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小说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盜户

 

  顺治间[1],膝、峄之区[2],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后受抚[3],邑宰别之为“盗户”。凡值与良民争,则曲意左袒之[4],盖恐其复叛也。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而怨家则力攻其伪;每两造具陈[5],曲直且置不辨,而先以盗之真伪,反复相苦,烦有司稽籍焉[6].适官署多狐,宰有女为所惑,聘术士来,符捉入瓶,将炽以火,狐在瓶内大呼日:“我盗户也!”闻者无不匿笑。异史氏曰:“今有明火劫人者[7],官不以为盗而以为奸;逾墙行淫者,每不自认奸而自认盗:世局又一变矣。设今日官署有狐,亦必大呼日‘吾盗,无疑也。”

  章丘漕粮摇役[8],以及征收火耗[9],小民尝数倍于绅衿[10],故有田者争求托焉。虽于国课无伤[11],而实于宫橐有损[12].邑令锺[13],牒请厘弊[14],得可。初使自首;既而好民以此要士[15],数十年鬻去之产,皆诬托诡挂,以讼售主。令悉左袒之[16],故良懦多丧其产[17].有李生亦为某甲所讼,同赴质审。甲呼之“秀才”;李厉声争辨,不居秀才之名。喧不已。令诘左右,共指为真秀才。今问:“何故不承?”李曰:“秀才且置高阁[18],待争地后,再作之不晚也。”噫!以盗之名,则争冒之;秀才之名,则争辞之:变异矣哉!有人投匿名状云[19]:“告状人原壤[20],为抗法吞产事:身以年老不能当差[21],有负郭田五十亩[22],于隐公元年[23],暂挂恶衿颜渊名下[24].令功令森严[25],理合自首。讵恶久假不归,霸为已有。身往理说,1086被伊师率恶党七十二人,毒杖交加,伤残胫股;又将身锁置陋巷,日给箪食瓢饮,囚饿几死。互乡约地证[26],叩乞革顶严究[27],俾血产归主[28],上告。”此可以继柳跖之告夷、齐矣[29]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附则

  据《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补

  “注释”

  [1]顺治:清世祖(福临)年号(l644—1661)。

  [2]滕、峄之区,指今山东腾县、峰县一带。

  [3]受抚:接受招抚,即归顺宫府。

  [4]左袒:偏袒。

  [5]每两造具陈:常常被告和原告双方都进行申诉。两造,诉讼双方。

  [6]稽籍:查证盗户名籍。

  [7]明火劫人:谓公开行劫。明火,手执火把。

  [8]漕粮:水道运送公粮。

  [9]火耗:谓碎银火熔铸锭而受的损耗。元时于征收产金税外,扣除熔铸损耗,见《元史·刑法志》三。明中计以后,田赋征银,以弥补销耗为名征收火耗。清初征收火耗极重,已为正税之外的勒索。

  [10]绅衿:乡绅和学中生员,泛指地方上有地位权势的人,绅,指退居乡间的官员和中科第的人。衿,青衿,为学中生员的服饰,因指生员。

  [11]国课:国税。课,赋税。此据青柯亭刻本,原无“课”字。

  [12]官橐:橐,盛物的袋子。此犹言宦橐,指居官期间搜刮得来的饯财。

  [13]邑令锺:姓锺的县令。

  [14]牒请厘弊,发文书请求改革弊政。厘,厘革,调整改革。

  [15]要士:要胁士人。

  [16]左袒之:谓偏护之。

  [17]良懦:善良懦性之人。

  1087

  [18]置高阁:谓弃置不用。《晋书·庚翼传》:“京兆杜■,陈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者其任耳。’”

  [19]匿名状:不署姓名的讼词。此讼词,以游戏文字讽刺恶人告状,诬陷士人。

  [20]原壤:春秋鲁国人。相传因其母死不哭而歌,被孔子杖击其胫。参见《论语·宪问》,《礼记·檀弓》上。

  [21]身,自身、本人。

  [22]负郭田:近城肥沃的田地。据《孔子家语》载,颜渊有负郭之田五十亩。

  [23]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为鲁国史书《春秋》记年之始。隐公,鲁隐公,公元前722年——前694年在位。

  [24]恶衿:贪暴的秀才。衿,青衿,秀才服饰。颜渊:名回,孔子弟子,以安贫乐道著称。孔于称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见《论语·雍也》。

  [25]功令;古时课功的法令,即考核、选拔学者的法令。见《史记·儒林列传序》。

  [26]互乡;地名。不详其处。《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

  [27]革顶严究:革去功名,严加查办。顶,顶戴,用以区别官员品级的服饰。

  [28]俾:使。血产:辛苦经营所置的地产。

  [29]柳跖之告夷齐,此指柳跖告夷齐的匿名状。据说明穆宗隆庆年间,海瑞为直隶巡抚,欲制裁豪门巨室,不料为奸诈刁顽之人所乘。于是有投匿名状,对海瑞加以讽谕。告状人以柳跖名义,状告伯夷、叔齐兄弟二人倚仗父势霸占他的地产。意在说明投状人中不乏诬良为盗、颠倒是非的奸诈刁顽之徒,让海瑞提高警觉。见褚人■《坚瓠集》。此事与原壤告颜渊有相类之处。柳跖,柳下跖,即盗跖,春秋战国时人。《庄子·盗跖》篇说他率“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旧时常以喻指大盗。夷、齐,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兄弟二人彼此让国,逃往周地,后因未能谏阻周武王伐纣,宁死不食周粟,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旧时常以喻指高尚廉洁之士。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