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國語注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國語卷第十四

 

  晉語八

  1 平公六年〔一〕,箕遺及黃淵、嘉父作亂,不克而死〔二〕。公遂逐群賊〔三〕,謂陽畢曰:「自穆侯以至于今,亂兵不輟〔四〕,民志不厭,禍敗無已〔五〕。離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六〕﹖」陽畢對曰:「本根猶樹〔七〕,枝葉益長,本根益茂,是以難已也。今若大其柯〔八〕,去其枝葉,絕其本根,可以少閒〔九〕。」

  〔一〕 平公,悼公之子彪。六年,魯襄二十一年。

  〔二〕 箕遺、黃淵、嘉父,皆晉大夫,欒盈之黨。盈父欒黶娶范宣子之女曰叔祁,生盈。黶卒,祁與其老州賓通,盈患之。祁懼,愬諸宣子,曰:「盈將為亂。」盈好施,士歸之。宣子執政,畏其多士,使城著,將逐之,箕遺、黃淵等知之而作亂。宣子殺遺、淵、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師、申書、羊舌虎、叔羆。

  〔三〕 群賊,欒盈之黨。謂智起、中行喜、州綽、邢蒯之屬。逐之出奔齊。

  〔四〕 陽畢,晉大夫。穆侯,唐叔八世孫、桓叔之父,晉亂自桓叔始。輟,止也。

  〔五〕 厭,極也。已,止也。

  〔六〕 速,召也。

  〔七〕 本根,亂本,謂欒氏猶尚樹立。

  〔八〕 柯,斧柄,所操以伐木。

  〔九〕 閒,息也。謂滅欒氏而去其黨。


  公曰:「子實圖之。」對曰:「圖在明訓〔一〕,明訓在威權,〔二〕威權在君〔三〕。君掄賢人之後有常位於國者而立之〔四〕,亦掄逞志虧君以亂國者之後而去之〔五〕,是遂威而遠權〔六〕。民畏其威,而懷其德,莫能勿從〔七〕。若從,則民心皆可畜〔八〕。畜其心而知其欲惡,人孰偷生〔九〕?若不偷生,則莫思亂矣。且夫欒氏之誣晉國久也〔一0〕,欒書實覆宗,弒厲公以厚其家〔一一〕,若滅欒氏,則民威矣〔一二〕。今吾若起瑕、原、韓、魏之後而賞立之,則民懷矣〔一三〕。威與懷各當其所,則國安矣,君治而國安,欲作亂者誰與﹖」

  〔一〕 訓,教也。

  〔二〕 言既有明教,在威權以行之。

  〔三〕 言不在臣。

  〔四〕 掄,擇也。常位,謂世有功烈於國而中微者。

  〔五〕 逞,快也。

  〔六〕 遂,申也。遠權,權及後嗣。

  〔七〕 言皆從君。

  〔八〕 皆可畜養而教導之。

  〔九〕 欲惡,情Q欲Y好惡。偷,苟也。

  〔一0〕誣,罔也。以惡取善曰誣。謂欒書弒厲公,然民被其德,不以為惡。傳曰:「武子之德在民,若周人之思邵公。」

  〔一一〕覆,敗也。宗,大宗也。謂殺厲立悼,以取重於國厚其家。

  〔一二〕威,畏也。

  〔一三〕瑕、瑕嘉;原、原軫;韓、韓萬;魏,畢萬之後:皆晉賢人有常位於國者。


  君曰:「欒書立吾先君〔一〕,欒盈不獲罪,如何〔二〕﹖」陽畢曰:「夫正國者,不可以暱於權〔三〕,行權不可以隱於私〔四〕。暱於權,則民不導〔五〕;行權隱於私,則政不行。政不行,何以導民?民之不導,亦無君也〔六〕,則其為暱與隱也,復害矣,且勤身〔七〕。君其圖之!若愛欒盈,則明逐群賊,而以國倫數而遣之,〔八〕厚箴戒圖以待之〔九〕。彼若求逞志而報於君,罪孰大焉,滅之猶少〔一0〕。彼若不敢而遠逃,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報其德,不亦可乎〔一一〕?」

  〔一〕 先君,悼公。

  〔二〕 言盈不得罪於國,為其母范祁所譖耳,如何可滅。

  〔三〕 暱,近也。言當遠權為久長計。

  〔四〕 以私恩隱蔽其罪,無以正國。

  〔五〕 不可訓導。

  〔六〕 與無君同。

  〔七〕 復,反也。勤,勞也。反害于國而勞君身。

  〔八〕 群賊,盈之黨。倫,理也。

  〔九〕 箴,猶敕也。待,備也。

  〔一0〕猶少,滅之恐少。

  〔一一〕謂賂其所適之國,厚寄託之而勸勉焉。


  公許諾,盡逐群賊而使祁午及陽畢適曲沃逐欒盈〔一〕,欒盈出奔楚。遂令於國人曰:「自文公以來有力於先君而子孫不立者,將授立之,得之者賞〔二〕。」居三年〔三〕,欒盈晝入,為賊於絳〔四〕。范宣子以公入于襄公之宮〔五〕,欒盈不克,出奔曲沃〔六〕,遂刺欒盈,滅欒氏〔七〕。是以沒平公之身無內亂也。

  〔一〕 祁午,中軍尉。曲沃,欒盈邑。

  〔二〕 授以爵位而立之。

  〔三〕 後三年也。

  〔四〕 欒盈在楚一年而奔齊。魯襄二十三年,齊莊公使析歸父以藩載盈及其士納諸曲沃。夏四月,盈帥曲沃之甲因魏獻子以晝入絳。

  〔五〕 襄宮完固,故就之。傳曰:「奉公以如固宮。」

  〔六〕 傳曰:「晉圍曲沃。」

  〔七〕 刺,殺也。傳曰:「晉人克欒盈于曲沃,盡殺欒氏之族黨。」


  2 欒懷子之出〔一〕,執政使欒氏之臣勿從〔二〕,從欒氏者為大戮施〔三〕。欒氏之臣辛俞行〔四〕,吏執之,獻諸公。公曰:「

  國有大令,何故犯之?」對曰:「臣順之也,豈敢犯之?執政曰『無從欒氏而從君』,是明令必從君也。臣聞之曰:『三世事家,君之;〔五〕再世以下,主之〔六〕。』事君以死,事主以勤,君之明令也。自臣之祖,以無大援於晉國,世隸於欒氏,於今三世矣,臣故不敢不君。今執政曰:『不從君者為大戮』,臣敢忘其死而叛其君,以煩司寇〔七〕。」公說〔八〕,固止之,不可,厚賂之。辭曰:「臣嘗陳辭矣,心以守志,辭以行之,所以事君也。若受君賜,是墮其前言〔九〕。君問而陳辭,未退而逆之,何以事君〔一0〕?」君知其不可得也,乃遣之。

  〔一〕 懷子,盈也,出奔楚。

  〔二〕 執政,正卿范宣子也。

  〔三〕 施,陳也,陳其尸。

  〔四〕 行,從盈也。

  〔五〕 三世為大夫家臣,事之如國君。

  〔六〕 大夫稱主。

  〔七〕 敢,不敢也。言不敢忘死而叛其君,煩君司寇以刑臣。

  〔八〕 說其執義。

  〔九〕 墮,壞也。臣無二君,若受君賜,是有二心。

  〔一0〕逆,反也。


  3 叔魚生,其母視之〔一〕,曰:「是虎目而豕喙〔二〕,鳶肩而牛腹〔三〕,谿壑可盈,是不可饜也〔四〕,必以賄死〔五〕。」遂不視〔六〕。楊食我生〔七〕,叔向之母聞之,往,及堂,聞其號也,乃還,曰:「其聲,豺狼之聲,終滅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八〕」

  〔一〕 叔魚,晉大夫,叔向母弟羊舌鮒。視,相察也。

  〔二〕 虎視眈眈。豕喙長而銳。

  〔三〕 鳶肩,肩井斗出。牛腹,脅脹。

  〔四〕 水注川曰谿。壑,溝也。

  〔五〕 後為贊理,受雍子女而抑邢侯,邢侯殺之。

  〔六〕 不自養視。

  〔七〕 楊,叔向邑。食我,叔向子伯石也,其母夏姬之女。

  〔八〕 宗,同宗也。食我既長,黨於祁盈,盈獲罪,晉殺盈及食我,遂滅祁氏、羊舌氏,在魯昭二十八年。


  4 魯襄公使叔孫穆子來聘〔一〕,范宣子問焉〔二〕,曰:「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三〕?」穆子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四〕,在夏為御龍氏〔五〕,在商為豕韋氏〔六〕,在周為唐、杜氏〔七〕。周卑,晉繼之,為范氏,其此之謂也〔八〕?」對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九〕。魯先大夫臧文仲,其身歿矣,其言立於後世〔一0〕,此之謂死而不朽。」

  〔一〕 在襄二十四年。

  〔二〕 宣子,晉正卿士匄。

  〔三〕 言身死而名不朽滅。

  〔四〕 言在舜世不改堯號。

  〔五〕 夏,夏后孔甲之世。傳曰:「陶唐氏既衰,其後曰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龍,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氏。」

  〔六〕 商,謂武丁之後為豕韋氏。初,祝融之後彭姓為大彭,大彭、豕韋二國,為商伯。其後商滅豕韋,劉氏自御龍代豕韋,故傳曰:「以更豕韋之後。」

  〔七〕 周,武王之世。唐、杜,二國名。豕韋自商之末,改國於唐,周成王滅唐而封弟唐叔虞,遷唐于杜,謂之杜伯。

  〔八〕 卑,王室微也。晉繼之者,謂為盟主以總諸侯。為范氏者,杜伯為宣王大夫,宣王殺之,其子隰叔去周適晉,生子輿,為晉理官,其孫士會為晉正卿,食邑於范為范氏。

  〔九〕 世祿,世食官邑。

  〔一0〕言其立言可法者,謂若教行父事君,告糴於齊之屬。


  5 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久而無成〔一〕。宣子欲攻之,問於伯華〔二〕。伯華曰:「外有軍,內有事。赤也,外事也〔三〕,不敢侵官〔四〕。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徵訊也〔五〕。」問於孫林甫,〔六〕孫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七〕。」問於張老〔八〕,張老曰:「老也以軍事承子,非戎,則非吾所知也〔九〕。」問於祁奚〔一0〕,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一一〕,內事之邪〔一二〕,大夫之貪,是吾罪也〔一三〕。若以君官從子之私,懼子之應且憎也〔一四〕。」問於籍偃〔一五〕,籍偃曰:「偃也以斧鉞從於張孟〔一六〕,日聽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一七〕?釋夫子而舉〔一八〕,是反吾子也〔一九〕。」問於叔魚〔二0〕,叔魚曰:「待吾為子殺之。」

  〔一〕 成,平也。和,晉和邑之大夫也。爭田之疆界,久而不平。 案:「和,晉和邑之大夫也」,攷異卷三:「當作『和大夫,晉和邑之大夫也』十字,今各本誤奪。」

  〔二〕 伯華,羊舌赤,魯襄三年,代父職為中軍尉之佐。

  〔三〕 言主軍也。

  〔四〕 非其官而舉之,為侵官。

  〔五〕 出,以軍旅出也。徵,召也。訊,問也。

  〔六〕 林甫,衛大夫孫文子,魯襄十四年,逐衛獻公,立孫剽。二十六年,甯喜殺剽而納獻公,林甫遂以戚叛事晉。

  〔七〕 旅,客也,言寄客之人,不敢違命。

  〔八〕 三君云:「張老,中軍司馬也。」昭謂:魯襄三年,悼公以張老為司馬,至襄十六年,平公即位,以其子張君臣代之,此時為上軍將。

  〔九〕 戎,兵也。

  〔一0〕祁奚既老,平公元年,復為公族大夫。

  〔一一〕回,邪也。

  〔一二〕內,朝內也。

  〔一三〕大夫,公族大夫也,然則祁奚掌之。

  〔一四〕外應受我,內憎其非。

  〔一五〕籍偃,上軍司馬籍遊。

  〔一六〕孟,張老字。

  〔一七〕夫子,張孟。

  〔一八〕釋,舍也。舉,動也。

  〔一九〕吾子,宣子,宣子為上卿。本使我聽命於張孟,今若背之而從子之私,是反吾子之前令。

  〔二0〕叔魚,叔向之弟。


  叔向聞之,見宣子曰:「聞子與和未寧〔一〕,遍問於大夫,又無決,盍訪之訾祏〔二〕。訾祏實直而博,直能端辨之〔三〕,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四〕。吾聞國家有大事,必順於典刑,〔五〕而訪諮於耇老,而後行之。」司馬侯見〔六〕,曰:「聞吾子有和之怒,吾以為不信。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憂〔七〕,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祁午見〔八〕,曰:「晉為諸侯盟主,子為正卿,若能靖端諸侯,使服聽命於晉,晉國其誰不為子從,何必和〔九〕?盍密和〔一0〕,和大以平小乎〔一一〕!」

  〔一〕 寧,息也。

  〔二〕 訾祏,宣子家臣。

  〔三〕 端,正也。辨,別也。

  〔四〕 家臣室老。

  〔五〕 典,常也。刑,法也。

  〔六〕 侯,汝叔齊。

  〔七〕 二心,欲叛晉。

  〔八〕 午,中軍尉。

  〔九〕 言皆從子之命,何但和大夫乎。

  〔一0〕和,和平也。

  〔一一〕勸以大德平小怨。


  宣子問於訾祏,訾祏對曰:「昔隰叔子違周難於晉國〔一〕,生子輿為理〔二〕,以正於朝,朝無姦官;為司空,以正於國,國無敗績〔三〕。世及武子,佐文、襄為諸侯,諸侯無二心〔四〕。及為卿,以輔成、景,軍無敗政〔五〕。及為成師,居太傅〔六〕,端刑法,緝訓典〔七〕,國無姦民〔八〕,後之人可則,是以受隨、范〔九〕。及文子成晉、荊之盟〔一0〕,豐兄弟之國,使無有閒隙〔一一〕,是以受郇、櫟〔一二〕。今吾子嗣位,於朝無姦行,於國無邪民,於是無四方之患,而無外內之憂,賴三子之功而饗其祿位〔一三〕。今既無事矣,而非和〔一四〕,於是加寵,將何治為〔一五〕?」宣子說,乃益和田而與之和〔一六〕。

  〔一〕 隰叔,杜伯之子。違,避也。宣王殺杜伯,隰叔避害適晉。

  〔二〕 子輿,士蒍之字。理,士官也。

  〔三〕 績,功也。

  〔四〕 父子為世。及,至也。謂士蒍生成伯缺,成伯缺生武子士會。文公五年,士會攝右,為大夫,佐襄公以伯諸侯,諸侯無二心。

  〔五〕 文公生成公,成公生景公。

  〔六〕 唐尚書云:「為成公軍師,兼太傅官。」昭謂:此「成」當為「景」字誤耳,魯宣九年,晉成公卒,至十六年,晉景公請于王,以黻冕命士會將中軍,且為太傅。

  〔七〕 緝,和也。

  〔八〕 士會為政,盜賊奔秦是也。

  〔九〕 隨、范,晉二邑。

  〔一0〕文子,武子之子燮也。晉使士燮盟楚於宋西門之外,在魯成十二年。

  〔一一〕豐,厚也。閒隙,瑕釁也。兄弟,鄭、衛之屬。晉、楚為好,不相加戎,所以厚兄弟之國。

  〔一二〕郇、櫟,晉二邑。

  〔一三〕三子,子輿、武子、文子。

  〔一四〕非,恨也。

  〔一五〕晉加寵於子,將何為治乎。

  〔一六〕以所爭田益之,與之平和也。


  6 訾祏死,范宣子謂獻子〔一〕曰:「鞅乎!昔者吾有訾祏也,吾朝夕顧焉〔二〕,以相晉國,且為吾家。今吾觀女也,專則不能,謀則無與也〔三〕,將若之何?」對曰:「鞅也,居處恭,不敢安易〔四〕,敬學而好仁,和於政而好其道〔五〕,謀於眾不以賈好〔六〕,私志雖衷,不敢謂是也,必長者之由〔七〕。」宣子曰:「可以免身。」

  〔一〕 獻子,宣子之子范鞅。

  〔二〕 顧,問也。

  〔三〕 無賢臣也。

  〔四〕 易,簡也,不敢自安,而為簡略。

  〔五〕 言己為政貴和,而好說其道。

  〔六〕 賈,求也。言心樂咨,不以求為好。

  〔七〕 衷,善也。由,從也。


  7 平公說新聲〔一〕,師曠曰:「公室其將卑乎〔二〕!君之明兆於衰矣〔三〕。夫樂以開山川之風也〔四〕,以耀德於廣遠也〔五〕。風德以廣之〔六〕,風山川以遠之〔七〕,風物以聽之〔八〕,修詩以詠之,修禮以節之。夫德廣遠而有時節〔九〕,是以遠服而邇不遷。」

  〔一〕 說,樂也。新聲者,衛靈公將如晉,舍于濮水之上,聞琴聲焉,甚哀,使師涓以琴寫之。至晉,為平公鼓之,師曠撫其手而止之曰:「止,此亡國之音也。昔師延為紂作靡靡之樂,後而自沈於濮水之中,聞此聲者,必於濮水之上乎!」

  〔二〕 師曠,晉主樂太師子野。

  〔三〕 兆,形也。 案:太平御覽樂部七引國語正文此句,「明」作「萌」,無「於」字。

  〔四〕 開,通也。故八音以通八風。

  〔五〕 耀,明也。

  〔六〕 風,風宣其德,廣之於四方也。作樂各象其德,韶、夏、護、武是也。

  〔七〕 遠,遠其德。周禮,每樂一變,各有所致,謂鱗介毛羽之物,山林川澤天地之神祗也。

  〔八〕 言風化之動,物莫不傾耳而聽。

  〔九〕 作之有時,動有禮節。


  8 平公射鴳,不死〔一〕,使豎襄搏之,失〔二〕。公怒,拘將殺之。叔向聞之,夕〔三〕,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殺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為大甲〔四〕,以封于晉〔五〕。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揚吾君之恥者也。君其必速殺之,勿令遠聞〔六〕。」君忸怩,乃趣赦之〔七〕。

  〔一〕 鴳,鳸,小鳥。

  〔二〕 豎,內豎,襄,名也。

  〔三〕 夕至於朝。

  〔四〕 兕,似牛而青,善觸人。徒林,林名。一發而死曰殪。甲,鎧也。

  〔五〕 言有才藝以受封爵。

  〔六〕 殺之益聞,詭辭以諫。

  〔七〕 忸怩,慚貌。


  9 叔向見司馬侯之子,撫而泣之〔一〕,曰:「自此其父之死,吾蔑與比而事君矣!昔者此其父始之,我終之〔二〕,我始之,夫子終之,無不可〔三〕。」籍偃在側,曰:「君子有比乎〔四〕?」叔向曰:「君子比而不別。比德以贊事,比也〔五〕引黨以封己〔六〕,利己而忘君,別也〔七〕。」

  〔一〕 撫,拊之也。

  〔二〕 謂其所建為及諫爭,相為終始,以成其事。

  〔三〕 無不可,言皆從。

  〔四〕 君子周而不比,故偃問之。

  〔五〕 贊,佐也。

  〔六〕 引,取也。封,厚也。

  〔七〕 別,別為朋黨也。


  10秦景公使其弟鍼來求成〔一〕,叔向命召行人子員〔二〕。行人子朱曰:「朱也在此。」叔向曰:「召子員。」子朱曰:「朱也當御〔三〕。」叔向曰:「肸也欲子員之對客也。」子朱怒曰:「皆君之臣也,班爵同〔四〕,何以黜朱也〔五〕?」撫劍就之。叔向曰:「秦、晉不和久矣,今日之事幸而集〔六〕,子孫饗之〔七〕。不集,三軍之士暴骨〔八〕。夫子員導賓主之言無私,子常易之〔九〕。姦以事君者,吾所能禦也。」拂衣從之〔一0〕,人救之。平公聞之曰:「晉其庶乎〔一一〕!吾臣之所爭者大。」師曠侍,曰:「公室懼卑,其臣不心競而力爭。」

  〔一〕 景公,秦穆公之玄孫、桓公之子。鍼,后子伯車也。在魯襄二十六年。

  〔二〕 行人,掌賓客之官。員,名也。

  〔三〕 當,直也。御,進也。言次應直事。

  〔四〕 與員同也。

  〔五〕 黜,退也。

  〔六〕 集,成也。

  〔七〕 饗,饗其福。饗,或為賴。

  〔八〕 必復戰鬥。

  〔九〕 易,變也。

  〔一0〕拂,褰也。

  〔一一〕庶幾於興。


  11諸侯之大夫盟于宋〔一〕,楚令尹子木欲襲晉軍〔二〕,曰:「若盡晉師而殺趙武,則晉可弱也〔三〕。」文子聞之,謂叔向曰:「若之何?」叔向曰:「子何患焉。忠不可暴〔四〕,信不可犯〔五〕,忠自中〔六〕,而信自身〔七〕,其為德也深矣,其為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八〕。今我以忠謀諸侯〔九〕,而以信覆之〔一0〕,荊之逆諸侯也亦云〔一一〕,是以在此。若襲我,是自背其信而塞其忠也〔一二〕。信反必斃〔一三〕,忠塞無用〔一四〕,安能害我?且夫合諸侯以為不信,諸侯何望焉。為此行也,荊敗我,諸侯必叛之〔一五〕,子何愛於死,死而可以固晉國之盟主,何懼焉〔一六〕?」是行也,以藩為軍〔一七〕,攀輦即利而舍〔一八〕,候遮扞衛不行〔一九〕,楚人不敢謀,畏晉之信也〔二0〕。自是沒平公無楚患。

  〔一〕 盟在魯襄二十七年,晉、楚始同盟,以弭諸侯之兵。

  〔二〕 子木,屈到之子屈建也。傳曰:「將盟,楚人衷甲。」襲,掩也。

  〔三〕 趙武,晉正卿文子也。

  〔四〕 不可侵暴。

  〔五〕 犯,陵也。

  〔六〕 自中出也。

  〔七〕 身行信也。

  〔八〕 抈,動也。

  〔九〕 謀安諸侯。

  〔一0〕覆驗其忠。

  〔一一〕亦云欲弭兵為忠信。逆,迎也。

  〔一二〕塞,絕也。

  〔一三〕斃,踣也。

  〔一四〕無以用諸侯也。

  〔一五〕以弭兵召諸侯,而衷甲以襲晉,故諸侯必叛之。

  〔一六〕言晉有信,諸侯必歸之。

  〔一七〕藩,籬落也。不設壘壁。

  〔一八〕攀,引也。輦,輦車也。即,就也。言人引車就水草便利之地而舍之。

  〔一九〕候,候望。遮,遮罔。晝則候遮,夜則扞衛。扞衛,謂羅闉、狗附也。張羅闉,去壘五十步而陳,周軍之前後左右,彉弩注矢以誰何,謂之羅闉。又二十人為曹輩,去壘三百步,畜犬其中,或視前後、左右,謂之狗附。皆昏而設,明而罷。候遮二十人居狗附處,以視聽候望,明而設,昏而罷。不行者,不設之。

  〔二0〕畏晉守信,諸侯與之,故不敢謀。


  12宋之盟〔一〕,楚人固請先歃〔二〕。叔向謂趙文子曰:「夫霸王之勢,在德不在先歃,子若能以忠信贊君〔三〕,而裨諸侯之闕〔四〕,歃雖在後,諸侯將載之,何爭於先?若違於德而以賄成事,〔五〕今雖先歃,諸侯將棄之,何欲於先?昔成王盟諸侯于岐陽〔六〕,楚為荊蠻〔七〕,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八〕守燎,故不與盟〔九〕。今將與狎主諸侯之盟,唯有德也〔一0〕,子務德無爭先,務德,所以服楚也。」乃先楚人〔一一〕。

  〔一〕 弭兵之盟。

  〔二〕 楚人,子木。歃,歃血也。

  〔三〕 贊,佐也。

  〔四〕 裨,補也。闕,缺也。

  〔五〕 政以賄成。

  〔六〕 岐山之陽。

  〔七〕 荊州之蠻。

  〔八〕 案:「鮮卑」,公序本作「鮮牟」。注同。

  〔九〕 置,立也。蕝,謂束茅而立之,所以縮酒。望表,謂望祭山川,立木以為表,表其位也。鮮卑,東夷國。燎,庭燎也。

  〔一0〕狎,更也。

  〔一一〕讓使楚先。


  13虢之會〔一〕,魯人食言〔二〕,楚令尹圍將以魯叔孫穆子為戮〔三〕,樂王鮒求貨焉不予〔四〕。趙文子謂叔孫曰:「夫楚令尹有欲於楚〔五〕,少懦於諸侯〔六〕。諸侯之故,求治之,不求致也〔七〕。其為人也,剛而尚寵〔八〕,若及,必不避也〔九〕。子盍逃之?不幸,必及於子。」對曰:「豹也受命於君,以從諸侯之盟,為社稷也〔一0〕。若魯有罪,而受盟者逃,必不免〔一一〕,是吾出而危之也。若為諸侯戮者,魯誅盡矣,必不加師,請為戮也。夫戮出於身實難〔一二〕,自他及之何害〔一三〕?苟可以安君利國,美惡一心也〔一四〕。」

  〔一〕 諸侯之大夫尋宋之盟,在魯昭元年。

  〔二〕 食,偽也。言魯使叔孫穆子如會尋宋之盟,欲以脩好弭兵,尋盟未退,而魯伐莒取鄆,是虛偽其言。

  〔三〕 令尹圍,楚恭王之子。

  〔四〕 鮒,晉大夫樂桓子也。

  〔五〕 欲得楚國。

  〔六〕 懦,弱也。以諸侯為弱。

  〔七〕 故,事也。必欲治之,非但求致之而已。

  〔八〕 尚,好也。好自尊寵。

  〔九〕 以事及於罪者,必加治戮,無所避也。

  〔一0〕為欲衛社稷也。

  〔一一〕不免於討。

  〔一二〕難居也。

  〔一三〕何害於義。

  〔一四〕美生惡死。


  文子將請之於楚,樂王鮒曰:「諸侯有盟未退,而魯背之,安用齊盟〔一〕?縱不能討,又免其受盟者,晉何以為盟主矣〔二〕,必殺叔孫豹。」文子曰:「有人不難以死安利其國,可無愛乎!若皆卹國如是,則大不喪威,而小不見陵矣。若是道也果〔三〕,可以教訓,何敗國之有!吾聞之曰:『善人在患,弗救不祥;惡人在位,不去亦不祥。』必免叔孫。」固請於楚而免之。

  〔一〕 齊,一也。

  〔二〕 言無以復齊一諸侯。

  〔三〕 果,必行也。


  14趙文子為室〔一〕,斲其椽而礱之〔二〕,張老夕焉而見之,〔三〕不謁而歸〔四〕。文子聞之,駕而往,曰:「吾不善,子亦告我,何其速也〔五〕?」對曰:「天子之室,斲其椽而礱之,加密石焉〔六〕;諸侯礱之〔七〕;大夫斲之〔八〕;士首之〔九〕。備其物,義也〔一0〕;從其等,禮也〔一一〕。今子貴而忘義,富而忘禮,吾懼不免,何敢以告。」文子歸,令之勿礱也。匠人請皆斲之,〔一二〕文子曰:「止。為後世之見之也〔一三〕,其斲者,仁者之為也,其礱者,不仁者之為也。」

  〔一〕 室,宮也。

  〔二〕 椽,榱也。礱,磨也。

  〔三〕 見匠者為之也。

  〔四〕 謁,告也。

  〔五〕 速,去速也。

  〔六〕 密,細密文理。石,謂砥也。先粗礱之,加之密砥。

  〔七〕 無密石也。

  〔八〕 不礱。

  〔九〕 斲其首也。

  〔一0〕物備得宜,謂之義。

  〔一一〕從尊卑之等,謂之禮。

  〔一二〕通更斲之。

  〔一三〕為,使也。


  15趙文子與叔向遊於九原〔一〕,曰:「死者若可作也〔二〕,吾誰與歸?」叔向曰:「其陽子乎〔三〕!」文子曰:「夫陽子行廉直於晉國,不免其身〔四〕,其知不足稱也〔五〕。」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見利而不顧其君,其仁不足稱也〔六〕。其隨武子乎〔七〕!納諫不忘其師〔八〕,言身不失其友〔九〕,事君不援而進〔一0〕,不阿而退〔一一〕。」

  〔一〕 「原」,當作「京」也。京,晉墓地。

  〔二〕 作,起也。

  〔三〕 陽子,處父。

  〔四〕 廉直,剛而無計,為狐射姑所殺。

  〔五〕 稱,述也。

  〔六〕 見利。見全身之利。謂與晉文避難,至將反國,無輔佐安國之心,授璧請亡,其仁不足稱也。鄭後司農以為詐請亡,要君以利也。

  〔七〕 武子,范會。

  〔八〕 言聞之於師。

  〔九〕 身有善行,稱友之道。

  〔一0〕進,進賢也。

  〔一一〕阿,隨也。退,退不肖也。言不隨君,必欲進賢退不肖。


  16秦后子來奔〔一〕,趙文子見之,問曰:「秦君道乎〔二〕?」對曰:「不識〔三〕。」文子曰:「公子辱於敝邑,必避不道也。」對曰:「有焉〔四〕。」文子曰:「猶可以久乎?」對曰:「鍼聞之,國無道而年穀龢熟〔五〕,鮮不五稔〔六〕。」文子視日曰:「

  朝夕不相及,誰能俟五〔七〕!」文子出,后子謂其徒〔八〕曰:「

  趙孟將死矣!夫君子寬惠以卹後,猶恐不濟。今趙孟相晉國,以主諸侯之盟,思長世之德,歷遠年之數,猶懼不終其身;今忨日而{渴欠}歲,〔九〕怠偷甚矣〔一0〕,非死逮之,必有大咎〔一一〕。」冬,趙文子卒。

  〔一〕 后子,景公之弟鍼。來在魯昭元年。

  〔二〕 問有道否。

  〔三〕 難即言之,故曰不識。

  〔四〕 有不道事。

  〔五〕 言國無道而年穀和熟,天不譴覺,必恃而驕也。

  〔六〕 鮮,少也。稔,年也。少不至五年而亡也。

  〔七〕 言朝恐不至夕。

  〔八〕 徒,從者也。

  〔九〕 忨,偷也。{渴欠},遲也。

  〔一0〕怠,懈也。偷,苟也。

  〔一一〕逮,及也。大咎,非常之禍。


  17平公有疾,秦景公使醫和視之〔一〕,出曰:「不可為也〔二〕。是謂遠男而近女〔三〕,惑以生蠱〔四〕;非鬼非食,惑以喪志〔五〕。良臣不生,天命不祐〔六〕。若君不死,必失諸侯。」趙文子聞之曰:「武從二三子〔七〕以佐君為諸侯盟主,於今八年矣,內無苛慝,諸侯不二〔八〕,子胡曰『良臣不生,天命不祐』?」對曰:「自今之謂〔九〕。和聞之曰:『直不輔曲,明不規闇〔一0〕,拱〔一一〕木不生危〔一二〕,松柏不生埤〔一三〕。』吾子不能諫惑,使至於生疾,又不自退而寵其政〔一四〕,八年之謂多矣〔一五〕,何以能久!」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一六〕,其次疾人,固醫官也〔一七〕。」文子曰:「子稱蠱,何實生之?」對曰:「蠱之慝,穀之飛實生之〔一八〕。物莫伏於蠱,莫嘉於穀〔一九〕,穀興蠱伏而章明者也〔二0〕。故食穀者,晝選男德以象穀明〔二一〕,宵靜女德以伏蠱慝〔二二〕,今君一之〔二三〕,是不饗穀而食蠱也〔二四〕,是不昭穀明而皿蠱也〔二五〕。夫文,『蟲』、『皿』為『蠱』,吾是以云〔二六〕。」文子曰:「君其幾何?」對曰:「若諸侯服不過三年,不服不過十年〔二七〕,過是,晉之殃也〔二八〕。」是歲也,趙文子卒,諸侯叛晉〔二九〕,十年,平公薨〔三0〕。

  〔一〕 和,名也。

  〔二〕 為,治也。

  〔三〕 遠師輔,近女色。

  〔四〕 惑於女以生蠱疾。

  〔五〕 疾非鬼神,亦非飲食,生於淫惑,以喪其志。

  〔六〕 祐,助也。良臣,謂趙孟。不生,將死。

  〔七〕 二三子,晉諸卿。

  〔八〕 苛,煩也。慝,惡也。

  〔九〕 從今以往。

  〔一0〕言文子不能以明直規輔平公之闇曲,使至淫惑。

  〔一一〕案:「拱」,公序本作「搖」。注同。

  〔一二〕拱木,大木也。危,高險也。

  〔一三〕埤,下濕也。以言文子不久存。

  〔一四〕寵,榮也。

  〔一五〕已為多也。

  〔一六〕止其淫惑,是為醫國。

  〔一七〕官,猶職也。

  〔一八〕慝,惡也。言蠱之為惡害于嘉穀,穀為之飛,若是類生蠱疾也。

  〔一九〕伏,藏也。嘉,善也。

  〔二0〕穀氣起則蠱伏藏,穀不朽蠹而人食之,章明之道也。

  〔二一〕選擇有德者而親近之,以象人之食穀而有聰明。

  〔二二〕靜,安也。伏,去也。言夜當安女之有德者以禮自節,以去己蠱害之疾。言蠱害穀,猶女害男。

  〔二三〕一,一晝夜也。

  〔二四〕蠱,喻女也。

  〔二五〕皿,器也。為蠱作器而受也。

  〔二六〕文,字也。

  〔二七〕諸侯服,則專於色。

  〔二八〕過十年,荒淫之禍及國。

  〔二九〕叛晉從楚。

  〔三0〕十年,後十年,在魯昭十年。


  18秦后子來仕〔一〕,其車千乘〔二〕。楚公子干來仕,其車五乘〔三〕。叔向為太傅,實賦祿,韓宣子問二公子之祿焉〔四〕,對曰:「大國之卿,一旅之田〔五〕,上大夫,一卒之田〔六〕。夫二公子者,上大夫也,皆一卒可也。」宣子曰:「秦公子富,若之何其鈞之〔七〕?」對曰:「夫爵以建事〔八〕,祿以食爵〔九〕,德以賦之,功庸以稱之〔一0〕,若之何以富賦祿也!夫絳之富商,韋藩木楗以過於朝〔一一〕,唯其功庸少也〔一二〕,而能金玉其車,文錯其服〔一三〕,能行諸侯之賄〔一四〕,而無尋尺之祿,無大績於民故也〔一五〕。且秦、楚匹也,若之何其回於富也〔一六〕。」乃均其祿。

  〔一〕 避景公,仕於晉。

  〔二〕 從車千乘。

  〔三〕 子干,恭王之庶子公子比。魯昭元年,楚公子圍弒郟敖,子干奔晉。

  〔四〕 宣子,韓起,代趙文子為政。

  〔五〕 公之孤四命,五百人為旅,為田五百頃。

  〔六〕 上大夫一命,百人為卒,為田百頃。

  〔七〕 鈞,同也。

  〔八〕 事,職事也。

  〔九〕 隨祿尊卑。

  〔一0〕稱,副也。

  〔一一〕韋藩,蔽前後。木楗,木檐也。

  〔一二〕言無功庸,雖富不得服尊服過于朝。

  〔一三〕文,文織。錯,錯鏤。言富商之財,足以金玉其車,文錯其服,以無爵位,故不得為耳,則上韋藩木楗是也。

  〔一四〕言其財賄足以交於諸侯。

  〔一五〕績,功也。八尺曰尋。

  〔一六〕回,曲也。


  19鄭簡公使公孫成子來聘〔一〕,平公有疾,韓宣子贊授客館。〔二〕客問君疾,對曰:「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祇無不遍諭〔三〕,而無除。今夢黃熊入於寢門〔四〕,不知人殺乎,抑厲鬼邪〔五〕!」子產曰:「以君之明,子為大政,其何厲之有〔六〕?僑聞之,〔七〕昔者鯀違帝命,殛之于羽山〔八〕,化為黃熊,以入于羽淵,〔九〕實為夏郊〔一0〕,三代舉之〔一一〕。夫鬼神之所及〔一二〕,非其族類,則紹其同位〔一三〕,是故天子祀上帝〔一四〕,公侯祀百辟〔一五〕,自卿以下不過其族〔一六〕。今周室少卑〔一七〕,晉實繼之〔一八〕,其或者未舉夏郊邪?」宣子以告,祀夏郊,〔一九〕董伯為尸〔二0〕,五日,公見子產〔二一〕,賜之莒鼎。〔二二〕

  〔一〕 簡公,僖公之子嘉也。成子,子產之謚,鄭穆公之孫、子國之子也。

  〔二〕 贊,導也。

  〔三〕 諭,謂祭祀告謝。

  〔四〕 公夢熊似羆。

  〔五〕 人殺,主殺人。厲鬼,惡鬼。

  〔六〕 大政,美大之政。

  〔七〕 僑,子產名。

  〔八〕 帝,堯也。殛,放而殺也。

  〔九〕 羽山之淵,鯀既死而神化也。

  〔一0〕禹有天下而郊祀也。

  〔一一〕舉,謂不廢其禮。

  〔一二〕吉凶所及。

  〔一三〕紹,繼也。殷、周祀之是也。

  〔一四〕上帝,天也。

  〔一五〕以死勤事,功及民者。

  〔一六〕族,親族也。

  〔一七〕卑,微也。

  〔一八〕謂為盟主統諸侯也。

  〔一九〕為周祀也。

  〔二0〕董伯,晉大夫。神不歆非類,則董伯其姒姓乎!尸,主也。

  〔二一〕祭後五日,平公有瘳,故見之。

  〔二二〕莒鼎出於莒。傳曰:「賜子產莒之二方鼎。」方鼎,鼎方上也。


  20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一〕,無以從二三子〔二〕,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對曰:「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三〕,其宮不備其宗器〔四〕,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于諸侯〔五〕,諸侯親之,戎、狄懷之〔六〕,以正晉國,行刑不疚〔七〕,以免於難〔八〕。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慾無藝〔九〕,略則行志〔一0〕,假貸居賄〔一一〕,宜及於難,而賴武之德,以沒其身。及懷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一二〕,可以免於難,而離桓之罪,以亡於楚〔一三〕。夫郤昭子〔一四〕,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恃其富寵,以泰于國〔一五〕,其身尸於朝,其宗滅於絳。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一六〕,其寵大矣,一朝而滅,莫之哀也,唯無德也。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以為能其德矣〔一七〕,是以賀。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弔不暇,何賀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將亡,賴子存之,非起也敢專承之〔一八〕,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賜〔一九〕。」

  〔一〕 實,財也。

  〔二〕 從,隨其賻贈之屬。

  〔三〕 上大夫一卒之田,欒書為晉上卿,而又不及。

  〔四〕 宮,室。宗器,祭器。

  〔五〕 越,發聞也。

  〔六〕 懷,歸也。

  〔七〕 疚,病也。

  〔八〕 免弒君之難。

  〔九〕 藝,極也。桓子,欒書之子黶。

  〔一0〕略,犯也。則,法也。

  〔一一〕居,蓄也。

  〔一二〕懷子,桓子之子盈也。

  〔一三〕亡,奔。

  〔一四〕郤至也。

  〔一五〕奢泰於國。

  〔一六〕三卿,郤錡、郤犨、郤至,又有五人為大夫也。

  〔一七〕能行其德。

  〔一八〕專獨承受。

  〔一九〕桓叔,韓氏之祖曲沃桓叔也。桓叔生子萬,受韓以為大夫,是為韓萬。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