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五代十国风云录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一章 金色蛤蟆争努眼 翻却曹州天下反——两个盐贩子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

 

  一

  李忱死后,皇太子李漼即位,便是唐懿宗。史称唐懿宗“姿貌雄杰”,就唐懿宗在位的十四年间的表现来说,这句评价是典型的阿谀吹捧。李漼当上皇帝后,嗜酒渔色,成天胡吃海喝,好不快活。唐朝在宣宗时有所好转的局面被唐懿宗彻底破坏掉了,懿宗朝十四年,竟然用了二十一个宰相,平均一个宰相只当政半年不到,这样超高的换人率,是肯定做不出来什么事情的。唐懿宗朝令夕改,进小人,退贤臣,大唐帝国已经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

  唐懿宗咸通九年,即公元869年,桂林地区突然爆发了一次兵变。兵变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屡见不鲜,有的是因为当官克扣粮饷,有的是当兵的骄横跋扈,而且基本上都发生在藩镇控制地区,而咸通年间发生的这次兵变却是朝廷言而无信激出来的。

  六年前,因南诏作乱,朝廷调徐泗观察使崔彦率八百徐州兵驻守桂林,事先讲好条件的,三年后徐州兵可以回家。徐州兵信以为真,远离故土,苦守了三年。

  哪知道六年过去了,直到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朝廷也没有让他们回家的打算,天知道何时才能还乡。领军尹戡曾劝崔彦曾再让徐州兵多守一年,反正还能从徐州兵身上多捞点油水出来,崔彦曾乐得其成。

  徐州兵终于忍无可忍:“朝廷言而无信,两及瓜代,不得还家,汝等无母妻儿女子乎?!”弟兄们彻底失望了,原来皇帝说话也可以不算数的,既然皇帝不让弟兄们回家吃顿团圆饭,那就用武力解决这一问题。

  这年的七月,桂林戍军牙官许佶、赵可立等人杀掉都头王仲甫,推立戍军主管粮草的判官庞勋为主,强行北上回徐州,这就是唐史上著名的庞勋兵变,这其实也吹响了唐王朝真正走进历史坟墓的号角。

  十月,庞勋起义军终于攻到徐州,杀掉崔彦曾等人。庞勋势力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严重威胁到了了唐朝的经济生命线江淮粮道。这下唐懿宗可真急了,以神策大将军康承训为徐州行营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发诸路兵马,直进江淮,剿灭“乱匪”。康承训召来了居住在定襄(今山西定襄)的沙陀部大酋长朱邪赤心,以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都讨,带着万余沙陀精悍骑兵部队随军东进。

  唐军自持强大,没把庞勋这帮乌合放在眼里,做为回报,庞勋同样瞧不上官军。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底,徐州军王弘立部数万人来到泗州(今江苏盱眙),趁大雾弥天漫际之时,向唐军戴可师部发动狂攻。唐军刚吓跑了一支徐州军,志骄意满,被王弘立偷袭得手,死伤万余人,戴可师战死阵中。

  经此大捷,庞勋声威大振,传檄江淮,准备做场大买卖。江淮一带的土豪劣绅们害怕庞勋找他们算帐,举家逃到江东避难。唐淮南节度使令狐绹知道庞勋此时气势正盛,不宜直撄其锋,便派人去骗庞勋:“兄弟何必如此?做个草头王终究不是个正途。听老哥我一句话,就此罢兵。我上奏朝廷,给你个大镇,如何?”庞勋贪图一时小利,居然相信了令狐绹的鬼话,就暂时收手。令狐绹见庞勋上了当,忙争取时间修整战备,以期自守。

  庞勋能把买卖做的这么大,已经接近了他能力的极限。得志之后,庞勋没有逃脱历代农民起义失败的规律,开始奢侈自大。跟随庞勋在桂林起事的几百个大爷也自持大功,骄横跋扈,为所欲为,欺人妻女,剽人钱财,人皆怒怨,庞勋对此也不闻不问。要做得大事,必须军心民心一把抓。虽然兵权在手,能逞一时之快,但军需粮秣尽出于民间,得罪了老百姓,终究要坏事的。

  李漼觉得王晏权太不中用,改以泰宁军节度使曹翔取代王晏权,游戈在鲁苏一带,寻找战机。唐懿宗此时手头上最重要的事情还不是平定庞勋,而是嫁女儿。唐懿宗有八个女儿,其实最受宠的是大女儿同昌公主。这年年底,李漼举行盛大婚礼,风风光光的把同昌公主嫁给了右拾遗韦保衡。李漼是天下头一号大财主,自然不缺钱,仅公主的嫁妆钱就达到了骇人的五百万贯,其他金珠宝贝更是不计其数。

  奉命“剿匪”的唐军各部可没这般闲心情,和徐州军时行极为艰苦的作战,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二月,唐军主将康承训领兵准备渡过涣水(今天的浍河),不料被徐州军发现,王弘立部三万余人随即包围唐军,因势围杀。康承训屡次突围未果。正危急时,朱邪赤心带着十五岁的三儿子带着五百沙陀骑兵操胡语、横戈矛,纵入阵中。徐州军拿这伙胡人没办法,阵脚被冲乱,唐军见状,里外合击,徐州军大败,战死两万多人,王弘立脚长溜了。

  唐军缓过气来,连战连捷,康承训部攻下临涣(今安徽濉溪临涣镇),连兵直进,北路的曹翔部也攻下滕县,南下丰、沛,南北两路唐军遥相呼应,对徐州形成半弧形包围。庞勋为了咸鱼翻身,丧心病狂的下令将控制区内的十五岁以上男女都抓到军中为他卖命,如果没有武器,就抗着锄头,号称“霍锥军”。胆敢藏匿不从军者,族灭其家,即使这样,也只生拉硬凑了三万多人。

  这样的军队也能打仗?八月,唐军攻克徐州,庞勋带着两万多弟兄南下亡命。唐军岂能放过他?康承训派朱邪赤心前锋先行,自率八万马步精锐紧紧追赶。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九月,朱邪赤心在蕲县(今安徽宿州蕲县镇)涣水边追上庞勋,随后数万唐军进围庞勋,徐州军残部被杀万余人,庞勋溺水身亡。

  庞勋没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只顾逞一时之快,行军无方,又不得民心,所以只坚持一年多就宣告失败。而且唐朝的整体实力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但庞勋起义却产生了一个副产品:突厥后裔沙陀部从此坐大。李漼为了表彰朱邪赤心的功劳,拜朱邪赤心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并赐姓名为李国昌,许入宗籍,并改李国昌三子名为李克用。

  庞勋被灭后,李漼觉得天下太平,又开始花天酒地。可此时唐朝的国势已经夕阳西下,内乱不止,外患方兴。南诏骠信(南诏王)酋龙也对大唐帝国动手动脚。南诏本是汉朝哀牢国后裔,因为当地语言称王为诏,所以也称南诏国。

  懿宗时政局混乱,内政外交一蹋糊涂,唐定边节度使李师望擅杀南诏使者杨酋庆,酋龙大怒,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十月,酋龙倾国之力入寇唐朝,声势浩大。唐军屡败,南诏军连连得手,甚至杀到了西南首镇成都城下。幸亏新上任的唐剑南东川节度大使颜庆复善用兵,与众将合谋力,大败南诏军。酋龙觉得无利可图,只得罢手。

  对李漼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地位,管他天崩地裂?在唐史上公认的头一号的昏君是唐僖宗李儇,其实唐朝昏君不少,比如唐中宗李显、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还有这位唐懿宗李漼。欧阳修痛责李漼“器本中庸,流于近习。所亲者巷伯,所昵者桑门;以蛊惑之侈言,乱骄淫之方寸。”

  昏君往往也很凶暴,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八月,李漼最疼爱的同昌公主病死,同昌公主得病故去,按道理说和别人没有什么关系。唐懿宗却不这样认为,唐懿宗哭女的同时,下诏诛杀了御医二十多人,并收御医家属三百多人下狱。文武苦劝,李漼丧心病狂,不听。

  唐朝的局势从安史之乱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唐宣宗时代勉强算得上“中兴”,可大唐的“中兴”到了李漼手里,全都给糟塌了,形势益发不可收拾。各地起义接连不断,各方的藩镇军阀也趁这个机会扩张势力。后来的五代十国虽然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伸和扩大,但就五代十国历史而言,真正形成的时期却在唐懿宗时,因为李克用出世最早,所以也可以说是李克用打响了五代十国的第一枪!

  在唐朝之后如走马灯般的五个中原政权中,有两个是沙陀人所建,即后唐、后汉。沙陀本是突厥的一支,源于西突厥的处月部,李克用的本姓朱邪就是“处月”的音译。处月所居的地区在今新疆乌鲁木齐以北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带,当时有一个大沙碛叫沙陀碛,所以就称为沙陀突厥。第一个沙陀王朝后唐的建立者是唐庄宗李存勖,但真正奠定后唐基业的却是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

  李克用,唐宣宗李忱大中八年(公元854年)生于神武川(今山西定襄),李克用初出江湖时只有十五岁,但因为生在将门,而且又是胡人,所以从小就要习武。胡人身体强壮,尚武抑文,胡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学武艺,要被人家取笑的。李克用资质甚好,一学即熟,性情悍勇,纵阵折锋,取上将首级,人皆服之,呼为“飞虎子”。及壮,李克用被唐朝封为云中(今山西大同)牙将,从此青云直上。

  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七月,李漼病死,时年四十一岁。李漼昏庸了一辈子,也被骂了一辈子,欧阳修评价道:“朝廷者天下之本也,人君者朝廷之本也,始即位者人君之本也。其本始不正,欲以正天下,其可得乎?”

  按封建时代的嫡庶长幼的继承规则,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唐懿宗所生子如魏王李佾、凉王李侹、蜀王李佶、威王李偘、普王李俨等都非正宫所出,无所谓嫡庶,只能以长幼顺序。魏王李佾是懿宗长子,本该继位,但握有兵权的宦官刘行深和韩文约却看上生性顽劣的皇五子普王李俨,二人趁懿宗弥留之际,假传懿宗诏:“立俨为皇太子,权勾当军国政事。”并改名李儇,就是唐僖宗。

  相对于东汉和明朝这两个宦官祸烈甚剧的时代,唐朝的宦官之祸有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唐朝太监有兵权,能行废立大事。唐穆宗以下八个皇帝,有七个是太监拥立即位的,最后一个唐哀帝是大军阀朱温挑中的,足见唐朝太监权势大到何种程度。

  清人赵翼叹道“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所谓倒持太阿而授之以柄,及其势已成,虽有英君察相,亦无如之何矣!”

  二

  唐僖宗李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唐朝灭亡的“功劳”有很大一部分要记在唐僖宗的头上,唐朝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就是李儇,后来的昭宗李晔、哀帝李柷不过是在为李儇做垫背的。

  李儇既昏且愚,他居然认大太监田令孜做“干爹”,呼为“父”,这便是唐史上有名的“十军阿父”。田令孜本姓陈,蜀人,幼年入宫持役,李儇做皇子时,田令孜就跟着他,关系极亲密,经常同卧同起。等到李儇继位后,田令孜自然跟着发财,拜左神策军中尉,主掌禁军。

  皇帝拜太监当干爹,历史上除了汉灵帝刘宏大言不惭高呼“张常侍(太监张让)乃我父”外,估计就是这位李爷了。明英宗也不过称呼大太监王震为“先生”,换成现代话就是老师或师傅,也不如李儇玩的出格。田令孜早就找摸透了李儇的脾性,知道这个皇帝没用,所以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李儇对田令孜言听计从,不敢少忤。

  我们都知道宋徽宗赵佶是著名的“足球皇帝”,而李儇则是著名的“马球皇帝”。一般观点认为唐朝的马球运行是由吐蕃传传入的,唐朝民风尚武,马球极受唐朝王公贵族所喜爱,击马球同时也可以锻炼骑马技术,以利于骑兵作战。

  唐僖宗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通过打马球的水平来决定剑南西川节度大使人选,结果田令孜的哥哥陈敬瑄打的最出色,李儇大喜,便封陈敬瑄为西川节度使。虽说陈敬瑄球技最好,但陈敬瑄的胜出则很可能是田令孜已经事先决定好的,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他们本就是蜀人,能回到家乡当官也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情,或者说给自己留条后路也说不定。

  唐朝到了僖宗时,政治极度腐败,藩镇连年战乱,老百姓活的极端痛苦,真是“皇帝山庄真避暑,百姓仍在热河中”。虽然封建社会的所谓明君贤臣和底层人民依然是对立的关系,但他们知道民间疾苦,减轻人民负担,老百姓在有饭吃的情况下,不会有人去造反。

  现在昏君在上,佞臣竖子当道,加上各地军阀多数贪鄙无度,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只有选择暴力对抗,“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其中以在山东爆发的一场起义声势最为浩大。

  唐僖宗李儇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十二月,濮州人(今河南鄄城)王仙芝在与朋友尚让、尚君长等人聚众三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揭竿而起,王仙芝登高读起事檄文,指责唐朝“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

  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众人激动万状,高呼口号,声势如山摇。提出“平均”的口号,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中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六月,王仙芝大军攻克曹州(今山东)和濮州,唐天平军节度使薛崇听说境内有“贼”,忙率兵来剿,结果被王仙芝揍了个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薛崇逃了。此时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庄寨镇)人黄巢也率领一部人马前来投奔王仙芝。黄巢富有谋略,能文能武,家世豪富,王仙芝自然是“倒履”欢迎。

  后世有人戏言,说唐朝和清朝最愚蠢,因为唐朝和清朝在科考中,黜落了两个秀才,从而引出两个中国历史极为著名的人物和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的两个大事件:清朝的落第秀才洪秀全屡试不中,一怒之下,成立拜上帝会,在金田发动起义,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唐朝的落第秀才黄巢也是屡试不中,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扯旗造反。

  有意思的是,王仙芝和黄巢都是私盐贩子。黄巢祖辈都是盐贩子出身,但由于当时盐政属于官办,垄断经营,所以黄家的盐贩子们肯定只能走黑道,贩卖私盐,听说也赚了大把的银子。

  封建时代,商人备受歧视,居四民“士农工商”之末,更何况黄家还是贩私盐的。为了“漂白”自己的“黑道”身份,黄巢决定花钱买点学问,然后参加科举。万一祖坟上冒了青烟,混个进士及第,不比成天提心吊胆的贩私盐光彩?

  黄巢的文化水平如何?史称“稍通书记”,可能就是半瓶醋,但这也不错了。于是黄巢就去长安赶考,不知是黄巢的能力差,还是当考官的伸手要钱,反正把黄巢给黜落了。

  黄巢失望愤恨之余,写下了一首反诗,这便是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已经对朝廷不抱任何希望,所以王仙芝大军一到,黄巢就和王仙芝合为一路,弟兄们一起闯天下,混出个大富贵出来。

  这伙强人“横行山东,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在这些人中,有一个来自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的青壮汉子,刚入起义军中,他只是一个普通喽罗兵。后来风云际会,因势成事,叛变黄巢后成为唐朝的方面大员,占据中原广大地区,三十多年后,这个人灭唐建梁,正式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大幕,他就是梁太祖朱温。

  当时在山东地面上流传着一句谶语,说是“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指的就是王仙芝起义。客观来说,这句谶语很有煽动性,气势十足,近四百年后,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时,便抄了过来,不过改成了“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唐朝政府得知山东一带“暴民作乱”,那还了得!必须剿灭这帮“乱匪”,不然大家都得完蛋。唐朝征调河南、山东等五道兵力前往对付王仙芝,由平卢军节度使宋威为“剿匪总指挥”,节制河南诸镇,统一作战。

  要说宋威也确实不是吃干饭的,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王仙芝率众来攻沂州(今山东临沂)。唐军与起义军在城下大战,可能是起义军作战经验不足,被唐军击败。好在王仙芝是个聪明人,也许是农民有着善长“游击战”的天赋,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这些游击战略我们听起来好耳熟啊)。

  宋威能力不错,但人品太差,为了邀功,宋威欺骗朝廷已经斩杀王仙芝。李儇欢呼:“打球去喽!”百官联翩入贺大捷,李儇下诏解散各道兵马,哪来的回哪去,宋威回到青州继续享福。

  可李儇没高兴三天,消息传来,王仙芝根本没有死,而是继续在各地发威,李儇只好诏令各道集兵再战。唐军弟兄们刚回安乐窝,又要去干苦差事,无不痛骂宋威:“妈的!有这么耍人的么?”

  王仙芝自知短时间内难以得势,便把部队从山东拉到河南,避开宋威的主力部队,攻击唐朝兵力比较薄弱的河南和山东交界一带。河南地处中原四面通风,进退自如。果然,起义军一路西进,连克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地,锋镝直指洛阳南部门户汝州(今河南临汝)。

  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九月,起义军攻克汝州,生俘宰相王铎的弟弟、汝州刺史王镣,取得起义以来的重大胜利。汝州一失,东都洛阳便直接暴露在起义军的攻击范围之内,洛阳是唐朝的第二国都,地位类似于明朝永乐以后的南京。汝州失守的噩耗传来,洛阳大震,东都百官蜂拥出逃。

  李儇见起义军声势浩大,心里也有些发毛,不知听了谁的主意,决定招安王仙芝。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九月,李儇下旨赦免王仙芝的“罪过”,并许诺封给高官。

  王仙芝比猴子还精,他知道现在自己手中的筹码太少,闹的越厉害,自己将来得到的就更多。王仙芝没有去取洛阳,率众攻打郑州,结果吃了一个败仗。又转战湖北,连克邓州(今河南邓县)、唐州(今河南泌阳)、郢州(今湖北钟祥)、复州(今湖北天门)。这年年底,王仙芝决定东向进军。唐军的弟兄们已经领教了王仙芝的厉害,都没敢玩硬的,起义军一到,唐军要么死守,要么逃跑。

  起义军又连续攻下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申州(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庐州(今安徽合肥)、寿州(今安徽淮南)、舒州(今安徽潜山)等地。王仙芝的势力急骤膨胀。

  当王仙芝准备攻打攻蕲州(今湖北蕲春)的时候,因为蕲州刺史裴渥是宰相王铎的门生,所以身为俘虏的王镣便劝王仙芝:“将军虽然神武,但朝廷立国三百年,岂是说破便破?裴渥是家兄门下,仆不才,愿以书报裴渥,让他开门迎入大军,仆再请吾兄奏闻朝廷,许将军大官,将军意如何?”王仙芝这回觉得有资格和朝廷讲条件了,便也想就此收手,捞个肥差使,不比这样四处流荡的强。

  王镣写信把情况告诉裴渥,裴渥也不想白白给昏君送死,当然乐从。裴渥开门请进王仙芝,然后上表请朝廷招安王仙芝,王镣也写家信让老哥王镣从中撮合,毕竟自己的性命还在王仙芝手中。

  李儇会议群臣:“此事当如何处置?”众人觉得没有必要招降王仙芝,当年庞勋闹翻了江淮,也不过一年就被扑灭了,王仙芝还不如庞勋呢,何必自屈?王铎担心弟弟安危,极力反驳:“贼起二年间,中原深受其祸,至今朝廷都拿这帮草贼没办法,怎么能说不如庞勋?陛下招降王仙芝,赏他个芝麻大的官,就能平定祸乱,划算的买卖,为什么不做?”李儇也被王仙芝给打烦了,耽误了他好多玩马球的时间,巴不得顺坡下驴,便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衙、监察御史,并实授蕲州刺史。

  三

  王仙芝对朝廷扔出的肥肉非常满意,这些年四处奔走不就是为了这个吗?水浒中宋大哥所走的道路和王仙芝几乎如出一辙,所谓起义,都成了大头领搞取个人利益的牺牲品。可笑的是,前不久还是王仙芝俘虏和敌人的王镣、裴渥都跑到前台恭喜王大人高升,王仙芝心情好极了,大设宴席,众人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好不快哉,这等场面何等滑稽。

  可王仙芝哪知道自己的一桌好酒席生生的被他的一个朋友给坏掉了,他的这个朋友就是盐贩子黄巢。黄巢见唐朝只封王仙芝一个人,暗想自己这几年为王仙芝上刀山下火海,居然一文钱都没有捞到,当下就火冒三丈。

  黄巢可能喝多了,仗着酒劲跳将出来,指着王仙芝的鼻子大骂:“我们刚开始起事的时候,是立下死誓的,夺取天下,为民除贼。现在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你就要接受唐朝的招安。你倒是自在,当了唐朝的官儿,留下五千多个苦命的弟兄怎么办?你把弟兄们交给我,我带他们去谋富贵,你留在这里享福吧。”

  黄巢不仅“稍通书记”,他还“稍通拳脚”,觉得骂人不解气,干脆冲上前去将王仙芝摁倒在地,劈头盖脸就是就是一顿胖揍,王仙芝被揍的吱哇乱叫。义军弟兄们觉得黄巢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都是一片附和:“哥哥忒不地道,你自个享福,让我们去喝西北风!”

  要说王仙芝也真是个人物,处变不惊,看到弟兄们都对他有意见,知道如果手上无兵,就算当上节度使,皇帝早晚也会把他吃了。王仙芝立刻向弟兄们狠狠批判了错误的投降主义路线,决定回到正确的革命路线上来。王仙芝当场宣布不接受唐朝的招安,继续做“贼”。旁边的王镣和裴渥见状吓的魂飞魄散,这伙强人也太不讲道上规矩了。裴渥脚长,趁人不备,溜出来骑马便逃。王镣运气太差,没逃成功,第二次做了王仙芝的俘虏。

  经过这一番闹剧,王仙芝和黄巢心中已经有了隔阂,干脆好合好散。当下商定,把起义军一分为二,王仙芝带一部分部队留在荆襄一带,黄巢带一部分军队北上回山东。

  黄巢有自己的打算,自己跟在王仙芝屁股后面当小跟班总不是个办法,这样下去,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现在自己单干,正好给了自己展示才能的机会,现代人也何尝不作如是想:与其给别人当高级打工仔,不如自己当个小老板,不用每天给别人点头哈腰赚点辛苦钱了。事实证明,黄巢的单飞是正确的。黄巢和王仙芝分道扬镳之后,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黄巢攻下郓州(州治在今山东东平),杀掉唐郓州节度使薛崇,进而又克沂州。

  也许是黄巢和王仙芝的缘份还没有走到尽头,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四月,王仙芝派心腹尚让率众北上嵖岈山,黄巢知道后,也带着弟兄们来到嵖岈山,与尚让会合。不久王仙芝也来了,两处义军又合兵一处。同年七年,两路起义军合力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将吹牛不上税的平卢节度使宋威困在城中。

  唐朝在这个时候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右威卫上将军张自勉率兵与起义军交战,唐军大胜,起义军损失惨重。关于这次失败的原因,史无明载。但分析一下,可能是王仙芝和黄巢各行其政,号令不一,所以被唐朝援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朝廷得胜后,宰相王铎和兵部尚书卢携打算把张自勉划到宋威手下,可另一个宰相郑畋知道张自勉和宋威向来不对付,怕宋威对张自勉下黑手,不同意。王铎、卢携和郑畋是政敌,干脆利用这个机会扳掉郑畋,二人上奏僖宗,请罢免郑畋。郑畋大不服气,假意要请僖宗准自己归老家乡,这三位爷都是宰辅重臣,片刻离不开的,两方之议,都不准。

  这时的义军已经南下了,不过王、黄二部仍然是各自行军,分家过了。王仙芝率本部兵攻占随州(今湖北随州),活捉唐随州刺史崔休征,稍有起色。唐朝知道王仙芝比黄巢好对付,决定先敲掉王仙芝。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十一月,唐招讨使太监杨复光写信劝王仙芝归降朝廷,上次王仙芝被黄巢砸了场子,没有机会“痛改前非”,这次他不想再放过机会了。

  王仙芝派亲信尚君长前往长安谈判,哪想到尚君长半路上被平卢节度使宋威给捉了,宋威把无耻当成了习惯,谎称擒贼有功。杨复光知道要是把王仙芝招降了,他是首功,哪能凭白让不要脸的宋威给抢了去?杨复恭极力向僖宗说明:“尚君长是来代王仙芝议降的,宋威谎报军功,着实可耻。”宋威咬口不放,李儇向无主见,哪里分辨的真切?一番扯皮之后,谁也说不清楚,李儇被弄烦了,干脆将尚君长杀掉。尚君长死的这个地方名字也特难听,叫什么狗脊岭,尚君长这个冤啊。

  王仙芝得知尚君长被杀,感觉自己又一次被愚弄了,不禁大怒:“昏君!白送给你的你都不吃,那就对不住了。”乾符四年(公元877)十二月,王仙芝部转战江陵。

  驻守江陵的荆南节度使杨知温实在是个搞笑人物,这位杨大人是位文学家。当王仙芝的人马已经攻破外城的时候,将士请杨知温上前督战,杨大人却衣帽整齐,望着漫天大雪,有感而发,写了几首诗,让属下评评写的比李杜如何。不过杨知温虽然迂腐,却也不傻,派人去请救兵。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接到急报,忙出兵去救。半路上遇上了驻守襄阳的沙陀兵,便一起去抄王仙芝的后院。没想到王仙芝吃亏不长记性,又被唐军从背后插上一刀,大败而去。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正月,王仙芝北上去攻申州(今河南信阳),结果被唐军招讨副使曾元裕打败。这次惨败比王仙芝经历过的任何败仗更加惨烈,王仙芝在申州丢下了近万具义军将士的尸体,同时又有一万多义军被唐军招降。捷报传到长安,李儇大喜,他早就嫌宋威是个饭桶,正好趁此大捷,罢免了宋威,改任曾元裕。

  曾元裕得了彩头,更加卖命。曾元裕率军紧追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追上了王仙芝的部队。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唐军和义军在黄梅展开了生死决战。起义军来回行军,尽显疲态,被唐军全歼,起义军仅战死的就有五万多人,曾经轰轰烈烈做下一场大事业的盐贩子王仙芝也战死于阵中。

  今人提及唐末农民大起义,基本上头一个想到的旗帜性人物便是黄巢,黄巢是唐史上与安禄山齐名的大恶人,名头甚是响亮。基实我们更应该记住在黄巢之前,还有一个王仙芝。

  另一支起义军早已经折回北方去了,当尚让等人带着王仙芝战死的消息投奔黄巢的时候,黄巢正在攻打亳州(今安徽亳县)。听说王仙芝死了,毕竟曾经是出生入死的弟兄,黄巢也未免戚戚然。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尚让此行带来不少王仙芝的残部,自己的实力暴涨。

  此时黄巢踌躇满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黄巢在亳州城外立纛称王,自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设置官属,黄巢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权。

  黄巢先是攻占了沂州和濮州,准备沿河西进攻取洛阳,但被唐军给赶了出来。这时唐朝要招安黄巢,封他为右卫将军,这个级别是正三品,远比当初封王仙芝一个八品的监察御史阔气多了。但条件是黄巢必须解散部队,这黄巢哪能答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权一交,就要任人宰割,傻子才会干,黄巢没有答应。

  黄巢见唐朝并不好对付,便学起王仙芝,放弃进攻洛阳,转而进入河南腹地,寻找战机。在攻下宋州、汴州,补充给养之后,黄巢继续南下,占领阳翟,准备从南部攻打洛阳,但黄巢发现唐军主力聚集洛阳,又改变战略。黄巢决定渡过长江,进军江南,以战养战。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三月,黄巢军南渡进入江西。由于唐军主力多集中在江北,尤其是关中河南一带,江南守军力量薄弱,何况几十年未见后戈,哪是久经沙场的黄巢起义军的对手,饶州(今江西鄱阳)、信州(今江西上饶)吉州(今江西吉安)、虔州(今江西赣州)先后失守,起义军在大江之南纵横奔驰。

  这时唐朝的统治已经腐烂不堪,当年唐太宗皇帝“天可汗”的盛世气象早就不见了踪影。到了唐僖宗时,局面更是混乱至极,起来和唐朝斗争的也不仅是被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贫苦农民,统治阶级内部也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甚至唐武宣之际相对平稳的边境也开始出现反抗唐朝的力量,除了西南的南诏屡向唐朝挑衅,北方还有一股势力也向唐朝示威,谁呢?就是前面提到的李克用。

  李克用自从参加平定庞勋兵变有功,唐朝封他为云中牙将,后来升为云中守捉使。唐朝的大同防御史段文楚贪暴跋扈,苛扣军饷,为将士所恨怨。李克用此时正驻守蔚州(今河北蔚县),他看到天下大乱,唐朝已经是强弩之末,准备在乱世大干一票,李克用招兵买马,暗中增强实力。

  云州衙校李尽忠、康君立、李存璋等人觉得跟段文楚实在没什么出息,想趁乱世做番事业,康君立对众人说:“天下纷乱久矣,唐室积弱不能自振,这正我等建功立业之时。不过我们实力太弱,成不了多大气候,必须找个好汉带头。”众人问:“谁合适?”康君立笑道:“纵观天下之强兵,无出沙陀军,现在李国昌父子英武,雄据雁、代,不如跟着他们闯江湖。”

  众人大喜,连夜去蔚州见李克用,劝李克用起事:“段文楚仆竖小人,擅夺军需,欺凌将士,人皆恨欲而诛之。将军何不起兵,先除掉段文楚,据代北以成大事?”

  李克用对这些人的底细还没摸透,一时不敢大意,假惺惺的说:“我家世仕唐室,不敢造越行事,你们不要乱说话。”众人想出头已经疯了,不容李克用多说,强行推立李克用为军中帅,李克用心中暗喜。

  康君立密报云州城中的李尽忠,李尽忠率本部兵发动兵变,活捉段文楚等人,开城献于李克用,推李克用为大同军防御留后。李克用初治云州,当然先要收买军心,李克用下令剐死段文楚,以泄军愤。随后众人上表长安,请拜李克用为大同节度使。

  李儇见这伙强人居然敢擅杀朝廷命臣,大怒不与。这时李克用的父亲李国昌(就是朱邪赤心)见儿子起事,自然暗喜,不过在皇帝面前说了几句假话:“如果李克用不服朝廷,臣愿帅本部兵讨伐李克用,行大义灭亲之举。”

  唐朝这时候因为南方有战事,不便在代北用兵,干脆来个就坡打滚,让李国昌劝说李克用,不要和朝廷作对,做为交换条件,给李克用安排了一个美差。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四月,李国昌调任大同节度使,前大同节度使卢简方改任振武军。李克用在父亲帐下听用。后来李克用称雄代北、李存勖灭梁复“唐”,契机就在这个时候。

  四

  黄巢起兵以来,加上各地战乱不断,唐朝的军费开支太大,李儇没钱花了,便向“干爹”田令孜讨主意。田令孜劝李儇:“皇帝勿忧!天下这么大,还愁没几个大财主?陛下出官爵,朝他们借钱粮,谁出的钱粮多就给大官,反正都是虚职,何愁军资不丰?”李儇大喜,便下诏朝富户们“借”钱粮,当然是有借无还的,富户们多是有钱无权,花几个大钱捞到空名告身,也算是“公家人”了,自然乐意。

  至于唐僖宗如何如何,远在江西的黄巢是管不到了。黄巢攻下江西大部后,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七月,黄巢转攻宣州(今安徽宣城),不料被唐宣歙观察使王凝在南陵(今安徽南陵)伏击,折了一阵。黄巢打不过就跑,东向进入浙江地界,在石镜镇(今浙江临安东)被石镜镇衙内都知兵马使钱鏐带着二十个弟兄在路边给射了一阵。黄巢不知杭州军底细,不敢多留,起义军走了七百多里的山路,直入福建。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十二月,黄巢军抵至福建重镇福州城下,福建观察使韦岫屡战不胜,害怕把黄巢惹毛了要吃人,弃城逃去。起义军进入福州休整。

  黄巢在进入福建的时候,下了一道命令,说遇上读书人要给他们肉吃,不许伤害他们。许多被黄巢俘虏的兵民都说自己是读书人,估计在黄巢面前也是摇头晃脑之乎者也。这招还真灵,黄巢不仅没杀他们,还给他们肉吃。黄巢下这个命令估计还是“进士情结”所致,好歹自己也算半个读书人,要不是狗头皇帝黜落了自己,也不会做“贼”。

  在这些“读书人”可偏偏有一个不识趣的,而这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处士周朴也在乱中被黄巢“请”了过去,黄巢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没想到周朴根本没拿黄巢当个人物,厉声斥道:“就凭你这副贼相?皇帝请我都没去,何况你这个反贼。”黄巢大怒:“老东西,你以为你是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拉出来砍了。”。

  黄巢正在福州,没想到唐朝的镇海节度使高骈派兵来追,黄巢和高骈的部将张璘、梁瓒打了几仗,屡败不胜,手下大将李罕之、毕师鐸、秦彦、许勍等数十员头领投降唐军,黄巢气的直跺脚。

  说到高骈,可是唐史上非常有趣的人物,他的祖父高崇文,是宪宗时代的名将。高骈文武并备,曾经同时射落两只大雕,人称“落雕侍御”。高骈的武功了得,曾经平定过党项作乱,后来又镇守秦州防御吐蕃,再后来又被调往安南,对当地的蛮族又打又抚,整理河运,改变交通落后的状况。再再后来又去了西川,修整成都武备城防,严控边境,保持了西南的稳定局势。再再再后来就来了浙江,做起了镇海节度使。

  黄巢觉得福建的战略回旋余地太小,加上人马补给比较困难,如果唐军大举来攻,自己很难招架,黄巢决定去广州看看。广州是一座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商业非常发达,是岭南重要的粮食中枢地。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五月,黄巢带领起义军直趋广州。黄巢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打算先摸摸唐朝对自己态度,便先致信于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与浙东观察使崔璆,只要朝廷封他实授的天平军节度使,他就罢兵。

  二人都不想招惹黄巢,上奏朝廷为黄巢请封,李儇拿不定主意,诏问君臣们怎么办?众人在中书省开始讨论,多数倾向于招安黄巢,北方起了战事,李国昌李克用父子专横跋扈,在代北纵兵掠抄,大为边患。朝廷屡次出讨,多战不利,此时不便再在南方大动干戈,郑畋也是这个意思。卢携是逢郑必反,加上卢携和高骈关系亲密,不同意郑畋之议:“骈当世将才,加上天朝雄师百万,怕什么黄巢?如果他人都以黄巢为马首,请问相公如何处置?”

  郑畋不服,反驳卢携:“相公好大口气!黄巢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万民困饥,不得已而为之。国家承平日久,军不习战,多龟首而不敢与战。兵法云不战屈人兵,若能招降黄巢等人,众人贪求富贵,必然举军瓦解。黄巢手中无兵,欲擒之一匹夫耳,何劳再动兵戈?”众人跟着七嘴八舌,谁也没个主见。李儇虽然觉得郑畋看的长远,但因为卢携是田令孜的人马,不敢得罪田大人,便准卢携议。

  黄巢本就没打算投降,巴不得唐朝驳回他的条件,这样他就可以把战争的罪责推给唐朝。黄巢见自己的求职愿意落空,心下窃喜。黄巢可能是闲的无聊,又一次耍起了小皇帝,又写封求职信寄到长安:“陛下不让我守天平军,那就让我做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使也可以。”

  李儇又一次会议群臣,仆射于琮不同意把岭南割给黄巢:“广州是岭南要枢,国家财赋重地,利尽南海,黄巢断了朝廷的财路,以后没钱花怎么办?”李儇大悟,决定再驳回黄巢。

  不过唐朝对黄巢另有安排,唐僖宗赏给了黄巢率府率的职务,这是什么官?就是一个守卫东宫的禁军小头目,这哪是什么安排,分明是对冲天大将军的污辱。黄巢不想和朝廷玩文字游戏,该干点正事了,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九月,黄巢攻打广州,不日,破城,活捉李迢。

  攻克广州后,黄巢继续西进,连克岭南数十州县。黄巢觉得形势相对有利,腰杆也硬了,有资格和唐僖宗谈条件了,便想再次与唐朝求和。黄巢让被俘的李迢替他写信,不知道李迢错了哪根筋,啐了黄巢一脸唾沫:“我世代受唐恩,岂能和你这个反贼同流合污?杀便杀,表不可草。”不肯和黄巢合作。黄巢一怒之下,杀掉李迢。

  黄巢攻下岭南之后,本打算把这里当作长期的战略根据地,想法挺好,可黄巢却忽略了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多由北方人组成的起义军很难适合岭南的气候。果然,军中爆发了大规模疫情,死者愈万,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黄巢再也呆不下去了,听从了部下的建议,打回北方去。

  黄巢命令部队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大造舟筏,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十月,黄巢带领起义军顺湘江北上进入湖南,一路顺利,经过永州(今湖南零陵)、衡州(今湖南衡阳),来到湖南军政中心潭州(今湖南长沙)。

  湖南观察使李系听说黄巢来做客,吓的闭门不出,任凭黄巢软硬兼施,就是不敢出来。黄巢耐心用完了,下令猛攻长沙,和广州一样,一天的功夫就拿下潭州。不过李系的命比李迢好,逃到朗州(今湖南常德)。黄巢得手之后,立刻率大军直进江陵,对外号称雄兵五十万。

  驻守江陵的荆南节度使王铎手下兵力不足万人,自知不是黄巢的对手,便让部将刘汉宏守江陵,骗刘汉宏:“巢逆来势太猛,江陵兵寡,难以招架,你先在这里守着,我去襄阳搬山南节度使刘巨容,然后我们里应外合,灭掉黄巢,立不世功。”说完就溜了。

  王铎觉得自己很狡猾,可哪知道刘汉宏比他还要滑头。王铎前脚刚溜出城,刘汉宏就带着三千老弱残兵做了强盗,纵兵大掠江陵,然后开门狂逃,留下一座空城送给黄巢。江陵的老百姓被刘汉宏这一折腾,纷纷逃进山里,但这时正逢大雪,冻死无数。

  黄巢不费吹灰之力进入江陵,不过江陵没有物资给养,呆着也没多大意义。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十一月,黄巢军沿着王铎的“会合”路线来到襄阳,准备大干一场。

  没想到驻守襄阳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非常厉害,早就算定黄巢要来,就在城外山林中埋伏下重兵。然后让江西招讨使曹全晟率骑兵引诱起义军,诈败而走。起义军不知是计,紧紧追赶,来到山林中,正中了刘巨容的埋伏。起义军损失重大,死者数万,黄巢与尚让被迫回辙,刘巨容紧追不舍,一直赶到江陵,黄巢无奈,率众渡江东去。

  唐军将领请求继续追击黄巢,刘巨容却笑道:“现在朝廷昏愦无能,宦官用事。现在用着我们,就让我们去和反贼作战,一旦用不着,我们连宦官养的一条狗都不如。还是留着黄巢作乱,这样以后朝廷还得用我们,只要我们还有利用价值,朝廷就不敢把我们怎么样。”

  刘巨容才是真正的滑头,为朝廷(实际上是为太监们)卖命,不如自个保存实力,以后在乱世中有立身的本钱。刘巨容的这种心态正是割据军阀的心理写照:给别人卖命不如给自己卖命。

  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十一月月,黄巢带领起义军转战江东,由于江东的贫苦百姓受尽了以唐朝皇帝为首的大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黄巢大军渡江作战,老百姓纷纷拥护起义军,让子弟参加义军。数月间,起义军连克饶州(今江西鄱阳)、信州(今江西上饶)、池州(今安徽贵池)、宣州(今安徽宣城)、歙州(今安徽歙县)、浙东重镇杭州等十余州,这时起义军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黄巢进入江东后,发现又和老对头高骈碰到了一起,高骈方面出马的还是张璘。虽说黄巢是个牛人,但就拿张璘毫无办法,被张璘臭揍了几顿。黄巢退守信州,写信给张璘,送上大砣的金子,要求议和。其实黄巢意思是说:“姓张的,见好就收吧,别把老子逼急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张璘也是个老江湖,这点意思当然能琢磨过来,而且能白捞一大笔钱,何必去做恶人。

  张璘把求和信交给高骈,高骈想的却和黄巢不一样:“小样,老子是这么好糊弄的?不如把你骗过来,一刀喀嚓了,我自然就是首功。”高骈想摆鸿门宴的想法确实不错,可高骈却干了一件蠢事,因此时唐朝已经派出昭义、义武等军来到淮南,准备围剿黄巢。可高骈怕这些军爷抢了自己的首功,他上奏朝廷:“小小毛贼,不劳大军远征。臣一手之力,便可擒贼。”高骈是唐朝名将,深为田令孜所倚重,所以李儇相信了高骈的鬼话,把军队调了回去。

  黄巢本就对唐朝的援军有顾忌,对高骈的“盛情邀请”有些动心。可黄巢一听唐军主力撤回去了,狂笑:“姓高的,你自个玩去吧,老爷没功夫甩你。”黄巢压力顿减,没有必要再给高骈低头。同时,黄巢再给高骈下了封战书,要求是爷们就大干一场。

  高骈知道后,立刻晕倒,狂哭:“年年打雁,今年偏被雁啄了眼!”盛怒之下,派出黄巢的克星张璘去教训拿他当猴耍的黄巢。没想到屡战屡胜的张璘偏就吃了一场败仗,结果连命也搭上了。

  广明元年(880年)七月,黄巢起义军北上经采石矶渡过长江,这时离高骈驻守的广陵咫尺之遥,高骈吓的做起了缩头乌龟。唐朝指责高骈作战不利,高骈也懒的辩解,干脆说自己得了麻风病,闭门养病去了。朝廷拿这位爷没办法,只好派出泰宁节度使齐克让驻守汝州,派出天平节度使曹全晟协助齐克让,防备黄巢北上攻打东都。

  黄巢率领十五万大军北上进攻唐军曹全晟部,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九月,黄巢军在淮河一线大败曹全晟,而此时的高骈仍然实行龟缩政策,坐视曹全晟败北。曹全晟败后,驻守汝州的泰宁节度使齐克让见势不妙,与其把自己的那点家底白送给黄巢,不如自己留着,带着军队撤回兖州。

  唐军各部看到齐克让跑了,也跟着“撤退”,整个东部防线全盘崩溃。黄巢得到军报,率军渡过淮河。十月,起义军攻克颖州、宋州、徐州、兖州,唐军望风披靡,非降即逃,黄巢大军离洛阳越来越近。

  五

  齐克让打仗不怎么样,当起宣传员倒是非常合格,他把黄巢的“告各地唐军将士书”送到了李儇的御案前。李儇打开一看,差点没晕过去。上面写着:“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这分明就是黄巢的瓦解政策,专门冲着他来的。李儇急忙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如何应对不利局势。

  这回又是“干爹”田令孜出头:“皇帝你不用怕,还有老奴在,实在不行,老奴简选禁军前去平叛。”唐僖宗哪信他有这个本事:“拉倒吧,那干子军爷打鸟还行,让他们打黄巢,岂不是白白送死?”

  田令孜毕竟老谋深算,摸着他那光溜溜的下巴笑道:“我还有一计,万一长安守不住,那就请陛下仿效当年玄宗皇帝西幸,前往蜀地避贼。”唐僖宗也觉得这个办法挺好,早就听说成都多美女,当即就拍手笑道:“好啊好啊,什么时候动身?”

  田令孜想出出风头,去守潼关,唐僖宗同意了。可还没有田令孜的兴奋劲过去,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一月,前线急报:黄巢军兵进洛阳城!李儇吓的差点昏倒。因为潼关天险在手中,唐朝还想再做最后一博。李儇命令左军马军将军张承范在京简选神策军,右军步军将军王师会筹办粮草,准备开赴前线。可唐朝的神策军早就名不副实了,神策军多由京师中的富家子弟充选,让他们溜马射鸟还算好手,哪上过前线?听说要上战场了,吓的抱头痛哭。

  不过好在他们都有钱,不知是哪位爷出了个绝世妙招,花钱雇请长安附近的穷人,让他们代替自己出征。张承范行前告诉李儇:“这帮乌合根本不是黄巢的对手,就算加上齐克让的万把饿鬼,也不够黄巢吃的。请陛下速发各道兵,会集关中,以做后援。”

  李儇现在满脑子想的是成都的美女,不想和张承范多做纠缠,骗张承范道:“这个没问题,你们先去潼关,大军随后就到。”张承范这才放心东进。张承范带着这些“替死鬼”来到潼关,看到一片萧条景象,老百姓早就跑光了,只留下一些老弱。张承范让这些老弱病残修筑城防工事,和逃到这里的齐克让一起守城。

  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黄巢军的前锋部队纵马行阵,杀到潼关城下。齐克让见义军人数不算多,便想捞点便宜,出城和起义军大打出手。这回齐克让有点血性,两下里杀的不分彼此。正厮杀间,忽听远处鼓角震天,又见旌旗遍野,尘土扬天,黄巢的主力部队五六十万呼啸而至。

  齐克让实在撑不下去了,加上弟兄们几天没吃饱饭,对唐僖宗一肚子怨气,不知谁大呼一声:“我等何苦为昏君卖命,要活命的快逃!”唐军开始溃散,齐克让逃入潼关。

  张承范被李儇骗到潼关后,苦等援军,等到黄巢军开始攻城,也没半个援军半个影子。张承范听说皇帝准备西逃入川,气愤不过,上书数落李儇:“陛下前许臣增兵,可现在过了六天,一军未至。而且兵饷全无,影响士气,渐告不利。陛下万不可入川,长安国之根本,一旦离去,天下土崩,不可收拾。请速支援潼关,潼关不丢,长安稳如泰山,大唐中兴之日不远矣!”

  张承范对唐朝确实忠心可嘉,号令将士固城死战,一连数日夜。城上箭射完了,就用石头往下砸,但这些只是杯水车薪。黄巢军五十多万人,还奈何不了一个潼关?狂风暴雨般攻城,唐军终于坚守不住,黄巢军破城而入。唐军的冒牌少爷们四散狂逃。

  张承范带着残部向西逃窜。在渭桥遇上前来支援潼关的风翔军和博野军,这帮兵大爷看到张承范的手下衣着鲜亮,不禁大怒:“老爷为李家小儿卖命,衣不过单衣,食不过粗粮,尔等寸功不立,也敢受此厚禄!反了!”说罢反攻张承范残部,并投降黄巢军,愿做大军乡导。

  张承范好容易逃得一条命,跑回长安,向皇帝报告潼关失守,各道军兵已经反归黄巢。田令孜知道长安这回是真守不住了,他清楚自己作恶多端,久为天下不容,便把他的哈巴狗卢携拎出来当替罪羊,唐僖宗唯干爹命是从,贬卢携为太子宾客,卢携服毒自尽。

  田令孜带着唐僖宗以及少数嫔妃亲王,其中包括后来的唐昭宗李晔。田令孜以五百骑护卫皇帝,夜出金光门,向成都方向逃去。长安城中大乱,军民人等都窜到官库,大发了一笔国难财。

  潼关即下,起义军长趋直入,进逼长安,负责守卫关中的河中节度使李都和河东都虞侯王重荣投降黄巢,黄巢让李都仍守河中,王重荣为副使。黄巢临近长安时,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与不愿为唐朝殉国的文武们在灞上(今陕西西安市郊),伏拜请罪。

  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五日,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黄巢坐着肩舆,部下全都披发红衣,旗帜满长安,老百姓围在道路两旁观看。大将尚让宣布黄巢喻令:“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老百姓争呼万岁,场面极其壮观。黄巢这时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他再一次来到了长安,上一次是考试不中,这次则是来长安做皇帝,黄巢实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志。

  随着黄巢起义军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来历不明的人混进队伍中,这些人参加起义不是为了什么“替天行道”,而是为了发财。黄巢曾经下令不许剽掠百姓,刚开始都还老实,可没几天,这帮人就闲不住了:“老爷就是来发财的,不让发财谁还跟你玩?”遂哄抢长安市。

  虽然抢的多是富户,谓之“淘物”,乱杀一通,冤死者甚众,李唐宗室没逃出长安的,多被斩杀。虽然富户也压迫贫苦百姓,但要成得大事,必须要兼顾各阶层的利益,不然就容易走极端。

  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十三日,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登含元殿正式称帝,建国号大齐,改唐广明元年为齐金统元年。因为事出仓促,黄巢登基时没有衮冕和金石乐,黄巢也只好将就一下,用弋绨(黑色丝织品)画成衮冕模样,用大鼓代表金石,喽罗兵操长剑大刀立列殿上,好象梁山的聚义厅一样,很好笑。

  大齐金统皇帝黄巢登上五凤楼,昭告天下:李唐已灭,大齐当兴。随后,黄巢大封文武,以尚让、赵璋、崔璆、杨希古为宰相,大将朱温、许建、张全等人为游奕使,张直方为左仆射。不过有人告发张直方私匿故唐宰相豆卢彖、崔沆、于琮等人,黄巢大怒,立诛张直方三族,豆卢彖等人皆为黄巢所杀,于琮之妻唐宣宗四女广德公主宁死不失节,被黄巢勒死。

  不过黄巢虽然当了皇帝,但实际上他所控制的地盘不大,那些投诚的地方军阀们也各有各的小算盘。黄巢得知唐朝的银州招讨使诸葛爽还顿兵栎阳(今陕西高陵东),离长安太近,必须把这根刺拔掉,黄巢派朱温前去诱降了诸葛爽。

  而落难的李儇逃到斜谷(秦岭一脉),凤翔军节度使郑畋拜迎马前,郑畋号哭请罪:“臣侍君无状,请陛下赐臣死!”李儇哪有功夫杀他,好言劝慰:“卿忠臣也,无虑,好好守住凤翔,别让黄巢进川就是你的大功。”郑畋请皇帝留在凤翔,诏各道军马勤王。凤翔距长安不过百余里,李儇哪敢在这里呆着,不同意。郑畋又请僖宗放权:“川中路途艰险,诏奏难通,请陛下假臣节,以方便臣调动军队,剿灭黄贼。”李儇这回开了窍:“只要有利于朝廷,随便你所为吧。”然后仓皇西去。

  中国历史上爆发过许多次著名的农民大起义,都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最后胜利,朱元璋虽然是农民起义军将领,但最后他也变成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只不过是因农民起义而成事。农民起义的失败有许多原因,有的因为没有根据地,有的因为和政府军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但更的是因为农民起义军领袖在革命达到最高潮的时候往往是他们腐化变质的时候,黄巢就是这样。

  李儇逃出长安后,留下几千名宫女,黄巢刚入城时,这些宫女就罗拜在黄巢面前,高呼黄王万岁,表示愿意侍侯黄王。天下哪还有不吃腥的猫?黄巢大喜:“真是天意!孤这辈子没算白活。”开始倘佯在美丽的宫女之中,黄巢数年间只顾南征北战,无暇渔及女色,现在大事成功,自然放开胆子,穿蜂引蝶,好不快活。

  当然,这些都不是黄巢失败的关键,最关键的是战略失误,进入关中后,起义军并没有对唐朝流亡朝廷进行追击,黄巢的这次重大战略失误给了唐朝以喘息的机会,唐僖宗虽然逃到成都,但一日未忘要回到长安,毕竟这是他的祖宗陵寝所在,唐朝的根也在这里。

  唐朝的军事力量还很强大,淮南节度使高骈、大同节度使李国昌以及其子李克用、义成节度使王处存、夏缓节度使拓拔思恭(就是后来西夏开国皇帝元昊的祖先)等军阀,这些军阀都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且已经投降黄巢的原唐朝军阀中,也有许多心怀二意,比如河中留后王重荣、忠武节度使周岌等人。

  起义军虽然占领了关中这一帝国中心,但致命的问题是,在唐朝末年,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帝国主要的财政来源都要仰仗江南,而江淮水路是保证关中经济命脉的重要交通线。但起义军由于实行游击战略,以战养战,没有自己的根据地。起义军在关中不久,由于粮食给养跟不上,加上连年战乱,老百姓四散逃亡,所征收的赋税根本不足供几十万大军使用。关中人心越发动荡,许多人开始动摇,第一个宣布和黄巢决裂的投降唐军将领就是王重荣。

  黄巢称帝后,因战事濒繁,军需浩大,经常派使者去河中征兵征饷。李都头疼不已,王重荣密劝李都:“我们降贼,本迫不得已,现在河中广积钱粮,一旦被黄巢征调光了,我们吃什么去?黄巢不过是个草头王,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万一朝廷收复长安,我们将何归?不如反归朝廷,将功赎罪。”

  李都并不想和黄巢玩真的,既然王重荣如此忠君,就把烂摊子甩给了王重荣,自己去成都享福,王重荣自为河中留后。王重荣决定和黄巢翻脸,聚众大呼:“黄巢反贼也,我等世受唐恩,岂甘俯首做贼仆奴?今日吾当反正效节朝廷,愿跟我的就留下。”众人大悦,唯王重荣是命。王重荣将几百个黄巢来使全都杀掉,准备反攻黄巢。

  六

  黄巢得知王重荣叛变,当然大怒,派出他手下头牌朱温率本部兵出同州(今陕西大荔),弟弟黄邺率本部兵出华州(今陕西华县)合力攻击王重荣。王重荣也不是白给的,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底,两军在河中大战一场,黄巢军大败,朱温和黄邺被打肿了脸,丢下四十多船粮草逃回长安。王重荣大胜之后,也不敢大意,速和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取得联系,请他过来帮忙。二王合兵一处,驻扎渭水北岸,准备对付黄巢大军。

  见王重荣不好对付,黄巢改变战略方向,向东南扩张。唐广明二年(公元881年)二月,黄巢以朱温为东南面行营招讨使,出蓝田关攻掠邓州(今河南邓县)。朱温虽然不久前败给过王重荣,但对付邓州刺史赵戎还是没问题。三月,朱温军破邓州,活捉赵戎。黄巢命朱温驻守邓州,控制荆襄路,以防唐军来袭长安。

  此时学习老祖宗李隆基“西征”的唐僖宗李儇正留在兴元(今陕西汉中)观望形势,同时诏命天下各道兵速集长安,剿灭黄巢。代州北面行营都监陈景思率沙陀三部落和吐谷浑三万余人驰赴关中,陈景思先遣使去兴元,请僖宗赦免李国昌父子,让他们戴罪立功。李儇知道李家父子有点本事,危急时刻,多一路人马就多一份胜利的希望,也就同意了。

  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在代北作乱,被唐代北招讨使李琢、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吐谷浑赫连铎部三路合击,李家父子连战连败,又被唐军一路追杀,势穷力孤,只好亡命鞑靼部。这次唐天子下诏赦罪,当然愿意痛改前非,李克用受封雁门节度使,带鞑靼兵南下勤王。

  各道军阀听说皇帝还活着,知道发财的时候到了,俗话说:“计绝莫过绝粮,功高莫过救驾”,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争相出兵关中。泾原节度使程宗楚、秦州经略使仇公遇、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夏绥节度使拓拔思恭(西夏元昊的老祖宗)遣使结盟,传檄天下,共灭黄巢,尊奖王室。唐僖宗见形势略有好转,再拜凤翔节度使郑畋为宰相,领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许以便宜从事。

  李儇诏书一下,各路纷从而至,只有淮南节度使高骈安坐钓鱼台,李儇派了几拔使者去催高骈起兵,高骈听从狗头军师吕用之的建议,拥兵自重,“为孙策三分之计”,阴求割据江南。高骈上表说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和越州刺史刘汉宏阴谋不轨,因要防备二贼,所以无法勤王,请皇帝陛下自个想办法去吧。李儇气的抓作狂,但也没办法。

  而黄巢得知郑畋是唐朝的实际军方领导人,便想先下手为强。唐广明二年(公元881年)三月,派尚让和外甥林言带着五万精锐去攻凤翔,只要拔掉郑畋,扼住山南诸州,就能堵死李儇的北归路。郑畋是唐末名臣,能文能武,史称郑畋有“社稷之才”,是个一时风云人物。得知黄巢军要来做客,速命朔方节度使唐弘夫率兵埋伏在龙尾坡(今陕西岐山县东),郑畋自己带着数千锐卒,来到山地高处,遍插旗帜,以为虚张势。

  没多久,尚让军就杀了过来,尚让没把郑畋当回事。郑畋在尚让距离还十几里的时候,击鼓鸣角,尚让不知唐军底细,准备列好阵势迎战。唐弘夫见尚让已经处在包围之中,呼喊着杀出来,劫了尚让的后路。

  尚让军大惊,前后失序,军心大乱。唐军四面合击,刀矢齐下,尚让军死伤惨重,战死两万余人,伏尸数十里。尚让和林言侥幸捡了条命,奔回长安。

  尚让逃回来后,窝着一肚子的火没地方发泄,尚让看到有人在尚书省门前题诗讥讽起义军,大怒。但不知道是谁写的,开始滥杀无辜,捕杀长安城中的书生,死了三千多人(让人发指!),而识得字的人也没好下场,全都打发去服苦役。

  唐军乘势进围长安,王重荣屯沙苑(今陕西大荔南)、王处存屯渭桥(今陕西西安市郊),拓跋思恭屯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郑畋屯盩厔(今陕西周至),同时命唐弘夫进击长安。

  黄巢见唐军来势汹汹,决定先避其锋芒所及,唐广明二年(公元881年)四月,黄巢率军撤出长安,屯居灞上(今陕西西安南郊)。唐军程宗楚部、唐弘夫部、王处存部争相入城。黄巢军在长安呆了不到半年,长安百姓就已经对他们恨之入骨,见唐军入城,高呼万岁,“以瓦砾击贼、拾箭以供官军。”可见黄巢何等不得人心。

  官军入城后,老毛病又犯了,开始抢掠百姓,游手好闲的市井泼皮们也跟着起哄,打着官军的旗号偷东西,抢女人,长安城中一片乌烟瘴气。黄巢见官军如此荒唐,知道机会来了,下令三军反攻长安。义军孟楷部带着几百个弟兄去攻唐弘夫,唐弘夫的官军这几天发了大财,但因为抢的太多,浑身挂满了宝贝,正在气喘嘘嘘时,见黄巢军又杀了回来,因“重负不能走”,几被全歼。唐弘夫被杀,程宗楚也战死乱阵中。其他官军保命要紧,退至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

  而准备入关中勤王的李克用率鞑靼、沙陀各部两万多人来到太原时,河东节度使郑从谠拒门不纳。郑从谠知道李克用不是个安份的人,哪敢放他进城,郑从谠在城上俯身答道:“李君父子自先帝朝就屡立奇功,天下共闻,今借路勤王,从谠本当鼎力。但从谠奉诏守此,责任重大,不敢有闪失。请李将军谅从傥苦衷。”

  李克用知道这个老家伙不好对付,就进而求其次,再道:“都是为朝廷卖命,克用也知道相公难处,只是克用粮饷不足,望相公看克用薄面,多少给点吧。”郑从谠实在驳不过去,那就给点吧。郑从谠真是阔气,给了李克用一千贯钱,一千斛米。

  李克用大怒:“两万大军,军需浩大,这点小虾米打发叫花子的吧!”下令攻城,太原人心惊恐。郑从谠忙派人去向振武节度使契苾通求救,契苾通领突厥吐谷浑各部急驰来救,在晋王岭大败雁门军,李克用大骂:“契苾通狗拿耗子,老子攻城,关你屁事!”只好撤回雁门再做打算。

  黄巢虽然再次占领长安,但唐军对起义军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原来归附黄巢的唐朝军阀,多数开始动摇。忠武监军太监杨复光劝原唐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反正朝廷,周岌估算着在黄巢身上投资怕是收不回成本,便决定重新投向唐朝的怀抱。杨复光先命养子杨守亮把黄巢派来的使者全都杀掉,然后起兵。

  唐广明二年(公元881年)五月,杨复光带着三千忠武军来到蔡州(今河南汝南),劝蔡州刺史秦宗权起兵攻邓州,为朝廷建功,日后不怕谋取大富贵?秦宗权大喜,把一万多军队拔给杨复光,杨复光将这支军队分为八都,让偷驴出身的王建、鹿晏弘、韩建等八人为将。然后进攻邓州,邓州守将朱温、何勤等人听说太监要来找他们打仗,大笑来战,结果朱温败的一蹋糊涂,狼狈奔还长安。

  朱温虽然打了败仗,但黄巢此时已经被周边的唐军弄的焦头烂额,手下缺兵少将,便极力拉拢朱温。朱温到长安时,黄巢亲自出城洗尘,大加抚慰。然后黄巢调朱温扼守兴平(今陕西兴平),防备退至武功一带的唐军各部。

  远在兴元(今陕西汉中)观望形势的李儇对能否战胜黄巢心存疑虑,兴平距长安太近,总觉得不太安全,于六月间南下入成都。唐广明二年(公元881年)七月,僖宗下诏,改广明二年为中和元年,大赦天下。任兵部侍郎韦昭度为宰相,侍中王铎为义成军节度使,兼京城四面行营都统,太子太保崔安潜为副。

  李儇自继位以来,大权就被田令孜抓着不放,他不过是个“精神领袖”,来到成都之后,形势没有丝毫改变。田令孜仗着兄弟陈敬瑄主政西川,更加跋扈。李儇虽然逃到成都,但四方的进贡还是少不了的,田令孜从中吃大头,中饱私囊,而且只赏禁军,不及川军。川军将士对此极为不满,西川黄头军使郭琪指责田令孜:“川军也是朝廷兵马,大人奈何只赏禁军,不及川军?万一将士不服,肘腋变起,天子将何往?请大人一视同仁,这样才能拉拢军心。”

  田令孜见这个小小的黄头军使居然敢对自己这样说话,大不满,冷眼问道:“你有什么功劳?说来我听听,说的好,赏你!”郭琪不服气,站起身撕开衣裳,自报军功:“郭某本是山东人,受命守边,与党项、契丹三十余战,出生入死,身上没块好肉。后来出战吐谷浑,敌刃伤我腹,肠出将死,我用针线缝腹再战,请问大人,这功大不大!”

  连皇帝都要让田令孜三分,郭琪如此不给他面子,恼羞成怒,便在酒中下毒,逼郭琪喝下。郭琪知道这是毒酒,慑于身边都是田令孜的人,不敢不从。回到家后,郭琪立刻杀掉一个婢女,吸血触毒(残忍!),吐出毒物。郭琪当下就带着本部兵在成都作乱。田令孜忙带着李儇入东城避免,陈敬瑄调兵来灭郭琪。郭琪虽然勇武,但人马太少,不久就被杀败,逃之夭夭。

  这场乱事其实是田令孜逼出来的,田令孜上挟天子,下令群臣,自以为是,飞扬专断,与其说李儇做皇帝,不如说李儇做木偶,大权都在田令孜手中。看到朝廷这个混账局面,正直之士莫不痛心,左拾遗孟昭图上书切谏:“天下事,本当与天下人议之。但陛下独谋于北司(田令孜),不及南司(群臣),久长以往,天下平复无期。”

  可惜李儇根本没看到这封奏疏,就算看到了,他也得唯田令孜马首是从。田令孜在第一时间看到此疏,大怒,假传诏令,贬孟昭图于嘉州(今四川乐山)司户,半路上派人将孟昭图沉水溺死。文武官员看到田令孜手段如此毒辣,都噎声不言,谁还敢找田令孜的麻烦?孟昭图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长安方面局势比成都更加混乱,唐军各部正在进行试探性的进攻,拓跋思恭和李孝昌进屯东渭桥(今陕西高平南),寻找战机。因为东渭桥是长安北方门户,黄巢感受了很大的威胁,调朱温来对付拓跋思恭等人。

  七

  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九月,朱温所部在东渭桥和唐军大战,随后黄巢又派来尚让加入战斗,唐军被朱温打的没了脾气,离开东渭桥后撤至富平(今陕西富平)。朱温越打越顺手,十一月,朱温和孟楷部受黄巢指令,北上富平,收拾拓跋思恭和李孝昌。二人已经被朱温打怕了,数战数败,损失重大,二人一合计,干脆回去吧,再在这打下去,本钱早晚要赔光。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二月,朱温再攻同州(今陕西大荔),朱温没有正面攻取,而是北上丹州(今陕西宜川),然后纵兵南向,偷袭同州。唐同州刺史米诚没什么用,狂奔河中。黄巢得知朱温得手后,封朱温为同州防御使,就守在同州。

  黄巢觉得形势略有好转,便想灭掉河中的王重荣。同月,黄巢再祭出他的常胜法宝朱温,让朱温自同州南下,兄弟黄思邺出华阴,两路合兵数万,进击河中。

  王重荣自从再归唐朝以来,还没有立过什么象样的战功,既然朱温来了,那就拿他开斋吧。两军战于河中,唐军在王重荣的哭告激励下,士气大振,大败朱温。朱温觉得自己拿不下王重荣,便连上十章入长安,请黄巢速发兵来援。

  此时在黄巢身边主事的是左军使孟楷,孟楷和朱温向来不和,巴不得王重荣能作掉朱温,当然不想让朱温过好日子,扣下朱温的急信。朱温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得知是孟楷从中下黑手,不由得大怒:“昏君!用这等下作仆才,如何不误事!”朱温看到唐军四面围集,知道黄巢要坏事了,便动了背叛黄巢的心思。

  朱温召来心腹人谢瞳、胡真,一起分析了保黄和降唐的利弊得失。谢瞳劝朱温:“黄主起兵山东,聚众百万,因唐室昏庸,天下纷扰之际,成得大事。但现在朝廷军四围长安,纵魏武复出,能奈何?将军本欲忠于黄主,但黄主信用孟楷,驭军无方,用人不明,他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将军英武聪明,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见机行事,才是英雄本色。”胡真也劝朱温降唐,朱温大喜:“天下富贵,我今日不取,复待何日!”

  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九月,朱温杀掉黄巢派来的监军严实,举军投降王重荣。朱温向王重荣谢罪:“温久事黄逆,罪大恶极,今愿归顺朝廷,将罪建功。”朱温的脸皮比城墙还厚,又道:“若大帅不弃,温愿奉大帅为舅氏,效节犬马。”

  王重荣平白多了个有本事的外甥,自然大喜,赶忙认下朱温,并飞使成都报喜。朱温是黄巢的头号王牌,拿下朱温,黄巢已经没几天蹦头了。唐朝文武也都知道这号人物。李儇闻报,喜极而泣:“朱温如此识时务,诚我大唐忠臣也!”拜朱温为河中招讨副使,并赐名朱全忠。李儇哪里想得到,正是这位“朱全忠”后来连弑两位唐朝皇帝,杀尽李唐宗室,毁了他唐家三百年的社稷。

  朱温打仗确实有能耐,而且朱温对黄巢知根知底。所以朱温投降唐朝,黄巢手下大惊,也多开始谋划出路,黄巢在长安的统治摇摇欲坠。黄巢闻朱温变节,大怒:“负锅贼!不得善终!”

  黄巢军的实力并没有因为朱温的投降而受到实质性的削弱,王重荣心里还是担心。杨复光建议王重荣求援兵,王重荣叹道:“我手头上就这点子兵,加上朱温,不过数万,上哪求兵?”杨复光笑:“代北李克用,骁勇异常,手握强兵,不如招李克用过来,为我们所用。”

  王重荣大喜,速告知王铎,王铎知道李克用和郑从谠不和,写信劝郑从谠要从国家大局出发,别给李克用南下制造麻烦,这回郑从谠听了劝。李克用也不想老死代北,他看到各路豪杰都去勤王,知道一旦唐朝中兴,自己没什么军功,以后怎么在江湖上混?既然王重荣来请,自然乐意。

  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十月,雁门节度使李克用带着四万黑衣沙陀兵南下勤王,不过李克用对郑从谠还会耍什么花招心中没底,不敢招惹这位郑爷,让大军绕道岚州(今山西岚县),沿黄河东岸行进。自己带着几百亲骑路过太原,和郑从谠打个招呼,以后还要和郑从谠打交道,所以这回非常的客气。郑从谠知道李克用打的是勤王旗号,也不敢得罪朝廷,送点东西,打发了事。

  黄巢军久闻李克用的沙陀兵凶悍善战,互相惊叹:“黑鸦军来了,我们打不过他的,这可如何是好?”黄巢得知李克用的弟弟李克让曾经被南山寺的僧人杀害,黄巢想让李克用欠他个人情,便派大将米重威押着南山寺的僧人,带着重金和诏书前去沙陀军大营,希望李克用不要插脚。李克用来这里就要发家致富的,哪会任黄巢随意摆布?李克用先杀掉南山寺和尚,哭祭兄弟,然后把黄巢的重金分赏众将,烧掉黄巢的诏书,乱棍把米重威打出去。

  二月,黄巢尽出主力,以尚让、黄揆、黄邺、林言、王璠、赵璋等将率大军十五万出守沙华山西北的梁田坡,准备和唐军决一死战。李克用见机会来了,立刻会集河中王重荣部、忠武周岌部等各道,阵列严整,逼进黄巢军。两军以骑兵为先锋,步兵随后,狂呼着冲杀在一起。沙陀人实在强悍,王重荣等部也不示弱,死命击杀黄巢军。

  此役惊天动地,喊杀声震出数十里,狂风肆起,旌旗扑猎,血肉迸飞。黄巢军人心不稳,打到夜幕时,黄巢军大败,死伤数万,尸体遍于野路。梁田坡败后,黄巢已经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役,唐军进一步勒紧了套在黄巢头上的绞索。

  黄揆、黄邺兄弟带着残部去袭华州(今陕西华县),华州刺史王遇见黄氏兄弟要吃人,吓跑了,黄巢军入城据守。李克用初次建捷,心气极高,率军急追,沙陀军杀到华州,未做休息,开始攻城。

  黄巢困守长安孤城,形势日益恶化,黄巢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派三万军去守蓝田,一旦不利,好东出蓝田道,进入河南。华州被围,黄巢再派大将军尚让速领本部兵去在李克用背后捅刀子。李克用不想被尚让和黄揆夹成了三明治,率沙陀军折回逆击尚让。

  沙陀气势如虹,在零口(今陕西临潼东北)再败尚让,尚让属狗熊的,打不过就跑。华州城中的黄氏兄弟见援军被打败,吓的逃出华州。李克用知道起义军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李克用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派部将康君立、薛君勤等人每天晚上率领轻骑后前往长安烧粮,破坏黄巢军仅有的一些粮食储备,饿死黄巢军。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李克用联合忠武军庞从部、河中军白志迁部提兵先进,逼进渭南(今陕西渭南),黄巢也做最后一博,可惜军心已经大乱,战斗力急速下降,一日三战,尽皆败北。唐军主力随后赶到,黄巢军大溃,黄巢知道这时已经无法再呆在长安了,必须寻找生路。黄巢集合剩余的人马,先放火烧了长安城,然后趁夜色朦胧之际,经蓝田关出商洛东下河南。

  李克用等各路军阀耀武扬威的进入长安,这伙官军刚进城,就四处抢掠,看什么东西值钱抢什么,把一座锦绣长安城弄的破败不堪。虽然封建史家痛恨黄巢义军,但对这些“官军”的丑陋行径进行严厉批判,说“官军暴掠、无异于贼。”等抢完长安的东西之外,这些“官军”又盯上了黄巢,黄巢早就想到了这点,让手下把值钱的东西都丢到路上,等官军们去拿。这些官军还真如黄巢所料,见着宝贝就走不动了,一窝蜂的抢,也没人去关心黄巢跑哪去了。

  收复长安后,杨复光遗使赴成都告捷,以李克用为首功,请皇帝褒赏三军。李儇呆在成都差不多两年了,日思归家,得闻长安告复,惊喜而泣,百官联袂入贺。李儇下诏大封各路好汉,因李克用功劳最大,所以李克用得到的报酬最多,封陇西郡公,河东节度使,并调郑从谠回成都,另有任用。太原是北方重镇,得太原者必能成大事,所以李克用后来据守太原,成为和朱温并列的天下两大镇。

  李克用初出江湖,这年只有二十八岁,便立下如此大功,各镇为之侧目。李克用年少气盛,加上沙陀军剽悍的战斗力,李克用一时风头无二。因李克用有一只眼近乎失明,江湖人送雅号“独眼龙”。而收复长安功劳不下李克用的朱温也得到了一块肥肉,唐僖宗封朱温为宣武军(治今开封)节度使。与太原一样,汴州同样是天下重镇,朱温守住中原,并以此为基础,四向攻掠,最终建立梁朝。朱温比李克用大四岁,都是一时之才俊。

  二人得了彩头,自然高高兴兴的去赴任,朱温到任后,发现汴州也不是个安乐享福的所在,连年战乱,内外交困,但既然出来混江湖,遇到点挫折就缩头,这绝不是好汉所为。朱温励精图治,治军严厉,人多畏服。李克用面临的和朱温一样的困难,李克用也是一代枭雄,能力手腕俱有,李克用不象朱温来硬的,先下令安慰河东军民,河东形势日渐稳定。

  朝廷一片喜气,却忘了黄巢还活着。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五月,黄巢余部开到了千里之外的蔡州(今河南汝南),蔡州刺史秦宗权出城打了几仗,黄巢余勇可贾,把秦宗权打的一败涂地。秦宗权能屈能伸,投降了黄巢,大家一起发财。

  黄巢看到唐军的主力多集中在关中,河南兵力空虚,便决定在河南境内开辟第二战场。五月,黄巢率军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以孟楷为前锋先行至项城(今河南项城)。赵犨算定黄巢要来打他的主意,早就准备好了。赵犨埋好伏兵,带着一部兵来引诱孟楷,孟楷是个傻大,不知道是计,大喜前来,结果伏兵四出,大败黄巢军,活捉孟楷,斩于阵前。

  八

  自朱温变节后,孟楷就是黄巢最倚重的大将,孟楷一死,黄巢差点心疼死,为了拿下陈州,黄巢和秦宗权合兵来来战。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六月,黄巢军攻到陈州城下,黄巢下令狂攻。赵犨知道黄巢这次是玩真的,激励将士:“吾等受皇帝陛下大恩,今日必当死报,头可断,膝不可屈!敢议降者,别怪我赵犨翻脸不认得人!”唐军尽力死战,箭飞如雨,木石齐下,黄巢没拿下来,倒被赵犨率军出城,痛击一阵,折了一场。

  黄巢大怒,在城北下营,让尚让守太康(今河南太康),黄邺守西华(今河南西华),互为犄角之势,浴血吃掉赵犨。赵犨虽然顽强,但力寡不敌,速派敢死士突围去汴州、许州、徐州,请速来援,十万火急。朱温对此不敢大意,陈州要是丢了,黄巢下一个就要找他算账,联合周岌和感化军(治今江苏徐州)节度使时溥领兵前来陈州。

  朱温非常了解黄巢,决定先给前主子一个下马威,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十二月,朱温率军南进鹿邑(今河南鹿邑),大败黄巢军,斩首二千多级,然后进入亳州(今安徽亳县)。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黄巢的实力还是高出这几路援军一头。几人为了搬救兵,同时想到了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写信寄给李克用,请兄弟过来帮忙。李克用和朱温这时的关系还算不错,何况如果能灭了黄巢,可以从唐朝那里得到更多的政治资本,当然愿意。

  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春,李克用带着五万胡汉劲卒南下,经潞州(今山西长治)、泽州(今山西晋城)、过河中,走洛阳、汝州(今河南临汝),会合朱温等部。

  这时赵犨已经在陈州坚守了近一年,虽然人越打越小,但唐军的守城决心却越打越强。看到这一场景,好象又回到了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大将尹子奇围困睢州城,张巡许远固守的悲壮时代。两者的情况虽差不多,但意义却大不相同,首先安禄山造反是非正义的,他所代表的不过是一些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黄巢所代表的是受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农民,黄巢的“造反”是正义的,但在封建史家看来,赵犨的“忠诚”却不逊于张巡。

  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四月,各路军阀合兵一处,南进太康,尚让出军与联军大战城外,联军人数差不多有十万,其中有五万沙陀兵,尚让哪能吃打得起?联军大胜,斩杀万余人。随后趋进西华,黄邺太给哥哥丢脸了,仗还没打,黄邺就撤了。联军跟着黄邺,追到陈州北郊。是值天降大雨,雷电交鸣,磅礴直下,水深数尺,黄巢军营被大水冲走,大溃而去。黄巢见陈州来了援军,只好撤围,陈州守了一年多,终于没被黄巢攻下来。各军自回本镇,李克用完成任务后,来到许州进行休整。

  黄巢不想和李克用纠缠,转攻朱温,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五月,黄巢北向攻汴州,以尚让为先锋,带着五千铁骑兵先趋汴州。朱温哪甘心老巢被抄,忙派大将朱珍、庞师古出御敌军。再遣使去许州,请李克用再来帮帮忙。李克用也真够意思,说去就去,带领胡汉兵急赴汴州。

  在中牟附近的运河渡口王满渡正巧赶上黄巢的大军,李克用二话不说,从后面就杀。黄巢只想着去取汴州活捉朱温,没想到后面居然杀出了李克用。黄巢军没有防备,被李克用杀了个痛快,起义军大败,黄巢趁乱逃去。

  二号人物尚让走投无路,投降了驻扎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时溥。而黄巢大将李谠、杨能、霍存、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等人投降朱温,葛从周后来成为梁朝名将。

  兵法云:“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李克用舍了老本也要追上黄巢,狂奔二百多里路,过胙城(今河南延津东北)、匡城(今河南长垣西),一直追到黄巢的老家冤句(今山东曹县)。李克用轻骑出击,粮草没带够,眼见得黄巢逃了去,只好回到汴州,补充一下军粮,再去追杀黄巢。

  没想到朱温这时对李克用动了心思,朱温不是不知道,李克用是收复长安的首功之臣,地位实力都远强于自己,而且李克用的能力也在那明摆着,李克用必然是朱温日后谋取更大事业的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障碍,朱温一时狠劲上来,决定除到这个祸害。

  同年五月,朱温在汴州“热情款待”了李克用,在酒宴上称兄道弟,好不亲热。李克用性情直爽,被朱温的假象给迷惑住了,酒罢就在上源驿休息。朱温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便派部将杨彦洪领着亲兵去帮助李克用“得道成仙”。李克用手下的侍卫发现了汴军,大呼:“大帅快起来,朱温来杀我们了!”李克用喝的太多,准备睡去,听到外面大喊,急忙抽剑自卫。杨彦洪在外面放火,准备烧死这个沙陀人。

  哪知李克用命不该绝,这时天降大雨,雷电交加,雨如倾盆,数步之外不近人面。李克用等人趁大雨逃出魔掌,回到大营,清点人员,发现死了两员大将陈景思和史敬思。李克用痛骂朱温小人,要率军找朱温报仇。夫人刘氏劝他:“朱温不是个东西,我们应该去找皇帝讲理,事非曲直,自有公断。如果以暴易暴,我们本来有理也变的没理了。”

  李克用觉得有理,恨恨的说:“朱温如此无耻,早晚不得好死!”便撤军回到晋阳,把事情的经过上奏朝廷。唐朝这时两头为难,都不敢得罪,就好言劝慰李克用,封李克用为同平章事、陇西郡王。李克用这时的战略目标是扫清河北一带,暂时还打不到河南,便先咽下这口恶气,以后再说。

  朱温果然是个“无赖”性格,李克用和他无怨无仇,本没来由算计李克用。朱温做的太过绝决,明显不占理儿,不过也不必过于责备朱温,乱世时代,讲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成者王侯败者贼,谁还管你这个。项羽号称英雄,不也设过鸿门宴要算计刘邦吗?还要烹刘邦的老爹,后人倒没觉得什么,又何必对朱温锱铢必较。

  黄巢一直跑到泰山才惊魂稍定,发现自己的手下居然只有一千多人。想当初进入长安时,何等的威风;称帝的时候,又何等的气派,可现在居然落了这个田地。

  李克用辛辛苦苦的追赶黄巢,想“借”黄巢的人头立下首功,可惜白忙一场,倒是便宜了徐州的时溥。时溥得知黄巢兵败逃到泰山,不禁大喜,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不吃才是傻子。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六月,时溥派部将李师悦前去“借头”,在莱芜附近找到黄巢,将黄巢手下的千把人打的大败(真威风!)。黄巢率残众逃到狼虎谷襄王村,黄巢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又不能投降,降了也是死。黄巢已经心灰意冷,长叹:“想吾起事以来,转战千里,无不胜。今日如此,盖天意乎!”

  黄巢拔剑自刎,可能是用力太小,没有断气,黄巢忍痛让自己的外甥林言快给自己一刀。林言见形势至此,多说无益,拿着舅舅的人头也可以将功免罪,一刀下去,黄巢人头落地。一代枭雄黄巢,就此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人生,唐朝末年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也以失败告终。

  林言把舅舅的人头送给李师悦,李师悦将一干人等都带回徐州,交给时溥。时溥真是好运气,李克用种树,他摘果子。果然唐朝后来确定时溥功劳第一,进位宰相,钜鹿郡王,时溥一时风光无限。其实如不是李克用把黄巢追到了时溥的家门口前,时溥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了黄巢。

  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七月,感化军节度使时溥献黄巢人头并其家人姬妾于成都,群臣舞蹈三呼,拜贺巨魁枭首。唐僖宗在大玄楼上举行受俘仪式,唐僖宗看到曾经失身于黄巢的原长安士女,不禁怒向胆边生,喝骂道:“你们都是勋贵子女,国家待尔等不薄,为什么要失身黄巢?!”众女俯首无语。

  为首的那个女子毫不示弱,仰首回答:“国家雄兵百万,却奈何不了一个黄巢,失社稷,丧宗庙,播越巴蜀,为天下所笑。今陛下不责公卿将帅,反责我等弱女子,耻乎不耻!”

  唐僖宗被她给问住了,黄巢入长安时,大批公卿贵族向黄巢屈膝,真正让天下耻笑的是他们这伙贵人,徒责几个弱女子,有什么意思?唐僖宗挥手令皆斩于市中。市人看她们着实可怜,送她们酒喝,叹道:“喝醉了再上路吧,醉后挨刀,不觉痛。”众女争抢酒,喝醉了哭倒于地不醒人事,只有领头的那个女子不喝酒,也不哭,仰天就刑,众女各挨了一刀。

  黄巢死了,不仅标志着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正式失败,而且标志着五代十国的大幕正式拉开,此后的唐朝虽然还存在了二十多年,但唐朝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各路军阀为了扩大实力而暂时借用的一块金灿灿的招牌,就比如汉献帝一样,刘备不也是打着大汉皇叔的招牌四处拉“赞助”了吗?

  对于黄巢的失败,王夫之认为:“黄巢虽横行天下,流寇之雄耳。北自濮、曹,南迄岭海,屠戮数千里,而无尺地一民为其所据;即至入关犯阙,走天子、僭大号,而自关以东,自邠、岐以西北,自剑阁以南,皆非巢有;将西收秦、陇,而纵酒渔色于孤城,诚所谓游釜之鱼也。”王夫之的评价非常到位,王仙芝和黄巢一直奉行流寇主义的战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虽然机动灵活的行军,但没有自己的战略根据地,四处打游击,只能是自绝后路,破釜沉舟之举,非大勇大略不可为之。一旦遭到战略性失败,就把自己推到了悬崖边上,除了掉下万丈深渊,摔的粉身碎骨,没第二路可以选择。

  在封建时代的任何一部记载黄巢起义的史书中,都毫不客气的把黄巢和跟随他造反的农民们称之为“贼”,因为写史书的都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地主阶级和农民是完全对立的两个阶级,造谣污蔑泼脏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引起后世极大争议的一首诗,就是唐末著名诗人韦庄写的《秦妇吟》,韦庄在诗中极力描写黄巢起义军的“残暴”,说黄巢到处杀人放火,但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却充分暴露出韦庄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虚伪,原来黄巢杀的不过是些封建官吏。唐安史乱后,唐朝的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老百姓受尽了这些“公卿”的残酷压迫,难道还不允许老百姓造反吗?

  当然农民起义军也犯过打击面扩大化的错误,农民起义军也有他们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但不能就此来否定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点我们不应该否认。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