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安溪县志(嘉靖版)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之一·地舆类

 

  《安溪县志》卷之一

  地 舆 类

  地舆,述职方也。民依方以生,君制方以理,故首"建置沿革",而考究其置县之始;次"星野",以观变也;次"山川"、"形胜",以定方也;次"疆域"、"隘堑"、"乡里",以居民也;次"风俗",以定习也;次"土田",重所天也;次"户口",重民数也;上赖下以供,故次"土产",次"贡赋",而君国有需;民赖水以耕,故次"水利",次"井泉",而旱涝有备;"坊表"之立,使民知所劝勉;"桥渡"之设,使民免于徒涉,故又次之。为《地舆类》第一,其目十八。

  一、建置

  先王封建,地有定则,民有常居,此长治久安之计,万古不可易者也。自秦罢封建、立郡县以来,土地分裂废置。安溪自隋迄今远矣,历代因时立制,沿革不同。今据《郡志》而考订之,使后来有所考焉。志《建置》。

  安溪县在泉州府西一百十五里,本隋南安地。唐咸通五年,析西二乡置小溪场。五代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南唐使詹敦仁监场事,以"地沃人稠,溪通舟楫,可置县"请于清源节度使留从效,从之,遂置县治。宣和三年,寇盗蜂起睦州清溪洞,时恶其名,改为安溪。

  元仍旧。

  国朝因之,属泉州府,统四乡,编户一十七里。

  二、星野

  分野之说,其来尚矣。自《周礼》、《春秋传》以及历代史志,莫不备载。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象相去,虽若绝远,而感召灾祥,捷于影响。郎官职宰百里,上应列宿分星之地,所以观天象、验灾祥,则政治之得失可知矣。志《星野》。

  《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而《史记正义》及两汉、晋、隋、唐、宋历代史书,皆以斗、牛、女三星为吴越之分。唐一行以山河两戒推之,所谓南纪者,东循岭儌、东瓯、闽中,盖在云汉下流之国。(唐书《天文志》云:"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北戒自三危至朝鲜,是谓北纪,所以限戎狄也;南戒自岷嶓至东瓯、闽中,是谓南纪,所以限蛮夷也。"故《星传》谓:"北戒为胡门,南戒为越门。")但吴越之地在南,而星纪在北,其相配之理有未明焉。贾公彦以诸国始封之日,岁星所在为其分。(盖吴越受封之日,岁在斗牛之次也。)郑夹漈则有:"古人封国,命以主祭之说。"(如商丘主辰、大夏主参之类,则吴越之封,亦主斗、牛、女之祀也。)太史苏伯衡谓:"一行之言疏远,天有三垣,紫微、太微皆将相辅弼之位,天市下垣而列国星宿在焉。"(垣之星曰"吴越",其余则宋、燕、齐、魏诸第六国及东海、南海、河间、河中,凡二十二里。)盖地有是形则有星。(地有吴越诸国之形,而天有市垣诸国之星,如水火金木土之形在地,而其象在天为五星也。)曰分野者,指列星所属之分而言,初不谓地也,(列国各有星,而十二次又为列星所属之分,所谓星土者也。其国在此,而星在彼,虽不相配,而其象未尝不相属。)

  国朝《天文志》以闽郡邑并属斗、牛之分,《一统志》则以为牛、女之分。诸说各明一理,皆不可废。备录之,以俟君子考焉。

  三、山川

  名山大川,钟灵毓秀,功用非小。况封内山川,亦守土者之所有事。安溪僻落一隅,而山岩溪洞,秀丽澄莹,皆可书也。志《山川》。

  山

  《尔雅》云:"土高有石曰山。"释云:"山,产也。言生产万物,山顶曰'冢',山脊曰'岗',大而高者曰'嵩',小而高者曰'岑',锐而高者曰'峤',卑而夭者曰'扈',小而众者曰'巍',有草木曰'岵',无草木曰

  '垓'。"安溪之山,分光展势,翠黛画屏,其大而有名者凡五十四山,各考注其下:

  凤 山 在县治北,一峰峙立,分为两翼,若凤翥然,故名。一名凤髻山,又名展旗山,实县治之主山,一方之巨镇也。文凤山山人序略曰:"山深窅而袤长,虚静而广漠,珍禽奇羽集于中尤多。故曰凤山。"

  黄龙山 在永安里,又名登高山。上有石如帽、如床几状。重九之日,人多登眺,下有黄龙津,又名龙津山。

  三公峰 在永安里,一名丽碧山,又名文笔峰。其山三峰,中差低,两旁高耸,似"公"字。登其顶,可望见海,峰之旁有龙水岩。东峰之顶有池,大旱不竭,石棋盘古迹

  在焉。

  驷马山 在新溪里,势若驷马奔腾,故名。

  北观山 在永安里北地湾边。其山有石笋,高五丈,曰"牛心石"。

  金龟山 在永安里,邑之水口山也。其形如龟,旧有谶:"龙向江头跃头角,龟向东缠开祥瑞。"谓黄龙、金龟二山也。

  黄檗山 在永安里,一名南山,又名午山。地理家目为应真山,为一邑众山之宗。谷邃林深,有神仙灵迹。山之半有五峰岩,近为泉宦混管,树木砍殆尽,山反失秀。

  产坑山 在永安里,乃宋处士周朴所居之所。其前有塘,又名周塘山。

  象 山 在永安里,南安界,又名象运山。

  林尾山 在永安里,旧有漏泽园。

  宫 山 在永安里,里有磐石,可坐数十人,石中空虚形如宫,故名。

  牝牡山 在永安里,因此牝牡山俗呼为"公母林",今呼"方母林",误矣。

  旗 山 在永安里,山势逶迤,若旗之掩映然,又名马旗山。

  阆 山 在永安里,俗名"浪来山",以山势之来似浪,故名。

  高田山 在长泰里,即南安界之高田山也。

  罗汉山 在长泰里,山下为罗渡。

  大眉、小眉山 在长泰里,其形如眉,故名,又名眉田山。黄锐有诗,见《文章志》。

  蓬莱山 在崇善里,有清水岩,岩之下出泉,四时不竭。

  白叶坑山 在龙兴里,产白竹叶,故名。

  阳益山 在龙兴里之东。

  高旗山 在常乐里,其形如旗。

  南斗山 在还集里,上有六小山,布列如南斗,故名,其后有岩。

  后洋山 在龙兴里,其山最高,下有大洋田,一名大洋山。

  双髻山 在感化里,一名碧翠山,即魁星岩山,二峰壁立如髻,势甚峭绝。

  天马山 在龙兴里,山形驰逐如马奔状,故名天马山。

  陈五郎山 在感化里,其山最高。登其巅,晴明远眺可见海。上有石平广,裂痕如砌,有仙人迹,旧名仙涉庭。下有龙潭,天旱祈雨,辄应。

  翠屏山 在感化里,一名大尖山,其山嶙峋苍翠。旧有道人因山盖屋。又曰太山岩。

  小尖山 在感化里,大尖之东。道人黄胜惠自永春来,居于此。

  三笏山 在龙兴里,三山并峙,故名。

  覆鼎山 在常乐里,永春县界,形似覆鼎。

  鲎 山 在来苏里,形如鲎鱼。山上多石,下有庙,又名猴山。

  升平山 在来苏里,鲎山之旁。

  东甲山 在来苏里,升平山之旁。

  铁矿山 在感德里,产铁,故名。

  桃洲山 在感德里,铁矿山之旁。

  雪 山 在感化里,古有庙。旧《图经》云:"山上有积雪。岁旱祷之,若岩溜滴沥,即雨。"

  同发山 在还集里,其山两峰巃嵸,为一里之最,又名铜钹山。

  朝天山 在还集里,山高,势若插天然。

  坑源山 在还集里,两旁高耸百余丈,中一坑深。上有普陀庙。

  佛天山 在崇信里,其形如佛,又名佛耳山。詹清隐爱此山之胜而隐焉。

  九峰山 在崇信里,佛耳山之前。詹清隐作望云亭对之,目曰:"九仙山"。

  北岩山 在崇信里,上有石鼓、石棋盘古迹在焉。

  虎耽山 在龙兴里,俗名虎空山。

  龙踪山 在新康里,山势蜿蜒,石上有龙迹,故名。下有庙。

  石鼓山 在龙涓里。旧传:有仙抱石如鼓置石盘上。下有穴,广丈余,有石如兔,仰首望石鼓。俗谓"玉兔望月"。有仙人手抱痕及脐迹尚存。

  笔架山 在龙涓里,三峰并秀,形如笔架。

  弥勒山 在新康里之东,高大圆顶,形如弥勒佛,为一里之镇。

  龙塘山 在依仁里,下有龙王庙。

  龙门山 在依仁里,山势若崖,两石夹峙如门,古"龙门驿"以此得名。

  卢 山 在依仁里,卢禅师所居之地,因以卢名山,山下有上乘、净果、超觉三院。

  铁峰山 在依仁里,其山高耸,山顶石起数丈如铁砧,俗名"铁砧山"。

  荷叶山 在依仁里,形似荷叶,故名。

  白菊山 在依仁里,山多白石,望之如菊。

  乌岩山 在依仁里,下有青林岩。

  岭

  地理相隔,辟山通之,远近高卑,悉因山势,商贾贸

  易,往来无阻。昔张九龄开大庾岭,至今人德之。安溪四通多岭,而开砌之力,亦有司所当知者,凡九岭,各考注于下:

  大 岭 在县西北,通崇善、感化里及永春县。

  寓思岭 界在龙兴、感化二里。

  吟诗岭 在崇信里。

  石人岭 在崇信里,岭上有巨石,形如人。

  龙门岭 在依仁里,路通同安。

  东 岭 在依仁里,通同安界。

  磨枪岭 在新康里,山岭险山戏,通长泰县界。

  打鼓岭 在来苏里,通永春界。

  石梯岭 在龙涓里,巨石高峻,有五十余层。

  岩

  山产万物,石多为岩。古今高士,登眺舒怀,辄形诸题

  咏。安溪峭壁悬崖,云藏霞映,其胜者凡二十四岩,各考注于下:

  龙水岩 在永安里三公峰旁。宋令陈复斋扁曰"定公岩",盖乡民供奉定公佛也。

  五峰岩 在永安里午山旁。宋释头陀所居,又名头陀山。

  仙姑岩 在永安里阆山岩、五峰岩之间。相传有马氏女入岩中采花成仙,故名仙姑。宋有扶风马大仙庙。

  阆苑岩 在永安里阆山之半,陈普足显迹于此。岩后有巨石,中罅,其上平广可坐数十人。

  清水岩 在崇善里,即蓬莱山岩也。宋绍兴间建,道人陈普足居此。岩之左有清泉,四时不竭。士夫多题咏,见《文章志》。

  太山岩 在感化里,即翠屏山岩也,道人黄惠胜居此,乡人为堂以祀。隆兴间,主簿叶延寿题云:"自昔吾泉出异僧,清溪今又两岩兴。"两岩,谓太山、清水二岩也。

  魁星岩 在感化里碧翠山之半,又名碧翠岩。

  狮子岩 在感化里,旧名欧岩。宋淳熙间,道人张法慈创居。

  惠林岩 在来苏里。宋乾道庚寅,崔道人集众修行之地。嘉定辛未,陈复斋扁额"惠林",又名月峰岩。

  达磨岩 在还集里。本名玳瑁岩,宋僧达磨创居,故又名达磨岩。有石狮,陈复斋扁"狮子峰"三字。

  太湖岩 在还集里,宋道人张道源创居。岩有大石,高数丈,立于左,有数簇立于右,有石龟、石狗、石蛇异迹。

  九仙岩 在崇信里。宋有名僧来此,一日腾空而去。又名罗汉岩,又名罗汉山。

  乌石岩 在龙涓里。其石如屋,方圆十余丈,宋释头陀居之,名曰"护国岩"。岩东有小窦,相传其中出米,仅赡居岩者。后人凿而大之,遂不复有。

  洪恩岩 在新康里。岩右有漈水百余丈,树林幽静,人称胜景。

  碧水岩 在新溪里。岩背有石,可容百余人,水出于下,号曰"碧水"。

  瑞莲岩 在依仁里乌岩山下。有石室可容二百余人,前有池,曾出双莲。下有法轮、惠岩、净土三院,或云垂绫岩。

  青林岩 在依仁里贵湖乌岩山下,今名龙安岩。前有石笋卓立溪心。五季间,有清豁禅师居于此。宋淳熙八年,道人了员迹其石,结茅为舍,后拓为殿堂。陈复斋记之。

  慈济岩 在依仁里铁峰山。

  大平岩 在崇善里。

  水湖岩 在光德里。

  新 岩 在光德里。

  圣泉岩 在新溪里。

  天宁岩 在还集里朝天山之巅。

  石

  《物理论》:"土精为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胳之生爪牙也。"《博物志》云:"地以石为骨,六帖月林国,有石方数百里,光明澄彻,可鉴人肺腑。人有疾,辄照其形。"此非地之精乎?安溪之石,奇形怪状,大而有名者凡九石,各考注于下:

  纱帽石 在县治蓝溪之旁,以形似故名。

  莲花石 在永安里月娘潭中,石出水高三丈余。

  应 石 在新溪里驷马山。石广二十余丈,人呼之则应。

  虎跳石 在崇善里。蓬溪中有四石,高丈余,有巨人迹及虎迹,俗名仙人跳。

  驿口石 在依仁里旧龙门驿口,故名。其石高百余丈,有仙人迹在。

  白胸石 在新康里,略似人形。天旱,石带白云则雨,农家以此为验。

  龙虎石 在新溪里赤岭乡。两石相对,一高而青,一伏而白,俗呼龙虎石。

  仙人台石 在还集里。石台高峭,垂漈百丈,水声如雷。上有柑橘、桃李、仙人迹在焉。

  芹 石 在新溪里,分守吴公镌"芹石"二字。

  溪

  《尔雅》云:"水注川曰溪。"诸山之水,归而合流,有燕尾之分,可通舟楫。安溪急滩清湍,水声波影,惟蓝溪为大。凡四溪,各考注于下:

  蓝 溪 在县治南,即龙津渡。发源万山中,环绕一邑,水清而莹。

  下湖溪 在还集里。自铜钹山发源,下至龙兴里。

  湖头溪 在感化、来苏二里之间,乃蓝溪之上流。相去五十余里,溪水深广,旁居稠密,舟楫往来不绝。

  龙潭溪 在龙兴里,通舟楫抵源口渡。

  湾

  湾,水之曲流也。安溪清流,屈曲者多,特录此湾,因其有状元之谶也。泉州,宋绍兴三十年状元梁克家,庆元五年曾从龙,迨今久矣,时当再出。录之,盖有期待之意也。今考注于下:

  北地湾  在县治东北观山下,溪流回环县治如玉带。相传古谶:"水流北地湾,安溪出状元。"

  潭

  深水曰潭。《杜诗》云:"清溪光有蛟龙窟。"言龙潜之所,岁旱祷雨而龙出焉。唐韦坚为水陆运使,开广运潭以通漕,帝大悦,是利舟楫也。安溪澄清碧莹凡六潭,各考注于下:

  黄 潭 在县治东五里许大溪之中。

  月娘潭 在永安里阆山岩下。相传下有大钟,阴雨则浮。大旱而雩,有鼋出波心即雨。或呼为月潭,盖其形如半月也。

  白濑龙潭 界在来苏、感化二里。旱鸣则雨,雨鸣则晴。

  龙踪庙潭 在新康里。潭之侧有巨石,石有龙迹。

  龙塘庙潭 在依仁里。由大洋至龙门岭,有庙潭悬瀑数十尺,二石壁夹立,阔可二丈,前有拜石。旧传尝祷雨,有龙见。今遇旱祷之辄应。

  龙 潭 在长泰马坑山后。有三潭,下一潭最深,龙王庙在焉。岁旱祷之,灵应不爽。嘉靖七年二月,旱甚,知县黄怿免冠,率士民祷于潭下,三步一拜,果雨。嘉靖三十一年六月旱,知县汪瑀徒跣祈水路拜,雨辄应。

  滩

  《陈史》言:"赣水旧有二十四滩,多巨石。"则滩必有石,鼓怒砰磅,鳞奔势险。操舟者非熟于水势,必有覆舟之虞。宋张逸知青州,有二松柏滩,水暴涨,多覆舟。逸祷江神,而滩徙五里。则滩之险,得贤良守令亦能去之如韩愈之鳄鱼类也。安溪滩类赣溪、建剑,有名者凡二十有二滩,各考注于下:

  马上滩 在感化、来苏二里之间,长半里许。

  渊 滩 在来苏里田头山下。嶙石百丈许,水自曲而出,舟运至此甚危。安溪之滩,此其最险者。

  家蓝滩 在龙兴里源口渡下。势甚奔激,水大更为患。

  汤港滩 在崇善里蓬溪汤之旁,长一里。

  便峒滩 在崇善里,一名蓬峒滩。

  仙人跳滩 在崇善里,滩旁石有仙人迹。

  流倒藤滩 在崇善里,长一里。

  溪口滩 在崇善里。水平,舟楫无患。

  芒洲滩 在崇善里,旁有嶙石。

  石圳滩 在崇善里。长二里,水中石多巉岩,水涨多溺舟。

  东渊滩 在崇善里石圳滩之下。

  芦濑滩 在县西凤池涧之下。水急而直,行舟快利可观,为八景之一。

  学前滩 在县治东南儒学前。有二港水,港水涸舟运不通。

  葛盘滩 在坊、永安二里之间。旁有巨石磐可垂钓;中有深潭,水涨多覆舟。

  桶钩滩 在长泰里,又名柳巷滩。

  石佛前滩 在长泰里。旁有巨石如佛状,故名。

  参峒滩 在长泰里。水平,行舟无滞。

  夹门滩 在长泰里。长一里,石多水险。

  象前滩 在长泰里。水中石多险恶,旁有山如象形临溪,故名。

  溪友滩 在长泰里。有一港,水大舟由大港,水涸由小港。中有犁壁石甚峭,舟人慎之。

  西渊滩 在长泰里,不妨舟运。

  田隙滩 在长泰里南安县界,滩狭而急。

  温汤

  《博物志》:"凡水源有石流黄,其泉则温汤、温泉也。"《三秦记》:"骊山汤,以牲祭之乃得入,可以去疾消病。"安溪汤泉存者凡六处,各考注于下:

  蓬溪汤 在崇善里溪旁,旧名便付汤。

  横山汤 在感化里。石砌有亭,岁久倾圯。国朝洪武辛巳,主簿刘文忠砌池重建。宣德乙卯,里人建石桥下旁。景泰五年,李炳重修。

  金 汤 在依仁里龙门溪旁,旧名上汤。

  叶 汤 在依仁里龙门溪旁,旧名下汤。

  大深汤 在感德里大溪村。

  温泉汤 在龙兴里唐家村。

  坑冶(附)

  龙崇银场 在崇信里。宋熙宁二年发矿,元丰元年封闭,久废。

  清洋铁场 在龙兴里。宋熙宁开,今废。

  铁矿山铁场 在感德里,地名潘田。立铁炉八座扇炼,递年纳课,今炉废而课犹存。

  四、形胜

  古之圣王,辨方正位,建置疆域,必据山川形胜,或背邙而面洛,或襟江而带湖,皆相度其地,非徒为美观也。安溪亦泉郡西南胜地,古人云:"在德不在险。"此又司民社者所当知也。志《形胜》。

  东濒溟海,西北连汀、漳。(宋《本志》)

  三峰玉峙,一水环回。(詹清隐《县记》)

  黄龙内顾,朱凤后翔。(同上)

  发冈自乾、亥而来,转势从辛、兑而入,向丙、巳以奉离明之化,流寅、甲以伸震叠之威。(同上)

  北自仙游、永春来,由坎峰逆上乾戌,回转为壬。(地理家云)

  其东有展旗山,西有丽碧山以为辅翼。东南则金龟山以填水口。一峰峙立,分为两翼,若凤翥然。凤山之北,则高旗、高盖诸山,相为盘薄。(《泉州府志》)

  县郭四依山,清流下如驶。(朱晦翁留安溪诗)

  凤麓春阴、龙津夜月、阆岩夕照、薛坂晓霞、芦濑行舟、葛磐坐钓、东皋渔舍、南市酒家。(《旧志》八景)

  山深窅而袤长,虚静而广漠,珍禽奇羽集于中者尤多。(《郡志》)       

  山水环合。(《八闽通志》)

  大溪横流,龙山拱峙。金龟之东为三公峰,其下为黄龙渡。由陆而至者必出其途,由水而运者必会流而下,真东南形胜之地也。(《旧志》)

  五、疆域

  先王建邦国,必制其封域,正其疆界,使司民者各专所守,而不至于虞芮之争、汶阳之侵也。安溪僻在温陵之西,周围广袤三百一十七里,官知固守,民乐安居。志《疆域》。

  疆域之内,地理之至到舆陆之所经:

  东至南安县界二十五里(以高田山为界)。

  西至龙溪县界一百六十里(以银场为界)。

  南至南安县界一十里(以笔架山为界)。

  北至永春县界五十五里(以吉漈岭为界)。

  东南至南安县界二十五里(以大宇桥为界)。

  东北至南安县界二十五里(以眉田山为界)。

  西南至同安县界六十里(以东岭为界)。

  西北至漳平县界一百五十里(以龟铜地为界)。

  东至泉州府一百五里,至省城五百一十五里,至南京三千三百六十里,至京师七千三百六十里。

  水源之所出,流派之所经,凡二支:

  一支自北由常乐里建口渡,至于来苏里下林渡(感德之铁矿、常乐之覆鼎等山诸水至渡,未可以舟,及还集之釉吹壬街钏狭髦料铝侄桑缓笾墼耸纪?;由下林渡至于龙兴里源口渡(来苏里之升平山诸水至渡,稍下为渊滩,当溪阻石数百丈,水从石罅而出,旧时舟运止源口渡。正统间,邑人李森凿而通之,今至下林渡);由源口渡,至于县治西北吴埔渡(龙兴里之白叶坑山、后洋山,崇善里之阳益山、大帽山诸水皆至渡)。

  一支自西北由崇信里、新康里、新溪里、依仁里至大洋渡,归薛坂渡(崇信里之北岩山、根竹山、吟诗山,新溪里之龙踪山、罗岩山诸水,皆自新溪里至渡。依仁里之乌岩山、龙塘山诸水,又自上汤桥、西洋桥至渡;下为澳下滩,不可以舟;下五里为澳下渡,通小舟;又下为凌渊渡,溪流稍大,归于薛坂);吴埔、薛坂二渡又合为一,入常洲渡、黄龙渡,环绕于县(古号水城);东下罗渡至南安县珠渊渡,抵晋江入于海(自珠渊以下皆平水,可夜航至郡)。

  又,九峰山水,逆流自东北入漳州龙溪县九龙江。其同发山有水别派逆流,自西北入漳州长泰县,不入常洲渡。

  六、屯堡

  用兵者,坐胜为奇;制敌者,据险为先。故汉将毙虏,屯卒金城;元师侵宋,筑堡鹤山。安溪崇山茂林之区,时有盗警,其潜聚出入,各据要害,使非置堡守御,以扼其冲,则何以伸震叠之威,而豫暴客之防哉!志《屯堡》。 

  白叶坂堡 在崇信里白叶坂口。按:嘉靖二十六年,贼首陈日晖聚党据覆鼎诸岗,不时出掠,路皆经由于此。佥事余公爌亲捣其穴,乃知此地为贼冲,遂具奏筑堡以扼之。既得请,知县汪公瑀提督力成其事,乃以官银分给各里十班,依丈营造。其制依山设险,围以石城。周环一百三十丈,上覆楼房,以栖屯兵。中盖分司厅一座,东为巡检司,移源口渡巡司就之,而以弓兵一百名隶焉;西为守御千户所,以泉州卫千户点拨,而以输戍官军二百名隶焉;两兵协镇,足以弹压奸萌。诚使司职事者,皆能谨巡逻,时盘诘,则汀、永诸寇,亦当从此稍缉矣。但泉军远戌山中,地无米市,未免裹粮以行,虽尝制以文官稽察,而私放之弊,终亦难逭。闻诸父老言:"当以本县原派永宁仓本邑米二千九百六十石,还纳本县,俟戌军入堡经县之日,唱名关支,军到则得支粮,若虚名则难得米。既可以省其远带之劳,亦可以杜其卖放之弊矣,一举两得,是为良策;假欲置之本堡,又恐事或不测,反为盗粮之资耳。"盖本县先因无军,故粮米转输外卫,以给军饷;今既设堡,反仍旧漕运于晋江之地,而府中军士却带粮入戌,事涉颠倒,法所当更。且戍军二百名,年该米二千八十石,方之原纳永宁仓额数,亦颇相当。为当道者,诚能将广平仓米拨纳永宁仓,安溪派于永宁仓者取回本县,则里催飞輓之役,一旦可蠲,而军士齐戌之法,百年不废,宁非官民之大利哉。

  白叶坂田 (附):贯崇信里白叶坂坑口等处,为窝家贼田。分巡余公爌题准没官,知县汪瑀亲行丈量,得田二百三十四亩七厘,分给弓兵屯种,年征其税,以备兵饷。后以官军耕种不便,知县汪瑀准其诉,拟照役官田,则募附近居民分佃入租,申详分巡道汪,转详察院曾依拟,见立白叶坂堡,编入崇信里云。

  七、隘堑

  古设险以守国,重门以御暴,则城郭、隘堑之制,有民社者所不容缓者也。安溪僻在泉郡西,旧无城池,但立隘以固守一邑。志《隘堑》。

  安溪县本南安地。唐咸通五年,析西二乡置小溪场。场左右两营,西北为土堑,置二石隘门,自县东溪延凤山,直抵县西凤池桥,延袤二千二百一十一丈(建置年月无考)。宋绍兴间,有将校胡安,尝于西隘射退巨魁,邑赖以全。庆元间,知县叶有秩,更置东隘门,名曰"朝天"。宝庆间,邑人主簿黄商楫,乃倡为建楼于上,更名"行春",西隘门名曰"通安"。嘉定间,知县谢映复修。宝庆元年,邑人县尉黄始振,乃倡为建楼于上。土堑岁久倾圯,而石门旧基尚存。

  国朝正德间,知县王廷佐重建。又建南隘门,扁曰"迎恩亭"(今更名龙津楼)。东曰"迎仙阁"(即下隘门),西曰"瑞妆亭"(即上隘门,余小门迁徙无常,不复纪)。

  东岭隘 在依仁里东岭山之下,与同安连界。正德十年,知县彭黄建。

  典林隘 在崇信里,通长泰县。正德十一年,知县彭黄建。

  眉田隘 在龙涓里,通潮、漳二州。正德十三年,知县张俊建。

  大深隘 在感德里,通石珠岭及漳平县界。弘治四年,强贼温文进立寨于此。正德十年,知县彭黄建。

  磨枪隘 在新康里,与长泰县连界。正德十三年,知县张俊建。

  打鼓隘 在来苏里打鼓岭之下。嘉靖三年,强贼新大总于此匝营。正德十六年,知县龚颖建。

  东溪隘 在崇善里卓埔山之下,通永春界。嘉靖元年,知县龚颖建。

  燕尾隘 在龙涓里,通龙溪县界。嘉靖二年,知县龚颖建。

  鳌岭隘 在崇信里军寨山之下,通龙溪县界。正德十年,知县彭黄建。

  白泥隘 在长泰里,与南安连界,通晋江,抵府城。嘉靖二年,知县龚颖建。今废,有木栅在焉。

  桃舟隘 感德、常乐二里之间,西通长泰,北接永春,实盗贼往来之冲。知县汪瑀,拟于白叶堡弓兵内,拨三十名分番防守,量置公馆、营房,以栖兵卒。申请分巡道汪,转详察院曾,俱已依拟,方今兴造。

  以上十一隘。

  八、乡里

  《地提总》"乡之为言,向也,众所向也;里之为言也,众所止也。"古者五十家为一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至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置三老,职教化之事。故敬敏仁恤之书于闾,孝弟姻睦书于族,德行道艺之书于党,此周人之教也。今朝之制,分里编户,有乡、有里、有都,远近民相率为善,此先王建国遗制也。志《乡里》。

  在 坊

  置县之初,增以南安近地,析为四乡,统十六里十有八都。国朝始以在县治为坊,乡及里仍旧,而无都。凡统图四十有二,后省为一坊十五里,统图一十七。

  归善乡

  长泰里一图 在县东一十里,旧为第一都。

  永安里一图 在县治南隔渡,旧为第二都。

  光德里一图 在县西五里,旧为第三、四都。

  依仁里一图 在县西南二十里,旧为第五都。

  积德乡

  新溪里一图 在县西北二十里,旧为第六都。

  新康里一图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为第八都。

  崇信里一图 在县西北八十里,旧为第八都。

  龙涓里一图 在县西北一百里,旧为第九都。

  金田乡

  龙兴里一图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为第十都。

  还集里一图 在县西北七十里,旧为第十一、十二都。

  还集里二图 在县西北七十五里,嘉靖元年分析。

  感德里一图 在县西八十里,旧为十三都。

  常乐里一图 在县东北八十里,旧为第十四都。

  修仁乡

  感化里一图 在县北五十里,旧为第十五都。

  来苏里一图 在县东北五十里,旧为第十六都。

  崇善里一图 在县东北四十里。旧有清源里,为第十七都,而崇善里为第十八都。国朝正统间,始以清源并归本里。

  已上四乡一十七里,远近不一,居民善恶不同。嘉靖六年,知县黄怿,申明圣谕,及仿蓝田吕氏、古灵陈氏,作《乡约》一篇,颁示居民读《约》法:

  首读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莫作非为。"

  次读蓝田吕氏乡约曰:"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次又读古灵陈氏教词曰:"为吾民者,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夫妇有恩,男女有别,子弟有学,乡闾有礼,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婚姻死丧邻保相助,无堕农业,无作盗贼,无学赌博,无好争讼,无以恶凌善,无以富吞贫,行者让路,耕者让畔,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则为礼义之俗矣。"

  终读本县禁约曰:"一禁火葬,二禁赌博,三禁教唆词讼,四禁投献田地,五禁男女混杂,六禁僧道娶妻,七禁私开炉冶,八禁盗宰耕牛,九禁伪造假银,十禁般演杂剧,十一禁社保受状,十二禁教读乡谈,十三禁元宵观灯,十四禁端午竞渡。是皆责之约正,用以督劝。"

  九、风俗

  观赤子始生,其啼声则一,及其既长,言语不同,暨所嗜亦异,非其所习然欤?风俗之有系于习也尚矣!安溪之俗,或醇或漓,因人变化虽不同,然亦顾司政、教者所以导之何如耳。故书,俾观风者,知所教焉。志《风俗》。

  安溪,泉支邑也。其地土沃人醇,素号易治。西北多山岭,民附谷以居。甲乙相失,无复聚落。风气柔而不悍,事有忿輙争,获伸即止,故民无远逮之狱。近县数都,彬彬业儒,盘郁山村,则罕诵诗书。疾信祷,不多服药。治丧颇用浮屠,诗礼家易以奠祭,富者厚葬而越礼,贫者火化而棺以瓦。冠昏之仪,多循泉俗,衣履习尚,亦随而变。桑柘少植,惟种木绵。女工织紝,冬绵夏葛。洋田则种二季,膏田植以糯稻;依山之户,垒石而耕。人少出赘,贫甚不为僧道。民树艺而外,百无能解。商贾百工艺业,咸远人擅之,以有其利;至于书计,亦且仰于外人;渔盐橘果之利,转贩自外而至,利射一倍,兹并狃于慵逸矣。初时颛尚质啬,故民殷而耻逋负,迩则侈美相高,用度糜费,民间稍益匮乏。坊市中尤事花鸟,击筑、弹筝之声,达于宵夜,浸失朴笃之风,识者病之。幸其中有异资,不混流俗,尚知重礼教、崇信义,今之有司又雅知表正,庶可以革薄从忠,而冀见于太古之遗云。

  《旧志》:土沃人醇,俗尚朴野。(宋《本志》)

  掌地成田。(宋处士黄锐诗)

  民淳讼简,素称易治。(王十朋《止讼文》)

  儒者安于闾里,以漂泊为病;仕者守其途,辄以奔竞为羞。(宋《郡志》)

  人好佛事。(《图经》)

  重婚姻丧祭。(同上)

  槟榔代茶(槟榔消瘴,今宾客相见,必设此此为重。俗之婚聘,亦藉此以贽焉。《方舆胜览》)。

  病少服药,专事祭祷。(《旧志》)

  木少桑柘,妇罕蚕织。(宋《郡志》,今多织葛麻)

  狃于安逸,业儒者寡。(宋《本志》)

  民之有丧,富者则侈费而违礼,贫者则火化而伤恩。(《宋志》,旧载宋嘉定条例)

  其人乐善,素号佛国。(宋张阐《志》)

  素业诗书。(朱曹《修睦建学表》) 

  气候(附)

  气候多燠。(宋陈复斋《惠民药局记》)

  春夏之交,雨淖则有河鱼腹疾,蒸旱则瘴痞作焉。(同上)

  蓝水秋来八九月,芒花山瘴一齐发。(陈复斋诗)

  冬无冰雪,或不御绵。(宋《郡志》)

  岚阴常至午,阳景犹氛翳。(宋朱文公《留安溪诗》)。

  十、土田

  《禹贡》:"因土田而制赋"。盖土田乃民食之所出,国之所资,古天子巡狩,入诸侯之疆,必考其田野辟、否,而行庆、让。汉唐以来,察吏治者,亦以为重。盖邦本所系,长民者所当究心也。志《土田》。

  唐、宋、元

  土田顷、亩无考。

  国朝

  田亩备载赋役黄册。今自洪武二十四年造册,考至嘉靖三十一年。

  洪武二十四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三顷四十七亩五分三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三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厘;

  地一十顷六亩三厘;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六顷九十四亩八分。

  田一千一百七十九顷八十一亩一分;

  地三十九顷六十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永乐元年十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七顷七十四亩五分九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二十一亩八分六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顷六亩一分六厘;

  地三十九顷六十二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宣德七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三顷九十七亩五分九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田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四十四亩八分六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顷二十九亩一分六厘。

  地三十九顷六十二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正统七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四顷一十亩七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五十七亩九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顷三十九亩二分七厘。

  地三十九顷六十五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景泰三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四顷四十亩七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八十七亩九分一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顷六十九亩二分一厘;

  地三十九顷六十五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天顺六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四顷四十四亩三分八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九十一亩六分五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顷七十六亩九分五厘;

  地三十九顷六十一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成化八年、十八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四顷四十七亩三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七顷九十四亩五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顷八十亩八分七厘;

  地三十九顷六十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弘治五年、十五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五顷六十一亩七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二十九顷八亩九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一顷八十三亩二分七厘;

  地三十九顷七十二亩三分;

  山七顷四十一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正德七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六顷七十五亩五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顷二十二亩七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二顷二十五亩五分七厘;

  地四十顷八亩六分;

  山七顷七十六亩三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嘉靖元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七顷二十三亩。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官租田一百三十四顷三十二亩一分;

  职田二顷三十亩七分三厘;

  废寺田三顷六十二亩一分;

  今没官田五顷八十六亩七分;

  官学田四顷九十四亩四分。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官租地九顷八十亩五分;

  职地一亩二分;

  今没官地二十八亩二分;

  官学地五亩一分。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官学山五顷二十三亩七分;

  废寺山八亩。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顷七十亩二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二顷四十九亩八分七厘;

  地四十顷一十一亩一分;

  山七顷九十七亩;

  塘一十二亩三分。

  嘉靖十一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七顷六十三亩三分。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二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五十一顷六亩三厘。

  官租田一百三十四顷三十二亩一分;

  职田二顷三十亩七分三厘;

  废寺田三顷六十二亩一分;

  今没官田五顷八十六亩七分;

  官学田四顷九十四亩四分。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官租地九顷八十亩五分;

  租地一亩二分;

  今没官地二十八亩二分;

  官学地五亩一分。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官学山五顷二十三亩七分;

  废寺山八亩。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一顷一十亩五分七厘。

  田一千一百八十二顷六十六亩七厘;

  地四十顷一十五亩一分;

  山八顷一十七亩一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嘉靖二十一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三百九十六顷六十六亩四分三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四顷六十亩七分三厘。

  田一百四十九顷一十四亩三厘。

  官租田一百三十四顷四十亩一分;

  职田三十亩七分三厘;

  废寺田三顷六十二亩一分;

  今没官田五顷八十六亩七分;

  官学田四顷九十四亩四分。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官租地九顷八十亩五分;

  官职地一亩二分;

  今没官地二十八亩二分;

  官学地五亩一分。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官学山五顷二十三亩七分;

  废寺山八亩。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二顷五亩七分。

  田一千一百八十三顷二十一亩七厘;

  地四十顷一十五亩一分;

  山八顷五十七亩二分三厘;

  塘一十二亩三分。

  嘉靖三十一年造册

  官民田地、山塘一千四百一顷五分四厘。

  官田、地、山一百六十三顷九十四亩六分四厘。

  田一百五十四顷四十八亩一分四厘。

  官租田

  职田二顷三十亩七分三厘;

  废寺田三顷六十二亩一分;

  今没官田

  官学田四顷九十四亩四分。

  地一十顷一十五亩。

  官租地九顷八十亩五分;

  职地一亩二分;

  今没官地二十八亩二分;

  官学地五亩一分。

  山五顷三十一亩七分。

  官学山五顷二十三亩七分;

  废寺山八亩。

  民田地、山塘一千二百三十二顷五亩七分。

  田一千一百八十二顷二十一亩七厘;

  地四十顷一十五亩一分;

  山八顷五十七亩二分;

  塘一十二亩三分。

  屯田

  永宁卫左所计三十三顷六十亩,坐本县光德、永安等里。

  永宁卫右所计一十五顷,坐本县新溪、来苏等里。

  永宁卫中所计一十六顷八十亩,坐本县新溪等里。

  永宁卫前所计三十三顷六十亩,坐本县崇善等里。

  永宁卫后所计六十七顷二十亩,坐本县龙涓、崇信等里。

  十一、户口

  《周礼》:"男女生齿皆书,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重邦本也。"历代以来,使者巡行郡邑,必先考口丰耗,而示劝惩,此抚字之政,所当加意也。志《户口》。

  唐开元后,户口始有可考,然甚疏略。及宋至道间,诏更籍天下户口。元丰八年,又挈主客户归籍,以丁力、资产轻重差役。

  宋

  淳祐间,主户一万三十五户,客户五千三百八十二户;主丁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二丁,客丁六千二百七十三丁。

  元

  以南北人户,分为十等,立法科差,其详不可考。

  国朝

  每十年攒造赋役黄册,书其户口,以定版籍,然非良有司,而妄增欺隐之弊,终莫能免也。今自洪武二十四年,考至嘉靖叁拾壹年造册。

  洪武二十四年造册 人户一千九百八十户,人口九千一十六口。

  永乐元年造册 人户二千六户,人口九千五十四口。

  永乐十年造册 人户二千一十九户,人口九千八十六口。

  宣德七年造册 人户二千三十五户,人口九千一百一十二口。

  正统七年造册 人户二千四十八户,人口九千一百三十口。

  景泰三年造册 人户一千六十四户,人口九千一百五十六口。

  天顺六年造册 人户一千七十六户,人口九千一百八十九口。

  成化八年造册 人户二千九十四户,人口九千二百一十一口。

  成化十八年造册 人户二千一百九户,人口九千二百三十六口。

  弘治五年造册 人户二千一百二十一户,人口九千二百六十五口。

  弘治十五年造册 人户二千一百四十三户,人口九千二百九十九口。

  正德七年造册 人户二千二百六十三户,人口九千三百四十二口。

  嘉靖元年造册 

  人户二千三百九十四户,人口九千八百七十八口。

  民户二千六十六户;

  军户二百八十九户;

  匠户三十四户;

  铺兵五户。

  嘉靖十一年造册

  人户二千五百一十五户,人口

  民户二千一百九十一户;

  军户二百八十一户;

  匠户三十八户;

  铺兵五户。

  嘉靖二十一年造册 

  人户二千六百三十户,人口

  民户二千二百九十八户;

  军户二百八十九户;

  匠户三十八户;

  铺兵五户。

  嘉靖三十一年造册 人户  人口

  民户    

  军户

  匠户三十八户,

  铺兵五户。

  十二、寄庄

  寄,寓也。得业之民,原非土著,以其寓居于田庄者而立户,户不报丁,空名守米,他县少有,惟安溪为多。盖本处田业,多市与外县富人,而四方贵宦,亦嗜购山田,故此地寄庄为盛。两地隔越,催征莫应,一遇差徭,辄以官户优免,靠损本土,户日以众,免日以多,安溪之民奈何而不困哉。凡寄庄户,一百九十二户,得米九百一十七石五斗六升四合九勺,中立官户四十六户,其主客盛衰之形,亦可见矣。志《寄庄》。 

  民户一百五十四户,军匠户三十八户。

  十三、土产

  《礼》有土宜之法,以辨土物。安溪地亦沃壤,其产物皆足以资民生、充国用也。但品类繁多难悉录,兹特举其有名者书之,志《土产》。

  谷类

  《礼月令》:"天子元日祈谷于上帝。"《书》:"稷播百谷,谷熟而民人育。"盖谷乃天之产、地之精也。禾,谷类也。《说文》曰:"嘉,此又丰年之瑞也。"安邑地广土沃,谷之有名者凡六种,各考注其下:

  稻 有粳,有糯。粳,食米也;糯,酒米也。有一年一收者,有一年两收者。一收者,谓之大冬稻,其米粒大;两收者,春种夏熟为早稻,秋种冬熟为晚稻。又一种占稻,无芒而粒大,出自占城,其色有白、有斑、有赤。《湘山野泉》云:"宋真宗以福建田多高仰,遣使至占城,求稻种一十石以遗农种之;后又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给江淮两浙,盖其稻能耐旱也。"稻之名有白香、白占、青占、早赤、乌秫等名,又有一种畲稻亦能耐旱,地肥则长,不一二年,又易他处,非农家所能也。

  麦 有三种,有大麦、小麦、米麦,颗大。《本草》所谓穬麦也。《本草注》谓:"北麦秋种夏收,备四时全气,无毒;南麦冬种夏收,少一季,有毒。"安溪一邑多云雾,米麦、大麦农家少种。

  粟 粟与粱相类,粒大者为粱,小者为粟,今人多不能辨。《唐本注》云:"粟类多种而并细于粱。"此北土所宜,安溪少有。

  黍 叶似芦,高丈余,结穗如稻,穗散垂不毛。有名曰米祭,似黍而粒大。此亦北土所宜,安溪少种。

  豆 豆之名最多,有黑豆、红豆、白豆,山畲中所种白豆粒大。又有绿豆可为粉。有赤豆、碗豆、楬豆、箸豆、籍豆(箸豆有青、红二色)。有蛾眉虎瓜豆、蚕豆,炒食味佳。有刀豆,长尺许,可入酱。安溪所种,惟红豆、绿豆、箸豆为多,余少种。

  脂麻 有黑白二种,可榨油。寇宗奭云:"即胡麻,种出大宛,故名。"《图经》云:"巨胜也。"陶隐居云:"茎方者为巨胜,圆者为胡麻。"《兴化志》或云:"巨胜,别是一物,以其生胡中类麻,故云胡麻。"雷公云:"巨胜有七棱,色赤味涩酸,今呼麻油为巨胜,误矣。"按:《周礼》三农生九谷有麻,是时大宛未通中国,安得胡麻?况脂麻不可为饭,则雷公或者之言可信,而《图经》、寇、陶之说为失真矣。

  货品

  《洪范》八政,曰食,曰货。盖食,民所天也;货,民所用也。安山泽之利,虽有精粗、美恶之殊,然皆可以徙有于无,以济匮乏,其利溥矣。安溪货之有名者,凡十有八品,各考注于下:

  葛布 织葛藤为之。诗云"为絺为綌"是也。崇信、龙涓为多,以纺缕者为上。

  蕉布 《海物异名记》:"取蕉以灰埋之,绩而成布,可为暑服。"取轻便也。

  青麻布 织青麻为之,视黄麻稍细,极细者亦可代葛。

  苎布 织苎为之。有曰"白纱布"者,将所绩纱夜露昼曝,其色自白,绩而成布。有白糊布者,用糯糊,烈日中抽过而绩之。有曰"生头"。苎布之中,以白纱为上,甚费工。

  黄麻布 《尔雅》云:"黂枲。"《仪礼》传曰:'苴絰者,麻之有黂者也。则黂麻。'即今之黄麻也。"安溪多织黄麻,丧服中多用之。

  绵花 俗曰"吉贝",树高二、三尺,春种秋收,其花结蒲,蒲中有茸,细如鹅毛;茸中有核,大如豆,用轮车绞出其核,又以竹弓弹碎,纺而成布。近时山坡平旷,多有种之者。

  茶 《瑞章总论》:"茶,乃南方嘉木,叶如栀子,花如白薔薇,实如棕榈子。土产建州、北苑、先春、龙焙,洪州双井、蒙顶、石花,皆茶之极品者也。紫为上,绿次之;筍为上,芽次之。社前采者为佳,寒食、谷雨采者次之。备见陆羽《茶经》。"安溪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

  油 有脂麻油、茶油,又有桕油、桐油。用火炒一度,蒸一度,用木榨出成油。麻油、菜油为上,桕油可作烛次之,桐油又次之。

  糖 黑糖煮蔗为之。冬月,取蔗榨汁,入釜烹炼,火候既足,蔗酱渐稠,乃取油滓点化之,遂凝结成糖。其面光洁似漆,其脚粒粒如沙,故又名曰"沙糖"。有曰"白糖"者,以沙糖置釜中烹炼,用鸭卵连清黄搅之,使滓渣上浮,撇取干净。别用两器,上曰"圂" ,下曰"窝",炼成糖浆,置圂中。及冷,糖油坠入窝中,遂成白糖。俱出长泰里,然白者不多。

  蜜 《格物论》"蜜蜂三种。一种在林木上作房;一种在人家作巢,其蜂小微黄,蜜浓美;一种黑色,作房岩崖高峻之处,非人足迹可到,其蜜名'石蜜',又名'崖蜜'。"

  蜡 有黄蜡、白蜡。黄蜡,蜂蜡也,凡蜂作蜜皆结房,房中藏蜜,绞出蜜而房则成蜡也。白蜡者,虫蜡也,其中作茧树枝上,每茧藏虫得数百,细如丝发,此谓种子,秋冬采而藏之。及春,将种子缚置树上,虫出茧,食树津液,因而放蜡,漫注于枝柯,及成,剥取而烹炼之,其白如雪,故曰"白蜡"。其树即今冬青树也。树嫩放蜡尤宜。《本草》谓:"黄蜡,炼成白腊。"或医家所用,不可知也,但树生为多。

  蓝靛 蓝有二种。马蓝叶大,俗云"大青槐蓝";叶细,俗云"小青",皆可为靛。蔡端明《江南月录》云:"采以船盛,水浸去滓梗,后以灰搅之,即成靛。"安溪所产不多,竟足自用。

  麻 有黄麻,有青麻,其皮皆可绩布。有苎麻,一株数十茎,宿根至春复生,每岁三收或四收。《尔雅》曰:"枲麻"。《禹贡》:"青州厥贡,岱畎丝枲"是也。

  薯榔 茎蔓似薯,根似何首乌,皮黑肉红,染皂用之。

  磁器 色白而带浊,昔时只作粗青碗,近则制花又更清,次于饶磁。出崇善、龙兴、龙涓三里,皆外县人氏业作之云。

  纸 以草穰为之,其纸坚厚,与草纸相似,名曰"官纸"。土人焚以事神。又有大如席者,曰"角纸",出感德、常乐二里。

  草席 编草为之,名曰"大草席",比灯心草为大。又有龙须草,种之水中,大过灯草,编席利暑,出新康、还集、依仁三里。

  铁 出感德、潘田等处,外县人业作,转贩得利。

  蔬类

  《尔雅》:"蔬,菜也。菜不熟曰'馑',亦民食所资者也。"《记》称:"宋宇种蔬三十品,时雨之后,吟行园圃,'天茁此徒,助我鼎俎'。"人尝言:"百姓不可有此色,士夫不可无此味。"安邑畦圃间,霜华露芽凡二十六种,各考注于下:

  菘 有春菘,有晚菘,与芥相类,芥丛生,菘梗生。吴隐之为广州,清操愈厉,惟食菘菜、溪鱼而已。坡诗:"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本南方菜,安溪少种。

  芥 青芥有二种。有逐月摘叶者;有只摘一次,至冬连丛割之者。其白芥有二种,味最甘脆。又一种为紫芥,性最辣,可为芥辣,以和食品。

  油菜 叶如白菜,色青根微紫,籽可榨油。

  芥蓝菜 亦芥属也,其色如蓝,故名。折之,旬日复丛生。以香油调制食之,其味最佳。

  苋菜 《莆阳志》云:"苋有六种:有赤苋、紫苋、白苋、五色苋、人苋、马苋。"又《本草》谓:"苋不可与鳖同食,令人生鳖瘕。"安溪多红苋、紫苋,余种少有。

  莴苣 《本草》云:"莴苣性冷微毒。"又有白苣。《本草》云:"主补筋骨,利五脏,令人聪明少睡。"又有舌苣可生食,其味苦辛。

  瓮菜 茎空性寒,蔓生畦中或水中。《遁斋闲览》云:"此菜来自东夷古伦国,以瓮盛之,译不通,但言瓮菜。"《本草》云:"能解野葛毒。"张司空云:"魏武帝啖野葛至一尺,应是先食此菜也。"

  菠薐菜 《本草》云:"味冷,有微毒。利五脏,通肠胃。"刘禹锡《嘉话录》云:"此菜出西域颇稜国,有携其种来,'颇'讹为'菠'。"俗呼"赤根菜",又曰"面菜"。

  苦荬菜 味苦,能治心火。诗云:"薄言菜芑。"即今俗云苦荬菜是也。又一种龙舌苦荬,叶短,其味生涩。吾莆人多以此菜煮鲎鱼。

  莙荙菜 叶厚而柔,有微毒,俗名厚叶菜。《闽中志》云:"能去头风,利五脏。"《三山志》云:"茎灰淋汁,可浣白衣。"

  茼蒿 叶如艾,花如小菊,性冷微香。

  园荽 《本草》所谓"胡荽"是也。花白、结子淡黄,味辛温,有微毒。小儿豆疮不发,取园荽捣碎和酒喷之即发。多食令人多忘。

  蕨 《尔雅》云:"蕨,鳖也。"《本草》云:"根如紫草,山人作菜食之。未抽叶时,亦可为粉,味甘寒滑,能去暴热,利水道。"诗云:"陟彼其山,言采其蕨。"又诗云:"蕨芽已作小儿拳。"《搜神记》郗鉴出猎。有以蕨食之,遂成疾。后吐出一小蛇,渐干成蕨,乃知此物不可生食。

  茄 一名"落苏",有紫、白二色,味甘性微寒。又一种野生者,树小而有刺,名"鬼茄",其子不可食。又有"天茄",缘架而生,《本草》谓之"藤茄",俗呼"天香茄",实小可食。

  瓠 即匏也。瓠甘匏苦。有腹大头细,状似胡芦,谓之胡芦匏。有腹小头长者,谓之芋匏。诗:"匏有苦叶。"《国语》云:"风匏,可以渡水。"风匏,盖大匏也。

  芋 叶似荷而不圆,一名"土芝",一名"蹲鸱",种之水田,荒年可以济饥。朱晦翁诗云:"沃野无荒年,正得蹲鸱力"是也。坡诗:"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荠脍,轻比东坡玉糁羹。"宋鲜于文宗七岁丧父,于种芋时亡,明年对芋鸣咽,如此终身。

  冬瓜 《本草》谓之"白瓜",性冷无毒。孟诜曰:"冬瓜能益气耐老。"

  丝瓜 性寒,俗呼"菜瓜",又名"天萝"。腹有丝,故名"丝瓜",多食之能害眼。

  薯 有数种。白者为上,紫次之,青黑又次之。荒年可以济饥。

  姜 发芽红嫩如指,故名"指姜",性热。隔年者谓之母姜,其味尤辣。久服,去秽气,通神明。

  蒜 有大小二种,味辣有微毒,能消谷、理胃、除邪、痹毒气。兵部李绛《手集》云:"心痛不可忍,年久者,取蒜用醋调制,服之即愈,但多食则能害眼。"

  韭 《曲礼》"韭曰丰木。"《说文》云:"一种而久,故谓之韭。味辛微酸无毒,一月一割,而根不伤。"郭林宗见友夜至,冒雨剪韭作炊饼。今或彷之。

  芹菜 芹,楚葵也。《疏》云"水英。"芹有三种:其色白赤,《泮宫》曰:"思乐泮水,薄采其芹。"二章曰:"薄采其藻。"三章曰:"薄采其茅。"芹,香也。藻,文也。茅,有味也。士之于学,知其香则先学文,而后能知道之味也。

  苦瓜 长四五寸,皮皱味苦,瓤初生白,至熟转红。核如木鳖子而小。俗呼为"癞蒲萄",又呼为"红瓤"。

  香菇 按《本草》:"木生者为蕈,地生者为菌,菌即菇也。"又有木耳菇,畲人砍树倒地而生者为佳。其他或地、或树而生,其种不一,能毒人,食宜辨之。

  薤 薤,韭类也。《图经》云:"似韭而叶稍阔,有赤、白二种,味苦无毒,食之能除寒热。"

  果类

  果,实也。野果可以充粮。坡诗云:"彼美王山果,粲为金盘实。"安之名山野圃之中,累累颗颗,风落雨濡,凡二十六品,各考注于下:

  枇杷 树高丈余,枝稀叶长有毛,冬花夏实,实如梅子,色黄内有核,味甘而酸。《唐史》言:"其可供庙飨,盖亦佳果也"。泉南殊不为重。

  芭蕉 一名"包目",一名"羊角蕉",一名"牛乳蕉"。《本草》云:"甘蕉,俗呼'巴蕉',身柔,叶如扇,花卷心抽出,色红即盈厚,结子数十枚。初生色青,熟微黄,去皮可食,甘如饴。一种曰'芽蕉',一种曰'紫蕉',芽差小而尤甘美。又一种无花,实可织为布。"

  荔枝 荔枝于闽中为上,川蜀次之,岭南又次之,味甘无毒。宋端明著《荔枝谱》,通论兴、福、漳、泉四郡,其名家不过十有二品,其下三十二品不论也。安溪产在坊、永安、长泰、感化等里,其品不一。有名"桂林",皮粗大如鸡子,味甜。一名"中冠",皮光而薄,味清甘。一名"金钟",皮略粗,色青黄,味佳大类"桂林",皆六月熟。一名"火山",核大味甘酸,四月先熟。一名"早红",类"火山",五月熟。又有"状元红"一种,形圆味甚佳,种出枫亭,为时独重,本地近亦有之。

  龙眼 一名"荔奴",言其色香味甘,敢与荔枝为匹也。或曰:"荔枝过后,龙眼始熟,故名。"有一种最大者曰"虎眼",肉厚味甘,食之益人。

  香橼 《本草》曰:"枸橼,其实大小不一,色黄皮厚,瓤微酸而苦,气甚香。谓之'香橼'者,言香气缘袭人衣也。又一种形似人手,俗呼为'佛手柑'。"陶隐居云:"性温宜人,其叶煎汤,可澡小儿。"

  橘 橘如柚而小,花白实红,盖亦渡淮而变。《考工记》所谓"橘逾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书》曰:"厥包橘柚",色如金者曰"金橘"。又一种生山坡,实小如豆,曰"金豆",可蜜煎。

  柑 按《本草》,有乳柑、沙柑、青柑,味甘而性寒,皆橘柚类也。安溪有薄皮、厚皮二种,先柑而熟者曰"先柑",或曰"仙柑"。

  梨 性寒,出北方梨为佳,闽中少有。安溪有五种,曰"清消",曰"黄消",曰"菜梨",曰"狗梨",曰"中元梨"。惟"清消"、"菜梨"味甘,余稍次。

  栗 北方之果也,攒刺如猬。及熟,房裂而栗圆,性温无毒,食之令人耐饥。寇宗奭云:"小儿不可多食,盖生者难化,熟则滞气,隔食则能生虫致病。"《国语》曰:"妇挚不过枣栗,以告虔也。"先儒以为枣取早敬,栗取恂栗。则栗亦果之佳者也。

  橄榄 按《莆阳志》,橄榄有二种,尖而小者名"丁香",最为珍品;圆而大者谓之"柴橄榄"。古今论橄榄多失真。《旧志》谓:"先苦后甘。"此果不苦。陈藏器谓"生食味酸。"此果不酸。今改评之曰:先食而涩,及咀嚼之余,乃转而且香。昔人以比谏臣忠言,有旨哉!

  杨梅 《异物志》:"杨梅大如弹丸,五月熟,味酸甜,有红、白、紫三种,紫者为佳。"

  黄弹子 实如弹,有子,味甘酸,其果似山桂而香。《图经》谓之"黄弹子"。《海物异名记》谓之"黄檀子",又谓"王坛子",盖一物有三名也。

  红柚 种出潮州,有宦者带归,遂传植兹土。皮厚色黄,肉鲜红可爱,味甘酸,冬月收之。

  枣 性温,与栗同珍,为其足备贽云。

  葡萄 有青、紫二种,籐生蒲架。《酉阳杂俎》云:"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葡萄。"《史记》云:"大宛以葡萄作酒,数十年不坏。"《南部新书》云:"太宗破高昌,收葡萄种在宛中,研得酒法,味兼醍醐。"

  杨挑 树高大,叶繁密,实生枝干,其味甚酸。泉南此果,不甚重之。

  石榴 《博物志》:"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有二种,有结子者,有不结子者,谓之'百叶石榴'。"《本草》云:"安石榴子多,无毒。"

  西瓜 大曰"瓜",小曰"瓞",来自西域,故名。其肉清甘如饴,红瓤者为上,盛暑可以解渴。《陆贽传》:"德宗幸梁,路有献瓜者,帝嘉其意,欲授以官。贽谏曰:'爵乃天下公器,不可轻也'。"《南史》:"昙年五岁,母患热病思食,偏求不得,俄过桑门,哀其求而以瓜遗之。至家,众大惊异。"

  甘蔗 蔗,丛生似竹,味甘,煮之成糖。《本草》:"赤者名'昆崙',白者曰'萩蔗'。"《野史》:"卢绛中痞疾,忽梦一白衣谓之曰:'食蔗即愈。'遂哀求鬻蔗者,乃得数枝,喜而食,至旦遂愈。"顾恺之每食蔗,从尾到中。或问之曰:"渐入佳境。"

  柿 柿有数种,一名"鹿心",小者名"猴柿"。按《本草》:"火熏者为乌柿,性热。日干者为白柿,性冷。有黄色者,可和米粉作糗,小儿食之止痢。"《酉阳杂俎》云:"柿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毒,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诗云:"独擅红妆兼美味,便称七绝未应惭。"

  李 《素问》曰:"李,东方之果也,木子也,故其字从木从子。"《西京杂记》:"有紫李、青绮李、青房李,杜陵有金李。"

  莲子 五月生。至秋皮黑,服之能轻身益气。《草木方》云:"九月九日采莲实食之,令人不老。"山谷云:"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甘食恐腊毒,素食则怀惭。"

  黄瓜 味清性冷,初生色青,熟黄身有刺,俗曰"剌瓜"。

  甜瓜 有二种,有长者,有圆者。长者色绿,可入酱;圆者有瓣,或青、或白、或黄,此通瓜也。俗以白者为"银瓜",黄者为"金瓜"。

  银杏 其花夜开昼合,其实逑子白,宜煨食。一名"鸭脚子",言其叶如鸭脚也。欧谢梅圣俞,有"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称"之句。

  菩提果 《海物异名记》云:"花如冠蕤,叶如冬青,实如枇杷。"今按此果,其叶长而尖,与冬青弗类;其实圆,类枇杷,但差薄耳,其味甘香。

  药类

  《说文》云:"药,治病草也。性之寒温,味之辛甘、苦辣,可以治寒热诸症,载之《本草图经》,详且备矣。"安溪药不多产,仅二十九品,各注于下:

  菖蒲 一名"昌阳"。其小者生池沼间,根盘屈有节如马鞭,一寸九节。生下湿地大根者,乃"昌阳"也,不可服。《本草》云:"味辛温,无毒。"《神仙记》云:"食之可以长生。昔邵聚服菖蒲十三年,能日记万言,冬亦不寒。"

  莳萝 三、四月生苗,六、七月采实,味辛香,杀鱼肉诸毒,可和五味。

  麦门冬 叶似韭,冬夏长青,子附根生,形如穬麦,其中有心,故曰"麦门冬"。《本草》谓:"味甘无毒,服之令人有子,及治烦渴虚劳寒热。"

  天门冬 《杜诗》作"天棘"。《抱朴子》作"颠刺"。其藤柔弱轻盈,高丈余。一种有刺,叶如茴香,极尖细而疏滑。一种无刺,叶如丝杉,根大如指,长三、四尺,味甘无毒,能去寒热、养肌肤,冷而能补。

  艾 艾可攻百病,今以蕲州者为胜。蕲叶厚而绵多,本地所有者叶薄而绵少。五月五日午时采,曝干陈久方可用。《本草》谓:"味苦微温无毒"。按《蒲阳志》谓:"取艾以布包于新瓦上揉之,其色黄为硫磺艾。"其用未详。

  紫苏 色紫味香,夏采茎叶,秋采子。《药性赋》云:"味辛温,无毒,主下气散寒。"

  薄荷 冬不死,叶尖,夏秋采茎叶曝干。《药性赋》云:"味辛苦无毒,加以扁豆、甘草,煎汤可以解暑。"

  苍耳 陆机云:"花白、细茎、蔓生。"郭璞云:"叶如鼠耳,丛生如盘。"其说互异。按今本地所生,树高二、三尺许,茎青色黄,上有斑点,叶如葡萄叶而小,子多刺,其中有仁。叶味苦辛,微寒有毒。《唐本》注云:"三月以后、七月以前割,日干为散,夏水服,冬酒服。主治癫痫、头风、痹温之病。"

  茯苓 按《本草》诸家所说,茯苓、茯神,皆老松余气入地而生。茯苓离根而生,气盛也。茯神附根而生,气略微也。茯苓味甘平无毒,久服能安魂养神气,延年益寿。茯神亦能养精神,其功次于茯苓。孙真人《枕中记》:"茯苓久服百日百病除,二百日昼夜不眠,二年后役使鬼神,四年后玉女来侍。"

  桑寄生 《药性赋》云:"味苦甘无毒,主益血、安胎、止腰痛。"

  骨碎补 《图经》云:"根生大木或枝上,多在背阴处,引根成条,有黄毛及短叶附之,本名'胡孙蒀'。唐明王以其主治祈伤,有奇效,又名'石毛姜'。"《灵苑方》谓:"可以治牙痛。"

  天南星 俗呼"蛇杖",生平泽,二月生,苗似荷茎。高一、二尺,五月开花似蛇头,黄色;七月结子作穗似石榴子,色红味苦辛,有毒。经验云:"治急中风,目瞚牙噤,无门下药者用此味。"

  车前子 俗呼"五根草"。《本草》谓:"味寒无毒,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治泄泻尤效。"宋欧阳公尝暴下,国医临治不愈。夫人云:"市中有暴下药甚效,公不可之。"夫人潜市与国医药杂进,一服而愈。公知之,厚遗卖药者,问其方,言"只用'车前子'一味耳。"

  枳实 一名"枳壳",似橘而小多刺,产于江北,本地不产。考《本草》诸家皆云:"枳实与枳壳二物。"寇宗奭云:"只是一物。枳实小,其性酷而速;枳壳大,其性详而缓。取疏通破结,用枳实;取导败风壅之气,用枳壳。"

  无患子 实如弹丸,味苦有圆核,皮可洗手。

  络石 《本草》云:"生泰山之谷,或石山之阴,或高山岩石上,一名'嗟石',一名'明石',正月采之,味苦温,主风热、死肌,除邪气,养肾坚筋骨,利关节。久服之,能轻身明目。"

  旋覆花 俗名"蛇莓",二月以后生苗,多近水旁,大似红蓝而无刺,长一、二尺,叶似水苏,六月开花如菊。上党人呼为"金钱花"。秋月采花暴干,二十日可用。《药性》云:"主气症、寒热、水肿。"

  山药 《本草》谓之"薯蓣",味无毒,主补虚劳、益气、除烦热。

  香附子 考之《本草》,即"莎草根"也。出交州者,其大如枣,入药为胜。本地所出者,医家亦用之,味香无毒,主开胃消食,久服令人长须眉。

  木贼 《图经》云:"木贼独茎,苗如箭笴,无叶,青色,经冬不枯,寸寸有节,主明目,疗肠风。"

  山栀子 一种百叶者,开花不结子,可供插戴,其结子者多是单叶,然亦有二种:小而多棱者入药用;其大者谓之"伏尸栀",子但用以染,凡霍乱转筋,烧服立愈。

  蓖麻子 一名"蓖麻",树高丈许,叶有槚而青,茎有节而赤,其实逑生而有刺,逑中有子褐色,形如牛蜱,故名"蓖蔴"。《本草》云:"味甘辛平有小毒。"《肘后方》云:"一切肿毒疼痛不可忍者,捣蓖麻子覆之即愈。"

  半夏 《图经》云:"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二月生,苗一茎,茎端三叶,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八月内采根以灰裛二日,汤洗暴干,主胃冷呕哕、风疾。

  吴茱萸 按《蒲阳志》:"茱萸有三种:有'吴茱萸','食茱萸'、'山茱萸'。"《本草》谓:"'吴茱萸'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时则深紫,味辛温,有小毒,主温中下气、除温、去痰冷、利五脏。'食茱萸'味辛苦,太热无毒,功与'吴茱萸'同,火但劣耳。"

  金樱子 俗名"糖桶",有刺,形似石榴子,其中温有散碎,子带芒。《本草》谓:"味酸涩,平温无毒,疗痹泄、下痢、止小便,久服令人耐寒。"安溪元朝进贡,今罢。

  使君子 紫黑色,藤生,叶青花红,结实如栀子,其棱高,其瓣深,治小儿五疳。相传谓:"潘州郭使君者,疗小儿专用此物,因号为'使君子'云。"

  枸杞 一名"羊乳",一名"却暑",一名"仙人杖",生山泽及诸丘陵阪岸,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味苦寒,根大寒,子微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

  荆芥 蜀人种之,叶如细蓝,味甘香。南中产者,叶如野苏,味烈。和汤浴,能滑体,避风解毒。

  小苏 俗呼谓"鸡头刺"。

  木类

  木,冒也,冒地而生。各异其种,其材可以为宫室、民居所赖焉。《孟子》论王道而斧斤有禁,盖亦爱养之也。安邑木之有名凡二十六种,各考注其下:

  松 松树,极高大,其皮皱皵如鳞,其叶每三鬣拱一簇,风撼之声如笙簧。按:江东人皆剥去皮,浸水中二、三年乃用之,或火烧乃用之,须此蚁不食,此或可法。宋蔡端明为本路转运使,命自大义直抵漳泉,夹道种松,行人德之。按《本草》谓:"其节、其枝、其叶皆入药用,其身上绿衣,名"艾蒳香",合诸香烧,其烟不散。"

  杉 《尔雅》曰:"被杉"。疏曰:"俗名'作杉'"。木类松而劲直,叶附枝生若针刺,性坚腻,乃宫室器用之上材。在延汀所产最盛,安溪亦有之,而常乐、感德二里多种。

  柏 似松,皮少裂,纹坚腻而味香。东坡诗云:"铜炉烧柏子。"言其气清也。顾恺之传"松柏之姿,经霜益茂。"言其性坚也。《古柏行》云:"孔明庙前有老柏,黛色参天二千尺。"言其老更奇秀也。

  樟 树高大,叶密,材可为器皿,其气辛烈,熬其汁可为脑,置水上火燃不熄。日华子云:"煎服之,可治脚气、水肿。"

  桧 柏叶松身。宋《莆阳志》:"桧有二种,曰'御爱桧',曰'海桧'。"

  柟 亦作楠。《尔雅》云:"海楠,荆州曰'梅',杨州曰'楠'。木理细润,大者四五围,而俗呼'香楠',宫室之美材。一岁东荣西枯,一岁西荣东枯。古称'楩楠'。"豫章则材之贵久矣,此地少有。

  檺 树高大,可作梁柱,但易腐,其白皮着人肌肤,最刺挠。山中人或煮其汁,合诸毒药以射虎。

  椿 木之寿者,曰"椿"。一曰"木槿",枝叶与樗相似,身大干端,然樗木竦而气臭,椿木实而气香,土人折其枝叶,置之花瓶,经月不枯。《庄子》云:"大椿,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水绵 福州人呼曰"水小",此地曰"水绵"。以其性好近水、皮温厚如绵也。树高数丈,枝乔而上勾,叶散碎纷柀,根岁久奇古。出光德、新康二里。

  桐 按:桐之为木,诸家说者不一。《兴化志》:"一曰'白桐',一曰'冈桐'。"《尔雅》又云:"梧桐"。窃意桐有四种:一种花叶不相见,花不结子,材中琴瑟。《禹贡》峄阳孤桐,即《兴化志》云"白桐"是也;一种不花不子,与油桐相类,《兴化志》云"冈桐"是也;一种结子可食,与中琴瑟者即《尔雅》所谓'梧桐'也;一种可压油,则谓之"油桐"。安溪所种者,多油桐。

  相思 木坚有纹,色紫,堪作器皿。《搜神记》云:"昔有文梓生于宋大夫及其妻之家,巳而合抱,屈曲相交,号为'相思树'云。"

  桑 叶可养蚕,但闽土非宜,作茧丝皆不如浙,安溪种之者少。

  柘 山桑也,枝条瘠而叶粗厚。崔豹《古今注》云:"柘,实曰'佳'言佳鸟性所食也。"《考工记》曰:"弓人取材柘为上,言弓材莫良于柘。"《蚕书》曰:"柘叶饲蚕,其丝作琴瑟弦,清鸣响亮,胜于儿丝。"此地少种。

  乌桕 叶可染皂,子可取蜡,子中细核又可榨油,经霜之后,叶红如锦。产延建者,颗粒大;产此地者,颗粒小。

  槐 槐有数种:叶大而黑者,名"櫰槐"。昼合夜开者,名"守宫槐"。叶细而青绿者,但谓之"槐"。《周礼》:"冬,燧人取槐木之火。"《春秋说题》云:"槐木,虚星之精也。"俗多取其花染物,色甚黄鲜。

  柳 《说文》云:"小杨也,柔脆易生,与杨同类,皮粗而枝弱叶秀,而时到三、四月,丝垂飞花如絮。虽纵横颠倒,植之皆生。"

  枫 《尔雅》云:"枫摄摄。"盖摄摄,枫之别名也,厚叶弱枝善摇。郭璞云:"树如白杨,叶圆而歧,有脂而香,今谓之枫香。"

  榕 《海物异名记》云:"榕,或作"槦",言材不中梓人也。"有二种:一种矮而盘桓,其须着地复生为树。一种名"赤榕",最为高大。此二树其为阴最浓,人家于东北方空阙处及院落有余地,或于道旁栽之,以障风日。此树生于南方,至福州而止,因号福州为"榕城"云。

  楮 即榖树也。江东所产者结实,本地所产者不结实。其皮可捣为纸,亦可治为衣、为衾。《本草》谓:"味甘寒无毒,可入药用。"《图经》云:"江南人食其嫩芽,以当菜茹。"

  柯 木理疏直,不中器用,结子如榛子而小,俗谓之"椎",可食,荒年人多采取以充饥。

  桄榔 产于广东,本地间有。叶似竹有节,与棕榈相似。叶生树端,其子内如面,食之不饥,皮可为绠。广人取其须作中,又以其木作锄,利如铁,中石更利,惟中蕉根则破。

  棕榈 直生,无柯干,树端有棕皮,成片重重裹之。枝自棕中抽出,其枝两旁有短刺,其叶生枝端,大如簸有歧。凡棕皆按月取之,以为绞绳、制衣、编簏用。其子亦自棕中抽出,状如鱼子,色黄,俗呼"棕子",可食。

  皂荚 细叶长刺,树有雌雄。雄者不荚,荚可治垢腻。《本草》云:"利九窍,疗腹肿满消谷,除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可为末,药;人卒死者,以末吹鼻中活。"

  黄杨 木理坚而细,其色黄。俗说:"岁长三寸,遇闰则退一寸。"东坡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惟有黄杨厄闰年。"

  檀 檀,苦茶,其叶堪为饮。今考《尔雅》,只言"槚",无言"檀"。苦茶者,盖是"槚"误作"檀"耳。以《注疏》考之,即今所谓茶也。然则檀当别是一种。盖檀木坚,宜为车,其色黑,故《魏风》"伐檀为车。"《月令》"冬日取火用檀。"其义可见。

  杜松 叶似杉而小,尖劲如刺,木似松而纹细,色赤。《兴化志》云:"其子和灰烧油,涂小儿头疮愈。"

  竹类

  旧说:"竹子六十年根辄一易,六年成疃。"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竹比君子,古今重之。晋王徽之宅中多种竹,乃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乎!"安溪山林中交加苍翠,大小差参,有名者凡十五种,各考注于下:

  江南竹 一名"小竹",笋甘美,实坚直,可作鱼扈。

  猫儿竹 七月笋,味甘苦,大者近斗,性极坚劲。

  雪 竹 笋生冬春之交,味清甜。

  紫 竹 与斑竹相类,但其色纯素,可作箫。

  石 竹 四月笋,其坚似石。

  箭 竹 竹可为箭,大者高五,六丈,节长有二、三尺,土人取为弩矢。《禹贡》"扬州曰筿"是也。

  箬叶竹 身低小,叶大,名"箸叶"。人用以絮蓬,端午用以裹粽。

  钓 竹 一曰"绵竹",其笋有毒。

  人面竹 节似人面,亦曰"佛竹"。

  斑 竹 节间有斑点,俗传"湘妃泪痕"。

  观音竹 高二、三尺,叶软身小,中无孔。僧寺中多种之,以供玩。

  槌 竹 肉厚而窍小。

  笙 竹 色苍性坚,四月笋,味辛可食,可编器。

  苦 竹 性坚,色微紫,一名"雪竹"。有二种:一种出江西及闽中,本极粗大,笋味殊苦,不可啖;一出江浙,肉厚叶长,笋微苦。安溪亦有之。

  方 竹 外方内圆,可为杖。

  花类

  花,华也,言荣华也。草木之生,有实有华,旁溪山曲,野圃名园,何地无之!安溪山麓野旷,人多种花,亦窃古河阳遗意也。花凡有三十一品,各考注其下:

  梅花 其品不一,有绿萼梅、红梅、白梅、千叶梅、鹅梅、山梅。本地唯红白梅。

  莲花 红白二种,花之君子者也。

  牡丹 一名"鼠姑",一名"鹿韭",高四、五尺,叶大如掌有槚,花大如碗,甚富丽。有单叶、千叶及黄、紫、绯、白数种,春盛开,种自江北来。本地出龙涓里。

  海棠 《李赞皇集》云:"花以海为名者,悉从海外来。"《花谱》云:"海棠,花中神仙,有色无香,楚渊材五恨,此其一也。生在蜀昌州,枝条软嫩而花繁媚。"在此地,枝硬而花瘠。

  山茶 花深红,色有数种:花开单叶而极大者曰"日丹";单叶而小者曰"钱茶";类"钱茶"而粉红色者曰"溪圃";百叶而攒簇者曰"宝珠";类"宝珠"而蕊白色焦者曰"焦萼"。数种安邑皆有之。岁终,百花摇落,此花始开,故俗重之,岁首必折置花瓶,经月不枯。

  芍药 有草芍药,有木芍药。草芍药花小而红浅,木芍药花大而红深。又有白者、紫者,色华而味馥,故韩诗有"浩态狂香"之句。本地出还集里。

  酴醾 《格物论》:"本作稌醾,后加酉以酴醾、酒色相似故取名。"山谷云:"名字因壶酒"是也。有刺蔓生,承以架。红者俗呼'番酴醾',不香;白者极香。春晚盛开。

  长春 一曰"月月红"。

  山丹 其花一叶百蕊,状如绣球,深红色。一花四英,四月开花,至八月尚烂熳。又有四时开花者,曰"四季山丹"。

  佛桑 叶似桑,故名。花深红无香,四时常开,朝开暮落,俗呼"照殿红"。

  鹰爪 其花状如鹰爪,浅黄有香,本地少种。

  紫薇 俗呼"不耐痒花",抓其本,枝叶俱动。

  含笑 叶似枇杷,小而无刺,有紫色者,有外白内紫者,有白者。四月开花,微开则香,酷烈闻半里许,大开则香减,故名"含笑"。

  蔷薇 多刺,花或白、或紫、或黄,连春接夏,清馥可人,其曰"醉杨妃"、"倚阑"、"娇红"、"木香",皆其类也。

  胜春 一名"月季",一名"斗雪红",与"长春"相似,而色富丽。

  丽春 丛生,柔干多叶有刺,有红、紫、白、桃红数种,俗谓之"粉孩儿"。

  茉莉 花木胡人自西国移植广东,自广东移植闽中,故俗呼"广东茉莉"。东坡谪儋州,见黎女竞簪之,戏曰"暗麝着人簪"。茉莉,惟南地有之,金陵人一根而易一金。

  素馨 始自番船载至,香闻百步,广人易其名曰"素馨",转而入闽。蔡端明云:"素馨出南海,万里来商舶。"

  菊 《尔雅》作"鞠",其名有八,曰"节花",曰"日精",曰"女节",曰"女华",曰"女茎",曰"周盈",曰"傅延年",曰"阴成"。医家分别其味,有甘苦二种:一种茎紫、气香、味甘,叶可作羹;一种青茎而大,味苦不堪食。今人圃中栽种有二十三种,盖花之隐逸者也。

  桂花 或红,或黄,或紫。古词:"红色者为状元,黄为榜眼,白为探花。"郑志宏诗:"清芬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

  兰花 兰,香草也,楚人曰"蕙"者,今零陵是也。《本草衍义》云:"幽兰叶不香,惟花香,多生阴地及幽谷中,叶如麦门冬而阔,长一、二尺,花色黄,中有细紫点。春兰色深,秋兰色淡,移植槛中,或置座右,满室皆香。"传曰:"德芬芳者佩兰。"古又以兰比君子云。

  瑞春 树高三、四尺,枝干婆婆,叶厚深绿色,有杨梅叶者,有枇杷叶者,有荷叶者。《庐山记》云:"种始出于庐山之中,紫者香浓,白者香淡。"莆阳彭志又有"缠枝瑞春。"

  萱花 萱草,荆楚号为"鹿葱"。其叶四垂,其跗六出。《风土记》谓:"妇人怀妊,佩之则生男,故又名'宜男'。"传谓:"中药性令人欢乐,故又名'忘忧'。"游子吟:"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古人以此比亲。

  芙蓉 一名"拒霜",一名"木莲"。有红色,有白色,有朝白暮红者曰"醉芙蓉"。出于山者无香,"木芙蓉"是也。出于水者其香清远,荷美渠是也。

  指甲花 一名"七里香",树婆婆,略似紫薇,蕊如碎珠红色,花开如密,色清香袭人,置发间久而益馥。其叶捣可以染甲鲜红。

  金凤 树高一、二尺,叶长,花如粉豆,有红,有紫,有白,叶可染甲,子如菜种,着地易生。

  玉簪 山谷云:"东南第一花。"一曰"白鹤",秋叶香;又一种紫色,名"紫簪"。

  滴滴金 《兴化志》云:"叶露滴地而生。"

  葵 花 有紫白二种。又名"幢节",又名"剪春罗",又名"锦葵"。葵心随日转向。诗云:"虽然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太阳。"

  鸡冠花 红白二种。

  杜鹃花 一名"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映山红"。有深红、浅红及紫,三月盛开杜鹃苦叫之时,故名。古词:"开时偶值杜鹃声。"俗云:"杜鹃啼血,滴地而成。"未可信也。

  草类

  《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博物志》:"黄帝问师旷曰:'吾欲知岁之苦乐善恶,可乎?'曰:'岁欲丰,甘草先生。甘草,荠也。岁欲苦,苦草先生。苦草,葶苈也。岁欲恶,恶草先生。恶草,水藻也。岁欲旱,旱草先生。旱草,蒺藜也。岁欲疫,病草先生。病草,艾也。夫草之生,可以占岁,阴阳、感应之理微矣。'"安之山野间,青茵绿带,草之有名凡一十九种,各考注于下:

  蓼草 高而大者为"家蓼",茎有节,如鼓槌草,秋开花,作穗,红白色,人间种于院落,妆点秋色。生于水泽中者,为"水蓼",造酒取以和面作面,味辛苦。越王欲复吴,卧则尝蓼以苦其志也。

  藻 水草之有文者有二种:其一茎长四、五尺;其一茎小,叶如蓬蒿。以藻名者,言其洁如澡也。传云:"藻取其洁也。"古者,山节藻棁,盖以其有文也。

  苹 苹之言宾也。一云水上浮萍,即藻也。叶圆阔寸许,水深洁处乃有,故曰"于以采苹,南涧之滨"。《左传》曰:"苹 蕴藻,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大夫之妻,采之以奉祭祀。"

  萍 无根而浮,常与水平,故曰"萍"。叶圆小,一茎一叶,根入水,《月令》季春萍始生。旧说:"萍,善滋生,一夜七子。一曰'萍',浮于流水则不生,于止水则一夕九子,谓之"九子萍"。江东人谓之"漂",言无定性,随风漂流也。《世说》:"杨花入水,化为浮萍。"

  蒲 生陂湖间,嫩者惟笋及蒲是也。

  芦 即今苦芦也,其笋最苦,或谓之"葭",其小者曰藋。

  茅 茅体柔理直有刺,三脊又洁白,故先王用之以藉,亦以缩酒。《易》曰:"籍用白茅"。《周礼》"大祭祀供茅。"是也。其长大者,用以盖屋。

  香茅 似茅而香,人以当茶。制七香酒亦用之,味辛。

  仙草 生水泽间,四月间取之晒干,煮熟和米粉,虽三伏成冻,可解热。

  紫草 色可染紫。小儿痘疮,煎汤服愈。

  菅草 《尔雅》云:"'白叶野菅'。注谓茅属,有二种。"陆机云:"菅似茅,滑泽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柔韧,宜为索。"

  仙人掌 如人掌,治肠痔、泻血。

  鼠面草 《艾轩集》作"暑菊",生田野,叶苍白色,三月间人多采之,与米粉同捣作饼饵,蒸熟食之。"

  大风草 疗大风疾。

  接骨草 生坑涧中,取其茎断之,接则复续,人手足跌伤用之。

  枪刀草 似凤尾草而叶大,治枪伤。

  淡酸草 生石间。

  遍地锦 叶似萍而大,味辛,近园荽。以上三草合而捣之,治蛇伤如神。

  凤尾草 形似凤尾,故名。

  毛类

  毛,兽族也。寒而生,暑而革,以其时也。安溪山中厥兽惟多,或入笠而驯,或走圹而猛,其种靡一,可以供祭祀、备服乘,为用大矣。毛之有名者凡二十一种,各考注其下:

  牛 牛为家畜,首角,耳无窍,齿有下无上,尾肉而末毛,性顺而缓,其食既食复出而嚼之。牡曰"牜巷",牝曰"母"。农用以耕,礼充太牢,兽之有功于民与夫中礼之用者,莫大于此。

  马 《周礼》:"六扰之一,是谓家畜。"其色不一,其蹄圆,尾卯而散垂,其力徤,八尺为駥,古人用以驾车。牡为'隲',牝为'騇'。"《列子》曰:"马口中红白间色者寿,鼻中红色如朱点者寿,眼中赤色如象形者寿,上齿欲钩,下齿欲锯,上唇欲缓,下唇欲急,其善走者用以骑战,则驱驰冲突,其锐莫当,故国家之用,以养马为急。"

  猪 北方猪多食草,其味不佳,一人而养四、五十。在南方,皆谷食,其味佳。

  羊 首角蹄棱,其齿有下无上,尾秃,食齥齥,黑白二种,在闽中多黑,性畏露,养之当晚出早归。旧说:"春夏早放,秋冬晚出,尤善群,每成群以一雄为主,举群听之。"今俗所谓压群是也。

  猫 能捕鼠,有数种。身短尾如钉耳提之身缩一团者佳;身长尾大者拙。谚云:"尾大懒如蛇。"闻温州猫有三种:有碎鼠猫,皆辟去比邻数家鼠不敢入其上也;有积鼠,捕鼠堆积之,拣择而食;有食鼠,捕鼠而食也,斯为下,上鼠价值银三、四十云。

  虎 一名"山君",言山兽虎为之君,行以爪拆地观奇耦,及作威则毛张爪露,啸则林振风生。安溪山木深邃,虎患为多。

  豹 毛黄,小于虎,纹黑如钱,比比相对。古云:"饿狼食不足,饥豹食有余。"言狼贪豹廉也。

  熊 有人熊,四掌绝似人手足。有猪熊,似猪其毛黑。《本草图经》:"性轻健,好攀缘树木,见人则自投而下。胆可入药,掌味为珍,背上有脂曰"熊白",寒月有,夏无。"

  豺 狗足狗声,今人所谓"噬狗"是也。尾长颊白,高前广后,其色黄。每群行有一小者指路,遇犬羊相与传食,一霎而尽。贪残之兽也。

  鹿 行速,性警防,分背而食,食则相呼,群居则环其角外向,阳类也,故夏至感阴生而角解。《格物论》:"十年为苍鹿,又百年为白鹿,五百年为玄鹿。"

  麂 似鹿而小,其皮甚细,今与鹿皮充贡,但鹿粗而麂细。

  獐 似鹿而小,其皮亦细,本处重之过于麂。《本草》:"肉温补,与鹿同。"

  麈 《兴化志》云:"山牛也,绝类水牛,角直尾秃。"相传其尾能碎尘。古人挥用麈尾,盖以此也。按:此兽泉中绝少,惟本地有之。

  猴 一名"狙",一名"王孙",一名"胡孙"。凡兽皆横,猴则或横或竖,盖其禀气近人,故能晓解人事,鸣噭噭而悲,无脾以行消食,多巧诈。《柳子》曰:"猴性躁暴,群居不相善,食相噬啮,行无列,有难则推其柔弱者以免焉。"

  猿 善攀缘,故名。猿似猴大,黑色。《说文》云:"或黄或黑,非五里树木不栖,恐人害已也。其物通臂,左引则右短,右引则左短,足不履地,饮水则相连接而下,其声呜咽,每呼三声相连,最为悲怆,其臂可作箫,人得之则自断其臂。"《蜀志》:"郑艾见猿抱子在树上,引弩射之,中猿母,其子为拨箭,卷树叶塞疮。艾叹曰:'吾违物性矣。'乃投弩于水中。"

  狐 似狗而小,尾如长帚,小前大后,其为物灵善变化,妖淫以惑人,其性好疑,所谓狐疑也。腋下之皮,其毛纯白,集以为裘,轻柔难得。《本草》云:"腊月取狐胆,若有人暴卒未移时者,温水微研,灌入喉即活。"

  獭 似狐而小,青黑色,肤如伏翼,水居食鱼。《淮南子》曰:"鹊巢知风,獭穴知水。"言能预知者也。或曰:"獭一岁二祭,皆四面陈之。獭圆布,豺方布,亦知报本云。昔魏明帝见洛中白獭不可得,问之徐邈曰:"獭喜食鱼。"乃画鱼数百于板中,置之河岸。獭见鱼,竞而取之,卒为人所获。

  兔 口有缺,吐而生子,故谓之兔。旧说:"明月之精,视月而孕。"《楚辞》曰:"顾兔在腹。"顾兔居月之腹,而天下之兔望焉,于是感气。《礼》以兔曰"明视",其以此与。

  鼠 昼伏夜行,有齿无牙。《格物论》:"鼠善为盗,族类不一,有家鼠、鼯鼠、鼨鼠、火鼠、社鼠、白鼠。"

  狗 耳垂或竖,尾卷或垂,其牙相制,足蹯。蹯后有悬爪曰"犬",未成毫曰"狗",四尺为"獒"。

  山狗 赤色黑纹,好食果实。

  竹鼠留 其形如鼠而大,毛细而密,能穿地,食竹根,性温,味甚佳美。

  豪猪 《山海经》云:"行山有兽如朦,毛黑如锥,名曰'豪猪'。其鬃有刺,怒则奋以射人,其剌可为簪。"今按:此猪山中多有之,身麻黄色,其刺近肉者一半白,余黑。世传其胃可治翻胃病。

  鼠登鼠令鼠 似鼠,尾散垂,食果,贪缘树而走。遇隔枝处,跃过如飞。

  玉面狸 《格物论》:"狸似虎斑,一种似兔而短,栖高木,候风吹而过他木,谓之'风狸'。"东坡云:"首如狸,尾似牛,捷险似猿猴。"

  羽类

  羽,虫之属。有三百六十,其说备之《禽经·释鸟》详矣。安溪所有,其状不一,然可以供祭祀,宴宾客,凡三十一种,各考注其下:

  鸠 一名"班鸠",一名"布谷"。江东呼为"发谷",天欲雨乃鸣。昔郑弘迁临江太守,郡人徐宪居丧致哀,鸠巢户侧,以孝廉举。后人称宪为"白鸠郎"。

  燕 《尔雅》曰"鳦",一名"玄鸟",盖取其色之玄。有二种:颔赤者为"越燕",颔黄者为"胡燕"。凡燕依人家栖息,无有敢杀之者。故老相传云:"杀燕令人发恶疾。"诗云:"燕知社日辞巢去。"此地燕不知社。

  鹊 一名"乾鹊",一名"喜鹊",俗呼为"客鸟"。俯鸣则阴,仰鸣则(晴)。《淮南子》曰:"鹊,知风之自而作其巢,知岁所在而开其户。"盖鹊巢高枝,知来岁多风,则巢于下枝。又鹊巢开户向天,一而背岁。故《博物志》云:"鹊背太岁也。"俗说:"鹊巢中有梁,见鹊上梁者必贵。"又谓"其鸣有吉庆事或客至。"

  鸡 鸡,知时之畜,司晨,善斗,火德之精。《记》曰:"鸡为翰音,头戴冠,文也;足传距,武也;敌在前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有五德之贵也。"

  雉 今所谓"雉鸐"也,又呼"野鸡"。其飞不越分域、疆界之内,其交有时别有伦。其羽纹明,可用为仪。故王后之服画之曰"华虫",曰"祎衣",皆是鸟也。其死耿介。《周官》曰:"士执雉。"《书云》:"一死贽。"取其守介,死不失节也。

  鹅 一名"舒雁",江东人谓之"鹅"。掌黄羽素,颈长眼绿,王羲之爱之。

  鸥 海鸟也。色白,百数为群,飞鸣咿呕,因名曰"鸥"。《说文》云:"多在涨海中随潮上下,常以三月风至乃还洲屿。"《列子》论:海翁事,以为鸥忘机则狎,机动则飞去。然则机之所伏,虽禽鸟犹知之,人何必以机诈为哉!

  鹳 状似鹤,每遇巨石,知其下有蛇,即于石前如术士禹步,其石即然而转。南方有里人伺其养雏,缘木以篾,絙缚其巢,鹳则作法解之。天将雨,则长鸣而喜,善群飞。薄霄激雨,雨为之散。作巢大如轮,伏卵时取礐石围卵,以助暖气,故方术家以鹳巢中礐石为真物也。又泥其巢傍为池,池以石宿水,取鱼置池中,以饲其雏。《记》曰:"鹳能聚水巢上,故人多聚鹳鸟以攘火灾。"予学谕箫山,鹳屡结巢文庙,结东则东斋登第,结西则西斋第,每有验,始信为瑞鸟也。

  鸭 鸭,家骛也。头绿掌黄,文翅花毛,一名"舒凫",皆自呼其名"鸭鸭"。

  雁 阳鸟也,一名"朱鸟",多集洲渚间,春去秋来,性恶热,故始寒则南翔,始暑则北狙。《释鸟》云:"足蹼踵企,衔芦而翔,以避矰缴。其飞也有序,其进也有渐,其羽可用为仪。知夫妇之义,故婚礼用之。周官六贽,大夫执雁,盖取其去就有仪,不失序也。"

  鹰 鸷鸟也,金睛铁爪,钓嘴剑翮,善击。月令仲春,鹰化为鸠;仲秋,鸠化为鹰。今西北人多畜鹰教之,旬月间即操纵随人意,用以攫兔。

  凫 《释鸟》曰:"沉凫,卑脚短喙,百十为群,其飞迅速而下,没而还浮,与波上下。"《楚辞》曰:"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汜汜若水中之凫乎。"

  莺 莺名不一,曰"黄鸟",曰"黄鹂",曰"搏黍",曰"仓庚"。其声清和婉转,可听如调歌然。当椹熟时,则应节而来。此鸟与燕皆入蛰,燕冬间入蛰,其形如稿,春乃飞去;莺冬月以土自裹而蛰。

  乌 其全体皆乌者,名乌,能返哺,孝鸟也。身乌颈白者名"夕乌",人遇其鸣则恶而唾之,鬼鸟也。

  鹞 大如鹰,苍黑色,尾短善击凫雁。大者谓之"老鹞",羽毛粗,鼻上黄如腊色者,俗谓之"蜡鼻"。

  鸳鸯 匹鸟而有恩也,雌雄偶居。崔豹《古今注》云:"鸳鸯,鸠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一思而死,故谓之'匹鸟'。"《本草食疗方》云:"人家夫妇不和,作羹私与食之,立相憐爱。"

  杜鹃 一名"杜宇",一名"子规",四月间苦啼,啼血不止,始鸣皆北向,啼苦则倒悬于树,寄巢生子,百鸟为哺雏。

  百舌 似鸲鹆而身差长,毛苍嘴尖,惟食蚯蚓,一名"反舌",谓能反覆其舌,以效百鸟之声也。

  画眉 褐质白眉,善鸣好斗,其声似莺而小,最清婉可听。

  竹鸡 与鹧鸪相类,其声亮,俗传能辟蚁。谓:"屋中白蚁,闻其声皆移去。"

  布谷 《尔雅》:"鸣鸠鴶鹆。"即今之布谷也。语云:"布谷催耕,故名"。盖东作方兴则鸣,人以为耕农之候也。

  鸲鹆 江东人呼"鵋其鸟",亦谓之"鸲鹆",端午断舌养之,能人言。俗呼"八哥"。

  鶺鴒 水鸟,脚细尾长,背青灰色,腹下白,颈上黑如连钱,飞则鸣,行则摇尾。诗以况兄弟。唐元宗时,鶺鴒千数集于殿,魏光乘作颂以献,以为友悌之祥。

  鹧鸪 飞常向日,畏霜露,早晚稀出,或夜飞则以木叶自覆其背,多对啼南向,虽东西回翔,然开翅之始,必先南翥。肉白而脆,味胜雉鸡。

  啄木 啄木,鴷鸟也。口如锥,长二寸许,常啄树食虫。《本草》云:"有大有小,褐者是雌,斑者是雄,患牙齿痛,以此鸟烧灰为末,塞孔中即愈。"

  山鹕 大如鸠,苍色,两腮有圆点,黑白相映,上下修跳不定,善鸣声清,调如莺,人多笼畜之。又有"吉吊",形与山鹕相类,声不如鹕。

  鹪鹩 诗所谓"桃虫"也。一名"巧妇",一名"篾匠",本地有之。此鸟最小,往往于桑条弱叶间结巢,缉理完好,生子其间不坠。

  翡翠 赤羽曰"翡",青羽曰"翠",小如燕,毛青黑,翎深青有光,飞水上食鱼。翡大如鸠,以毛紫赤,羽青不深无光,林棲不食鱼,其羽人家多用之缠花胜。

  白鹭 顶有丝,脚绿,一名"夫鉏",一名"属玉"。刘禹锡云:"鹭儿最高洁,毛衣新成雪不敌。"

  白头翁 似雀而大,头有白点,故名。

  鳞类

  《尔雅》:"鳞具八十一,九九之数,阳也;具三十六,六六之数,阴也。其族甚繁。生巨海中,为鲸、为鲲、为鳅,大者长数里,小者长数丈,嘘风喷雨。潜物之至大者,莫鱼若也。"昔陶朱养鱼,以六亩地为池,画九州聚石作九岛,使鱼绕之,日夜可千余回;春二月,以怀子鱼置之塘,其生自繁,可以资民用也。鱼之有名凡十种,各考注于下:

  鲤 《尔雅》:《释鱼》,以"鲤"冠篇。《养鱼经》曰:"人多养鲤者,鲤不相食,易长而且贵也。"

  鲈 巨口细鳞,能食诸鱼。凡池塘中放鱼秧,必拣而出之。肉可为脍。张翰思鲈以此。隋炀帝谓:"金齑玉脍。亦东南之佳味也。"

  鲫 淡水鱼也,海中亦有之,体促肚大,脊隆色白带微黄。本地溪中所生者仅二、三指许。《药性赋》云:"味甘温,主温胃气。"

  鳝 诸家皆云"似蛇无鳞"。今观之有细鳞,穴处,夏出冬蛰,状如鳗,但鳗肉滑,鳝肉涩,鳗脊圆,鳝脊骨方。

  鳗 本地有二种:曰"蛟鳗",善攻崎岸;曰"卢鳗",力最大,长五、六尺,圆身扁尾,头有两耳,肉极膏腴丰美,可疗疮杀虫。

  斗鱼 大如指,长二、三寸,身有花纹红绿相间,尾鲜红有黄点,善斗,儿童辈多盆养之,此地呼为"丁班鱼"。

  吹沙鱼 鱼小身圆,贴沙而行,常张口吹沙,故名。

  田瑟 生池田泥中,无鳞,黑色巨口,在池塘中能食小鱼,颊旁有刺弹人,故又名"弹瑟",以其生于涂如虱,又谓之"涂虱"。

  鲢鱼 口小鳞细,身扁色白,人家畜池塘中,大者二尺许,甚佳;又一种巨头者,大头鲢,味次之。

  金鱼 有二种:大者为金鲤,小者为金鲫,其色如金,亦有时变白,曰"银鱼",人家或畜之池,或畜之盆,以供观玩。

  甲类

  虫之有甲者,亦鱼属也,生之山泽、溪涧之间,性之寒温,味之美恶,载之《尔雅》详矣。安溪有甲之鱼,凡五种,各考注于下:

  龟 虫有三百六十,龟为之长,背有文应八卦,胁肋有文应二十四气。《周礼》:"天龟曰'灵属',色玄,其行俯。地龟曰'绎属',色黄,其行仰,东龟曰'果属',色青,其甲并前;西龟曰:'雷属',色白,其行左倪;南龟曰'猎属',色赤,其甲并后;北龟曰'若属',色黑,其行右倪,善藏,久能行气导引。《韩子》谓之'穹龟',《白虎通》谓之'寿考物'也。"

  鳖 俗呼"团鱼"。形与龟相类,但龟甲裹肉,鳖肉裹甲,乃食品之珍者。颈中有软骨,与鳖相类,名曰'丑',食当剔去之,亦不可与苋同食,令人生鳖瘕,难治。

  蟹 北人呼"螃蟹",南人以其螯有毛呼'毛蟹'。江中生者长一尺,此地生者长四、五寸。雌者团脐,满壳皆黄膏;雄者尖脐,满壳皆白脂。好食稻穗,故脐中有芒。  

  螺 种类甚多,一种取其黡,可和香,名曰"香螺"。一种阔口圆身,壳色黄白有黑点,名曰"花螺"。一种软壳吐舌,名曰"泥螺"。一种小而长,自首至尾有旋文,名曰"梭尾螺"。一种生田中,用清水浸去泥,然后可食,名曰"田螺",本地惟有之。

  黿 多产江湖中,四足而鳞,似鳖而大。头有刺,青绿色。老者能变为魅,性至难死,剔其肉尽,头犹能咬物。

  虫类

  虫,至微也。一母而生百子,或潜之水,或附之树,或巢于土壤之间,飞而鸣,缩而藏。安溪虫之有名者凡二十二种,各考注于下:

  蚕 一种曰"原蚕",一种大而黑曰"番蚕",性好温恶寒,好干恶湿,养之多就暖室,饲之叶用干。《周礼》禁"原蚕"。说者谓:"恶其伤马。盖蚕与马皆阳类,养'原蚕'则耗阳气,故伤马,是以先王禁之。"

  蛇 种类甚多。曰"水蛇",曰"草花蛇",水处曰"红蛇"、"青竹蛇"、"百步蛇"。陆处者尤毒,凡遇蛇伤,急服麻油一碗,以鸡子钻孔,掩其疮口,则毒赶入鸡子,须臾尽黑,四五换则毒尽而愈。

  蜂 飞虫,能螫人,其毒在尾,取百花酿蜜于房,有君臣礼。其王之所居,叠积如台,众蜂为之旋绕,每日两衙应潮,无王则尽死。

  蛙 青色,腹细紫尖,后脚长,善跃。一种曰"土鸭",一种曰"水鸡",身长嘴短,背黄黑色,白上有黑点。一种曰"石棱鱼",生溪涧深洁处,身有文紫班,如缬锦,昔人谓之"绵绷",味甚佳。

  萤 一名"晖夜",一名"夜光",一名"宵烛"。生阴湿地,大暑前后得大火之气而化,以囊盛之,可以照书、入药品。

  蚊 有水草之交则生,长喙身细,性恶而毒。《埤雅》曰:"蚊性恶烟,以艾熏之则溃,或以栋花熏之亦逝。"人问杨子以"货殖"。杨子曰:"蚊",谓蚊取利虽小而善挠,令人长夜不寐,人之营利何异此?

  蝉 两翼,喙长在腹下,或以为无口,以胁鸣。有五德:"文、清、廉、俭、信"。欧阳《鸣蝉赋》:"吐孤韵以杂律,含五音之自然。吾不知其何物,其名曰'蝉'。"

  蝇 蝇好交,其前足有绞绳之象,其后足摇翅自扇,故《尔雅》云:"蝇,丑扇。"又一种青蝇,赤头如火,背若负金。传曰:"蝇喜暖而恶寒,故遇冰輙侧翅远引,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盖有小人之状也。"

  蝗 食禾稼虫也。凶年则生,能坏禾稼,民以为灾。

  蝶 蛱蝶粉翅,有须,一名"蝴蝶"。《埤雅》云:"园蔬化为蝶。"

  蛾 一名"慕光",先孕后交,每夜飞,善拂灯火,多赴灯而死。古云:"附炎竟何功?自取焚如酷。"世之趋附者,即此可戒焉。

  蚁 有数种。有马蚁,大能螫人,作穴依树。有黄蚁、黑蚁,作穴地中。有白蚁,则能运土,上食屋木,大雨将集,则先封户。昔人以蚁知义,诗云:"尊卑应识君臣位。"

  蝙蝠 一名"伏兽",一名"天鼠",肉翅,昼伏夜飞,捕小虫食之。

  蟋蟀 似蝗而小,善跃,光泽如漆,有角翅,一名"促织",善斗。七月在野,九月在户,十月入居床下。语曰:"促织鸣,懒妇惊。"传曰:"蟋蟀之虫,随际迎阳,秋初生,得寒乃鸣。"

  蝦蟆 生陂泽中,身小背有黑点,举动极急,能跳接百虫食之。

  蜻蜓 一名"蜻蛉",饮露,六足四翼,食蚊虻,遇雨多集水上款飞。

  螳螂 有斧虫也。前两足如斧,举以拒物。深秋乳子,至夏初乃生,常捕蝉而食。将捕蝉时,往往执叶自蔽,物小而智如此。

  水蛭 俗呼"马蟥",能咂人血。此物能去结积。昔楚王食菹,偶研蛭吞之,王素有结积疾,因是而愈。

  蜘蛛 大腹者名"蟏蛸",小而长脚者名"喜子"。有赤班色者,有五色者,多于空中作圆网,以掩食蚊虻。王守一每见蛛网,必以杖裂之,盖恶其机害物也。

  蜈蚣 此虫至毒,人家屋壁往往有之,喜食鸡肉,时闻鸡肉气,即投下就之。人或有被其毒者。

  蚯蚓 一名"土龙",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引而后伸,应侯而鸣,长吟于地中,江东谓之"歌女"。传曰:"蛇无足,蚓无筋。"旧说乃土精,无心之虫也。

  蜣螂 一名"蛣蜣",其大者鼻高目深,名"胡蜣螂",翅光黑如漆,飞有气息,庄子云:"蛣蜣之智,在于转丸。"

  十四、贡赋

  贡者,下所供也;赋者,上所取也。《夏书》之"厥贡厥赋",《周官》之"九贡九赋"是也。安溪贡赋,历代不同。而我朝额办、岁办及各色课程,各有定制,皆书之以备版籍之考。志《贡赋》。

  唐 制不可考。

  伪闽 王延钧,遣官丈量田土,第为三等。上给僧道,次给土著,又次给流寓。其科取之法,彷诸唐两税而特重焉。

  及宋 因陈洪进纳士,诏均定租额,罢烦赋之无名者,以土田高下,定出产钱,而第五等,征输两税,一以产钱为宗。升平既久,奸弊日生,至于产钱不实,五等人户,亦无足据矣。

  本县产钱一千九百八十三贯九百五十七文。(田以种子论,上等斗或一十文;中等斗或七文、五文;下等斗三文;自第四等、第三等并与诸县同,自二贯二百文至三贯八百八十九文为第二等;三贯八百九十文以上并与一等。)

  夏税钱内有布税、小麦、秆草三顶。每小麦一斗,元价二百三十文,增价一百二十文,元价从州纳,增价从县纳。其布税折变秆草者,每草一束钱二十文,仍于布税内,免科七钱七分。

  本县夏税钱二千三百五贯五百三十四文。(每产钱一文,纳税钱一分五厘,布钱一分二厘五丝,小麦一勺五抄,其科折秆草,产钱一贯至二贯文科六束,三贯至七贯文七束,八贯至十贯九束,自十贯以上每贯十束。)

  秋税糙米,本府原额七万九千二百三十一石有奇。开禧间,郡守陈子冲除豁三千五百三十三石四斗有奇,见额七万五千六百九十三石一斗二升四合四勺有奇,白米见额四万六千四百五十四石四斗五升有奇;其糙米变白米者,每糙米一斗变白米八升,逐年截拨仓分。

  本县该糙米七千三百二十六石九斗,白米三千五十八石四斗九升五勺(与南安同)。

  秋税黑豆钱,每豆一斗,折钱三百文,仍于糙米内折除六升八合。

  本县该二千一百七十二贯三百五十文(自第三等以上户,每产钱一百文,纳豆五升五合)。

  本县该二十六石六斗七升。

  元 本县无考。

  国朝 凡天下田地、园林、池塘、海荡等,悉书其名数于籍,为等有二,曰官曰民,若职若学、若废寺、若没官皆系于官。其赋亦分夏秋二税,夏税征钞,秋税征米。旧制民产亩科夏税四文,秋米五升,惟官产轻重不同,有甚重者至一石,轻者亦至一斗。景泰间,乃下减分之令,凡官米自一斗至四斗减十之一,四斗一升以上减三之七,遂为定则云。

  夏税钞 本县该钞一百七锭四贯五百七十八文。

  官田地等钞九十锭二贯三百一十六文。(官租田、废寺田、官学田每亩每科三文;今没官田每亩科钞二文;官租地,今没官地每亩科二文;职地、官学地每亩科三文;官租山、废寺山每亩科一文。)

  民田地等钞九十七锭七贯二百八十文。

  内田地山塘每亩并科四文。

  秋租钞 本县二十一锭九百一十文。

  官地等钞二十一锭九百一十丈。(内官租地每亩科六分八厘,官学山每亩科二百文,废寺山每亩科七十一文一分二厘。)

  秋粮米 本县秋米正耗共七千九百二十一石三斗五升。

  官田地等米正耗共一千三百三十七石一斗。(内官租田每亩科正米六升一勺,职田每亩科正米七升;今没官田每亩科正米二升;废寺田每亩科正米三斗五升九勺;官学田每亩科正米五升;官租地每亩科正米四升八合;职地每亩科正米七斗;今没官地每亩科正米二斗;学地每亩科正米五升。)

  民田地等米正耗共六千五百八十四石二斗五升。(内民田一则每亩科正米五升五勺,余田地、山、池塘每亩并科正米五升。)

  官米折色 旧制民米每石量折十分之三,每米一斗征银三分,解运赴京。至沈御史奏,将民米存留储积,以官米随等第科银大约每斗三分有奇,抵旧折色之数。

  本县银四十四两四钱六分六厘。

  铁课

  宋,产铁之场,在永春曰"倚洋",安溪曰"青阳",德化曰"赤水",而晋江之石岗、卢湾、牛头屿、长箕头,惠安之卜坑、黄崎、潐头、许埭、港尾、沙溜、卢头、峰前、牛埭皆有铁砂。庆历三年,立法禁兴贩入海,后有诏许于两浙货卖,未几罢。至淳祐中,永春东洋、肥湖,德化信洋、山田、丘埕铁砂尚有业作者,通判掌之。诸县岁额钱五十五贯七十文,曰"炉税钱",解送建宁府坑冶。我朝悉罢官坑冶,铁课均敫丁田。

  本县课铁一千三百二十七斤一十二两(每斤征银二分五厘解工部,又一半每斤折钞一百二十文解府。)

  商课

  宋,诸县各有税务。政和八年、绍定元年、二年,额减数盈缩不常,于是有侵蚀追陪之弊,后皆罢废。丞簿兼掌之,其税目有遗利、陪纲、增税一五分、二五分、糜费头等钱。(遗利钱二百三十七贯六百文,陪纲钱六百六十九贯三百五十六文,增税一五分钱一千三百五贯四百二十八文,增税二五分钱六百四十八贯八十八文,糜费头钱一十六贯四十三文。)

  国朝,府设税课司,县设税课局,凡货物税三十分之一。永乐七年,差有职事人点问,遂以所点为额。正统元年,诏革司局课钞不及三万贯者,由是诸县局例罢,有司兼领之,唯税课司及晋江县局如故,而货物弛不复税,课额尚存。今每岁就均徭中编银一十九两五钱九分解府。

  周岁商税等课钞一千六百二十六锭四贯七百六十五文。

  原额课钞七百三十八锭二贯一百五十文。(商税课钞六百一十六锭四百三十文,窑冶课钞六锭三百二十文,门摊课钞一百一十六锭一贯四百文。)

  新增课钞八百八十八锭二贯六百一十五文,(商税课钞四百二十二锭三贯一十五文,门摊课钞四百六十五锭六百文,契本工墨课钞四贯。)

  闰月课钞加一百四十一锭三贯四百四十一文。(商税课钞九十三锭一贯一百六十四文,门摊课钞四十八锭二贯二百五十文,契本工墨课钞二十七文。)

  各色课

  周岁酒醋等课钞一百四十一锭四贯二百七十文。(酒醋课钞一十六锭四贯,窑冶课钞八十六锭一贯九百二十文,系官房屋课钞七锭三贯三百九十文,房地赁课钞三百文,铸泻课钞六锭四贯四百三十文,茶课钞二百三十文,铁课钞二十四锭。)

  闰月加一十一锭四贯一百五文。(酒醋课钞一锭二贯,窑冶课钞七锭九百九十三文,系官房屋课钞三贯一百九十九文,房地赁课钞二十五文,铸泻课钞二贯八百六十九文,茶课钞一十九文,铁课钞二锭)。

  已上课钞岁报额数,无银征解。

  农桑绢课

  宋 夏税布纽产钱科纳,南渡后,始折布为钱,以供军时,亦令民广植桑柘而无特征。

  我朝 度旷地之在官者,予民种桑,亩四十株、每株科丝五钱,每丝一斤四两。成绢一匹,长三丈,其余两为寸尺之差,里甲丁粮科解。

  本县该绢一丈九尺九寸,每匹征银一两六钱。

  物料

  唐宋 土贡甚少,然亦屡罢。及南渡军兴,于是名色繁多,皆有司随时措办,非有定额,故其制不能尽考。

  国朝 每岁物料,俱于该年里甲丁粮出办。至御史沈奏准,各县每米一石、人丁一丁,岁征银八分,通融各县该办之数,就于八分内支解。本府编佥长解买办,本色解部交纳。至嘉靖二十六年御史金会议,又因八分丁料之法斟酌而损益,每丁石足征银七分八厘,附派油帖征银解司支解。岁额杂三办,仍以京司府三项盐钞并支其内。其数详备于《八闽料钞》总征册云。

  额办

  历日纸 二万张。(弘治年间无查,正德十一年二万张,连松烟工食价银七两四钱。余年至嘉靖以来俱同。)

  药味 樟脑三十五斤,三赖子四十斤。(弘治间无查,正德十一年征银一十一两,余年及嘉靖以来俱同。)

  牲口 年分二季输银。(弘治间无考,正德十年征银一十三两二钱二分四毫五丝,至嘉靖以来俱同。)

  弓箭 弓一百四十六张,弦七百三十条,箭一千七百一十二枝。(弘治五年征银多至一百七十八两三钱八分,少者一百九两六钱三分。正德元年间多至一百七十八两三钱八分,少者一百九两,及嘉靖以来俱同。)

  军器 弘治五年征银多至八十六两九钱三分,少者二十七两九钱零。正德元年,少者二十七两九钱零,多至五十三两六钱。嘉靖以来,多至三十六两三钱零,少者二十七两九钱零。

  杂皮 弘治五年,杂皮折造胖袄二十领,征银少者一十九两二钱三分,多至五十二两五钱零。正德元年,多至二十一两五钱零。嘉靖元年二十一两五钱。

  翎毛 二千四百根。(弘治五年起至十六年止,折银六钱三分。正德元年起至十六年止,折钞银五钱零。嘉靖以来俱同。)

  鹿皮 鹿皮一张,麂皮四十张。(弘治五年至正德、嘉靖年间同,每年鹿皮一张,银九钱;麂皮四十张,每张征银五钱五分。)

  翠毛 五个。(弘治五年至正德年止,每年翠毛五个,银一毛钱五分。嘉靖年起,每年翠毛五个,银一两五。)

  岁办

  水牛底皮 二张。(弘治五年起至正德年间止,每年水牛底皮二张,每张银一十三两。嘉靖元年起,水牛底皮二张,每张银八两五钱)。

  白糖厨料 弘治至正德十五年具派里甲,无查。十六年征银六十九两四钱二分九毫零。嘉靖元年,银三十四两七钱一分二厘零;二年,四十八两五钱八分零;三年,六十九两四钱二分;四年,六十四两八分零;余年增减不一。

  黄蜡叶茶 弘治至正德十五年具派里甲,无考。十六年至嘉靖元年,征银一十四两一钱六分零;二年同;三年,银二十八两三钱三分零;四年,银二十六两三钱一分零;余年增减不一。

  石大青 弘治五年,少者银五钱六分,多至九十五两七分;正德八年,少者二两五钱,多至一百两五钱三分;嘉靖年间无征。

  黑铅 弘治五年无考。正德四年,银少者八钱二分,多至七两三钱;嘉靖以来俱无征。

  银硃 内有腻硃。(弘治八年,征银少者八两三钱,多至四十一两零;至正德六年,少者九钱,多至八十八两一钱;嘉靖年间无征。)

  红熟铜 弘治五年、十一至十二年,每年银七钱七分;十六年九钱三分;正德十一年,银少者二分,多至九两;嘉靖元年,征三年,每年征银七两六钱。

  黄熟铜 弘治五年,征银少者八钱四分,多至一两三分;正德六年,少者一钱二分,多至二十八两三钱;嘉靖五年,征银一十四两六钱八分零;九年,征银一十三两五钱七分零。

  生铜 弘治九年,征银少者二两四钱,多至七十六两五钱;正德、嘉靖具无征。

  熟铁 弘治六年,征银少者八钱三分,多至九两四钱;正德四年,少者银五钱三分,多至二十七两九钱六分。

  金箔 弘治五年,征银少者二钱一分,多至七两四钱五分;正德十四年,少者二两三钱七分,多至一十三两八钱四分;嘉靖三年,少者四两六钱,多至二十一两六钱零。

  熖硝 一千斤三两。(弘治五年、十年,每年征银八两三钱四分;至正德四年,少者三钱二分,多至三十五两五钱四分;嘉靖七年征银九两二钱。)

  杉木 弘治、正德、嘉靖间俱无征。

  牛筋 弘治五年,征银少者三钱二分,多至四两一钱;正德三年,少者三钱二分,多至五钱七分;嘉靖间无征。

  绵羊皮 弘治十三年,征银少者二两四钱四分,多至十八两八钱;嘉靖元年,少者一十八两二钱。

  苏青 正德三、四年,征银三两四钱;五年,征银三钱二分;六年,银一钱四分;嘉靖无征。

  皮张 弘治七年,征银少者七钱二分,多至三两四钱;正德七年,少者银四钱九分;九年多至十一两二钱;嘉靖元年七钱。

  楠木 弘治五年、十一年,每年征银一十六两八钱七分;正德、嘉靖年间无征。

  柁木 弘治间无征。正德八年,征银少者七两二钱,多至二十六两二钱六厘。嘉靖年间无征。

  串五丝 弘治五年,征银少者一两二分,多至七两二分;正德、嘉靖年间俱无征。

  绫纱纸剳 弘治十四年,银二百六两五钱二分;正德三年,银一百四十一两四钱一分;十年,一百一十二两八钱七分;十六年一百七两九钱六厘;嘉靖八年,银一百四十六两五钱三厘。

  明纲甲叶 正德十、十一年,征银共一百八十五两五钱;嘉靖年间无征。

  青熟丝绸绵煖皮 弘治间无征。正德四年,少者银六钱一分;十四年,多至七两三钱;嘉靖元年,五两七钱三分。

  杂办

  生漆 弘治六年,征银少者二钱二厘;三年,多至一十七两四钱一分。正德五年,少者四两三钱二分;十一年,多至四十二两五钱三分。嘉靖年间无征。

  棕木 弘治八年,征银少者二钱,多至一两八钱;正德十三年,少者三钱,多至八两九钱六分;嘉靖年间,多至四十二两五钱四分。

  水膠 弘治九年,征银少者五钱二分五厘,多至四两一钱八分;正德十二年,少者一钱五分,多至八两九钱六分;嘉靖三年,少者三钱,多至七两一钱六分。

  杂皮 弘治、正德间无征。

  黄蜡 弘治五年,征银一两三分;十七年,多至五两四钱。正德间以来无征。

  白麻 弘治十年,征银七两三钱二分;十二年,一十四两四钱四钱四分;正德六年,少者七钱九分;八年,多至四两三钱;嘉靖四年,征银六十两一钱八分。

  布匹 弘治十年,征银一十一两五钱;十六年,五两三钱;正德八年,少者一两三分五厘,多至二十九两八钱八分;嘉靖间无征。

  纸张 弘治十五年、十六年,银五两七钱六分;正德四年,少者二两二分;十三年,多至一十八两一钱九分;嘉靖二年,六两六分;七年,征三钱二分。

  紵丝线罗 正德十一年,银六十九两三钱五分;嘉靖三年,少者三十八两三钱,多至七十八两九钱九分。

  荒丝 正德三年,征银少者二钱;八年,多至一两一钱;嘉靖八年,征银一百三十二两三钱八分零。

  翠毛 弘治间无征。正德八年,少者银三钱一分;十四年,多至银七两七钱二分;嘉靖年间无征。

  生铁 弘治间无征;正德十三年,征银四钱二分;嘉靖三年,征银五钱九分四厘。

  铁线 弘治九年,少者六钱三分,多至四十五两五钱;嘉靖五年,征银四十六两二钱一分。

  木炭 正德八年,少者二两八钱三分,多至六十六两九钱四分;嘉靖元年,八两七钱;三年,三十二两四钱二分。

  里甲纲银 国初,应役之费,唯以里甲直日者自办。正德十五年,沈御史议将通县费用分正杂二办,以丁四粮六法则科派。嘉靖十六年,御史李凤翔再议,刊定赋役册储库,其银两用度各有定则,但额外之费尚多,原派之数未足,盖未能奉行如法云。

  十五、水利

  陂塘之筑,池堰之修,皆为旱涝之备,实农作所系,国赋所关,良有司所当加意者也。志《水利》。

  塘陂

  产坑陂 在永安里。长一百九十三丈,阔六尺,深六尺,溉田三顷十亩。

  上 塘 在永安里。长四十余丈,阔三十余丈,深四尺,溉田一顷三十亩。

  可 塘 在永安里。方圆一十四丈,今为田。

  陈 塘 在永安里。阔六十余丈,深五丈。初龙津有放生池,宋县令陈宓乃移于此,葺亭于上,名曰"流惠亭"。

  周 塘 在长泰里。洪武以后分地方,今属永安里。长六十余丈,阔三丈,深五尺,储水溉田二顷二十亩。

  苏 塘 在长泰里。七十丈,深三丈,溉田二顷二十亩。

  上洋塘 在长泰里。长二十丈,阔十丈,深三尺,溉田二十亩。

  黄潭塘 在长泰里。长六丈三尺,阔四丈五尺,深三尺,溉田一顷一十亩。

  杨柳塘 在依仁里。长四十余丈,深四丈,圳水沿流一里许,溉田一顷九十亩。

  乌德陂 在依仁里。长五十丈,阔三丈,深五尺,溉田三顷八十亩。

  乌镇陂 在依仁里。长一千六百丈,深五尺,溉田三顷五十亩。

  洋塘 在依仁里。方圆二百五十余丈,深三尺,溉田三顷二十亩。乡官詹源请产恳田。

  石蛇陂 在新溪里。长五百余丈,阔四尺,深二尺,溉田一顷八十亩。

  洪岩陂 在新溪里。长三十余丈,阔六尺,自大岩山之南而来,溉田三顷四十亩。

  洪岩洪山陂 在新溪里。二大陂也,水来自大岩山之南者为洪岩陂,来自大岩山之北者为洪山陂。

  二陂共长三千余丈,阔六丈,溉田五十顷九十亩。

  黄新塘 在新溪里。方圆四十余丈,溉田二顷一十亩。

  洪 塘 在新溪里白沙亭十里许。长二十余丈,阔一丈,深八尺,溉田一顷八十亩。

  郑岩陂 在新康里。屈曲二十余里,阔二丈,深三尺,溉田二十顷一十亩。

  卓元东洋陂 在新康里。屈曲二十余里,阔八尺,深三尺,溉田三顷八亩。

  高 陂 在崇善里。长一千六百一十一丈,阔五尺,深三尺,溉田一十顷一十亩。

  亭前陂 在崇善里蓬莱山下。长一百二十七丈,阔十余丈,深五尺,溉田八顷十亩。

  西门陂 在崇信里。旧与亭前陂为一,今各长一百二十七丈,阔一十余丈,深五尺,溉田二顷。

  源口堵珑洋塘 在龙兴里。长五十丈,阔十丈,深四尺,溉田二顷十亩。

  西 陂 在崇善里。长一千一百九十五丈,阔六尺,深七尺,溉田一顷八十亩。

  石鼓陂 在崇善里。长九百三十二丈,阔一十丈,深二尺,溉田二顷二十亩。

  山洋陂 在崇善里。长五百七十三丈,阔五尺,深五尺,溉田一顷九十亩。

  前山坑陂 在感化里。长三百余丈,阔九尺,溉田五十余顷九十亩有余。

  陂乌陂 在来苏里鲎山下。长一千一百九十九丈,阔七丈,深七尺。陂下又有大官圳,长五百九十四丈,阔一丈二尺,深五尺,溉田二百八十顷二十亩零。

  芦汀两塘陂 在还集里。长二十余丈,阔七丈,深八尺,土下两大塘,溉田五顷七十亩。

  十六、井泉

  先王祭五祀,井居其一。《易》曰:"井洌寒泉食"。又曰:"井养而不穷"。盖井泉之有利于人也大矣。书其大者,余不悉焉。志《井泉》。

  井

  欧宅井 在县治凤山之麓,主山之泉。正统间,里人共浚之,泉愈清冽,又呼为"后田井",有古石盂在焉。

  县庭前井 在县治中东廊下。宋绍兴间,知县龚时可凿,有《新井铭》,今废。

  县内井 在县治东廊下。国朝天顺间,知县杨纪凿,以便汲水,且防火患。

  下市井 在县治南路旁。旧因妇溺,众填塞作小屋,其上供泗洲佛。成化八年,里人拆屋浚之,味清甘,虽旱不竭,今堙塞。

  曹主簿井 在县治东,地名"下尾"。宋熙宁五年,主簿曹纬凿,右阑有"主簿曹公"四字,今堙塞。

  蔡公井 在县治宣化坊之旁,石阑有"众缘修蔡公井"六字,后堙塞。永乐十八年复浚。

  宫后井 在四圣宫边路旁。

  后园井 在县治西路房后,堙塞。国朝天顺间复浚,今在民家花园之后,故名"后园井"。

  苏家井 在县治后,泉甘冽,汲之者众。

  县前井 在县治兴贤坊,味甚甘,清冽,

  活边巷内井 今废。

  陈复斋井 在凤池桥头复斋祠内。今祠废而井存。

  佛泉井 在新溪里。相传宋昭应禅师经过,值溽暑渴甚,无井可汲。有一老妪汲涧水饮之。禅师感其意,以杖锡卓地,泉出,民遂甃为井,味亦甘美。

  泉

  圣泉 在县治东隘门外。泉涌道旁山石间,砌池潴之,冬夏不竭,石刻"圣泉"二字。

  甘泉 在永安里折柳亭前。味甚甘,可以蠲烦拆酲。

  瀑布泉 在永安里产坑山。雨后潺湲琤琮,奔泻直下,如瀑布状,故得名。

  真觉院泉 在光德里。山前寒声鸣玉,可以洗心清耳,最为可爱。

  汤泉 在龙兴里溪边。

  十七、坊市

  凡邑里,民居所聚之处为坊,而货物贸易之地为市。坊则系之以名,表厥宅里,市则治之以官,平其物价。盖周制矣。安溪虽小,而远近坊市亦有可观。志《坊市》。

  坊

  牧爱坊 在县鼓楼前,旧名"敏政"。国朝正顺间,知县杨纪立。正德十六年,知县龚颖改名"承宣"。嘉靖八年,知县黄怿改名"抚字",岁久圯坏。嘉靖三十年,知县汪瑀拆建,改今名。

  省元坊 在县治东街。宋淳祐间,县令汪愈为庚戍礼闱第一人陈应雷立,今废。

  中和坊 在县东街。宋宝庆间,县令颜振仲立,今废。

  梯云坊 在东街,初名"攀鳞"。宋嘉定间,县令孙昭先立,改"梯云",今废。

  美政坊 在县西街,初名"济川"。宋县令林彻改"美政",后改"亨衢"。县令吴内重立,复名"美政",今废。

  仰朱坊 在县西街,旧曰:"新堤",以西通仰朱堂故名,今废。

  兴仁、和义二坊 宋嘉定辛未,县前东西新辟一字路,立二表,东曰"兴仁",西曰"和义"。绍定间,知县刘庞立坊,今废。

  升俊坊 在东街,初名"亨衢"。宋淳熙间,县令林彻改"升俊",后改"冠英"。咸淳间重立。国朝正统间,知县邵公阳重立,今废。

  兴贤坊 在县东街,旧为"凤池坊",改"履道坊"。宋淳熙间,县令林彻又改"擢秀"。咸淳间重立,初名"兴贤",今废。

  宣化坊 在县前街。国朝正统间,知县邵公阳立,今废。

  育贤坊 在儒学前。国朝正统间,知县邵公阳立,今废。

  仙桂坊 在县南街。国朝正统间,知县邵公阳立,今废。

  瀛州坊 在东街。宋嘉定三年,县令赵遵夫立,今废。

  会元坊 宋有会元坊,在西街,为省元陈应雷立,今废。国朝正德十六年,知县龚颖以弘治间知县吴琎立南街"熙春坊",改今名。

  直讲坊 在县治东,旧名"凤髻"。国朝弘治间,知县吴琎立。正德十六年,知县龚颖为宋直讲张读改立今名。

  侍御坊 在县治西,旧名"龙津"。国朝弘治间,知县吴琎立,正德十六年,知县龚颖为御史刘安生立,改今名。

  激扬坊 在县东分司前。国朝正德七年,知县王廷佐立。

  国宾坊 在县治南。国朝弘治五年,知县陈辅为举人陈兴仁立。

  贞节坊 在县治南街。国朝正德十一年,知县彭黄为旌表节妇詹琎妻林氏立。

  四牌楼二 一在县治前十字街。东匾"进士",西匾"世科",南匾"绣衣",北匾"峨采";国朝正德间,知县彭黄为御史詹源立。一在儒学前大街,南匾"儒林",北匾"文苑",东匾"腾蛟"、"起凤";国朝正德辛巳,知县龚颖立,今废。

  进士坊 在县西南临溪。宋嘉定间,县令赵彦侯为庚辰进士黄申孙立,今废。

  交教坊 在儒学前,国朝弘治间,知县吴进立,今废。

  秋鹗横霄坊 在县治西。国朝正德辛巳,知县龚颖为举人刘春立。

  泮宫坊 在儒学门前。国朝正德十六年,知县龚颖立,今废。

  梯云坊 在感化里。国朝景泰庚午,知县铙守中为举人李煜立。

  掇英坊 在崇信里。国朝正统间,知县路亨为举人詹靖立。

  云梯坊 在崇信里,国朝永乐间,县令为举人冯毅立,今废。

  兴贤坊 在儒学前东。

  育才坊 在儒学前西。俱嘉靖十六年,署县事本府经历倪用明始建。按:用明署印安溪廉慎有为,一毫无取,二坊之建皆不动费民财,士民至今犹颂德焉。

  市 

  东街市 在县前十字街东,立汇征冷铺一所。

  西街市 在县前十字街,立会元冷铺一所。

  南街市 在县前直抵龙津渡,立省元冷铺一所。

  以上三铺各立总甲一名,小甲三名,管各铺铺夫,每夜轮更提铃巡防,以弭火盗。中充总甲者,多狡猾之徒,往往差拨不均,故殷富者经年不差,贫乏者月差数次,风冷霜侵,似亦可悯。前知县黄怿革弊,通查各街烟户,共计若干,自正月初一日起,至十二月除夜终,以序编定,粘于县厅,照依点拨一名,轻重不得,民甚德之。此事非大节,然亦仁恤爱民之意,良有司毋亦效而行之乎。

  儒学街 在儒学门前。东抵钱江庵,西抵南街,其形如带,乃建学时古路。其后改易,术家嫌于屈曲,有妨人才。国朝正德辛巳,知县龚颖改复原路。嘉靖八年,知县黄怿复辟开数丈余,士子往来便之。

  新路街 在县前东。嘉靖六年,知县黄怿开建榜亭一十八间,在于街左。

  湖头市 在感化里。百货所聚,号"小泉州"。

  十八、桥渡

  桥,水梁也;津,小渡也。车舆之行,有桥梁之设;天限之分,有津堠之立,则民无病涉之患矣,亦王政一事也,志《桥渡》。

  桥 凡三十二桥。

  龙津桥 在县治南,即古黄龙渡。宋绍兴八年,县令倪察始以舟为浮桥。淳熙二年,县令赵善竦再修。庆元五年,县令赵师戬始创石址木梁。嘉泰二年,县令龚晏始成之。长六十八丈,广二丈四尺,上覆以屋,凡四十三间。咸淳丁卯,县令钟国秀重修。元至正间圯。国朝天顺四年,邑人李森建,今圯。

  凤池桥 在县治西。宋开禧三年,县令杨承祖始建。嘉定六年,县令陈宓重修,石址木梁,覆以屋,凡四十六间,邑人德之,刻石曰"陈公桥"。复斋以为专前人之功,纳之水,以其接于凤山,改为"凤池桥"。后四十三年,沙拥石出,若有所待,邑人复募而峙立焉,俗呼"上缘桥"。

  以上二桥,实车马往来之冲,但龙津桥正直南门,地理家病其有伤县治,又各梁斜向学基,未免有害。凤池桥适当溪流湍急之处,终难植立。议者谓:当以二桥旧石并作一桥,移造于东大隘之下,连续永安东皋之地,以为水口关锁,则用力省,风气完密,且水宽溪浅,可保坚固无虞矣,起废兴衰之机端有俟云。

  大岭桥 在县西北。

  小岭桥 在县治西北。

  东园桥 在县治西北。

  芒洲桥 在崇善里,跨山坑,小桥通永春县。邑人李森天顺间修建。

  石圳单板桥 在崇善里。

  溪口桥 在崇善里。

  拱 桥 在崇善里。

  仙人跳桥 在崇善里。

  上任、下任桥 在崇善里。

  大澚桥 在崇善里。

  源口埔头桥 在龙兴里。

  牛岭桥 在龙兴里。

  汤头拱桥 在感化里。

  马迹桥 在感化里。

  盆口桥 在感化里。

  卓舍桥 在感化里。

  东山桥 在感化里。

  下坑桥 在感化里。

  白涂桥 在长泰里罗渡东。嘉靖元年,里人黄添养重修。

  大宇桥 在长泰里,跨山坑,接南安县,安溪地界直至此为止。

  建口桥 在常乐里。建口桥,国朝正统六年建,石址木梁,构屋二十三间于上,今圯。

  双济桥 在崇善里。宋清水大师建。绍熙中,僧惠华增高之。开禧丁卯,邑人吴逊之、僧了性重建,洿上坑,通源口渡巡司,今圯。

  谷口桥 在崇善里。又名佛口桥,其上为屋十一间。旧有清水大师自永春来,见行者艰涉,遂造成桥,今废。

  西洋桥 在依仁里。旧名"官厅石桥",跨小溪凡三十三间。宋淳熙十二年,大水坏其九,道人僧惠明重建。壬申,水坏其四,邑人林绍老、僧一宁修之;丙子,又坏其四,林又与僧悟晃修之。丁巳丙寅十年雨水,其三又坏,邑人施天祐及僧道珍又修之,后有寓公寺丞赵嗣嘉以僧自晃主缘,于中一址修作小浮屠其上,今俱圯,石址存。

  黄塘桥 在感化里。俗呼"黄坂桥",里人吴煜重修,今筑成路。

  乔美桥 在依仁里。三间,路通同安。

  埔土寻桥 在永安里。去县东四里。国朝正统十三年,水泛桥颓,其址尚存。

  两港桥 在永安里。去县东十里,跨山坑,水自丽碧山而下,横入于溪,故名。淳熙九年,僧性金创。久废。嘉靖六年,知县黄怿重建。

  永安桥 在县治东北,跨东溪。宋,清水岩僧惠清主缘为之,石址,四屋九间,今废。

  坝头桥 在来苏里。平洋横跨官圳,俗呼"下刈沟边"。

  渡

  建口渡 在常乐里,亦名仙澚渡。

  新溪渡 在感化、来苏二里之间,又名新魁渡。

  下林渡 在感化、来苏二里之间。义民胡钦家,世代施舟以济往来,俗呼"黄坂渡"。

  绵淹渡 在感化、来苏二里之间。

  源口渡 在龙兴里。原巡检司在焉。

  吴埔渡 在县西北五里。

  薛坂渡 在光德里,一名仙苑渡。

  大洋渡 在新溪里。

  澚下渡 在光德里。

  凌渊渡 在光德里。

  常沿渡 在县治西凤池桥下,编年渡夫一名。

  黄龙渡 在县治南龙津桥上,年编渡夫一名。

  罗 渡 在长泰里,编渡夫一名。

  (《安溪县志》卷之一终)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