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儒家文献资料汇编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扬雄

 

  〖扬雄〗(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亦称杨雄。西汉蜀郡成都人。出身于“有田一□,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的家庭。少年好学,博览群书,思考深透。口吃不善言谈,喜好辞赋,以司马相如为楷模,早年曾作《反离骚》等。又作《成都城四隅铭》,蜀人相庄将他推荐于汉成帝,任黄门侍郎,历哀帝、平帝之世,从未升迁,新莽为大夫。他主张“裕民”,反对“夺民”,作赋以讽谏统治者,效法唐虞,勿为桀纣,著名四赋为《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和《长杨赋》。晚年认识到作赋乃雕虫小技,不足见效,故不再作赋。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玄”。“玄”是扬雄学说体系的最高范畴,“玄”的观念来源于《老子》和《易传》,他用来概括天道、地道、人道的最高的道,天的高远幽隐为天玄,地的广阔无垠为地玄,人的内脏深藏为人玄。“玄”是超越感觉,无所不在的最高原理,只要懂得“玄”,就懂了万物的奥秘。“玄”又能使万物得到平衡,他认为天是无为的,没有意志,没有目的。万物众形是自然形成。后王充将此说发挥为自然学说,他修正了孔子“死生有命”的观点,认为只有完全不可避免的才是命,有选择余地,就不是命。楚汉战争中,刘胜项败不是天命,所致而是人为所使。对孟子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提出异议,认为尧舜异存,文武周公并处,禹至汤,周公至孔子,或距数百年,或千年,不是预定的时数。在《太玄》中提出“变”与“反”的学说。“变”即现象的推移;“反”即对立的转化,认为对立是普遍规律,如天地、刚柔、始终、日月、阴阳、福祸、盛衰、虚实等都是对立的,但对立的不一定相互转化,转化的条件是“极”,极则反,无极则不反。“极寒生热,极热生寒。信道致诎,诎道致信。”天地尊卑则不能相互转化。他把“罔(未形)、直(朴素)、蒙(丰盛)、酋(成就)、冥(幽暗)”作为事物从始至终的变化公式,罔、直、蒙、酋与四时、四方相配,万物皆出于冥又入于冥。他具有新旧交替的辩证思想,认为新生事物能够发展壮大,旧事物则将衰败以至灭亡。因而,历史必将进化,不断向高级阶段进展,尧舜时代畜明于伏羲时代,因革是历史进展的普遍规律,新事物对旧事物来说必有改变,即“不革不生”。知因不知革,必然违反新旧交替的规律,即“物失其则”。知革不知其因,进行全面破坏,必失去平衡,即“物失其均”。改革要时宜,否则就会失去原来的基础,即“物失其基”。因袭要合理,否则就会违反变化规律,即“物丧其纪”。因’此他的结论是,“可则因,否则革”。“新则袭之,敝则益损之”(《问道》)。他继承发扬孟子的仁政学说,认为德教是根本,反对严刑。谓民可使魏德,不可使规刑,觌德则纪,觌刑则乱”。统治者要改善民众的生活,照顾民众的生产,如若苑囿豢养禽兽,浪费公物;供奉偶像浪费丝帛,致使民不聊生,就是恶政。他认为一个人既有善又有恶,修性中的恶,则为恶人。人好善憎恶。但善不足,而恶有余,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才能致善。其道德标准为“道德仁义礼”或“仁义礼智信”。若想达到标准,则必须学“学则正,否则邪”。“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卑”。多闻多见是卓识的基础,要学,更要思才能智慧,即“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旁明厥思”,主张言语文章表达必须清楚,“言必有验”,事辞相称,这一命题为王充所继承和发展。扬雄强调天道与人道的一致,将自然秩序与伦理关系统一为封建社会的道德原则,将自然现象和秩序与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夫妇等伦理关系相比附,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扬雄批判继承前人的思想,有益者吸收,不利者批判,吸收董仲舒的“仁义礼智信”,批判长生不老论,认为有生必有死,神仙是虚妄之谈,好学者不羡久生。他的思想受到桓谭、张衡等人的赞赏和重视,当时《法言》大行,直至宋朝仍有较大影响。《汉书·艺文志》著录《扬雄赋》十二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汉太中大夫扬雄集》五卷。均佚。明人辑有《扬子云集》。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录了扬雄的全部遗文,共四卷。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