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小说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校点后记(齐鲁书社)

 

  《飞龙全传》是一部讲史类通俗长篇小说。演宋太祖赵匡胤发迹和立国的故事。作者以虚拟笔法,将这位宋朝开国皇帝喻为赤须真龙,为国为民除恶驱邪,戎马生涯,故名。有关赵匡胤的传奇故事,自古以来民间广为传诵,杂剧、传奇及话本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叠出,至清代乾隆年间始出现了这部用小说体裁写就的长篇作品。

  小说《飞龙全传》从后汉高祖皇帝刘智远晏驾,太子隐帝承祐登基(乾祐元年·948年)写起,至周世宗柴荣驾崩,匡胤陈桥兵变(显德七年·960年),建立北宋王朝为止,前后共计十二年的故事。全书围绕宋太祖赵匡胤的活动展开,溶入诸多历史人物、重要史实及民间传奇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清季秦亭老民杭世骏评是书“予观其布置井井,衍说处亦极有理毫,无鄙词俚句,贻笑大方,洵特出于外间小说之上,而足与才子等书并传不朽,……而编纂推衍,令阅者观之,卧忘寝而食忘味,咨嗟叹赏,手不忍释”云云。此书刊行后在中土广为流布,堪称是一部中国古典优秀长篇小说。

  小说《飞龙全传》是吴璿在旧本评话《飞龙传》的基础上,经过增删润色改编而成的。璿字衡章,自号东隅逸士。他在书中详述了改编是书原委,略云:“己巳岁(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余肄业村居。……适有友人挟一帙以遗余,名曰《飞龙传》。……余时方攻举子业,无暇他涉,偶一寓目,即鄙而置之。无何屡困场屋,终不得志,……不得已,弃名就利,时或与贾竖辈逐锱铢之利,屈指计之,盖已一十有九年矣。今戊子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复理故业,……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训之格,间以清隽之辞,……足令阅者惊奇拍案,目不暇给矣。”据序知,吴璿是个失意文人,唯因久试不第,乃“弃名就利”,改编成了这本小说。然编者“孜孜焉亟为编葺者,不过自抒其穷愁,闲放之思”而已,说明了当时被儒者不屑一顾的小说作品在正统汉学中是没有位置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小说作者的社会地位和思想情感,这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不同时期刊印的《飞龙全传》,官私书目间有著录,现存版本计有:

  清乾隆三十三年崇德书院刊大字本。半叶十行,行二十字。无W界J格。上书口题“飞龙全传”,卷端署“飞龙传”。封面镌“崇德书院藏板”。版框高18.5厘米,宽12.5厘米。首载乾隆戊子吴璿自序。有绣像二十四幅。每回末有总评。卷首目录每三回前标列一字,依次为“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 愿上万年书”,凡二十字。正文回目前无之。一般认为此本是该书的最早一个版本。以后所出各本,当源于此。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东皋书屋藏版本。版刻年代未详,行款悉同崇德书院本。今藏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

  世德堂藏版本。封面镌“世德堂藏版”,没有题署雕版印刷年代。首载乾隆戊子自序,以“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二十字分卷,每卷三回,凡六十回。今藏英国博物院。柳存仁编《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著录。

  清同治九年翠隐山房重刻小型本。二十卷。分卷同世德堂本。增嘉庆丁巳杭、吴二序。孙楷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称此本“不精”。

  清光绪十八年上海书局石印本。分八卷。孙楷弟称此本“劣”。

  除了以上胪列的现存几个版本外,尚有一个不见各家书目著录的、颇为稀见的本子,这就是清芥子园刻本。

  清芥子园刻本《飞龙全传》,六十回,回目前不标字,不分卷。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单边。单鱼尾,无W界J格。版框高13.7厘米,宽10厘米。书品高17厘米,宽11厘米。每卷卷端题“飞龙传”,次行题第几回,第三行题回目,自第四行起录词或诗,其后接正文。书口自上而下依次题“飞龙传”、回数、叶数。第六十回末最后一行署“飞龙全传第六十回卷尾 终”。封面系金黄色纸,右行题“绣像批评”,中行“飞龙全传”,左行“芥子园藏版”,上端署“精绘绣像”。首载二序,先吴璿自序,末署“时嘉庆二年岁在丁巳仲秋之望,东隅吴璿题”;后杭世骏序,末题“时嘉庆丁巳仲秋月秦亭老民杭世骏题于西湖别墅”。序后为目录,次绣像,再次接正文。

  杭世骏序称“老友欲授之枣梨,请予作序”,那么这位“老友”究竟指的是同时作序的吴璿,抑或芥子园主人?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把此本刊年定在杭氏作序时,谅无大误。

  芥子园刻本,其行款、回目、绣像及回末总评俱同崇德书院本,盖从彼本出。

  芥子园本,今藏天津图书馆。在台湾天一出版社刊行的《明清善本小说丛刊》第十一辑“讲史小说”中也收此同版印本,唯字迹多处漫漶不清,稍逊津图藏本,当系后印本。

  这次整理校勘,以天津图书馆藏清芥子园本为底本,参校崇德书院本和东皋书屋本,具体言之:

  一、对本书作了标点、分段。

  二、芥子园本吴序内容悉同崇德书院本,唯题年改为嘉庆二年,今遵原序年代复改为乾隆三十三年。

  三、删去绣像和总评。此本首载图像二十四幅,均为是书主要人物。每人一叶,前半面是绣像,后半面是七字句赞语。人物依次包括:陈摶、苗光义、周世宗、王朴、史彦超、韩通、王景、宋太祖、杜丽荣、韩素梅、宋太宗、郑恩、陶三春、张光远、罗彦威、赵普、高怀德、高怀亮、史魁、京娘、昙云和尚、杨仙人、南唐主、刘仁赡。其中既有历史人物,也有传奇人物。每回末尾总评,不著评者名氏,盖也出自吴璿之笔,今连同绣像一并删去。

  四、底本中的刊误字、异体字、俗体字、避讳字,以及其他不规范用字,今一并径改作通行规范字。而底本中又存有不少当时的习惯用字,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同音假借字,略如那(哪)、到(倒)、勾(够)等,体现了原作的文字风貌,今不作改动。

  五、对书中出现的前后不一致的人名、地名等,参据校本及史籍作了统一及订正工作。

  限于水平,此次整理校勘,未免有误,敬希识者指正。

  李玉广

  一九九四年十月志于沽上寓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