有形總是氣,無形只是道。

  凡有氣,莫非天。凡有形,莫非地。

  觀天地生物氣象。

  息,止也。止則便生,不止則不生。

  「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天只是以生為道。繼此生理者,只是善也。善便有一箇「元」的意思,「元者善之長」。萬物皆有春意,便是「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卻待他萬物自成其性須得。

  「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自然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蓋「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猶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終無所污,此何煩人力之為也!有流而未遠,固已漸濁;不出而甚遠,方有所濁。有濁之多者,有濁之少者。清濁雖不同,然不可以濁者不為水也。如此,則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則疾清;用力緩怠,則遲清。及其清也,則卻只是元初水也。亦不是將清來換卻濁,亦不是取出濁來置在一隅也。水之清,則性善之謂也。故不是善與惡在性中為兩物相對,各自出來。此理,天命也;順而循之,則道也;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則教也。自天命以至于教,我無加損焉。此舜「有天下而不與焉」者也。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天理具備,元無歉少,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父子君臣,常理不易,何曾動來!因不動,故言寂然。惟不動,感便感,非自外也。

  《復卦》非天地之心,復則見天地之心。聖人無復,故未嘗見其心。

  心要在腔子裏。

  百家謹案:《孟子師說》:「程子言『心要在腔子裏』,腔子指身也。此操存之法。愚則反之曰:『腔子要在心裏。』今人大概止用耳目,不曾用心。識得身在心中,則髮膚經絡皆是虛明。佛氏有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何處容其出入﹖」

  百官萬務,金革百萬之眾,飲水曲肱,樂在其中。萬變俱在人,其實無一事。

  「不有躬,無攸利。」不立己,後雖向好事,猶為化物不得,以天下萬物撓己。己立後,自能了當得天下萬物。

  自「幼子常視毋誑」以上,便是教以聖人事。

  舞射便見人誠。古之教人,莫非使之成己。自灑掃應對上,便可到聖人事。灑掃應對便是形而上者,理無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獨。

  學始于不欺闇室。

  楊開沅謹案:純公處處提倡慎獨,不待蕺山也。

  風竹是感應無心。如人怒我,勿留胸中,須如風動竹。德至于無我者,雖善言善行,莫非所過之化也。

  明德新民,豈分人我,是成德者事。

  學者今日無可添,只有可減,減盡,便沒事。

  大凡把捉不定,皆是不仁。

  知止則自定,萬物撓不動。非是別將箇定來助知止也。

  愚者指東為東,指西為西,隨象所見而已。智者知東不必為東,西不必為西。惟聖人明于定分,須以東為東,以西為西。

  聞見如登九層之臺。

  坐井觀天,非天小,只被自家入井中,被井筒拘束了。然井何罪,亦何可廢。但出井中,便見天大。已見天如此大,不為井所拘,卻入井中也不害。

  覺悟便是信。

  靜後見萬物皆有春意。

  須是大其心,使開闊。譬如為九層之臺,須大做 腳始得。

  克勤小物最難。

  大抵有題目,事易合。

  凡學之雜者,終只是未有所止,內自不足也。譬如一物懸在室中,苟無所依著,則不之東則之西。故須著摸他道理,只為自家內不足也。譬之家藏良金,不索外求;貧者見人說金,便借他的看。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矣。」「易」是箇甚﹖易又不只是這一部書,是易之道也。

  不要將易又是一箇事,即事盡天理,便是易也。

  憂子弟之輕俊者,只教以經學念書,不得令作文字。子弟凡百玩好皆奪志。至于書札,于儒者事最近,然一向好著,亦自喪志。如王、虞、顏、柳輩,誠為好人則有之,曾見有善書者知道否﹖平生精力一用于此,非惟徒廢時日,于道便有妨處,只此喪志也。

  二氣五行,剛柔萬殊,聖人所由惟一理。人須要復其初。

  李籲問:「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無事時,如何存得熟﹖」曰:「古之人,耳之于樂,目之于禮,左右起居,盤盂几杖,有銘有戒,動息皆有養。今皆廢此,獨有義理之養心耳。但存此涵養意,久則自熟矣。敬以直內,是涵養意。言不莊不敬,則鄙詐之心生矣;貌不莊不敬,則怠慢之心生矣。」

  或問涵養,曰:「若造得到,更說甚涵養!」

  一物不該,非中也。一事不為,非中也。一息不存,非中也。何哉﹖謂其偏而已矣。故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修此道者,「戒慎乎其所不,恐懼乎其所不聞」而已。由是而不息焉,則「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可以馴致矣。

  惟善通變,便是聖人。

  今學者敬而不見,得又不安者,只是心生,亦是太以敬來做事得重。此「恭而無禮則勞」也。恭者,私為恭之恭也;禮者,非體之禮,是自然的道理也。只恭,而不為自然的道理,故不自在也。須是「恭而安」。今容貌必端,言語必正者,非是道獨善其身,要人道如何,只是天理只如此,本無私意,只是箇循理而已。

  今志于義理而心不安樂者,何也﹖此則正是賸一箇助之長。雖則心操之則存,舍之則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亦須且恁去,如此者只是德孤。「德不孤,必有鄰」,到德盛後,自無窒礙,左右逢其源也。

  涵養到著落處,心便清明高遠。

  人雖睡著,其識知自完,只是人與喚覺便是,他自然理會得。

  吾學雖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

  百家謹案:《樂記》已有「滅天理而窮人欲」之語,至先生始發越大明于天下。蓋吾儒之與佛氏異者,全在此二字。吾儒之學,一本乎天理。而佛氏以理為障,最惡天理。先生少時亦曾出入老、釋者幾十年,不為所染,卒能發明孔、孟正學于千四百年無傳之後者,則以「天理」二字立其宗也。

  得此義理在此,甚事不盡,更有甚事出得!視世之功名事業,真譬如閒。視世之仁義者,其煦煦孑孑,如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視天來大事,處以此理,又曾何足論!若知得這箇義理,便有進處。若不知得,則緣何仰高鑽堅,在前在後也﹖竭吾才,則又見其卓爾。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