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通典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通典卷第一百八十四 州郡十四

 

  古南越今置郡府七十一 計縣二百九十四

  南海十二縣南海 番禺 增城 浛洭 東官 清遠 懷集 湞陽 永固 化蒙 寶安 四會   始興六縣始興 曲江 仁化 湞昌 翁源 樂昌   義寧二縣新會 義寧   海豐六縣歸善 海豐 興寧 博羅 河源 雷鄉   恩平三縣陽江 恩平 杜陵   南陵二縣陽春 羅水   臨賀六縣臨賀 桂嶺 馮乘 蕩山 富川 封陽   高要二縣高要 平興   感義三縣鐔津 感義 安昌   晉康四縣端溪 晉康 悅城 都城   臨封二縣封川 開建   開陽五縣瀧水 開陽 建水 永寧 正義   高涼三縣良德 電白 保定   連城三縣岑溪 永業 連城   新興三縣新興 永順 索盧   銅陵二縣富林 銅陵   懷德四縣信義 懷德 潭峨 特亮   始安十縣臨桂 靈川 陽朔 荔浦 建陵 永豐 永福 理定 全義 純化   平樂三縣平樂 永平 恭城   蒙山三縣立山 純義 東區   開江三縣龍平 開江 思勤   蒼梧三縣蒼梧 戎城 孟陵   潯江三縣桂平 皇化 大賓   臨江六縣平南 武林 隋建 大同 陽川 寧風   鬱林鬱林五縣石南 鬱林 興業 興德 潭栗   平琴平琴四縣容山 懷義 福陽 古符   安城三縣嶺方 瑯琊 保城   賀水四縣上林 止戈 無虞 賀水   常林三縣常林 阿林 羅繡   象郡三縣武化 陽壽 武仙   龍城五縣馬平 龍城 洛封 洛容 象   融水三縣融水 黃水 武陽   朗寧七縣宣化 朗寧 思龍 如和 武緣 封陵 晉興   懷澤四縣鬱平 懷澤 義山 潮水   寧仁四縣善勞 撫安 善文 寧仁   寧浦三縣寧浦 淳風 樂山   橫山五縣都救 惠佳 武龍 橫山 如賴   脩德三縣來賓 脩德 歸化   龍池二縣龍池 盆山   永定三縣永定 武羅 靈竹   招義五縣石城 吳川 南河 招義 零綠   南潘三縣茂名 南巴 潘水   普寧六縣北流 普寧 陵城 渭龍 羅竇 欣道   陵水三縣石龍 陵羅 龍化   南昌五縣博白 建寧 周羅 龍豪 南昌   定川三縣南流 定川 宕川   寧越五縣欽江 靈山 遵化 內亭 保京   安南府七縣宋平 朱鳶 龍編 太平 交趾 武平 平道   武峨武峨五縣如馬 武勞 武緣 梁山 武峨   龍水四縣龍水 崖山 東璽 天河   忻城一縣忻城   九真六縣九真 安順 崇平 日南 無編 軍寧   福祿福祿二縣柔遠 唐林   文陽四縣銅蔡 長山 其常 文陽   日南四縣九德 越裳 懷驩 浦陽   承化五縣嘉寧 承化 新昌 嵩山 珠綠   玉山三縣烏雷 寧海 華清   合浦四縣合浦 封山 蔡龍 大廉   安樂四縣常樂 思封 高城 石巖   海康三縣海康 遂溪 徐聞   溫水四縣峨石 溫水 陸川 扶桑   湯泉三縣湯泉 綠水 羅韶   臨潭四縣臨江 波零 鵠山 弘遠   扶南七縣武勒 武禮 羅龍 扶南 龍賴 武觀 武江   正平八縣正平 福零 龍源 饒勉 思恩 武石 歌良 蒙都   樂古三縣樂古 古書 樂興   珠崖四縣舍城 澄邁 文昌 臨高   昌化五縣義倫 昌化 感恩 洛場 富羅   延德五縣寧遠 延德 吉陽 臨川 落屯   瓊山五縣瓊山 曾口 容瓊 樂會 顏羅   萬安萬安四縣萬安 陵水 富雲 博遼

  古南越

  自嶺而南,當唐、虞、三代為蠻夷之國,是百越之地,亦謂之南越,或云南越之君,亦夏禹之後。按甌越、閩越,禹後少康之庶子所封之地。即南越,非其種也,故輿地志云東南有二越,其義詳矣。或曰自交趾至於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故不得盡云少康之後。古謂之雕題,謂雕題刻其額也。禮記王制曰:「南方曰雕題。」非禹貢九州之域,又非周禮職方之限。晉書、隋書並謂交廣之地為禹貢揚州之域。今稽其封略,考其鎮藪,則禹貢、職方皆不及此,故列於九州之外。在天文,牽牛、婺女則越之分野,謂漢之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其分也。今南海、義寧、海豐、恩平、南陵、招義、臨賀、高要、潯江、感義、臨江、扶南、晉康、臨封、開陽、高涼、始安之南境、平樂、蒙山、正平、開江、連城、鬱林、平琴、安城、賀水、常林、象郡、龍城、融水、朗寧、南潘、懷澤、寧仁、新興、普寧、陵水、南昌、寧越、定川、寧浦、橫山、脩德、龍池、安南、武峨、龍水、忻城、九真、福祿、文陽、日南、承化、銅陵、永定、玉山、合浦、安樂、海康、蒼梧、懷德、臨潭、樂古、溫水、湯泉等郡是也。兼得楚之交。漢零陵、桂陽,今始安之北境及始興,皆宜屬楚。秦始皇略定揚越,謫戍五方,南守五嶺。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嶺嶠,時有五處。塞上嶺一也,今南康郡大庾嶺是。騎田嶺二也,今桂陽郡臘嶺是。都龐嶺三也,今江華郡永明嶺是。甿渚嶺四也,亦江華界白芒嶺是。越城嶺五也,今始安郡北,零陵郡南,臨源嶺是。西自衡山之南,東窮於海,一山之限也。後遣任囂攻取陸梁之地,遂平南越,置郡,此為南海、今南海、始興、義寧、海豐、恩平、南陵、臨賀、高要、感義、晉康、臨封、開陽、高涼、連城、新興、銅陵、懷德等郡是。桂林、今始安、平樂、蒙山、開江、潯江、蒼梧、臨江、鬱林、平琴、安城、賀水、常林、象郡、龍城、融水、朗寧、懷澤、寧浦、橫山、脩德、龍池、永定等郡是。象,今招義、南潘、普寧、陵水、南昌、定川、寧越、安南、武峨、龍水、忻城、九真、福祿、文陽、日南、承化、玉山、合浦、安樂、海康、溫水、湯泉等郡是。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謂東南一尉者也。任囂病且死,召趙佗謂曰:「番禺負山險阻,南北東西數千里,可以為國。」遂以趙佗為南海尉。秦末,趙佗遂王其地,漢因封之。佗後數代,其相呂嘉反;武帝使伏波將軍路博德討平之。分秦南海、桂林、象郡,置蒼梧、鬱林、合浦、日南、九真、交趾,并舊九郡是。元封初,又遣軍自合浦徐聞入南海,至大洲,方千里,略得之。置儋耳、珠崖二郡。至元帝時,以其數反,罷棄之。後兼置交趾刺史。領七郡。其餘土宇,自漢以後,歷代開拓。今臨潭、扶南、正平、樂古、珠崖、昌化、延德、瓊山、萬安等郡是。後漢建武中,交趾女子徵側、妹徵貳反,於是九真、日南、合浦蠻俚皆應之,自立為交趾帝。使馬援平定交部,始調立城郭,置井邑。至獻帝,乃立為交州。領郡七。時張津為交趾刺史,士燮為交趾太守,其上表請立為卅,置牧,初理龍編縣,即今安南府縣也。乃置交州牧,徙理蒼梧廣信縣,即今郡蒼梧縣也。建安十六年。又徙理南海番禺縣,即今郡縣也。尋又移理龍編。其邊州,詔使持節給鼓吹,以重威鎮,加九錫六佾之舞。漢末,其地並屬吳,仍分為廣州。領郡三,理番禺。後蜀以建寧太守遙領交州。晉平蜀,亦然。及平吳,仍舊交廣二州。並因前代,交領郡七,廣領郡十。宋分為廣州、領郡十七,理番禺。交州、領郡五,理龍編。越州。領郡三,理臨漳,今合浦郡。齊並因之。廣州領郡二十三,交州領郡九,越州領郡二十。梁陳以來,廢置混雜,不能悉舉。大唐分為十五部,此為嶺南道。所領郡盡得古南越之地,並如其目,不復重出也。

  南海郡東至海豐郡四百里。南至恩平郡五百里。西至高要郡二百四十里。北至始興郡八百里。東南到恩平郡四百里。西南到高要郡界二百三十里。西北到連山郡九百里。東北到海豐郡界三百五十里。去西京五千四百四十七里,去東京四千九百里。戶五萬八千八百四十,口二十萬一千五百。

  廣州今理南海、番禺二縣。秦置南海郡。二漢因之,兼置交州。領郡七。後漢末理於此。吳因之,分置廣州。領郡三,理於此。晉、宋、齊皆因之。晉領郡十,宋領郡十七,齊領郡二十三,皆理於此。梁陳並置都督府。隋平陳,置總管府,後又置番州;煬帝初,復置南海郡。大唐改為廣州,或為南海郡。領縣十二:

  南海有玉山,菖蒲澗。天井岡,俗云越王井也。石門水,一名貪泉,即吳隱之所酌賦詩處。

  番禺秦漢舊縣。有禺山,尉佗葬於此。

  增城漢番禺縣地。吳置東官郡於此。有增江。

  浛洭漢舊縣也。浛音含,洭音匡。

  東官

  清遠漢中宿縣地。縣北隕山,尉佗於此山上立萬人城。湞陽硤,在縣南。

  懷集漢四會縣地。

  湞陽漢舊縣。湞音貞。

  永固

  化蒙

  寶安

  四會漢舊縣。宋置綏建郡於此。

  始興郡東至南康郡界七百里。南至南海郡八百里。西至桂陽郡五百里。北至仁化縣三百二十里,重山無路。東南到南海郡界七百里。西南到桂陽郡師子岡界四百二十里。西北到南陵郡界二百二十里。東北到仁化縣三百二十里。去西京四千九百三十二里,去東京四千一百四十二里。戶二萬四千二百,口十六萬八千九十。

  韶州今理曲江縣。春秋、戰國時,皆楚地。秦屬南海郡。二漢屬桂陽郡。吳分置始興郡,晉因之。宋改為廣興郡。齊又為始興郡。隋平陳,廢始興郡,併其地屬南海郡。大唐置韶州,或為始興郡。領縣六:

  始興梁置安遠郡。

  曲江有玉山。漢舊縣。

  仁化

  湞昌

  翁源陳清遠郡。

  樂昌

  義寧郡東無路。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六千三百五里。去東京……戶五千六百五十。無口數。

  岡州今理新會縣。秦、二漢並屬南海郡地。東晉末,分置新會郡,宋齊梁陳並因之。隋平陳,郡廢,置封州,後又改為允州,後又改為岡州。煬帝初,州廢,并入南海郡。大唐復置岡州,或為義寧郡。領縣二:

  新會有桂山,山出翡翠、孔雀、玄猿。

  義寧漢番禺縣地。宋置。

  海豐郡東至潮陽郡五百一十七里。南至南海郡四百里。西至南海郡增城縣界……北至南康郡隔山嶺一千六百五十里。東南到潮陽郡界八百里。西南……西北到南海郡增城縣界百五十七里。東北去西京五千六百里,去東京四千八百里。戶九千五百二十。無口數。

  循州今理歸善縣。秦、二漢南海郡地,晉亦然。宋屬南海、東官、永平三郡地,齊因之。隋平陳,置循州;煬帝初州廢,置龍川郡。大唐復為循州,或為海豐郡。領縣六:

  歸善秦漢龍川縣地。有羅、浮二山。

  海豐漢舊縣。

  興寧漢龍川縣地。

  博羅漢舊縣。

  河源

  雷鄉

  恩平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六千五百里,去東京五千六百里。戶九千。無口數。

  恩州今理恩平縣。秦屬南海郡。二漢為合浦郡地。大唐貞觀中置恩州,或為恩平郡。領縣三:

  陽江

  恩平

  杜陵

  南陵郡東至南海郡六百四十二里。南至恩平郡九十三里。西至高涼郡三百三十里。北至銅陵郡百二十三里。東南到恩平郡百三十里。西南到高涼郡三百三十里。西北到開陽郡界……東北到新興郡二百六里。去西京五千六百四十里,去東京五千四百五十里。戶七百四十,口二千八百。

  春州今理陽春縣。秦屬南海郡。二漢屬合浦郡地。隋屬高涼郡。大唐武德四年,平蕭銑,置春州,或為南陵郡。領縣二:

  陽春漢高涼縣地。

  羅水天寶後置。

  臨賀郡東至連山郡二百六十里。南至臨封郡三百六十六里。西至蒼梧郡,山嶺重疊,不知里數。北至江華郡四百里。東南到南海郡八百七十六里。西南到蒼梧郡四百二十二里。西北到開江郡三百二十里。東北到零陵郡山嶺,無里數。去西京……去東京……戶……無口數。

  賀州今理臨賀縣。秦屬南海郡。二漢屬蒼梧郡。吳分置臨賀郡,晉因之。宋文帝改為臨慶國。齊復為臨賀郡,陳因之。隋平陳;置賀州;因賀水為名。煬帝初,廢為縣,屬始安、熙平二郡。大唐復置賀州,或為臨賀郡。領縣六:

  臨賀漢舊縣。有賀水。

  桂嶺漢臨賀縣地。

  馮乘漢舊縣。

  蕩山

  富川漢舊縣。

  封陽漢舊縣。

  高要郡東至南海郡二百四十里。南至新興郡一百四十里。西至晉康郡一百六十里。北至南海郡清遠縣一百二十四里。東南到南海郡二百里。西南到新興郡一百三十里。西北到晉康郡一百二十四里。東北到南海郡一百二十里。去西京四千九百三十五里,去東京四千九百一十三里。戶九千五百五十三,口二萬一百二十。

  端州今理高要縣。秦屬南海郡。兩漢並屬蒼梧郡,晉亦然。宋齊並屬南海郡。陳置高要郡。隋平陳,郡廢,置端州;煬帝初州廢,置信安郡。大唐為端州,或為高要郡。領縣二:

  高要漢舊縣。

  平興漢高要縣地。

  感義郡東至連城郡二百五十里。南至連城郡二百里。西至臨江郡百四十九里。北至蒼梧郡九十七里。東南到蒼梧郡一百九十八里。西南到普寧郡二百五十一里。西北到臨江郡一百四十九里。東北到蒼梧郡一百九十八里。去西京五千五百九十六里,去東京五千二百里。戶三千九百八十,口

  藤州今理鐔津縣。秦屬南海郡。二漢並屬蒼梧郡。晉屬永平郡。隋平陳,置藤卅;煬帝初州廢,後置永平郡。大唐復為藤州,或為感義郡。領縣三:

  鐔津有瘴江。漢猛陵縣地。

  感義

  安昌

  晉康郡東至高要郡百六十里。南至開陽郡二百三十里。西至臨封郡百三十里。北至臨封郡百三十里。東南到新興郡二百七十里。西南到蒼梧郡二百八十四里。西北到臨封郡百三十里。東北到南海郡三百四十里。去西京五千七百五十里,去東京五千一百五十里。戶五千一百,口一萬七千二百一十。

  康州今理端溪縣。秦屬南海郡。二漢屬蒼梧郡。晉分置晉康郡,宋齊以下因之。隋平陳,廢晉康,并入信安郡。今高要郡也。大唐復為康州,或為晉康郡。領縣四:

  端溪漢舊縣。

  晉康

  悅城

  都城漢端溪縣地。

  臨封郡東至晉康郡百三十里。南至晉康郡百三十里。西至蒼梧郡八十里。北至臨賀郡三百六十六里。東南到晉康郡百三十里。西南到晉康郡界百三十里。西北到蒼梧郡五十五里。東北到南海郡九十五里。去西京四千八百八十里,去東京四千五百一十里。戶三千九百十,口八千九百二十。

  封州今理封川縣。晉以前土地與晉康郡同。梁置梁信郡,兼置成州。隋平陳,廢梁信郡,改成州為封州;煬帝初,州廢為封川縣,屬蒼梧郡。大唐復置封州,或為臨封郡。領縣二:

  封川

  開建漢封陽縣地。

  開陽郡東至晉康郡三百三十里。南至南陵郡三百八十六里。西至高涼郡百八十里。北至連城郡二百七十七里。東南到銅陵郡二百六十里。西南到懷德郡百八十里。西北到思麻嶺四十七里。東北到晉康郡二百三十里。去西京六千一百二里,去東京五千四百里。戶七百十,口一千八百三十。

  瀧州今理瀧水縣。瀧,數江反。秦、二漢土地與晉康郡同。梁置瀧州。隋煬帝初,州廢,瀧州置永熙郡。大唐復置瀧州,或為開陽郡。領縣五:

  瀧水漢端溪縣地。

  開陽

  建水

  永寧

  正義

  高涼郡東至南陵郡三百三十里。南至南潘郡九十里。西至……北至開陽郡三百五十里。東南到南潘郡九十里。西南到……西北到懷德郡九十二里。東北到開陽郡界三百五十里。去西京六千二百六十二里,去東京五千五百二十里。戶五千八百五十,口一萬八千一百四十。

  高州今理良德縣。秦以前土地與晉康郡同。二漢屬合浦郡。吳置高涼郡,晉因之。初吳又立高興郡;晉亦有之,其後悉併於高涼郡。齊亦為高涼郡。梁兼置高州。隋平陳,郡廢,而高州如故;煬帝初州廢;屬高涼、永熙二郡地。大唐復為高州,或為高涼郡。領縣三:

  良德

  電白梁置電白郡。

  保定舊保安縣,後改為保定。

  連城郡東至蒼梧郡嶂嶺一百七十里。南至懷德郡三百三十里。西至普寧郡九十里。北至感義郡二百里。東南到懷德郡一百七十六里。西南到普寧郡二百里。西北到感義郡二百里。東北到開陽郡二百九十里。去西京去東京……戶一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

  義州今理岑溪縣。秦屬南海郡。二漢屬蒼梧郡。大唐武德四年,置南義州。貞觀元年廢,以其地屬南建州;二年,復置義州。其後或為連城郡。領縣三:

  岑溪

  永業

  連城漢端溪縣地。

  新興郡東至義寧郡界四十一里。南至恩平郡界八十二里。西至晉康郡二百七十二里。北至高要郡一百四十里。東南到義寧郡三十四里。西南到銅陵郡一百七十里。西北到晉康郡二百七十二里。東北到高要郡一百四十里。去西京五千五十三里,去東京五千里。戶四千五十,口九萬一百五十。

  新州今理新興縣。秦屬南海郡。二漢屬合浦郡。晉分置新寧郡,宋齊因之。梁置新州。隋屬信安郡。大唐亦為新州,或為新興郡。領縣三:

  新興

  永順

  索盧

  銅陵郡東至新興郡百七十五里。南至銅陵縣八十五里。西至開陽郡二百六十里。北至晉康郡界五十里。東南到新興郡三十五里。西南到南海郡六百三十五里。西北到晉康郡二百七十三里。東北到新興郡百七十五里。去西京五千三百九十里,去東京五千三百六十里。戶六百八十二,口一千九百三十三。

  勤州今理富林縣。秦屬南海郡。二漢屬合浦郡。隋屬信安郡。大唐置勤州,或為銅陵郡。領縣二:

  富林

  銅陵

  懷德郡東至開陽郡百八十里。南至南潘郡百五十里。西至普寧郡二百里。北至連城郡二百三十里。東南到高涼郡九十二里。西南到溫水郡百九十里。西北到連城郡百七十六里。東北到開陽郡一百八十里。去西京六千一百二里,去東京五千四百里。戶一千三百九十,口七千三百三十。

  竇州今理信義縣。秦屬南海郡。二漢屬蒼梧郡。隋屬永熙郡。大唐武德五年,置南扶州。貞觀八年,改為竇州,或為懷德郡。領縣四:

  信義

  懷德

  潭峨

  特亮並漢端溪縣地。

  始安郡東至江華郡五百里。南至平樂郡二百一十里。西至融水郡四百九十三里。北至邵陽郡六百八十五里。東南到臨賀郡五百三十里。西南到龍城郡八百里。西北到潭陽郡界百五十里。東北到零陵郡五百五十里。去西京四千七百六十里,去東京四千四十里。戶一萬二千七百七十,口七萬一千一十八。

  桂州今理臨桂縣。戰國時楚國及越之交。秦為桂林郡地。二漢屬零陵、蒼梧二郡。吳分置始安郡,晉因之。宋改始安為始建國。齊復為始安郡。梁置桂州。隋平陳,置總管府;煬帝初府廢,復置始安郡。大唐為桂州,或為始安郡。有越城嶺,今謂之臨源嶺,即五嶺之一。領縣十:

  臨桂漢始安縣。有灕水,一名桂江。又有荔水,亦曰荔江。其源多桂,不生雜樹。

  靈川

  陽朔

  荔浦漢舊縣。

  建陵

  永豐

  永福漢始安縣地。

  理定漢始安縣地。隋曰興安,近改。

  全義

  純化

  平樂郡東至臨賀郡界百五十四里。南至開江郡百六十六里。西至始安郡二百二十里。北至零陵郡六百三十九里。東南到開江郡界六十二里。西南到始安郡界一百里。西北到始安郡二百里。東北到江華郡四百里。去西京四千四百三十里,去東京四千二百一十里。戶二千三百三十四,口二萬一千四百一十九。

  昭州今理平樂縣。秦桂林郡地。二漢屬蒼梧郡,晉因之。宋屬始建國。齊屬始安郡,隋亦然。大唐武德四年,置樂州。貞觀八年,改為昭州,取昭潭為名。長沙郡本潭州,亦取昭潭為名,則彼此皆有昭潭。郡北有昭岡潭,只在江中,蓋因岡為名。或為平樂郡。領縣三:

  平樂

  永平

  恭城有目巖山,其巖如人目瞳子,黑白分明。有榮山,山多目容。

  蒙山郡東至開江郡九十七里。南至始安郡二百四十九里。西至始安郡建陵縣九十里。北至始安郡荔浦縣四十里。東南到廢博勞縣界九十二里。西南到象郡百七十六里。西北到始安郡五十里。東北到開江郡界三十六里。去西京水陸五千一百里,去東京四千七百里。戶一千一百一十六,口五千九百三十三。

  蒙州今理立山縣。秦桂林郡地。二漢屬蒼梧郡。隋為始安郡。大唐置蒙州,或為蒙山郡。郡東有蒙山,山下有水名蒙水,山下居人亦皆姓蒙。領縣三:

  立山

  純義

  東區音歐。並漢荔浦縣地。

  開江郡東至臨賀郡三百二十里。南至蒼梧郡二百二十八里。西至蒙山郡九十七里。北至平樂郡百六十六里。東南到蒼梧郡頓嶺九十里。西南到臨江郡古槎山百五十里。西北到始安郡大陣山八十里。東北到臨賀郡北都洞二百里。去西京五千一百三十里,去東京四千八百五十里。戶一千四百六十,口八千五百八十。

  富州今理龍平縣。秦桂林郡地。二漢屬蒼梧郡地。梁為開江、武成二郡地,陳置靜州,改開江、武成二郡為逍遙郡。隋平陳,並廢為縣,屬始安郡。大唐又置靜州,貞觀八年改為富州,因富水為名。或為開江郡。領縣三:

  龍平

  開江

  思勤並漢臨賀縣地。

  蒼梧郡東至臨封郡八十里。南至……西至感義郡百九十里。北至開江郡界……東南到臨封郡五十五里。西南到……西北到開江郡六十里。東北到臨賀郡四百十里。去西京五千五百里,去東京五千一百里。戶一千一百,口六千二百七十。

  梧州今理蒼梧縣。秦屬桂林郡。二漢為蒼梧郡,兼置交州,領郡七,理於此。晉以後並因之。梁屬成州。隋平陳,改為封州;煬帝初州廢,屬蒼梧、永平二郡地。大唐為梧州,或為蒼梧郡。領縣三:

  蒼梧漢廣信縣城,即此地。

  戎城

  孟陵漢猛陵縣。

  潯江郡東至臨江郡百三十里。南至常林郡二百五十里。西至懷澤郡百五十里。北至蒙山郡三百六十里。東南到常林郡界百二十里。西南到鬱林郡界二百三十里。西北到象郡三百六十里。東北到臨江郡界百二十里。去西京五千九百六十里,去東京五千七百里。戶一千九百三十,口六千八百三十。

  潯州今理桂平縣。秦屬桂林郡。二漢以後并屬鬱林郡。隋屬永平、鬱林二郡地。大唐置潯州,或為潯江郡。領縣三:

  桂平漢布山縣地。

  皇化漢阿林縣地。

  大賓漢布山縣地。

  臨江郡東至感義郡百四十九里。南至常林郡九十五里。西至潯江郡百三十里。北至蒙山郡二百四十九里。東南到感義郡界八十三里。西南到潯江郡……西北到蒙山郡八十四里。東北到開江郡……去西京五千七百二十一里,去東京五千三百六十一里。戶五千,口二萬一千。

  龔州今理平南縣。秦屬桂林郡。二漢屬蒼梧、鬱林二郡地。晉因之。大唐置龔州,或為臨江郡。領縣六:

  平南

  武林漢猛陵縣地。

  隋建漢猛陵縣地。

  大同漢布山縣地。

  陽川

  寧風

  鬱林郡東至平琴郡九十里。南至定川郡一百一十里。西至安樂郡百一十六里。北至懷澤郡百五十里。東南到定川郡百一十里。西南到安樂郡百一十里。西北到懷澤郡百五十里。東北到寧仁郡七十五里。去西京五千五百七里,去東京五千一百六十八里。戶九千一百十,口九萬六百九十。

  鬱林州今理石南縣。秦屬桂林郡,漢改為鬱林郡,後漢亦同。梁置定州,後改為南定州。隋平陳,改為尹州;煬帝初為鬱州,尋改為鬱林郡。大唐為鬱林州,或為鬱林郡。領縣五:

  石南陳置石南郡於此。

  鬱林

  興業

  興德

  潭栗

  平琴郡東至寧仁郡二十二里。南至定川郡一百里。西至鬱林郡九十里。北至常林郡九十二里。東南到定川郡百一十里。西南到……西北到懷澤郡百五十里。東北到寧仁郡……去西京六千四百八十里,去東京五千八百三十里。戶七百四十,口三千九百九十。

  平琴州今理容山縣。舊鬱林郡地。大唐置平琴州,或為平琴郡。領縣四:

  容山

  懷義

  福陽

  古符

  安城郡東至懷澤郡界九十七里。南至永定郡二百五十里。西至賀水郡百六十五里。北至象郡界百二十里。東南到懷澤郡百七十里。西南到朗寧郡二百五十七里。西北到賀水郡百二十里。東北到象郡三百二十里。去西京四千五百里,去東京四千一百里。戶一千三百六十,口八千五百八十。

  賓州今理嶺方縣。秦屬桂林郡。二漢為鬱林郡,晉、宋、齊因之。隋屬鬱林郡。大唐置賓州,或為安城郡。領縣三:

  嶺方漢舊縣。

  瑯琊

  保城梁置安城縣於此。後改為保城。

  賀水郡東至安城郡百六十五里。南至朗寧郡三百里。西至樂古郡五百七十九里。北至脩德郡四百三十五里。東南到安城郡百二十里。西南到……西北到……東北到……去西京四千六百里,去東京四千三百里。戶一千八百,口二千三百三十。

  澄州今理上林縣。土地與賓州同。大唐置澄州,或為賀水郡。領縣四:

  上林漢嶺方縣地。

  止戈漢嶺方縣地。

  無虞漢嶺方縣地。

  賀水漢潭中縣地。

  常林郡東至……南至寧仁郡五十里。西至懷澤郡百里。北至懷澤郡百里。東南到西南到……西北到……東北到……去西京六千二百里,去東京五千四百里。戶一千七百二十,口一萬二百三十。

  繡州今理常林縣。秦屬桂林郡。二漢屬鬱林郡,晉以後因之。隋屬鬱林郡。大唐平蕭銑,置繡州,或為常林郡。領縣三:

  常林

  阿林漢舊縣。

  羅繡

  象郡東至蒙山郡百七十六里。南至懷澤郡三百里。西至龍城郡二百里。北至始安郡四百七十里。東南到潯江郡三百六十里。西南到脩德郡二百九十里。西北到龍城郡二百里。東北到龍城郡界二百二十里。去西京四千九百八十九里,去東京四千六百八十里。戶二千九百七十,口一萬八千九十。

  象州今理武化縣。秦屬桂林郡。二漢屬鬱林郡地。吳又分置桂林郡,晉、宋、齊皆因之。隋平陳,置象州,因象山為名。煬帝廢入始安郡。大唐復置象州,或為象郡。秦之象郡,今合浦郡是也,非今象郡。領縣三:

  武化

  陽壽

  武仙並漢中留縣地。

  龍城郡東至始安郡四百七里。南至歸化州百二十里。西至龍水郡二百九里。北至融水郡三十里。東南到象郡二百里。西南到脩德郡百八十里。西北到龍水郡二百四十里。東北到始安郡八百里。去西京五千四百七十里,去東京五千六百里。戶一千四百四十二,口萬五百五十。

  柳州今理馬平縣。秦土地與象郡同。晉以後屬桂林郡。隋屬始安郡。大唐平蕭銑,置昆州,貞觀八年改為柳州,或為龍城郡。領縣五:

  馬平

  龍城

  洛封

  洛容

  象並漢潭中縣地。

  融水郡東至始安郡四百九十三里。南至龍城郡三十里。西至武陵山二百里。北至潭陽郡三百八十五里。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去東京四千四百七十里。戶一千二百三十,口七千五百。

  融州今理融水縣。土地與龍城郡同。大唐置融州,或為融水郡。領縣三:

  融水

  黃水

  武陽

  朗寧郡東至永定郡三百里。南至臨潭郡二百八十二里。西至橫山郡六百四十二里。北至賀水郡三百里。東南到寧越郡三百五十里。西南到羈縻左州五百里。西北到思恩州四百九十里。東北到安城郡二百五十七里。去西京五千六百里,去東京五千三百二十七里。戶二千八百九十,口七千三百。

  邕州今理宣化縣。秦屬桂林郡。二漢以後屬鬱林郡。大唐武德四年,置南晉州,貞觀五年改為邕州,或為朗寧郡。領縣七:

  宣化漢嶺方縣地。

  朗寧

  思龍

  如和

  武緣漢嶺方縣地。

  封陵

  晉興

  懷澤郡東至常林郡一百里。南至鬱林郡百五十里。西至寧浦郡二百里。北至象郡三百里。東南到鬱林郡百五十里。西南到安城郡九十四里。西北到安城郡百七十里。東北到潯江郡百五十里。去西京五千三百八十里,去東京五千一百二十里。戶三千二十六,口九千三百。

  貴州今理鬱平縣。古西甌、駱越之地。秦屬桂林郡,徙謫人居之。自漢以下,與鬱林郡同。大唐置貴州,或為懷澤郡。領縣四:

  鬱平

  懷澤

  義山

  潮水漢廣鬱縣地。

  寧仁郡東至常林郡八十里。南至定川郡百里。西至平琴郡二十二里。北至常林郡五十里。東南到普寧郡百五十里。西南到平琴郡五十五里。西北到常林郡百里。東北到常林郡三十五里。去西京六千四百三十八里,去東京五千七百里。戶一千三百,口六千二百二十。

  黨州今理善勞縣。秦桂林郡地。大唐置黨州,或為寧仁郡。領縣四:

  善勞

  撫安

  善文

  寧仁

  寧浦郡東至懷澤郡二百里。南至寧越郡三百五十里。西至永定郡百五十里。北至安城郡二百六十里。東南到樂山縣百七十里。西南到寧越郡百四十五里。西北到永定郡百五十七里。東北到當郡寧浦縣百五十五里。去西京五千五百三十五里,去東京四千七百里。戶一千九百二十,口八千三百四十。

  橫州今理寧浦縣。秦桂林郡。二漢鬱林、合浦二郡地。吳置寧浦郡,晉因之,宋齊不改。梁又分置簡陽郡。隋平陳,二郡並廢,置簡州,後又為緣州;煬帝廢州,屬鬱林郡。大唐割為橫州,或為寧浦郡。領縣三:

  寧浦漢廣鬱縣地。

  淳風漢高淳縣地。

  樂山漢高涼縣地。

  橫山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以上疆境與朗寧郡同。去西京五千二百里,去東京四千八百六十里。戶四千一百六十,口一萬七百二十。

  田州今理都救縣。土地與朗寧郡同。大唐為田州,或為橫山郡。領縣五:

  都救

  惠佳

  武龍

  橫山

  如賴

  脩德郡東至象郡陽壽縣百三十里。南至象郡武化縣百一十里。西至懷澤郡九十三里。北至歸化州百五十里。東南到象郡界百八十里。西南到懷澤郡百三十里。西北到賀水郡八十五里。東北到龍城郡二百四十里。去西京五千三百二十七里,去東京四千八百九十三里。戶一千八百一十,口七千五十。

  嚴州今理來賓縣。秦桂林郡地。大唐乾封三年,置嚴州,或為脩德郡。領縣三:

  來賓

  脩德

  歸化

  龍池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五千八百里,去東京四千三百里。戶一千三百,口五千二百。

  山州今理龍池縣。土地與白州同。大唐為山州,或為龍池郡。領縣二:

  龍池

  盆山

  永定郡東至寧浦郡百五十里。南至寧浦郡百四十里。西至朗寧郡三百里。北至安城郡二百五十五里。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五千三百里,去東京四千九百里。戶七百七十,口三千八百。

  巒州今理永定縣。秦屬象郡。大唐置淳州,天寶元年改為永定郡,乾元元年復為淳州,永貞元年改為巒州。領縣三:

  永定

  武羅

  靈竹

  招義郡東至當郡吳川縣大海一百四十里。南至海康郡二百五十里。西至合浦郡二百五十里。北至陵水郡一百五十里。東南到海康郡一百七里。西南到零綠縣一百二十里,至大海。西北到南昌郡二百三十里。東北到陵水郡百五十里。去西京七千四百十五里,去東京五千七百五里。戶一千二百六十八,口九千四百一十。

  羅州今理石城縣。秦屬象郡。二漢屬合浦郡地。宋屬高涼郡,齊因之。梁陳置羅州因宋置羅縣為名。及高興郡。隋平陳,郡廢,羅州如故;煬帝初州廢,并其地入高涼郡。大唐復為羅州,或為招義郡。領縣五:

  石城

  吳川

  南河

  招義

  零綠

  南潘郡東至高涼郡九十里。南至大海百五十六里。西至陵水郡百二十二里。北至懷德郡百五十里。東南到大海百六十里。西南到陵水郡百里。西北到溫水郡百十五里。東北到高涼郡九十里。去西京七千百八十七里,去東京六千三百八十九里。戶二千九百五十,口八千九百六十。

  潘州今理茂名縣。秦屬象郡。二漢屬合浦郡。大唐武德四年置南宕州,宕,徒浪反。八年改為潘州,或為南潘郡。領縣三:

  茂名

  南巴

  潘水

  普寧郡東至感義郡二百五十九里。南至懷德郡二百里。西至溫水郡九十五里。北至臨江郡百九十里。東南到感義郡二百五十里。西南到寧仁郡百五十里。西北到隋建縣三百六十里。東北到連城郡百里。去西京五千九百十里,去東京五千四百八十里。戶四千九十,口一萬七千八十。

  容州今理北流縣。秦屬象郡。二漢屬合浦郡。隋為合浦、永平二郡地。大唐平蕭銑後,置銅州,貞觀八年改銅州為容州,州有容山。或為普寧郡。州南去三十餘里,有兩石相對,狀若關門,闊三十步,俗號鬼門關。漢伏波將軍馬援討林邑蠻,路由於此。立碑,石龜尚在。昔時往交趾,皆由此關。其南尤多瘴癘,去者罕得生還,諺云:「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領縣六:

  北流

  普寧

  陵城

  渭龍

  羅竇

  欣道

  陵水郡東至南海郡千一百四十四里。南至招義郡界五十五里。西至南昌郡二百三十里。北至溫水郡三百八十二里。東南到南潘郡四十里。西南到招義郡百五十里。西北到南昌郡三百里。東北到……去西京五千七百十八里,去東京五千三百七十里。戶一千六百二十,口五千三百二十。

  辯州今理石龍縣。秦屬象郡。二漢屬合浦郡。大唐置辯州,或為陵水郡。領縣三:

  石龍

  陵羅

  龍化並漢高涼縣地。

  南昌郡東至陵水郡三百里。南至招義郡三百三十里。西至朗平山八十里。北至定川郡一百里。東南到招義郡二百三十里。西南到合浦郡二百里。西北到定川郡七十五里。東北到溫水郡二百里。去西京六千一百七十五里,去東京五千九百一十九里。戶二千五百二十,口九千四百九十。

  白州今理博白縣。秦屬象郡。二漢屬合浦郡。隋屬合浦郡。大唐平蕭銑,於此置南州,尋改為白州,或為南昌郡。領縣五:

  博白

  建寧

  周羅

  龍豪

  南昌並漢合浦縣地。

  定川郡東至普寧郡百二十五里。南至南昌郡百里。西至鬱林郡百一十里。北至寧仁郡百里。東南到南昌郡……西南到……西北到鬱林郡百里。東北到……去西京六千一百五里,去東京五千八百三十六里。戶一千六百四十,口一萬一千七百五十。

  牢州今理南流縣。秦屬象郡地。二漢屬日南郡。吳省。晉平吳,復置。宋分置南流郡。齊梁曰定川郡。隋屬合浦郡。大唐置義州,後改為智州,又改為牢州,或為定川郡。領縣三:

  南流

  定川

  宕川

  寧越郡東至安樂郡四百里。南至大海二百五十里。西至臨潭郡六百三十里。北至寧浦郡三百五十里。東南到合浦郡七百里。西南到玉山郡六百里。西北到朗寧郡三百五十里。東北到懷澤郡四百六十里。去西京五千二百五十里,去東京四千二百里。戶二千三百四十,口一萬四千四十。

  欽州今理欽江縣。晉以前與白州同。宋齊以來置宋壽郡。梁又置安州。隋平陳,郡廢而安州如故,後改安州為欽州;煬帝初州廢,置寧越郡。大唐為欽州,或為寧越郡。領縣五:

  欽江

  靈山

  遵化

  內亭

  保京並漢合浦縣地。

  安南都護府東至朱鳶縣界水路五百里。南至朱鳶縣界阿勞江口水路百四十九里。西至九真郡界水路四百一十六里。北至武平縣界江源二百五十里。東南到朱鳶縣界五百里。西南到文陽郡水路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承化郡嘉寧縣江鎮一百五十里。東北到交趾縣十里。去西京七千二百五十三里,去東京七千二百二十五里。戶二萬四千七百三十,口九萬九千六百五十。

  安南府今理宋平縣。秦屬象郡。漢交趾、日南二郡界,今南方夷人,其足大指開廣,若並足而立,其趾則交,故名交趾。後漢因之,兼置交州。領郡七,理於此。晉、宋、齊並因之。晉領郡七,宋領郡八,齊領郡九,皆理於此。宋又置宋平郡,齊因之,亦為交趾郡地。梁、陳因之。隋平陳,郡廢,置交州;煬帝初州廢,置交趾郡。大唐為交州,後改曰安南都護府。領縣七:

  宋平宋置宋平郡在此。

  朱鳶吳軍平縣地。舊置武平郡。鳶,以專反。

  龍編漢舊縣。

  太平

  交趾漢龍編縣地。

  武平吳舊縣。

  平道齊置昌國縣。

  武峨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七千三百里,去東京六千八百里。戶一千八百五十,口五千三百二十。

  武峨州理武峨縣。土地與安南府同。大唐置武峨州,或為武峨郡。領縣五:

  如馬

  武勞

  武緣

  梁山

  武峨

  龍水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去東京戶一千二百二十,口三千二百三十。

  粵州理龍水縣。土地與安南府同。大唐為粵州,或為龍水郡。領縣四:

  龍水

  崖山

  東璽

  天河

  忻城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去東京戶一千二百,口五千三百。

  芝州理忻城縣。土地與安南府同。大唐為芝州,或為忻城郡。領縣一:

  忻城

  九真郡東至安南府……南至日南郡界……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八千八百里,去東京八千一百里。戶四萬七百,口十三萬五千三十。

  愛州今理九真縣。秦象郡地。漢武置九真郡,後漢同。晉亦屬九真郡,宋齊因之。梁置愛州。隋為九真郡。大唐為愛州,或為九真郡。領縣六:

  九真

  安順

  崇平

  日南並漢居風縣地。

  無編漢舊縣。又有漢西于縣故城,在今縣東。

  軍寧

  福祿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去東京戶……口

  福祿州理安遠縣。土地與九真郡同。大唐為福祿州,或為福祿郡。領縣二:

  柔遠

  唐林

  文陽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去東京戶六百三十,口三千四十。

  長州理文陽縣。土地與九真郡同。大唐為長州,或為文陽郡。領縣四:

  銅蔡

  長山

  其常

  文陽

  日南郡東至福祿郡界一百里。南至羅伏郡界一百五十里。西至環王國界八百里。北至九真郡界六百里。東南到海百五十里。西南到當郡界四百里。西北到靈跋江四百七十里。東北到陵水郡五百里。去西京陸路一萬二千四百五十里,水路一萬七千里。去東京陸路一萬五百九十五里,水路一萬七千二百二十里。戶九千六百一十九,口五萬三千八百一十八。

  驩州今理九德縣。古越裳氏國,重九譯者也。秦屬象郡。二漢屬九真郡。吳分置九德郡,晉、宋、齊因之。隋置驩州,後為日南郡。大唐為驩州,或為日南郡。領縣四:

  九德晉舊縣。

  越裳吳舊縣。

  懷驩音歡。

  浦陽晉舊縣。

  承化郡東……南……西……北……東南到安南府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七千七百一十里,去東京戶一千九百二十,口五千一百一十。

  峰州今理嘉寧縣。古文朗國,有文朗水。亦陸梁地。秦屬象郡。二漢屬交趾郡。吳分置新興郡。晉武改為新昌郡,宋齊因之。陳兼置興卅。隋平陳,郡廢,改為峰州;煬帝初州廢,併入交趾郡。大唐復置峰州,或為承化郡。領縣五:

  嘉寧

  承化

  新昌並漢麊泠縣地。麊音麋。

  嵩山

  珠綠

  玉山郡東至合浦郡界三百里。南至大海,不知里數。西至武安州三百七十里。北至恩平郡七百五十里。東南到海,不知里數。西南到當郡寧海縣二百四十里。西北到蘇茂郡一百三十里。東北到寧越郡六百里。去西京七千二十里,去東京七千四百二十里。戶四百九十,口二千七百一十。

  陸州今理烏雷縣。秦象郡地。漢以來屬交趾郡。梁分置黃州及寧海郡。隋平陳,郡廢,改黃州為玉州;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寧越郡。大唐復置玉州,上元二年改為陸州,州界有陸水。或為玉山郡。領縣三:

  烏雷

  寧海

  華清

  合浦郡東至南昌郡二百里。南至招義郡三百五十里。西至寧越郡五百里。北至懷澤郡一百里。東南到南昌郡三百五十里。西南到招義郡五百七十里。西北到安南都護府一千里。東北到寧越郡七百里。去西京六千五百四十里,去東京五千八百三十里。戶三千一十,口一萬三千二十。

  廉州今理合浦縣。秦象郡地,漢置合浦郡,後漢同。吳改為珠官。晉又為合浦郡。宋因之,兼置臨瘴郡及越州。領郡三,理於此。時西江督護陳伯紹請置,遂以為刺史,始立州鎮,穿山為城門,威服俚獠。齊又因之。煬帝改為祿州,尋改為合州,又廢州置合浦郡。大唐置廉州,州界有瘴江。或為合浦郡。領縣四:

  合浦

  封山

  蔡龍

  大廉並漢合浦縣。

  安樂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 西北……東北……去西京……去東京戶一千一百一十,口五千一百三十。

  巖州理安樂縣。土地與合浦郡同。大唐為巖州,或為安樂郡。領縣四:

  常樂

  思封

  高城

  石巖

  海康郡東至大海二十里。南至珠崖郡四百三十里。西至大海二百里。北至招義郡二百五十里。東南到大海十五里。西南到大海一百里。西北到招義郡一百六十里。東北到招義郡界二百五十里。去西京六千五百一十里,去東京五千九百三十里。戶四千三百三十,口二萬五百七十。

  雷州今理海康縣。秦象郡地。二漢以後並屬合浦郡地。梁分置合州,大同末,以合肥為合州,以此為南合州。隋平陳,又為合州;煬帝初州廢,以屬合浦郡。大唐置雷州,或為海康郡。領縣三:

  海康

  遂溪

  徐聞

  溫水郡東至連城郡一百九十里。南至陵水郡三百里。西至南昌郡二百里。北至普寧郡一百十里。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五千三百五里,去東京五千里。戶三千一百八十,口一萬二百二十。

  禺州今理峨石縣。秦屬象郡。大唐置宕州,後改為東峨州,又改為禺州,或為溫水郡。領縣四:

  峨石

  溫水

  陸川

  扶桑

  湯泉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六千八百三十里,去東京六千四百二十里。戶一千三百,口五千二百二十。

  湯州今理湯泉縣。秦屬象郡。大唐置湯州,或為湯泉郡。領縣三:

  湯泉

  綠水

  羅韶

  臨潭郡東至寧越郡六百三十里。南至……西至……北至朗寧郡二百八十二里。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去東京…………戶一千六百六十,口五千三百二十。

  瀼州今理臨江縣。瀼音而章反。隋大將軍劉方始開此路,置鎮守,尋廢不通。大唐貞觀中,清平公李弘節尋劉方故道,開置瀼州,以達交趾。今州在鬱林之西南,交趾之東北。州界有瀼水。其後或為臨潭郡。領縣四:

  臨江

  波零

  鵠山

  弘遠

  扶南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去東京戶三千六百六十,口一萬二百。

  籠州今理武勒縣。大唐使清平公李弘節招降,置籠州,或為扶南郡。領縣七:

  武勒

  武禮

  羅龍

  扶南

  龍賴

  武觀

  武江

  正平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去東京戶……口

  環州今理正平縣。大唐李弘節招降,置環州,或為正平郡。領縣八:

  正平

  福零

  龍源

  饒勉

  思恩

  武石

  歌良

  蒙都

  樂古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六千七百里,去東京六千三百里。戶二百六十,口一千三百。

  古州今理樂古縣。土地與臨潭郡同。大唐置古州,或為樂古郡。領縣三:

  樂古

  古書

  樂興

  珠崖郡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七千四百里,去東京六千七百里。戶二千五百,口一萬二千。

  崖州今理舍城縣。海中之洲也。其洲方千里。漢武置珠崖、儋耳二郡;昭帝省儋耳,併珠崖;元帝又罷珠崖郡,以其阻絕數反,故罷棄之。與今海康郡之徐聞縣對,自徐聞徑度,便風揚帆,一日一夕即至。梁置崖州。隋置珠崖郡。大唐為崖州,或為珠崖郡。領縣四:

  舍城

  澄邁

  文昌

  臨高

  昌化郡東至延德郡四百里。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七千四百四十二里。去東京戶一千三百九,口七千三百。

  儋州今理義倫縣。土地與珠崖郡同。漢置儋耳郡。大唐置儋州,或為昌化郡。領縣五:

  義倫漢儋耳縣城即此。

  昌化

  感恩

  洛場

  富羅隋毗善縣,武德五年改置。

  延德郡東至萬安郡百六十里。南至大海七里。西至昌化郡四百二十里。北至瓊山郡四百五十里。東南到大海二十七里。西南到大海十里。西北到延德縣九十里。東北到瓊山郡四百五十里。去西京八千六百六里,去東京七千七百九十七里。戶八百一十五,口二千八百二十。

  振州今理寧遠縣。土地與珠崖郡同。隋置臨振郡。大唐置振州,或為延德郡。領縣五:

  寧遠

  延德

  吉陽

  臨川

  落屯

  瓊山郡東……南至延德郡四百五十里。西……北……東南西南到延德郡四百五十里。西北……東北……去西京八千六百里,去東京七千二百里。戶六百四十,口一千六百八十。

  瓊州今理瓊山縣。土地與珠崖郡同。大唐割崖州置瓊州,或為瓊山郡。領縣五:

  瓊山

  曾口

  容瓊

  樂會

  顏羅

  萬安郡東……南……西至延德郡界……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去西京八千六百里,去東京七千七百九十里。戶七百二十,口一千六百。

  萬安州今理萬安縣。土地與珠崖郡同。大唐置萬安州,或為萬安郡。領縣四:

  萬安

  陵水

  富雲

  博遼

  風俗

  五嶺之南,人雜夷獠,不知教義,以富為雄。父子別業,父貧乃有質身於子者。其富豪並鑄銅為大鼓,初成,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又多搆讎怨,欲相攻擊,則鳴此鼓,到者如雲。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本之舊事,尉佗於漢,自稱蠻夷大長老夫臣佗,故俚人呼其所尊為倒老也。言訛故又稱都老云。珠崖環海,尤難賓服,是以漢室嘗罷棄之。漢元帝時,珠崖數反叛,賈捐之上書,言不可煩中國師徒,請罷棄。帝從之。大抵南方遐阻,人強吏懦,豪富兼并,役屬貧弱,俘掠不忌,古今是同。其性輕悍,易興迷節。自尉佗、徵側之後,無代不有擾亂,故蕭齊志云:「憑恃險遠,隱伏巖障,恣行寇盜,略無編戶。」爰自前代,及於國朝,多委舊德重臣,撫寧其地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